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96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良种羊繁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第二节项目由来和简述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第二节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第三节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划及内容

二、产品方案

三、技术方案

四、建设期及实施进度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第六章财务评价

一、产品成本估算

二、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牧民增收

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二、农牧民增收

三、其它影响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

一、组织机构

二、经营管理模式

三、项目建设的内部管理

第十二章结论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内蒙古鄂前旗毛盖图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工程建设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法人代表:

林霞

  4、建设地点:

内蒙古鄂前旗毛盖图苏木

  5、项目申报单位:

内蒙古鄂前旗扶贫开发办法人代表:

贺西格道格陶呼

  6、投资规模及构成:

总投资40万元,其中购买种畜38万元,其它费用2万元。

  7、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

  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之后,将直接带动毛盖图苏木150户农牧户,可使毛盖图苏木牲畜良种率和单位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良繁体系的建设,畜种质量的改善,销售利润大幅度增长,可使项目区农牧户人均纯收入增加500—800元。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提纲》;

  2、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

  3、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鄂前旗“十五”经济建设规划;

  5、鄂尔多斯市《建立畜牧业强市、绿色大市的决定》。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畜牧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牧户饲养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鄂前旗有着广阔的草原资源和庞大的牲畜养殖阵地,鄂前旗畜产品清真市场已开始投入运营,已具有很好基础,由于清真市场产品以无污染和高质量而拥有了较高的信誉,对项目产品的销售极为有利。

目前市场、产品已与宁夏有长期销售合同。

整个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相比传统牲畜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牲畜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可行。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牧民培训和当地的技术服务是保证项目技术路线贯彻执行的基础,必须加强。

在项目安排有关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应在项目实施后就此制定有效的政策。

2、建议尽快实施项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毛盖图苏木是鄂前旗的一个纯牧业苏木,XX年全苏木牲畜头数达到19万头(只)。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下,全苏木经济及各项事业建设迅猛发展,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

在跨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全苏木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如何使全苏木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是摆在全苏木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

鄂前旗党委、政府制定“十五”规划,做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确立了鄂前旗经济发展的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的远景发展规划,全面推动饲养业发展。

为适应国家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和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等国家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特提出“鄂前旗毛盖图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项目由来和简述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也向纵深方向发展,XX年,农村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在“西部大开发”、“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中快速发展,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业势在必行。

本项目由此而产生,该项目对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项目初步拟定以鄂前旗毛盖图苏木形成基地+农牧户的小尾寒羊改良、养殖经营格局。

根据区域划分,在辖区6个嘎查150户农牧民中实施该工程,通过联户生产、经营的格局,形成一定规模的良繁网络。

这将对毛盖图苏木的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治沙防沙、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家庭牧场”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毛乌素沙漠腹部,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草场逐年退化,十年九旱,沙尘暴频发,是边远地区。

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毛盖图苏木一切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所以有必要认认真真、切切实实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二是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不断发展,改造沙漠,推动生态建设,恢复草场植被,给子孙后代留下“山川秀美”壮丽草原,有必要舍饲圈养、休牧、禁牧、退牧还草。

而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养殖业正适合于这个形势。

项目的提出正是现阶段农村牧区生态建设的必要。

三是毛盖图苏木是个纯牧业苏木,而且以土种山羊和绵羊为主体经济,经济结构单调,单位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优,效益低。

因此,有必要以畜种改良为主调整优化牧业经济结构,大力全面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

现阶段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项目的提出正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各个方面考虑,多方面考查,建设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工程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牲畜良种繁育项目区选在毛盖图苏木,牲畜总饲养量为18万头(只),项目区位于鄂前旗东北部,与鄂托克旗接壤,总面积约293万亩。

风大沙多,气候干燥,十年九旱,全年平均降雨量250—300毫米左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四倍左右,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无霜期130—150天,平均风速3米/秒,项目区8个嘎查、34个牧业社、906户农牧户、3399人。

项目区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民族杂居。

毛盖图苏木现有牲畜16.8万头(只),现已开发饲草料基地1.4万亩,打井配套700多眼,建标准化养殖棚圈480处,青贮窖560多处。

项目区各农牧户饲草料基地都很好,最少有20亩水地,最多有100亩水地,养殖业基础良好,饲草料充足,资金、劳力、技术等条件已具备,饲养潜力很大。

项目广大农牧民已把草场围封,建立了“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家庭牧场”,户均种植饲草料50亩,家家户户都已建立起了棚圈和青贮窖,饲草料自给有余,已创造了舍饲圈养养殖的各项条件。

敖达黑色公路贯穿于项目区,邮电通讯普及全苏木,程控电话遍布项目区。

文化娱乐、农贸集市也很发达,南邻敖勒召其镇,北依鄂托克旗,经济社会条件优越,项目具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条件,对毛盖图苏木乃至鄂前旗的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及地方“十五”规划中草场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草为主、生态环境建设、休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给毛盖图苏木难得的机遇,苏木党委政府已下定决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扎扎实实的把以畜种改良为主的畜牧业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好,把该地区建设为鄂前旗小尾寒羊繁育基地。

从拟定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有足够的饲草料和人工草地,尤其适合于进行青贮,养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证,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

从国家牧区经济建设角度来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利有利于牧区经济建设的政策,该地区基础建设大大增强,尤其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证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基础建设发展更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

二是毛盖图苏木认真坚决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农村牧区各项经济工作政策,农牧林水电机全面发展,交通、通讯、邮电、文化等方面长足发展,基础建设牢固,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适应于入世后的新形势,优良畜种的竞争能力很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十分可行,只要认真实施项目,采取妥当科学措施,该项目一定会很好的实现。

  第三节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项目实施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

因此,项目将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各界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自筹、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多方面筹集资金,尽快立项,扶持项目顺利实施,把优良畜种推广到千家万户,并向周边地区输送,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牧民收入,脱贫致富。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鄂托克前旗东北部,处于毛乌素沙漠腹地,南与敖勒召其镇毗邻,东与昂素镇相接,北靠鄂托克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牧区苏木。

全苏木共辖8个嘎查,34个牧业社,有农牧户906户、3399人,总土地面积29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80万亩,沙化、盐碱化面积40万亩,占总土地的15%。

全苏木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土质肥沃,为发展粮料经济作物、牧草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该苏木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敖达柏油路从其境内穿过,实现村村通路,开通无线寻呼台、无线接入网,实现村村通电话、公路、农电。

XX年粮料总产量突破360万公斤,牲畜存栏数达16.8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

发展牲畜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有关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市场分析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以建设绿色大旗、现代畜牧业强旗为目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狠抓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和乳产品加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带动了全旗经济的发展。

鄂托克前旗是一个畜牧业大旗,XX年度全旗牲畜饲养量达124万头(只),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现代畜牧业经济在国民生产中比重日渐增大,实施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四个千户富民工程”等工程的实施,优良种畜的占有比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优质的畜种进入广大农牧户中是当前迫在眉捷的大事。

毗邻鄂托克前旗的地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后,把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当前畜牧业经济仍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的初级阶段,畜群结构比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大力调整阶段,优质畜种的市场需求仍很大。

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牧区苏木,畜群结构单调,比例失调,是制约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XX年,毛盖图苏木党委政府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了XX至XX年远景奋斗目标,并对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拟从XX年至XX年平均以10万头(只)牲畜递增的速度,到XX年达到70万头(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