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804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docx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

田径裁判考试复习题

一、 是非题:

                  

1.跳高运动员的比赛试跳顺序,应抽签排定。

()

2.跳高运动员的起跳,采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均可。

()

3.跳高裁判员应做到,比赛前能清楚辩认横杆的下面和前面。

放置横杆时,使横杆的各个面始终朝向各自原定放置的方位。

()

4.跳高运动员试跳成功后,由横杆下面返回应判为犯规。

()

5.跳高比赛时,横杆两端放在横杆托上,横杆的两端离立柱至少有1厘米的空隙。

()

6.跳高比赛时,只要起跳腿离地,无论什么情况都应判为试跳失败。

()

7.跳高比赛时在只有一名运动员或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之前,每轮之间横杆的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

8.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地面或落地区者应判为试跳失败。

()

9.运动员试跳中,倘一脚触及落地区,在试跳成功后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

()

10.某跳高运动员请求在某个高度上免跳后,则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第一名成绩相等。

()

11.助跑道和起跳区朝横杆中心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

250。

()

12.运动员为有助于各自的助跑和起跳,可用粉笔做标志物画在胶道上。

()

13.跳高架在比赛进程中,不应移动,除非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已不适于比赛,则在任何情况下均可移动。

()

14.横杆用木料、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均可,截面呈圆形。

()

15.跳高落地区不得小于5*3米。

()

16.跳高架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0厘米的间隔。

()

17.在跳高比赛时,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超过1分半钟者即判次试跳失败。

()

18.在跳高比赛中第一名成绩相等名次可以并列。

()

19.丈量高度时,以一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不足一厘米者不计。

()

20在全能跳高比赛中横杆的升高自始至终一律按2厘米提升。

()

21全能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个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必须征求运动员的意见之后确定,直到最后高度的失败或弃权。

()

22.跳高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

()

23.跳高的及格赛成绩,可作为比赛的正式成绩。

()

24.跳高、撑竿跳高成绩相等时,决定第一名的最后高度如破全国记录应予以承认。

()

25.跳高运动员在一个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均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个高度上试跳的次数,只能是在前一个高度上试跳失败后所剩余的末跳次数。

()

26.跳高运动员跳过横杆时稍有触动,但运动员迅速离开沙坑或海绵包,离开后横杆落地应判成绩有效。

()

27.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个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必须在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之后确定,直到最后高度的失败或弃权。

()

28.撑竿跳高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2厘米间隔,以免碰落横杆。

()

29.运动员可要求撑竿跳高裁判将架子向落地区移动0.8米。

()

30.撑竿跳高时,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超过两分钟者即算一次试跳失败。

()

31.撑竿跳高比赛时两手都可以上下移动,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成上方的手,不算犯规。

()

32.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时,将撑竿折断应判为一次试跳失败。

()

33.撑竿跳高比赛时,撑竿由大会提供, 一律不许使用自备撑竿。

()

34.撑竿跳高比赛时,运动员已起跳双脚离地,未越横杆,又返回起跳点,可不作为一次试跳失败,只要在时限之内还可重新开始。

()

35.运动员在越过横杆的阶段,撑竿由垂直部位倒下时,裁判员怕触及两立柱,应主动上去接护撑竿。

()

36.撑竿跳高比赛时,允许运动员将原来下面的手向上移动,但不得超过上方的手。

()

37.撑竿比赛中运动员双手或撑竿上,可使用松脂或其他类似物质以利握竿,不算犯规。

()

38.某一运动员在撑竿跳高比赛时,撑竿未插入斗内,但已越过横杆,裁判员判定成绩有效。

()

39.跳远比赛时运动员从起跳板两端之外,不论是起跳延伸线的前面或后面起跳者,均判为试跳失败。

()

40.跳远比赛中,某运动员采用了空翻跳远姿势,跳出好成绩,裁判认为成绩有效。

()

41.跳远比赛时,有一运动员用单脚依次落地,成绩无效,应判为犯规。

()

42.跳远比赛时,运动员由起跳板两端的延长线上跑过去,裁判员允许该运动员重新试跳。

()

43.跳远比赛时,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完一次为一轮次。

()

44.跳远落地后向后走出沙坑,应判为犯规成绩无效。

()

45.跳远比赛时运动员可以将自己带的标志物放在助跑道上。

()

46.跳远比赛用的橡皮泥显示板,在连接起跳板的一边为30度角斜面。

()

47.跳远比赛是以决赛中最后3次中最好的一次为正式比赛成绩。

()

48.跳远预赛成绩较优的8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倘第8名出现成绩相等,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每人再跳一次来决定进入决定人选。

49.运动员落地后侧身摔倒,两手触及坑外地面,手印比坑内落地点离起跳线近则成绩无效。

()

50.跳远比赛结束后决定名次,是以6次试跳中每人最好的一次作为决定名次的成绩。

()

51.运动员在三级跳远比赛时,正赶上兼项100米也要开始比赛,运动员向跳部裁判请假先去跑100米,回来后全体运动员已跳完第3次,裁判员同意该运动员再补跳1次。

()

52.在三级跳远的各跳过程中以摆动腿触地不作为试跳失败。

()

53.在国际比赛中,建议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

男子不少于13米,女子不少于11米。

()

54.三级跳远三跳顺序是一个单足跳、一个跨步跳和一个跳跃。

()

55.三级跳远的单足跳是用起跳脚落地,跨步跳是用另一条腿(摆动腿)落地,并继续作跳跃起跳腿最后双脚落地。

()

56.投掷圈内的比赛项目,凡投掷器械落在分角线上,如丈量点在场内则成绩有效。

()

57.某地铅球比赛时,运动员从前边走进圈内,推球落地后从后半圈退出,裁判员判运动员从前面进圈为犯规,不给丈量成绩。

()

58.铅球推出后,必须等球落地,身体恢复平衡后,才能从圈的前半部分走出。

()

59.运动员推球时,将铅球移至肩下然后抛出,裁判员判运动员技术犯规。

()

60.运动员旋转推铅球时,一脚从抵趾板上空绕过,虽未触及圈外地面和抵趾板,裁判员判为犯规。

()

61.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因不适应,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并可离开投掷圈。

()

62.运动员推球时,有一脚触及抵趾板内侧板,裁判员应判为犯规。

()

63.铁饼掷出落地后,运动员从侧方离圈时,一脚踩在圈外白线的后沿,裁判员判为犯规。

()

64.运动员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按该次试掷失败论;但以前的成绩仍为有效。

()

65.铁饼比赛中,铁饼出手后碰到护笼,但铁饼仍落到有效区内,应判为试掷成功。

()

66.判定运动员无故延误试掷时间,即不准备参加该次试掷,以失败论处,什么是无故延误由裁判长酌情决定。

()

67.裁判员负责通知运动员一切准备就绪,某某号试掷开始,该次试掷的时限,应从这一瞬间算起。

()

68.铁饼的正式比赛成绩,应以2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

()

69.掷铁饼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使用不合规定的任何有助于提高成绩的方法,但可用胶布等将几个手指扎在一起进行投掷比赛。

()

70.铁饼着地的最近点,必须落在投掷区角度线以内,其远方饼边虽压线,成绩也为有效。

()

71.投掷标枪可以采用旋转式的方法。

()

72.标枪比赛时,每名运动员可以在助跑道旁边放置大会提供的标志物1-2个。

()

73.投掷标枪时,运动员用带子将两手指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裁判员应判为犯规。

()

74.标枪比赛丈量时,应从圆心处计算成绩。

()

75.如果标枪在比赛试掷时或在空中折断,不应算为试掷失败,运动员可重新进行试掷。

()

76.投掷弧两端应画出限制线,与助跑道平行线成90度角,线宽5厘米,长0.75米。

77.标枪比赛时,某一运动员遇到一股大旋风,明显地将枪飘出几米远,裁判员判为试掷无效,让运动员重新试掷。

()

78.标枪枪身落在分角线上,枪尖落地点在投掷区内,裁判判为犯规,外场举了红旗。

()

79.标枪运动员投掷后,内场主裁判举白旗表示成绩有效立即丈量成绩,丈量完后外场裁判举红旗说运动员从前面走出犯规,这时内场主裁判又补了一个红旗,判成绩无效。

()

80.运动员试掷时,在标枪出手以前,身体不得完全转向背对投掷弧。

()

81.标枪比赛时,运动员应握在把手处,从肩部或投掷臂上方投出,不得抛出,不得采用非传统姿势。

()

82.接力跑比赛时应由检查员准备接力棒。

()

83.田赛远度项目中,参赛运动员超过8人,则每人先试跳(掷)3次,成绩最好的前8名按原试跳顺序再进行后3次试跳(掷)()

84.跨栏跑比赛中碰倒3个栏架即应判为犯规()

85.运动员在直道上跑出自己的分道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86.接力跑时如发生掉棒,必须由掉棒人拾起。

()

87.田赛中不同组别和性别的同一项目的比赛最好衔接进行()

88.编排比赛秩序时应将100米和跳远分开编排()

89.用三只秒表计取成绩,如三只秒表所计成绩各不相同时,应以最差的成绩为准()

90.接力比赛中,某队运动员在接力区中完成传接棒动作后,接棒者将棒掉在接力区内,这时人已跑出接力区,他立即跑回将棒拾起继续跑进,可以不判犯规。

()

91.在100米跑比赛时,100米的距离是从起点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92.有两个半圆式400米田径场,虽然它们的跑道各分道宽度相同,但由于它们的内沿沿半径长度不等,在进行400米赛跑时,这两个田径场第四分道的前伸数也就不相同。

()

93.如果跑道里侧不设内突沿,应画5厘米宽的标志线,计算第一分道周长应从离开此标志线外沿20厘米处计算。

()

94.掷落地区应用宽5厘米的白线标出,其宽度在有效落地区角度之内。

()。

95.分道宽是指每条分道的宽度,它应包括右侧分道线的宽度()

96.掷标枪投掷弧半径8米,弧线宽5厘米。

()

97.不分道跑的径赛项目,起点线应为一条弧线,从而使所有运动员跑的距离相等。

()

二、 填空题

1.跳高比赛使用的横杆长度为   3.98—4.02   米。

2.横杆两端各离立柱至少有1 厘米的空隙,跳高架立柱的高度,应超过横杆提升的最大高度至少 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 4---4.04    米。

3.跳高落地区至少长5 米,宽 3米,跳高架立柱落地区之间至少有 10 厘米的间隔。

4.跳高与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试跳顺序,由  大会抽签   排定。

5.跳高、全能运动的跳高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  单脚    起跳,不论在任何高度上,凡连续失败 3次,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6.跳高比赛中在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或出现成绩相等之前,每轮之间横杆的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在全能跳高比赛中,横杆自始至终一律按厘米提升高度。

7.撑竿跳高每轮试跳完毕后,横杆提升的高度不少于 2 厘米。

在十项全能撑竿跳高比赛中,横杆提升高度应自始至终一律按 5 厘米提升。

8.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以 1 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撑竿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以 1 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

9.撑竿跳高运动员可以请求将撑竿跳高架子前后移动,向前移动的距离不超过 0.8米,向后移动不得超过 0.4 米。

10.撑竿跳高的助跑道宽最少 1.22 米,长最少应为 45 米,可能时不短于 40  米。

11.撑竿跳高的落地区,至少长 7 米,宽 6    米。

12.跳远、三级跳远和投掷项目的比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超过8名时,每人可先试跳3 次,成绩最好的前 8名运动员再试跳 3  次。

第4、5次的试跳(掷)顺序应与前3次试跳(掷)的排名相反。

最后一轮的试跳(掷)顺序应与前5次试跳(掷)后的排名相反。

13.如果只有8名或不足8名运动员参加跳远比赛,则每人可试跳  6  次。

14.田赛中远度项目的比赛如有成绩相等时,应以其 次优     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然相等,则  第三次优    成绩为准,余类推。

15.跳远助跑道宽最少 1.22   米,长至少为 45  米,可能时不短于 40  米。

16.跳远、三级跳远使用的起跳板长 1.22    厘米,宽 20  厘米,厚不得超过10厘米。

17.田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按该次试跳\掷失败;田赛项目延误比赛的时限:

撑竿跳高为 1 ;其他跳跃、投掷项目为  1 。

18.田赛的远度项目中,以比赛的 6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最高成绩。

田赛的高度项目中,以运动员  最高成绩     作为个人最高成绩。

23.三级跳远的第一跳须用 起跳脚 落地,第二跳须用摆动腿  落地,第三跳是用  双脚  落入沙坑,才算完成三级跳远的完整动作。

24.在三级跳远的各跳过程中以摆动的脚触地,可不判犯规 。

25.在跳远或三级跳远比赛中,丈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落地点至起跳线或延长线的最近点成 直角丈量,丈量的最小单位为1 厘米。

26.铅球圈的直径为 2.135   米,落地区的角度为 34.92   度,角度线宽为 5  厘米。

27.丈量铅球成绩时,须从 器械着地最近点取直线通过投掷圈至抵趾板的内沿 为准。

28.铅球运动员在比赛时,不得使用不合规定的任何有助于提高成绩的方法,例如:

  绷带 。

29.成年男子组铅球,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7.26  千克,成年女子组铅球,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4   千克。

30.铁饼圈的直径为 2.5   米,落地区的角度为  34.92 度,角度线宽为  5 厘米。

31.铁饼运动员在投掷圈内从  静止     姿势开始试掷。

32.成年男子铁饼,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2  千克,成年女子铁饼,承认记录的重量为 1千克。

33.标枪起掷弧线是以平行线当中为  园心    ,以  8  米为半径画成的,线宽   7厘米。

34、径赛运动员或别人而妨碍别人走或跑时,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35.在所有的田赛远度项目中,记录测量距离的最小单位均为米。

36.田赛项目应以运动员全赛中的一次试跳(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成绩。

37.当两只秒表所计时间不同时,应以较的时间为准.

38.在跑道上举行的径赛项目,手计时成绩应判读到较差的秒。

停表时如指针停在两线之间,应按较的时间计算.使用1/100秒的表或人工操作的数字式电子表,当百分位秒不为零时,应进位至较差的秒。

39.计时应从发令枪或经批准的发令器材发出的开始,直至运动员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沿垂直面的瞬间为准。

40.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各项接力的第一棒)各项目,运动员必须使用进行起跑。

41.“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和一个应触地,应接触起跑器。

42.“预备”口令后,运动员的仍须与地面接触,不得离开抵脚板。

43.发令员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之后的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应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44.在全能比赛中,如果一名运动员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45.仅以的位置决定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接力,而不取决于运动员的的位置。

在接力区外传接棒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48.4*400米接力的第三、四棒的运动员应在指定裁判员的指挥下,按照同队传棒运动员跑完时的先后顺序,由向排列各自的接棒位置。

49.跳高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免跳后,则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的情况。

50.跳高项目在丈量高度时,须使木尺与地面,从地面量至横杆沿的最点。

51.跳高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一个高度上试跳,也可在以后一个高度上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试跳。

52.在田赛远度项目中,如参赛运动员超过8人,每名运动员均有次试跳(掷)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次,按与成绩的排名顺序进行试跳(掷)。

53.三级跳远的第一跳是,用腿落地;第二跳是,用腿落地;第三跳是,用腿落地。

68.运动员在三级跳远比赛中摆动腿触地视为试跳失败。

69.远度跳跃项目丈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或四肢的任何部位在落地区内的触地点量至或。

测量线应与或其垂直。

70.铅球、铁饼或链球比赛,运动员应从姿势开始并在内完成试掷。

71.投掷运动员在没有犯规的情况下,可终止已开始的试掷,将器械放在投掷圈、助跑道或边,也可投掷圈或助跑道。

但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以及助跑道标志线或助跑道外地面应完全在圈外或投掷弧两端白线的面且必须在规定的最大之内。

72.运动员在进入投掷圈内并开始投掷之后,身体的部分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沿或铁圈外,则应判为试掷失败。

73.掷标枪比赛时,运动员身体的部分触及投掷区或,则应判为试掷失败。

74.铅球、铁饼、链球(包括器械着地时未触地的任何部分)和标枪应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75.投掷运动员在器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或助跑道。

76.铅球、铁饼、链球成绩的测量是从球体落地痕迹的点取量至投掷圈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的。

77.标枪成绩的测量是从枪尖的触地点取量至投掷弧沿,测量应通过投掷弧的。

78.部分分道跑项目,发令员于发令前应向运动员说明的位置。

79.径赛每组比赛前,终点主裁判应先与、联系,使其作好准备,再举旗与联系,表示准备就绪,可开始比赛。

80.终点裁判员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时,应首先记住运动员的,然后再辨认其和。

81.短距离跑比赛时,终点裁判组一般采用按分工的方法,即定报

的方法。

82.长距离跑比赛时,每名记圈员记录的人数不超过人。

83.田赛项目比赛前应由到检录处检录。

84.在田赛项目比赛中,判定试跳(掷)成功或失败,成功:

上举旗,失败:

上举旗。

85.全能运动的远度项目比赛,运动员试跳(掷)的次数为次。

86.对于后继赛次,对运动员排序,然后分三次抽签排定道次,选择排列前四名的运动员或队,抽签排定3、4、5、6道。

选择排列第五、第六名的运动员或队,抽签排定道。

选择排列后两名的运动员或队,抽签排定道。

87.接力比赛时,应负责为第一棒的运动员准备接力棒。

88.裁判员工作的要求(十六字方针)、、、。

89.110米栏从起跑线至第一栏之间距离为米,100米栏最后一个栏距离终点线距离为米。

90.跑道的内突沿宽至少厘米,其宽度不计入的宽度之内。

91.分道线宽厘米,其宽度包括在侧分道的宽度之内。

92.第一分道周长的计算线是距离内突沿的外沿厘米处,其余各分道的周长计算线是距离里侧分道线的外沿厘米处。

93.起跑线宽厘米,其宽度在跑距之。

94.终点线宽厘米,其宽度在跑距之。

95.不分道跑项目的起跑线是一条宽厘米的线。

三、单项选择

1.比赛时,对犯规或者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进行惩罚时,若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应请示:

---() 

A径赛赛裁判长    B 总裁判长     C副总裁判长    D技术官员

2.在投掷项目比赛中,外场落点裁判员判罚投掷有效时不举旗,投掷失败:

------------()

A不举旗          B举黄旗        C举红旗         D举白旗

3.田赛项目比赛中,有破纪录时,主裁判除了请田赛裁判长审核场地和成绩外还要请:

--()

A技术官员        B丈量裁判员    C终端操作员     D管理裁判员

4.竞赛项目比赛中,主裁判与终点主裁判的联络旗示如果是面向终点将旗举至胸前,则表示:

()

A犯规            B询问           C换位           D准备就绪

5.在3000米障碍跑比赛中,每个障碍栏架外应有一名检查员,其位置在:

----------()

A外圈             B里圈          C里、外圈均可   D便于观察的位置

6.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是以运动员身体的什么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先后顺序

为准。

-----------------------------------------------------------------------()

A头B四肢C躯干D颈

7.运动员在径赛项目比赛中犯规,有权决定取消其比赛资格的是---------------------()

A.检查主裁判B.检查员C.总裁判长D.径赛裁判长

8.记录跳高成功的符号为-------------------------------------------------------()

A.ΔB.√C.〇D.+

9.负责田赛项目检录工作的是---------------------------------------------------()

A.记录员B.主裁判C.赛前控制中心D.田赛裁判长

10.下面哪一组项目为兼项------------------------------------------------------()

A.100米和800米 B.100米和跳远 C.200米和800米  D.跳高和跳远

11.下面哪一组在800米及其以上项目起跑中为不犯规-----------------------------()

A.单手触地   B.双手触地  C.单手触地、双手不触地 D.单手或双手均不触地

12.在径赛项目比赛前,发令员右手侧举手旗与谁进行联系--------------------------()

A.终点主裁判  B.计时主裁判 C.径赛裁判长   D.检查主裁判

13.接力跑比赛时,负责准备接力棒的是------------------------------------------()

A发令员B召回发令员C助理发令员D大会

14.在跳高比赛中,负责判定运动员试跳是否成功---------------------------------()

A主裁判B主裁判助理C田赛裁判长D记录员

15.全能投掷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的试----------------------------------------------()

A3次B4次C5次D6次

16.田赛项目比赛的检录地-----------------------------------------------------()

A比赛现场B赛后控制中心C编排记录公告处D赛前控制中心

17.径赛项目判定最后名次的成绩是----------------------------------------------()

A预赛成绩B复赛成绩C次赛成绩D决赛成绩

18.以下除哪个项目外,规则规定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