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466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docx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专业代码580124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企业中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就业岗位为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工种岗位,可从事以下工作:

(1)机械产品的研发设计;

(2)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3)机械零件制造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

(4)机械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改造;

(5)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监督;

(6)车间生产组织与生产调度、车间技术组织与管理;

(7)普通机械加工机床操作;

(8)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

(9)机电类产品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机械制造工程系统理论及其运行与管理、设备维修与维护,获得本专业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具有较强机械工艺设计及现场管理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数控加工能力,其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1)掌握数学工程应用、英语应用、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2)掌握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图样表达的基本方法;

(3)掌握材料应用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4)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5)掌握机械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

(6)掌握制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7)掌握机械加工工装夹具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

(8)掌握AUTOCAD、PRO/E等常用造型软件应用的基本知识;

(9)掌握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结构、外观、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

(10)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检测标准、检测操作、检测设备应用的基本知识;

(11)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日常保养的基本知识;

(12)掌握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2.技能要求

(1)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相关外文书刊、资料;

(2)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技术信息资料;

(3)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4)能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分析;

(5)能编制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数控程序,并进行数控加工操作;

(6)能制定并实施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7)能运用CAD/CAM软件设计机械零件结构与外形;

(8)能设计常用机械设备的产品外形、结构与整机;

(9)能检验与判定机械产品安全与性能;

(10)能管理、组织生产和实施产品品质管理;

(11)能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性问题,具备实施和评估能力。

3.态度要求

(1)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

(2)具备责任心强、忠于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

(3)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效率;

(4)工作积极、主动乐观、自信坚强,以出色完成任务为目标;

(5)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妥协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把个人期望与团队利益相结合;

(6)具有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自我学习提高知识与技能;

(7)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职业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至少需取得1张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如下中、高级证书:

钳工、车工、铣工、磨工、数控铣工、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员、数控工艺员。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建立必须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根据,即课程体系结构必须满足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在理论知识上应该包含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的上述支撑技术的理论技术知识;在实践能力上应该进行上述支撑技术的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拆装、测试与调整,培养这些方面的基本技能;在素质培养上应该包括敬业、道德、创业素质以及关键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结构的建立还必须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学生的来源特点,特点之一是差异性较大,主要是在文化基础成绩与智力发展上的差异较大;特点之二是学生并非都是第一志愿录取,相当部分是服从调配录取,即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很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课程体系必须安排有必修课、选修课。

必修课是为满足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培养以及为扩大就业门路的需要。

2.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序号

修习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学时

考核方式

周学时*学周

共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1

校必修

形势与政策

2

96

60

36

考查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2

校必修

高等数学

3

56

56

0

考试

4*14

3

校必修

计算机文化基础

4

56

28

28

考查

4*14

4

校必修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28

14

考查

3*14

5

校必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3

42

28

14

考查

3*14

6

校必修

基础英语

5

84

56

28

考查

6*14

7

校必修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

56

56

0

考查

6*9

8

校必修

体育

8

112

16

96

考试

2*14

2*14

2*14

2*14

9

院必修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

3

56

50

6

考试

4*14

10

院必修

机械制图

4

84

56

28

考试

6*14

11

院必修

电子技术基础

8

156

118

38

考试

8*9

7*12

12

院必修

C语言程序设计

4

70

70

0

考查

6*12

13

院必修

机械CAD软件及应用

3

56

50

6

考查

5*12

14

院必修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2

42

42

0

考查

3*14

15

专业必修

机械设计基础

4

84

50

34

考试

7*12

16

专业必修

机床电气及PLC控制

3

56

46

10

考试

4*14

17

专业必修

数控编程及操作

6

110

56

54

考试

8*14

18

专业必修

机械制造工艺

6

120

0

120

考试

8*15

19

专业必修

三维造型软件应用

6

120

94

26

考试

4*14

8*8

20

专业必修

工程力学

4

80

60

20

考试

10*8

21

专业限选

液压传动技术

3

60

52

8

考查

4*15

22

专业限选

CAD/CAM软件应用

3

60

30

30

考查

4*15

23

专业限选

专业英语

3

48

28

20

考查

6*8

24

专业限选

先进制造技术

3

60

52

8

考查

8*8

25

专业限选

机电产品造型设计

3

64

34

30

考查

8*8

26

校任选

公共选修课

4

56

56

0

考查

2*14

2*14

备注:

专业限选课应修满5学分以上。

3.按周安排课程

序号

修习类别

技能训练名称

学分

学时

考核方式

按学期分配周数

备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1

必修课

创新实践

2

60

考查

2

课余

2

必修课

机床结构及认识实习

0.5

15

考查

0.5

3

必修课

机械零件普通加工

3

90

考试

3

4

必修课

典型零件测量与计算机绘图

4

120

考试

4

5

必修课

暑期社会实践

1

30

考查

1

假期

6

必修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

60

考查

2

7

必修课

机械零件数控加工

4

120

考试

4

8

必修课

机床电气生产性实训

2

30

考查

1

9

必修课

专业实践

3

90

考查

3

假期

10

必修课

机械制造工艺生产实习

2

60

考查

2

11

必修课

就业与创业指导

0.5

15

考查

0.5

课余

12

必修课

毕业设计(论文)

6

180

考试

6

13

必修课

毕业顶岗实习

17

510

考试

17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实践学时

公共课程

530

15.71%

216

专业常规课程(包括院、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限选课)

1168

34.62%

436

集中实践课程

1560

47.07%

1560

任选课程(包括校内、院内任选课)

56

1.66%

0

合计

3314

100%

2212

4.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支撑主要职业能力的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教学环境及成绩评定如下:

(1)机械制图(84学时):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项目

工作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具体机械零部件的图样的识读和绘制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理论,掌握《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具备查阅运用有关标准的能力,具有对形体的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正确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的能力。

项目一

简单零件

的绘制与识读

①机械制图认知实践;

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使用;

③平面图形的绘制;

④基本体的三视图绘制;

⑤截切体和相贯体的投影作图;

⑥轴测图的绘制;

⑦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项目二

轴套类零件

的绘制与识读

①轴套类零件的视图绘制;

②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

③轴套类零件的读图。

项目三

盘盖类零件

的绘制与识读

①盘盖类零件的视图绘制;

②盘盖类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

③盘盖类零件的读图。

教学建议

努力体现各项目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将知识教学与实操训练紧密结合。

教师以导为主,以教为辅,学生边学边练,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网络学习、网络练习等立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项目四

箱壳类零件

的绘制与识读

①箱壳类零件的视图绘制;

②箱壳类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

③箱壳类零件的读图。

项目五

叉架类零件

的绘制与识读

①叉架类零件的视图绘制;

②叉架类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

③叉架类零件的读图。

项目六

标准件和常用件

的绘制与识读

①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视图绘制;

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识读。

项目七

装配体

的绘制与识读

①装配图的绘制;

②装配图的识读。

教学环境

校内具备机械制图测绘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多种不同结构零件、部件的实物和模型,满足项目教学要求。

成绩评定

学习态度与表现20%+大作业15%+课外练习15%+期末理论考核50%。

(2)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56学时):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项目

工作任务

本课程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活动,让学生了解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及其测定方法;掌握金属材料性能变化规律;学会材料改性处理工艺的应用,初步掌握典型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学会分析、解决材料应用生产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

形成遵守材料性能测定操作规程、客观查阅材料性能与热处理规范、吸取实际生产中有关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工艺制定的经验等职业素养。

项目一

工程类材料应用与处理

①冲压件材料应用与处理;

②钢架结构材料应用与处理;

③压力容器材料应用与处理;

④工业锅炉材料应用与处理。

项目二

支承壳盖类材料应用与处理

①轴承座盖材料应用与处理;

②电机支座材料应用与处理;

③机床床身的选材与处理;

④气缸体的选材与处理。

教学建议

建议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学做一体、生产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应用图片、动画、现场生产录像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各零件的实际功能与材料处理操作过程。

教学组织上,可采用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训练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

教学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并培养学生质量成本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项目三

传动零件类材料应用与处理

①传动轴材料应用与处理;

②机床齿轮材料应用与处理;

③曲轴材料应用与处理;

④汽车齿轮材料应用与处理。

项目四

工具类材料应用与处理

①刀具材料应用与处理;

②模具材料应用与处理;

③量具材料应用与处理;

教学环境

校内具备机械基础实训室,配备茂福炉、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里氏硬度计、淬火水槽及油槽等设备,台套数满足项目教学要求。

选择具备常用热处理设备的机械制造企业为校外实习基地。

成绩评定

项目考核60%+综合性考核40%。

项目考核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操作正确性及结果进行考核。

综合性考核是指在课程结束时对重要知识进行的理论考核。

(3)数控编程及操作(120学时):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项目

工作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

选取企业产品并加以教学化改造形成教学载体构建学习项目,以具体零件加工工作任务为驱动,融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编程、操作加工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手段,达到会制订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程序、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目的,并达到数控操作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水平。

项目一

螺纹轴车削加工

①外圆加工;

②圆弧加工;

③外圆和锥面加工;

④退刀槽加工;

⑤螺纹加工。

项目二

联结套车削加工

①联接套外形加工;

②内孔加工;

③内螺纹加工。

项目三

隔板铣削加工

①平面加工;

②十字槽加工;

③圆弧槽加工;

④外轮廓加工;

⑤内腔加工;

⑥孔、螺纹加工;

⑦凸台加工;

⑧内槽加工。

教学建议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并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

在完成任务时,要创设工作情境,使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学会进行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编制、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

项目四

法兰盘铣削加工

①平面加工;

②圆台加工;

③偏心圆台加工;

④梅花槽加工;

⑤销孔加工;

⑥螺纹孔加工;

⑦螺栓过道孔加工;

⑧大直径螺纹加工。

教学环境

校内数控加工实训车间具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设备,并按生产化功能布置。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教学做”课程实施要求。

选择有较强数控加工能力的生产企业为校外实习基地。

成绩评定

项目评价70%+综合性考核30%。

项目评价针对加工产品质量及操作过程规范进行评价,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考核是指在课程结束时对重要知识进行的理论考核。

(4)机械设计基础(84学时):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项目

工作任务

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流程,会熟练查询相关设计手册进行典型机械零件的设计,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项目一

机械结构件的强度分析及强度计算

①简单力系分析;

②典型结构件拉压、剪切强度计算;

③典型结构件扭转、弯曲及组合变形情况分析。

项目二

螺纹联接及螺旋

传动设计

①螺旋传动设计。

项目三

平面连杆机构

设计

①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及自由度计算;

②不同形式铰链四杆机构判断;

③典型铰链四杆机构设计。

教学建议

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分析、设计能力。

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并以多媒体、录像、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项目四

带传动设计

①V带传动设计。

项目五

链传动设计

①普通套筒滚子链设计。

项目六

齿轮传动设计

①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②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③90度交角直齿锥齿轮传动设计;

④定轴轮系的传动设计。

项目七

轴系结构设计

及轴承选型

①轴承的选型;

②轴系结构设计;

③箱体类零件设计。

教学

环境

校内机械基础实训室配备各类传动装置、机械结构实物或模型,满足项目教学的要求。

成绩

评定

项目考核60%+综合性考核40%。

项目考核以设计任务完成结果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要素进行考核。

综合性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重要知识进行的理论考核。

(5)金工实习(90学时):

实训目的

能操作车床、铣床、刨床、磨床加工典型结构机械零件,能进行划线、钻孔、锯削锉削等钳工加工,熟悉焊接和特种加工的方法原理并能进行常规操作,能使用常用工量具进行零件测量,遵守机床操作技术守则和安全操作规范。

实训内容

普通车床加工,普通铣床加工,普通刨床加工,普通磨床加工,焊接加工,钣金加工,线切割及电脉冲加工,钳工加工。

教学组织

根据不同工种,组织2至8人实训小组,结合机加工和加工设备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实际机加工训练为主,完成课程教学。

考核方式

采用项目评价方式,以加工零件考核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毕业设计(180学时):

实训目的

通过企业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论证)、方案实施、设计说明书(论文)书写、理论答辩等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个人所学解决职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

实训内容

根据毕业设计课程确定。

教学组织

根据专业培养能力目标及毕业顶岗实习内容,由教师出具设计课题,学生自主选题。

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完成设计任务,注重设计过程的检查与指导。

考核方式

毕业设计成果(作品、设计说明书、论文)+毕业答辩。

(7)顶岗实习(510学时):

实训目的

毕业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的综合性实践环节,通过企业实际岗位的工作锻炼,使学生巩固、加深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较好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习惯。

实训内容

根据本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学生就业具体情况确定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造、机械设计、产品检测、生产管理、品质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

教学组织

由学生结合就业岗位,在校外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顶岗实习,学校采用现场、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检查指导,也可采用“互换式”顶岗模式。

考核方式

根据顶岗期间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和态度进行评价。

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占80%、学校指导教师的评价占20%。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1.专业教学团队

(1)专任教师要求:

①具备机械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培训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专业教学能力测试;

②具备机械类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企业技术工作经历,具备双师素质;

③具备工学结合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能力;

④具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创新设计、机械技能比赛的能力;

⑤专业教师配备标准:

专业生师比达到20:

1左右。

(2)兼职教师要求:

①机械制造类企业的技术骨干或技术能手,从事专业工作2年以上;

②热心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善于讲解,善于沟通;

③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及教学实施能力,通过专业教学能力培训。

2.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要求:

在校内实训实验条件建设上,应能满足各课程教学项目实施的需求,尽量模拟企业的生产场所设置生产区域,按生产流程布置实训设备,生产性实训车间(室)应区分出实训区、讨论区和教学区,适应小组团队完成任务学习的需要。

要注重生产环境与职业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得到熏陶。

实训设备选用要兼顾普遍性和先进性,并保证一定的台套数。

按50人为自然班,各实训室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实训类别

实训项目

主要设备

数量

(台/套)

金工实训车间

车削加工

铣削加工

刨削加工

磨削加工

钳工操作

车床

10台

铣床

5台

刨床

5台

磨床

3台

钳工台

50工位

数控实训车间

数控车床操作

数控铣床操作

加工中心操作

数控车床

25台

数控铣床

15台

加工中心

5台

机械基础

实训室

金属材料淬火处理

金属材料正火处理

金属材料退火处理

金属材料回火处理

材料硬度检测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定

机加工夹具结构分析

机械结构观察分析

茂福炉

1只

淬火水槽

1只

淬火油槽

1只

拉伸试验机

1台

读数显微镜

5台

洛氏硬度计

6台

布氏硬度计

5台

里氏硬度计

5台

机加工夹具

各5套

机械结构实物与模型

50台套

万能工具显微镜

1台

应变测试仪

6台

立式光学计

1台

显微硬度计

1台

金相显微镜

1台

车床模型

1只

液压传动综合试验台

1台

液压教学实验台

1台

(2)校外实训基地要求:

在区域机械制造行业中,选择机械产品加工、机电产品销售等企业,可接收学生进行机械装配、产品设计、数控加工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生产及质量管理及机电产品营销等岗位的实习锻炼,按合作的深入程度分三个层次进行建设,其要求如下:

示范基地:

学校附近企业及周边企业,岗位对口,可接收50工位以上的各类实习,有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企业产品工作过程融入学校课程,相关岗位人员熟悉学校课程,参与学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胜任学校教学,参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与就业教育,与学校联合开发科技新产品。

紧密型基地:

学校附近及周边企业,岗位对口,每个企业可接收3人以上实习,有条件的企业可将产品引入教学,开展产品开发合作。

一般基地:

顶岗就业动态基地,岗位基本对口,可接收1名以上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

3.教材及图书、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