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435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6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S:

32Na:

23Si:

28Cl:

35.5K:

39Ag:

108Fe:

56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80年代,Cech发现四膜虫的某种RNA具有催化活性。

20世纪90年代,Cuenoud发现某种单链DNA分子也具有催化活性。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催化活性的RNA和DNA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B.组成RNA和单链DNA的单体共有8种,而碱基共有5种

C.在该单链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接有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某些蛋白质也具有催化活性,这些蛋白质与题干中的核酸都是酶

2.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黄素缺失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比,若给予红光照射,则光吸收差异显著

B.过程Ⅱ为暗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2和3只能用于暗反应还原C3

C.若降低周围环境中的CO2浓度,则释放O2的速率不变

D.若该细胞净光合速率大于0,推测该植物体能积累有机物从而使植株干重增加

3.下列关于变异及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均属于基因重组

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都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

4.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

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

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膜内K+/Na+的值增大

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相同

5.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在酸陛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B.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向研钵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利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记名计算法需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个体数目

6.下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

当外源性致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浆细胞识别致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7.下列说法符合化学事实的是()

A.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B.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D.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

照即可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A

B.1L1mol/L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总数为4NA

C.反应KIO3+6HI=KI+3H2O+3I2中,生成1molI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2NA

D.1.8g2H2O所含中子总数为NA

9.下列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10H14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两种物质都有甲基、苯环和羧基

D.两物质都含有双键因此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现象或事实及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硫酸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B

可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草帽等

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C

可用碳酸钠溶液将水垢中的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

Ksp(CaSO4)>Ksp(CaCO3)

D

福尔马林常用来保存新鲜食品

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

a极附近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

正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W均可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

B.四种元素在自然界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C.元素X、Y、W的最高化合价均与其族序数相等

D.离子半径:

W>Z>Y

13.在某温度时,将nmol·L-1氨水滴入10mL1.0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

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Kw=1.0×10-14

B.25℃时NH4Cl水解常数为:

(n-1)×10-7mol·L-1(用n表示)

C.b点:

c(NH4+)>c(Cl-)>c(H+)>c(OH-)

D.水的电离程度:

b>c>a>d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位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正方形两条边的中垂线,O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Q分别为cd、ab上的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O两点的电势关系为φP=φO

B.P、Q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Q<EP

C.若在O点放一正点电荷,则该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

D.若将某一负电荷由P点沿着图中曲线PQ移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A长L=1m,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静置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B(可视为质点),它与木板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用水平恒力F=28N向右拉木板,使小滑块B能从木板A上滑下来.木板A和小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从开始运动到小滑块B滑下木板的过程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17.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从A点沿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Δt时间从C点射出磁场,OC与OB成120°角.现将带电粒子的速度变为3v,仍从A点沿原方向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  )

18.2016年2月11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

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项新的探测引力波的“空间太极计划”,其中,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于15年7月正式启动。

计划从2016年到2035年分四阶段进行,将向太空发射三颗卫星探测引力波。

在目前讨论的初步概念中,天琴将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针对确定的引力波源进行探测,这三颗卫星在太空中的分列图类似乐器竖琴,故命名为“天琴计划”。

则下列有关三颗卫星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三颗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

B.三颗卫星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三颗卫星线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若知道万有引力常量G及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转周期T可估算出地球的密度

20.如图所示是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接近用户端时再通过降压变压器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图中变压器均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设发电厂输出的电压一定,两条输电线总电阻用R0表示,变阻器R相当于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

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R变小,则当用电进入高峰时()

A.电压表V1、V2的读数均不变,电流表A1、A2的读数均增大

B.电压表V3、V4的读数均减小,电流表A3的读数也减小

C.电流表V2、V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2的读数的比值不变

D.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增大

21.如图所示,微粒A位于一定高度处,其质量m=1×10-4kg、带电荷量q=+1×10-6C,

塑料长方体空心盒子B位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B上表面的下方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2×103N/C,B上表面的上方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2。

B上表面开有一系列略大于A的小孔,孔间距满足一定的关系,使得A进出B的过程中始终不与B接触。

当A以υ1=1m/s的速度从孔1竖直向下进入B的瞬间,B恰以υ2=0.6m/s的速度向右滑行。

设B足够长、足够高且上表面的厚度忽略不计,取g=10m/s2,A恰能顺次从各个小孔进出B。

则()

A.从A第一次进入B至B停止运动的过程中,B通过的总路程s为0.18m

B.为了保证A始终不与B接触,B上的小孔个数至少有5个

C.为了保证A始终不与B接触,B上表面孔间距最小值为0.04m

D.为了保证A始终不与B接触,B上表面孔间距最大值为0.1m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刚球接触。

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用m、g、s、h等四个字母表示)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

弹簧压缩量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小球飞行水平距离s/cm

20.10

30.00

40.10

49.90

69.90

根据表中已有数据,表中缺失的数据可能是s=cm;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变:

(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III)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为y。

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则(II)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

(用L、h、y等三个字母表示)

23.(8分)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电容器电容的实验方案,其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E为电池组、C为待测电容器、G为检流计(可测微弱电流)、R’为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V是电压表、S’、S为电键。

实验步骤如下:

按图连接电路;

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某确定值;

闭合S,给电容器充电,当电容器两端电压稳定时,记下此时的电压表读数Uc及检流计示数ic;

断开S和S’,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秒读取并记录一次电流值,直到电流为零;

以放电电流为纵坐标、放电时间为横坐标,作出ic-t图像;

改变Uc的值,重复上述步骤(除A);

整理器材。

(1)S’、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调到端(填“a”或“b”)(1分)

(2)闭合S后电压表示数变化应该是(填“变大”或“变小”)(1分)

(3)现有本实验可供选择的待测电容器C1(约0.6×103PF)、C2(约0.6×102μF)、C3(约1×103μF)和定值电阻R1(50Ω)、R2(1000Ω)、R3(10kΩ),为保证足够的放电时间,电容器应该选,定值电阻应该选(填代号)(每空2分)

(4)如图(乙)所示是本次试验当Uc=2.5V时描出的的ic-t图像,由图可求得所测电容器电容C=μF(取一位有效数字)。

(2分)

24.(14分)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4m/s2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8m/s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25.(19分)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一条平直光滑槽,它垂直穿过开有小孔的两平行薄板,板相距3.5L。

槽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球A带电量为+2q,球B

A

B

E

3.5L

固定底座

-3q

+2q

带电量为-3q,两球由长为2L的轻杆相连,组成一带电系统。

最初A和B分别静止于左板的两侧,离板的距离均为L。

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两板间加上与槽平行向右的匀强电场E后(设槽和轻杆由特殊绝缘材料制成,不影响电场的分布),求:

⑴球B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⑵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及球A相对右板的位置。

26.(1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硝酸的物质的量:

反应结束后,从如图装置B中所得100mL溶液中

取出25.00mL溶液,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mL.

(2)测定NO的体积.

①从如图3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_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

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

②选用如图3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

连接顺序是(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测定NO的体积时,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气瓶的液面要低,此时应将

量筒的位置_________(填“下降”或“升高”),以保证量筒中的液面与集气瓶

中的液面持平。

(3)气体成分分析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

应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

据是。

27.(14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

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

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产品

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

(1)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

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将NaClO3还原为ClO2

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2)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

吸收塔内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__。

(3)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___。

(4)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

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

待测溶液。

(已知:

ClO2-+4I-+4H+=2H2O+2I2+Cl-)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1Na2S2O3

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ml。

(已知:

I2+2S2O32-=2I-+S4O62-)

①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化成最简。

28.(14分)氮和硫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对它

们的研究有助于空气的净化。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NaNO3(s)+ClNO(g)K1ΔH1<0(Ⅰ)

2NO(g)+Cl2(g)

2ClNO(g)K2ΔH2<0(Ⅱ)

则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

数K=_____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

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

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NO的转化率α1=_________。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

α2__________α1(填“>”“<”或“=”)。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

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NO2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

已知NO2-的水解常数Kh=2×10-11mol•L-1,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

溶液的pH为5,则混合溶液中c(NO2-)和c(HNO2)的比值为_________。

(4)利用右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

收NO2。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

(5)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

25℃时,将amol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滴

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

__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_________mol·L-1。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X10-5mol·L-1)

29.(10分)图甲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以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

(1)图甲所示,PEP、OAA、RuBP、PGA、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相关代谢物质,能参与CO2固定的有_______________,推测C是_________________。

(2)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0.(10分)右脚踩在钉子上时,右腿会迅速弯曲以躲避伤害,同时,左腿会伸直以维持机体平衡。

这是比较原始的防御性反射。

如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

该过程中伸肌、屈肌属于反射弧中的。

(2)支配左屈肌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到相应的刺激时,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屈肌运动神经元,其膜电表现为,从而引起左腿屈肌(填“收缩”或“舒张”)。

(3)上述刺激还可以上传至,产生痛觉。

31.(10分)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区同时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

某遗传研究小组对某地区一种家鼠做了实验,让P:

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所有F1代,结果如下表。

(尾的相关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正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分别用A+、a+表示,缺失染色体上的A、a基因分别用A-、a-表示,不考虑XY同源区段)

(1)由表中信息分析可知,发生缺失的是染色体,亲本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与尾有无的相关基因(填“有”或“没有”)丢失。

(2)表中信息显示:

在有尾和无尾性状中,为显性性状,亲本雌雄家鼠的基因型分别为。

(3)如果让F2代家鼠自由交配(每只雌鼠的生殖力相同),F2代家鼠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2.(9分)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只/hm2。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气体的压强等于器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B.当某一密闭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会变为零

C.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E.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能否得到理想的油膜轮廓,滴液体时的高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高度太高,实验不易成功

(2)(9分)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粗细均匀的U形管中封闭了一段水银柱,U形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