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134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docx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学校实施策略与方法

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學校實施策略與方法

壹、 前 言

隨著社會快速的變遷,價值多元化;學生問題行為日益複雜,給予教育工作者,莫大的挑戰,而「帶好每一位學生」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因此輔導功能的有效發揮,是達成此一理想的途徑;目前學校的輔導工作,面臨諸多困境,有待整合;民國85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建議學校應行「訓輔整合,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以因應實際的需要;並於87年頒布「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作為學生輔導工作的新方向。

貳、 意義與內涵

一、意義

李錫津(民90)提到教訓輔三合一,在提醒我們恢復先哲「全人教育的主張」,讓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仁、每位家長、社區人士都願意分擔輔導工作與責任,給孩子健康、優質的成長環境。

鄭崇趁(民90)認為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在以輔導理念經營學校,使學校具有輔導文化,使學校中充滿了人性化的組織文化氣氛。

吳清山(民91)提出教訓輔三合一有四項意義:

1.符應教改需求2.活化學校機能3.善用社會資源4.提升教育效果。

許勝哲(民89)認為教訓輔三合一方案的「三」是「多」的意涵,「一」是學生,是「教育本質」,學校教學、訓導、輔導等措施,應透過相互整合、交互作用,發展於學生身上。

蔡培村(民90)認為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的主要訴求是建構校內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的最佳互動模式,引進三項輔導工作理念,培養老師具有教訓輔統觀能力,彈性調整學校行政組織,結合社區網路資源,為學生規建綿密周延的輔導機制。

綜合學者看法,歸納出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其意義有:

1.以全人教育為目標,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把每一個學生帶上來。

2.以輔導層級而言為初期預防、二級預防及三級預防。

3.以學校人員而言是教學人員、訓導人員及輔導人員的協同合作。

4.以運用之資源方面,包含學校、學區及廣大的社會資源網。

5.重視融合統整的功能,而非本位分立的獨立運作。

二、內涵

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是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提十二項教改行動方案之一。

(一)任務指標

依據教育部(民87)函頒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指出四大任務指標為:

1.激勵一般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工作、善盡教師輔導學生責任。

2.增進教師教學效能與人性化照顧學生,融合輔導理念,全面提昇教學品質。

3.彈性調整學校行政訓輔組織運作,為訓輔人員及一般教師規劃最佳互動模式與內涵。

4.給合社區輔導資源,建構學校輔導網路。

(二)目標

建立各級學校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最佳互動模式與內涵,培養教師具有教訓輔統整理念與能力,有效結合學校及社區資源,逐步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其具體目標如下:

1.建立有效輔導體制。

2.增進輔導組織功能。

3.建立學校輔導網絡。

4.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5.培育學生健全人格。

(三)策略:

1.成立學生輔導規劃組織。

2.落實教師輔導學生職責。

3.強化教師教學輔導知能。

4.統整訓輔組織運作模式。

5.結合社區輔導網路資源。

教訓輔三合一並非三者合併,其主要內涵在於

(1)組織功能

(2)輔導專業機制(3)教師效能(4)輔導資源等之整合(蔡培村,民90),重要的是輔導工作植若於

(1)社區、學校、家庭

(2)親、師、生(3)教學人員、訓導人員、輔導人員以及(4)教師會、家長會、學校行政的整合發展(陳根深,民90)

三、理論基礎

理論為政策方案的解釋,也是引導方向的決策基礎,鄭崇趁(民89)提出教訓輔三合一的理論基礎為:

(一)學習型組織理論

(二)多元智慧理論(三)知識管理理論(四)鷹架理論及(五)漸進決策模式

傅木龍(民88)則從哲學、行政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的觀點,建構教訓輔三合一的理論基礎。

廖茂村(民90)提出:

(一)哲學的理論基礎-手段與目的。

(二)行政學的理論基礎-全面品質管理的應用。

(三)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對人性尊嚴及價值的重視。

(四)社會學的理論基礎-教育機會均等理論的落實。

(五)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成本效益分析及績效責任的重視。

蔡培村(民90)指出教訓輔三合一輔導新體制方案之理論基礎可從以下四個層面探討:

(一)組織三合一的理論

學校必須建立一個預防與危機管理機制,組織之影響力是相互的利益,是合作的機制。

圖一 組織三合一的理論依據

(資料來源:

教訓輔三合一的理論基礎。

蔡培村,民90,頁12)

(二)教師效能的理論基礎

教師效能是倡導融入學科與適性教育,老師是教訓輔教學角色的一環

圖二 教師效能的理論依據

(資料來源:

教訓輔三合一的理論基礎。

蔡培村,民90,頁12)

(三)學校輔導分工的理論依據

美國學者MervilleC.Shaw,嘗試建立學校輔導模式,輔導體制的專業分工,可依此模式建立。

圖三 蕭氏學校輔導模式

(資料來源:

學校輔導工作。

吳武典主編,民72五版,頁129。

(四)建構社區輔導網路的理論

連結社區力量使成為生命共同體,協助學生健康成長。

圖四 建構社區輔導網路的理論依據

(資料來源:

教訓輔三合一的理論基礎。

蔡培村,民90,頁15)

參、學校推展教訓輔三合一方案的實務作法

一、成立規劃執行組織

(一)成立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輔導委員會及執行小組;成員包括校長各處室主任、組長、教師、家長代表、專家學者。

(二)擬訂實施計畫,整合學校校務實施計畫,以swot分析學校發展優劣勢條件,擬定可行之計畫。

(三)溝通觀念,激發愛的承諾與共識,宣導方案之意義與措施。

1.利用各項集會活動進行而生宣導。

2.利用親職教育,各項座談向家長說明。

3.運用校內外刊物,印製方案及實施狀況報導。

(四)與夥伴學校策略聯盟,經驗交流,相互支援。

二、調整校內行政組織,規劃最佳互動模式,建構只有輔導效能的新體制。

(一)依據學校實際組織編制狀況;彈性調整組織結構,凝聚共識,發揮功能如:

(陳根深,民90)

1.教務處增設研究組,落實教學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設備組改屬行政事務處,統合教學設備管理維護採購事宜。

2.訓導處調為學生事務處,具有生活教育及學生初級預防功能,訓導工作融入輔導理念。

(1)訓育組改為活動組。

(2)衛生組改為環境衛生組兼具環境教育及衛生教育功能。

(3)體育組改隸教務處,結合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的功能。

3.總務處改為行政事務處,為行政、教學、輔導支援中心,發揮服務理念。

4.輔導室改為諮商中心,

(1)設置專任輔導老師,加強學生二級、三級的預防工作。

(2)成立個案認輔工作執行小組。

5.資料組改為資源組,除原資料組工作外,另具有輔導網路資源開發及整合運用的職責。

(二)統整教、訓、輔、總之運作規劃最佳互動模式建立三級預防之輔導工作流程,如圖五。

學生輔導新體制執行小組

校  長

學生事務處

1.落實導師責任制,培養教師班級經營之能力。

2.加強校園環境情境及安全教育。

3.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4.建置學校危機處理機制。

諮商中心

1.辦理輔導知能進修研習,培養教師辨識學生問題之能力

2.規劃辦理全校性輔導工作,協助學生適應環境、增進自我認識的能力

3.負責全體教師輔導諮詢工作

行政事務處

1.充實校內輔導相關軟硬體設備。

2.提供各項輔導工作所需各項支援。

3.加強服務功能。

教務處

1.強化教學研究會功能,培養教師有效教學之能力。

2.研訂學校本位進修課程,提昇教師教學專業素養。

3.提昇教學成效減少學生學習之不適應。

家長會、愛心工作隊

1.協助校務之運作。

2.引進社區人力資源。

3.配合學校推展親職教育

4.教學、活動

、輔導等工作之協助。

初   級   預   防

級任導師       科任教師

1.以人性化照顧學生與進行高效能教學、在教學歷程中融入輔導理念了解學生學習情形

2.利用班級經營,辨識學生適應上之問題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

4.掌握學生出席情形,學生缺席詳實記錄並立即通報

5.有效教學活動,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發現瀕臨偏差行為邊緣之學生

學生輔導委員會

召開個案會議

1.進行專業診斷

2.形成輔導策略

3.輔導團隊分工

二 級 預 防

執行輔導策略

特殊教育方案

進行補救教學

班級(同儕)輔導

中輟生復學輔導

小團體輔導

進行個別諮商

安排認輔教師

三級預防

轉介/結合專業資源

不定期個案會議

輔導策略檢核與修正

特殊學校

法警人員

社福機構

專業人員

醫療機構

心理輔導人員

輔導成效良好結案

長期輔導

圖五 輔導工作三級預防之處理流程

(資料來源:

改編自台中市教訓輔三合一實驗方案成果彙編。

永春國小,民92)

(三)成立單一窗口,加強校內外聯繫,建立協同服務的整合運作機制。

(四)定期召開行政會報,學年主任會報,強化橫向聯繫的整合功能。

(五)成立校園危機處理小組,強化校園危機處理功能與績效。

(六)建置家暴個案、性侵害、中輟生等…通報系統流程,確實執行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三、系統規劃教師輔導學生職責

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為目標;無私之愛、關懷之心、助人之路為信念;積極傾聽、真誠接納、溫暖尊重為態度;激勵全體教師參與輔導工作。

(一)全校教師全面參與認輔工作,時時輔導、處處輔導、人人輔導;落實教師於學生學習歷程中的輔導責任。

(二)提昇教師輔導知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系統化辦理相關輔導知能研習。

2.辦理輔導工作坊,提供主題研討及經驗分享。

3.購置輔導叢書、刊物、資料,提供教師研讀。

4.聘請專家學者及校內具有專長教師提供輔導諮詢服務。

5.編印教師輔導工作手冊,提供教師有效辨識學生問題之資訊及善用輔導網路資源。

(三)辦理學生輔導相關活動

1.生命教育、情緒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之宣導與活動。

2.推動社會服務,愛心關懷之活動。

3.推動榮譽制度。

4.辦理假日營隊,提供正當休閒活動。

5.辦理學生小團體輔導。

(四)辦理認輔工作研討會,編印認輔工作手冊設置認輔個案資料,加強特殊個案之安置、轉介、輔導。

(五)設置輔導信箱,建置輔導網頁,整合相關輔導網站,滿足親師生之需求。

(六)成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貫徹零拒絕政策。

1.以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的服務模式,提供安置服務與適性需求。

2.規劃特殊教育知能研習進修,提昇一般教師於教學歷程中,辨識特殊學生的能力。

3.辦理資優生特教育方案。

4.妥善規劃無障礙設施,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激發兒童身心潛能發展。

(七)加強導師責任制,落實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

1.訓導工作輔導化,建立申訴溝通管道。

2.重視生活教育、法治教育,培養能愛,能守紀律的新公民。

四、提昇教師有效教學

教師有效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成就,在快樂中獲得成功的滿足,無形中減少了挫折感;自然減少了問題行為的發生。

(一)落實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各學年及學習領域小組功能。

(二)落實學校本位教師進修研習,提昇教師教學與輔導專業能力。

1.成立教師專業成長團體,辦理教師專業對話。

2.編印教師專業成長專輯。

3.鼓勵教師進行行動研究、個案研究。

4.透過研究會、主體探討、優異教學技巧之分享提昇教學能力。

5.成立教師讀書會。

(三)活潑教學活動,提昇學生學習興趣。

1.課程設計,教學安排,融合學生生活與興趣需。

2.資訊教育融入各科教學活動。

3.透過工作坊,鼓勵教師編寫教學活動設計,班級經營計畫,將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中。

4.建置補救教學模式,提供低成就學生之課業輔導。

(四)推展小班精神教學,實施多元評量。

(五)強化導師功能,設置班群導師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