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0281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docx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

合肥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9:

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该反应中B、C的质量比为()

A.31:

44

B.8:

11

C.10:

11

D.40:

9

2.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MgCl2、FeSO4、NaCl

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Cl、Na2CO3

D.K2SO4、KCl、NaCl

3.运用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所以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D.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4.下列物质的俗称或名称与其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干冰CO2

B.熟石灰Ca(OH)2

C.小苏打Na2CO3

D.氦气He

5.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铁丝代替被熔断的保险丝

B.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熔点高

C.铝比铁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制成,是因为金属钨的密度大

6.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蔗糖水

B.酸奶

C.奶茶

D.豆浆

7.在石灰水中滴入一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为了让红色褪去,不能使用()

A.盐酸

B.活性炭

C.纯碱

D.二氧化碳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剩余乙物质的质量X=7g

C.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D.在该反应中,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l4∶l7

9.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在此过程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n)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已知:

Cu2O+H2SO4==Cu+CuSO4+H2O。

将14.4gCu2O、Cu混合物溶于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H2SO4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10.4g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4g固体是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B.反应后溶液呈蓝色,溶质只有一种

C.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之比为1∶1

D.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11.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表面无明显变化;把Z金属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Y>X>Z

B.X>Z>Y

C.Y>Z>X

D.Z>Y>X

1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矿泉水

C.白醋

D.蒸馏水

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O32-

B.H+、Cu2+、NO3-

C.NH4+、Fe3+、SO42-

D.K+、Ba2+、Cl-

14.在化学反应2X+Y=2W+Z中,12gX与18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W,则生成Z的质量为

A.1g

B.6g

C.18g

D.28g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H4+、NO3﹣、OH﹣

B.H+、Na+、HCO3﹣、Cl﹣

C.Ba2+、Ag+、Cl﹣、CO32﹣

D.K+、Mg2+、NO3﹣、SO42﹣

1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B

鉴别稀硫酸、NaCl溶液、NaOH溶液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1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18.下列鉴別NaOH和NaCl溶液的方法错误的是()

A.滴酚酞

B.测pH

C.滴硫酸铜溶液

D.滴盐酸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0.为使小麦枝叶茂盛,颗粒饱满,减少“软骨病”,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A.CO(NH2)₂

B.NH4H2PO4

C.NH4NO3

D.KNO3

二、填空题

21.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

Cu2(OH)2CO3],则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装波尔多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位同学想用实验验证镁、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们设计了两种可行的实验方案,请分别写出这两种方案所需的物质。

方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右图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外共有11个电子

B.钠属于第三周期元素

C.钠离子的符号为Na+

D.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

(3)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溶液的质量分数     6%(填“>”、“<”或“=”)。

三、实验题

2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蒸发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CO还原氧化铁

(1)A图实验的结论是_____。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

(3)C图中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

(4)D图中实验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

24.下面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

(1)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大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_____,再将收集满氧气正放在实验台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使试管炸裂,写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_____。

(2)图2中①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图2中②),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_____。

四、简答题

25.实验室中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为了得到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向盛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随后向其中加入100g待测硫酸铜溶液.反应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为无色,并产生了蓝色沉淀.求:

(1)判断此时两种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

(2)待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五、推断题

26.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C、D、E、F、G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A、B、F物质类别相同,但常温下状态不同。

B为黑色粉末,其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4:

1,C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

 

(2)E和D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F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或反应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_个。

六、流程题

27.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

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

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    、     (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a”的名称是        。

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

(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        ,“醇洗”的目的是            。

(5)160g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        g。

七、科学探究题

2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

是CaCl₂和Ca(OH)₂;猜想二:

只有CaCl₂;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粒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须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₂,应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

八、计算题

29.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g,加入2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g(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2)参加反应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三、实验题

1、

2、

四、简答题

1、

五、推断题

1、

六、流程题

1、

七、科学探究题

1、

八、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