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0110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docx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

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是我国民航发展史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上午,王昌顺副局长、李健副局长分别作了很好的报告,各单位要落实好各项要求。

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将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这次工作会议,我重点讲一讲建设民航强国问题。

大家知道,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现在,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具备了实现由“大”向“强”跨越的内在条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从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航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

这次会上,我们向与会人员印发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讨论稿)。

这是去年以来课题组专家、民航局机关同志的研究成果,民航局党组多次组织研讨。

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充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以便使这个战略构想更充实,更完善,更切合实际,更富有指导意义,从而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方向,引领全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激励中国民航人为实现建设民航强国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深刻认识民航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民航强国建设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要从需要与可能、理想与现实两个方面去把握。

通过辩证思维、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建设民航强国不但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且有其可能性与现实性。

充分认识建设民航强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是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充分认识建设民航强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就是要增强信心,坚定意志,扎扎实实推进民航强国建设。

(一)要深刻认识民航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变过程,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以安全、快捷、通达、舒适的独特优势,不仅确立了独立的产业地位,而且成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民航是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形态和主导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

过去,人们常常讲,要致富先修路!

现在是,要开放上民航!

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航空运输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运输方式,而且成为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最佳通道。

航空运输还改善了投资环境,优化了地区经济结构,带动了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营造了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无障碍运输环境,增加了地区就业机会,因而是区域经济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表明,民航投入与国民经济回报大约是1∶8的关系。

尤其是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已突破了单一运输功能,通过与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带动力和辐射力极强的“临空经济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这几年来,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发展民航业,建设机场的热情高涨,特别看重开辟国内主要城市尤其是国际航线航班,说明民航业的作用在增强。

民航是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粘合剂。

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往往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而发展民航便成为更好的选择。

尤其是发展西部民航事业,不仅对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缩小我国地区差别有着极为重要作用,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考验。

在缓和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民航作为重要桥梁和渠道,发挥着独特作用。

从台商节日包机、周末包机、空中双向直达航路开通、常态包机,到开放旅游、实现两岸三通,双方缓和紧张局势,加深了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

在沟通、促进和发展两岸关系中,民航业已经并将进一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民航是国家国防和经济等安全的可靠保障,是抢险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生力军。

民航业具有准军事性质,是国家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或战争,航空运输是军事后勤的重要支撑,是部队快速机动、运送和补给物资装备、运送伤病员等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现代战争中,民用飞机、机场、设施、空地勤人员是军事实力的一部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国家防空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航空运输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是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的空中桥梁。

应对2008年年初南方部分地区的冰冻灾害、“3·14”拉萨暴力事件、“5·12”抗震救灾以及去年的“7·5”乌鲁木齐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等,民航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个应对过程,既检验了民航的应急和国防动员能力,也更加说明民航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长期以来,在保障经济安全和空中通道通畅,维护国家形象、完成党和国家特殊任务等方面,民航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民航是世界不同文明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实施全球政治外交战略的宝贵资源。

在国家软实力的全球传播中,航空运输是一种新的高效率的文化交流通道,其发展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声望和软实力。

而在实施全球政治外交战略过程中,民航不仅仅是一种产业,还成为外交谈判的筹码、发展双边或多边关系的纽带。

各国政府有时利用采购飞机、开辟航线、开放机场等,加强彼此间的政治互信和经贸联系。

各主要国家与我国发展双边关系过程中,民航事务始终是一些国家非常关注并不断提及的议题。

在推进区域合作方面,航空运输也是其中重要的合作内容。

民航是催生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的需求导向,是国家航空产业化战略的积极参与者。

民航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其中,现代航空器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高度集成了大量先进科技。

民航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特别是上游的航空制造业,因其产业链长,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可拉动材料、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特种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行业以及先导性高技术产业,也是一国现代化、工业化、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世界主要大国一直把发展航空制造业列入国家战略。

为避免关键科技长期受制于人,实现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换代,研制大型飞机已列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工程。

制造大型飞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靠政府推动、市场拉动。

而这其中的“拉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

建设民航强国,将有力支持我国实施航空产业化战略。

(二)要紧紧抓住建设民航强国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特别是我国民航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为建设民航强国奠定了量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步伐加快,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力求符合国际趋势并适合中国国情的民航政府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航空运输市场机制和多元化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了市场动力;航空安全管理不断创新、航空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了安全基础。

更应该看到,从民航业发展角度看,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发展民航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尤其是未来一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非常巨大、非常深刻的变化,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不断扩大,建设民航强国的机遇前所未有。

党中央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民航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沃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目前正由生存型消费结构向发展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其中,旅游、交通、通讯类消费上升最快。

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未来十几年,我国将进入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时代。

以旅游为例,目前,我国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这将为我国民航发展,提供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对民航业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我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内需。

特别是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制造业将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比重将进一步上升,这些使民航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着力发展社会和文化事业,进一步扩大了民航业务领域,激发了新的航空运输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更加重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发挥民航作为可持续绿色交通方式的固有优势,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民航业营造了新的良好发展环境。

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开发新的市场、普及航空运输服务、缩小民航区域发展差距。

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各级财政支出结构由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转变,各级政府有能力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进一步加大对包括民航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民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航空工业科技成果的不断问世,国产大飞机项目、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上马,将有力地推动民航业相关领域创新,实现科技突破,为民航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运输工具和配套系统。

我国航空技术及相关科技的发展进步,将进一步促进民航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要正视建设民航强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利因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航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看,我国民航因实力不强、竞争乏力,尚未摆脱被动局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国家之间经济实力、资源禀赋等相差悬殊时,各国所得到的利益实际上是不均等的。

这几年来,世界民航强国借助于“天空开放”政策,不断扩张国际航空运输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相比而言,我国航空运输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在我国国际航空客运、货运两个市场,国外航空公司开辟航线、增加航班、投入运力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我国航空公司。

在我国国际航空客运市场,由于我国航空公司总体规模偏小,加上国际航权资源分散,导致国际航线少而分散、全球覆盖能力较弱、与国内航线衔接性较差,直接影响了国际竞争力。

即使在中美、中欧等主要国际航线市场上,由于投入运力不足,市场份额较少,赢利能力差,我国航空公司总体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去年,审计署在三大航空集团审计时,专项调研了我国航空运输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调研报告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起步晚,周边的日本成田和关西、新加坡樟宜、泰国曼谷、韩国仁川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已形成规模优势,我国主要航空枢纽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分流了本属我国的中转客货资源。

在我国航空货运市场,世界主要航空货运巨头的快递网络遍布我国众多城市,高价位的快件、包裹、电子元器件由外航主导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我国航空货运企业总体实力差距比较大,存在被边缘化危险。

中国是相对高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对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争夺将进一步升级。

从国内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趋势看,我国民航的国内市场受到切割。

这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铁路先后七次提速,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总体发展趋势讲,各种运输方式各有优势,相互竞争会促使各自进一步清晰发展定位,找准目标市场,有利于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但国内市场毕竟是存在竞争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按照“十一五”规划,铁道部已开始实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工程,同时加大了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力度,这将覆盖我国东中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稠密地区。

这些地区是航空运输黄金航线主要集中区。

时速高达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正式运行后,将对国内客运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

从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外部资源环境看,突出的是空域资源严重不足,这一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

民航仅使用了全国20%左右的空域,目前,三大机场的空域资源十分紧张,近20个机场的空域接近饱和。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航需求与空域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低空空域开放进程缓慢,也极大地制约了通用航空的发展。

国家对民航投资和政策配套不足,很大程度上讲,整个行业是依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实现发展的。

尤其是民航企业财务成本压力大、税费负担重、赢利能力弱,其资本结构、固定资产规模、投融资能力等,不能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海关、边防和检疫制度,不适应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需要完善协调机制、形成配套政策支持。

另外,我国国产干支线飞机的研制刚刚起步,通用飞机国产化率低、通航专用作业机型少,整个航空工业对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提升。

社会发展的绿色环保趋势,也提高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标准。

从我国民航业自身发展的诸多矛盾看,也影响着整体实力的全面增强。

整个行业发展的协调性还不强,东、中、西部民航发展不平衡,支线航空、航空货运、国际航空、通用航空等发展相对滞后;发展的保障能力还不强、安全基础还不牢,存在基础设施、关键人才队伍和管理水平“三个跟不上”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内涵做强与外延做大,仍将是我国民航业面临的基本矛盾。

上述四个方面的挑战,对建设民航强国带来了不少困难,全行业必须具有忧患意识。

然而,只要我们克服畏难情绪,勇敢面对,认识清醒,判断准确,决策正确,这些挑战不但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而且会成为激励建设民航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把握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重点实施三大战略

所谓民航强国,是指民航业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表现为民航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战略作用,安全好,贡献大,运行品质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我想,民航强国的内涵丰富,不仅仅是“量大”,更重要的是“质强”。

建设民航强国,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放眼世界,博采众长,科学参照,善于借鉴,避免决策失误,力争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建设民航强国之路。

(一)准确把握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航空运输政策自由化以及向后工业化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世界民航业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和趋势,使得发展格局、利益获取方式,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形成了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性民航强国,以新加坡、荷兰为代表的国际运输实力突出的民航强国。

这些民航强国之所以“强”,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在发展规律、值得关注的发展新趋势。

其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一是民航发展与国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民航业是国家(地区)的重要战略。

鉴于民航在经济、政治、社会、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地区)把民航业定位为战略性产业,把发展民航业上升为国家(地区)战略,使之成为本国(地区)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最大化利益的有力工具。

比如,在世界民航业中,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把“保持美国在全球航空业中的领导地位,提升空中交通容量,保证飞行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国家防空,保卫国家安全”作为发展民航业的战略目标。

欧盟也把发展民航业作为提高其全球竞争力、促进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上个世纪的“亚洲四小龙”,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与其把发展民航业作为国家(地区)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尤其新加坡,是一个“民航立国”的典型。

近年来,海湾各国依靠雄厚的财力基础,采取政策措施支持民航业发展,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民航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旅游、金融和贸易的快速增长。

二是从国家利益最大化出发,推行有利于本国民航发展的政策。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率先在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实行“放松管制”政策,此后被绝大多数国家仿效。

凭借本国民航的竞争优势,美国政府迅速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推行“天空开放”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行“天空开放”过程中,像美国、欧盟国家这样的民航强国,通过力促其他国家向其开放航空市场,取得了航空运输霸主地位;像新加坡、荷兰这样的地域和人口小国,借助航空资源重新配置、航空市场重新分割的良机,走出去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像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泰国、阿联酋等国家,通过“天空开放”带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美国和欧盟已将“天空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在国际经济政治交往中,将其纳入双边和多边战略对话内容。

其实质目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多地获取航空运输上下游产业利益。

截至2009年底,全球缔结了167份“天空开放”协定,涉及102个国家。

三是打造网络型航空公司以利竞争,航空公司联盟化和大型国际机场枢纽化成为趋势。

航空运输业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航线网络质量和运行效率,是决定航空公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各民航强国的骨干航空公司,普遍以航空联盟、并购重组、企业交叉持股等手段扩展航线网络。

星空联盟、天合联盟和寰宇一家这三大航空联盟,占据了全球客运航空市场80%的份额。

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格局,已演变成为联盟与联盟、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网络与网络之间的竞争。

与此同时,打造网络型航空公司,使大型国际机场成为重要的客运快速中转中心、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结点,也成为大势所趋。

目前,在全球客运量中,全球前50位枢纽机场的比重已达到57%;在全球国际旅客中,全球前30位枢纽机场的比重已达到56%。

因此,网络型航空公司和枢纽型机场,对行业资源的积聚、发散效应是巨大的,其发展趋势将影响全行业范围内各企业的战略发展取向,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整个国家航空运输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四是由高端消费转向大众消费,低成本航空公司快速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低成本航空模式最先在美国出现,很快吸引了大量旅客,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并席卷整个欧美航空运输业。

顺应大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世界各民航强国航空旅行已逐渐从豪华、奢侈型为主,向大众、经济型为主转变。

从年人均乘飞机出行次数看,目前美国为1.78,欧洲主要民航强国也都在1.7次以上。

尽管低成本航空的迅速兴起,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然而,航空运输大众化发展方向得到了确立,“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产业价值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由此,低成本航空公司以性价比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成为影响民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是重视发展支线航空,普遍实施“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计划”。

在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中,小型机场是“神经末梢”和基础节点,支线航空是“毛细血管”。

综合实力强的民航强国,都具有发达的支线航空,这得益于这些国家政府的扶持政策。

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要实现支线航空的经济效益都是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果没有相应的补贴机制,航空公司就没有经营支线航空的积极性,直接削弱了国家航线网络的通达性,中小城市居民也享受不到国家的基本航空服务。

美国的“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等政策,明确了小社区最低的航空服务水平,并通过政府向承运人支付补贴形式予以保证。

在欧盟的“公共服务义务”航线政策中,对承担公共服务责任、运营支线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成员国可以给予这些航线最低3年的保护期和一定的补偿。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干线和支线航空公司之间,还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支线与干线航班紧密衔接,形成了大型国际枢纽、地区枢纽与小机场的分工合作、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六是把通用航空作为整个民航发展的基础,普遍重视通用航空的发展。

作为民航完整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的通用航空,为商业航空运输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是整个民航业发展的基础,还拉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国际上已把通用航空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民航业强弱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统计,美国目前拥有近22万架通用飞机,38万名通航飞行员,15000个通用航空机场,年飞行量超过2800万小时,每年创造了1500多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万个。

加拿大约有3.1万架通用航空飞机。

在发达国家,通用航空之所以一直呈蓬勃发展之势,既与旺盛的市场需求有关,也与政府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密不可分。

普遍的做法是,放开低空空域,保证一定比例的繁忙机场起降时刻给予通用航空运营,投资研发小型而且经济的通用航空器,鼓励建设固定维修基地(FBO)等基础设施。

七是民航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联动发展,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发达国家,由于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过程的统一化,各种运输方式朝着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综合运输体系方向发展。

尤其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一般都与高速公路网络、高速铁路网络和城市轨道交通相连接,形成了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扩大了机场的辐射范围。

许多国际性航空公司与高速铁路公司之间,还建立代码共享等方式的合作关系,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换乘。

当然,世界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不仅仅包括以上七方面,像人文、科技、环保、便捷、经济等现代社会发展的共性内容,也是我们建设民航强国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新趋势。

(二)建设民航强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建设民航强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持续安全为前提,以提升发展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确立民航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突破口,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民航基础设施网络,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用航空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民航业综合国际竞争实力,促进国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建设民航强国,一要坚持为国家总体战略服务,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发挥好民航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要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重点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实现持续安全,整体提高行业运行效率,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三要坚持主动发展,积极谋划,加快推进民航各生产要素的建设,增强民航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四要坚持协调发展,突出统筹好东中西部、干线与支线、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国内与国际航空、客运与货运等发展关系,实现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系统的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

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民航。

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是:

到2020年,伴随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航强国初步成形。

到2030年,伴随着我国的新发展,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现在起到2020年,为全面强化基础阶段。

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0年,为全面提升飞跃阶段。

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公认、可堪自豪的民航强国。

(三)要重点实施建设民航强国的三大战略。

推进民航强国建设,与民航业改革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密切相关。

必须突出重点、寻求战略突破点,紧紧抓住事关民航强国建设,能统领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基础性工作,形成全行业统一的战略意志行动。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全行业要以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为重点,以拓展航空运输服务为基础,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推进持续安全、大众化、全球化等三大战略。

1.实施持续安全战略,就是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坚持用中国民航安全文化统一行业思想,通过强化职责,提升素质,完善法规,改进监管,改善设施装备,提高管理水平,使中国民航百万飞行小时事故率保持在航空界、政府和公众可接受的范围以内,实现持续安全发展。

为此,要牢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持续安全理念,加强理念、法规、队伍、责任体系建设,实施《国家航空安全纲要》(SSP),完善安全管理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