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9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的困惑和魅力

俞吾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

哲学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惊奇。

这句名言为以后的许多哲学家所引证,用以解释哲学的起源。

但在我看来,哲学应该起源于惊奇的惊奇,它对实证科学的惊奇再表示惊奇。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哲学首先需要一种问题意识。

以往一些文学作品总是对哲学家的沉思报以怀疑和讥笑。

事实上,哲学家们的沉思有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却是十分可爱的。

据记载,苏格拉底经常站在屋檐下思考哲学问题,有时候竟一动不动地在那里站了一天一夜!

哲学家金岳霖完成了《知识论》后,正好遇到空袭,他抱着书稿躲进了防空洞。

空袭过后,他还未从哲学沉思中完全摆脱出来,走的时候忘记带走书稿。

当他想起来再去找时,这部书稿早就没了。

后来,他根据回忆,重新把这部70多万字的书稿写了出来!

哲学家的生活中总是伴随着一些古怪故事,然而,他们深入思索的正是宇宙和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解决哲学中的困惑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需要以超功利的心态来追求真理,而任何浮躁、浮夸的风气都于事无补。

哲学并不以实证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它关注的是实证科学的价值基础。

如果说实证科学询问的是事实,那么,哲学询问的则是价值。

撇开认识论的语境,去追问未受人的认识污染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乃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

我们只能在认识论的语境中去探索世界。

当我们去认识世界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困难:

世界乃是生命的流动,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东西,这种生命之流构成世界的本质。

然而,我们却无法把握它的流动性,我们只能通过时间、空间,通过各种范畴和概念等去切割世界。

于是。

我们陷入到一种无法回避的悖论中:

一方面,我们的目的是认识作为生命之流的世界;但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认识的却是已经被我们的概念工具切割肢解了的世界。

在哲学研究中,方法论上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为了了解整个文本,人们必须先了解文本中的每个部分。

但如果你没有吃透整个文本的精神,那么你对文本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理解也是不可能深入下去的。

于是,部分与整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前提、互动的关系。

另一个是认识者的期望与认识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就认识的期望而言,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对对象获得客观的认识,但往往我们在认识任何对象之前就已经有了先入之见。

这也是人们在任何诠释活动中必定会遭遇到的悖论。

实际上,解决或超越这一悖论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自觉地顺应这一悖论。

在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中出现了所谓的“语言学转向”,而在我们这里,哲学的反思还很少触及到语言问题。

其实,当我们随心所欲地使用语言的时候,语言也正使我们陷入种种表达的困境之中。

我们通常以为,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我们也用语言来掩饰自己的思想。

只有自觉地反思语言表达中的种种困惑,我们的哲学思考才能真正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哲学本身充满了困惑。

然而。

唯其如此,它才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对于真正的思想者来说,一门学问越是深刻,越是难以把握,就越能激起他的经久不衰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的一项是()(3分)

A.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心无旁骛,潜心治学,历经十多年的沉淀,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相联系的道理,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关中学派”的创始人。

B.盖叫天苦心钻研京剧武生表演艺术,数十年如一日练功不辍,即便在养伤期间也坚持练功,终于成为技艺高超的一代武生名家,享有“活武松”的美誉。

C.《资本论》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部巨著从动笔到全书出版历经40年时间,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进行思考可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D.康德为写作《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沉寂了12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1781年该书出版,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答案】B6

【解析】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4.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哲学家思考问题时既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又让人感到十分可爱。

因为他们所思索的往往是宇宙和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其思考方式异于常人。

B.哲学与实证科学的区别在于:

实证科学询问的是事实;而哲学询问的是价值,它必须对实证科学表示“惊奇”。

所以,问题意识是哲学研究的关键。

C.在哲学研究中,哲学家如果能够尊重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摒弃认识外部世界时自身存在的先入之见,就能顺利解决诠释活动中存在的悖论。

D.哲学本身面临种种困惑,使得它充满活力和魅力。

事实上,越是深刻和难以把握的学问,就越能激起真正的思想者持续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答案】D

【解析】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5.

3.文章主要论述了哲学本身面临的哪三个方面的困惑?

(3分)

【答案】

(1)认识论上的困惑

(2)方法论上的困惑(3)语言表达上的困惑(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归类概括。

答题区间在第4段、第5段、第6段,可抓住“撇开认识论的语境,去追问未受人的认识污染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乃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方法论上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只有自觉地反思语言表达中的种种困惑,”等语句提炼概括即可。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

“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除奉礼郎,时池在杭,求签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

同知谏院。

仁宗遗赐直百余万,光率同列三上章,谓:

“国有大忧,中外窘乏,不可专用乾兴故事。

若遗赐不可辞,宜许侍从上进金钱佐山陵。

”不许。

光乃以所得珠为谏院公使钱,金以遣舅氏,义不藏于家。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宰相不押班罢,光代之,光言:

“陶由论宰相罢,则中丞不可复为。

臣愿俟既押班,然后就职。

”许之。

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

诏学士议,光与王珪、王安石同见,光曰:

“救灾节用,宜自贵近始,可听也。

”安石曰:

“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

“天下安有此理?

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帝曰:

“朕意与光同,然姑以不允答之。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

安石以韩琦上疏,卧家求退。

帝乃拜光枢密副使,光辞之曰:

“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

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

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

”安石起视事,光乃得请,遂求去。

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

帝崩,赴阙临。

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曰:

“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后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

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

洛中有田三顷,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甫冠,性不喜华靡甫:

开始、刚刚

B.病革,不复自觉革:

通“亟”,指病重

C.每往夏县展墓展:

修缮

D.必过其兄旦过:

探望

【答案】C

【解析】

判断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要离开语境,要时刻注意词类活用,如何在考题中出现,主要可以利用代入法将语义通顺的选出来,结合对原文有错误的地方,要做到灵活变词性。

采用代入法与排除法解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即可。

此题可以采用“联系成语法”。

考点:

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具体表现司马光之“直”与“俭”的一组是()(3分)

A.①求签苏州判官事以便亲②闻喜宴独不戴花

B.①御史中丞王陶以论宰相不押班罢②光乃以所得珠为谏院公使钱

C.①臣愿俟既押班,然后就职②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D.①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②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

【答案】C

【解析】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仁宗用于赠送、赏赐的东西,价值竟达百余万,司马光认为国家还有大的忧患,内外贫乏,不可专门效仿乾兴的旧事。

B.河朔一带天旱欠收,司马光认为天下财用总量是恒定的,救灾和节约用度,应该从贵戚和近臣开始,皇帝许可了这种做法。

C.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王安石出来主持政事时,司马光请求辞职,离开了京城。

但在他居住在洛阳的十五年间,天下人将他当作真正的宰相。

D.司马光勤于政务,临死之前对别人仍然恳切教导,好像是在梦中说话,但所说的还都是朝廷、国家的大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皇帝许可了这种做法”表述有误。

皇帝的意思与司马光一样,但表示暂时不能允许这么做。

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

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等。

试题中的错误项常在答题正确的句子中设置一二处不正确的表述,学生可以找到所给信息的原文出处,认真对译原文语句就会发现错误点。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

(2)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曰:

“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答案】

(1)参考译文:

我只是凭俸禄和职位使自己荣耀,却不能拯救百姓于灾难之中,这等于是盗窃国家的名号(或名位)和车服仪制来为自己谋利。

(评卷标准:

徒、荣、其三字各1分,大意1分)

(2)参考译文:

他所到之处,老百姓拦在路上聚集围观,以至于马都不能通过,大家说:

“您不要回洛阳了,就留下来辅佐天子,救活百姓。

(评卷标准:

遮道、相、活三字各1分,大意2分)

【解析】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

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

他不喜欢华丽,在参加闻喜宴时,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

“君王赏赐的花,不戴不恭敬。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朝廷授予他奉礼郎一职,因司马池在杭州,司马光便请求任苏州判官以便能侍奉父亲,朝廷答应了。

他与别人一同负责谏院工作的时候,宋仁宗用于赠送、赏赐的东西,价值竟达百余万。

司马光率领同僚三次上书,劝谏说:

“国家还有大的忧患,内外贫乏,不可专门效仿乾兴的旧事。

如果必须赠送、赏赐,应准许大臣向上进献所得赏赐金钱来帮助营建山陵。

”皇上没有答应。

司马光便把皇上赏赐的珠宝作为谏院的办公费,黄金送给舅家,坚决不肯留在自己家里。

御史中丞王陶因为议论宰相不值日而被罢官,让司马光代替他。

司马光说:

“王陶由于议论宰相被罢免了官职,那么御史中丞我现在不能担任。

我希望等到宰相值日后,再来就职。

”皇帝答应了。

掌管政务的官吏,认为河朔一带天旱歉收,国家用度不充足,请求在南郊祭祀时不要赏赐黄金绢帛之类。

皇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