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759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46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物流学习题.docx

现代物流学习题

现代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

1.物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A.

美国B.日本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物流的特征的是

B.社会化

C.专业化

 

3.对物流活动或是相关的功能要素进行的管理称为

A.物流战略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B.物流作业管理

C.物流服务管理

D.供应链管理

1.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B.物流设施

A.装卸搬运

2.以下属于物流系统的特点的是

(BCDE)

C.物流信息系统

D.人员

巳组织管理

A.目的性

(ABCE)

B.整体性C.协调性

D.客观性

E.专业性

 

3.

ACDE)

以下关于物流管理的发展阶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B.在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中,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意识已经出现

C.在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中,物流合理化领域扩大到了生产和销售部门

D.在物流功能的系统化管理阶段中,管理的对象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功能进行最优组合

E.目前物流管理的高级阶段是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

4.供应链管理是将与企业有业务关联的(ABCDE)等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和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的系统结构。

A.供应商B.制造商C.批发商D.零售商E.顾客

5.以下选项中,属于物流标准化的特点的是(BCE)

A.整体性B.复杂性C.民主性D.协调性E.国际性

三、名词解释

1.物流: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2.物流系统: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的,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

3.物流管理:

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4.物流服务:

是指物流企业(或是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从处理客户订货开始,直到商品送交客户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5.物流成本管理:

是指对有关物流成本方面的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即对物流成本所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及调控等。

四、简答题

1.简述物流的作用。

答:

(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

(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

(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

(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简述物流管理的原则。

答:

(1)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

(2)宏观上,完善支撑要素建设之外,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

(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化。

现代物流管理的主题是成本和服务,即在努力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提升物流的增值服务。

(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当的价格和适合的商品

现代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仓库最基本的功能是()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保管形态,可将仓库分为(BC)

D.平房仓库

E.配送中心

D•提高效率

E.确保安全

D.检查分析计划执行情况

E.仓库作业过程管理

A.自用仓库B.保温仓库C.特种仓库

2.以下属于仓库管理原则的是(ABDE)

A.质量第一B.预防为主C.节省路费

3.仓库计划管理包括(ABD)

A.编制仓库计划B.组织计划的实施C.仓库规划管

4.按照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可将库存分为(ACE)

A.投机库存B.在制品库存C.在途库存D.原材料库存E.呆滞库存

5.协同供应体系下的库存管理模式,主要有(ABC)等多种形式。

A.及时供应B.供应商寄售C.保全库D.按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库存E.按物品需求计划系统管理库

存三、名词解释

1.仓库:

是指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2.营业仓库:

是指在取得相关资质后,为他人保管物品的仓库。

3.特种仓库:

是用于储存危险品,以及专门用来储存粮食的仓库。

4.仓库管理:

是对库存物品的储存保管工作所进行的管理,是物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5.原材料库存:

是指等待进入生产作业的原料与组件。

6.投机库存:

是指为了满足正常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

7.促销库存:

是指为了使企业的促销活动产生预期的销售收益而建立的库存。

8.库存管理:

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商品数量的管理。

四、简答题

1.简述仓库的储存与保管功能。

答:

储存与保管,可以说是仓库的传统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

仓库应具备必要的空间用来容纳物品,库容量是仓库的一个基本参数;物品保管过程中应该保证不丢失、不损坏、不变质;应该具有完善的保管制度,合理使用搬运机械与器具,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搬运和堆放的时候不能将物品碰坏或是压坏;根据所储存物品的特性,仓库中应该配备相应的设备,用于保持储存物品的完好性。

2.简述库存的作用。

答:

库存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投资,但作为一切社会再生产中必然的经济现象和物流业务的主要活动,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物流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在企业的生产和营销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

(1)获得大量采购时的价格折扣。

(3)避免由于紧急情况而出现停产。

(5)调整供需之间的季节性差异。

(7)获得生产的节约。

现代

大量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4)防止涨价、延迟交货等情况的发生。

(6)节省运费。

(8)调节季节性差异。

(9)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

 

 

D.经济原则E.美观原则

D.托盘E.集装箱

D.部分防震包装法E.悬浮式防震包装

D.拉伸包装E.选择高强保护材料

C.木板箱的成本较高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包装基本原则包括(ABDE)

A.适用原则B.可靠原则C.安全原则

2.现代物流包装容器的主要类型包括(ADE)

A.瓦楞纸箱B.包装袋C.包装盒

3.真空包装法又称作(AB)

A.减压包装法B.排气包装法C.全面防震包装法

4.防破损保护技术包括(BCE)

A.真空包装B.捆扎及裹紧技术C.集装技术

三、名词解释

1.物流包装:

是指物流服务提供方为了保证客户完整、方便、正确地获得并享有产品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而进行的产品封装设计、制作和使用等系列活动的总和。

2.托盘集合包装:

是将若干件货物集中到一起,堆叠在运载托盘上,构成一件大型货物的包装形式。

3.拉伸包装:

是依靠机械装置在常温下将弹性薄膜围绕被包装件拉伸、紧裹,并在其末端进行封合的一种

包装方法。

四、简答题1.简述花格木箱的作用及适用场合。

答:

花格木箱通风透气,可以减少木材用量,降低成本,减轻重量,降低流通费用。

适合用于鲜活商品和不需要防尘的商品运输。

2.简述捆扎及裹紧技术的作用。

答:

捆扎及裹紧技术的作用主要是让杂货、散货形成一个非常牢固的整体,以此来增加整体性,方便处理,以及防止散堆来减少破损。

五、案例分析题某食品企业在业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的亏损。

企业就此组织了对经营性亏损原因的排

查,其结果表明,包装管理位于市场营销管理之后,成为亏损的第二大原因。

主要体现在:

一是包装成本太高。

原企业产品年产量400万瓶,包装成本高达636万元,平均每瓶包装成本达1.59元,企业全年包装成本大约占总销售额的45%;

二是包装价值低。

因为产品包装的设计效果欠佳,包装材料差,导致高质量的产品也只能以低价

销售并且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是缺乏包装管理。

企业没有专人负责包装,导致包装采购成本高,并且在使用包装时没有责任

人的责任制度,包装损坏现象普遍。

管理人员在深入分析后认为,包装管理已成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无论从市场营销角度,还是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都很明显地反映出包装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突破口。

(根据已学知识,简述包装的作用。

答:

商品的包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保护性。

保护性是商品包装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品质完好和数量完整。

(2)便利性。

商品包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便利性,经过适当包装后的商品有利于运输、装卸、储存、保管、计数和销售。

(3)商业性。

在现代商业贸易中,商品包装的商业性作用显得越来越明显,好的包装不仅能够保护商品,使商品方便使用,还具备美化商品,抬高商品价值,提高商品竞争力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企业的科技和文化艺术水平。

《现代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题

1•物流各环节的连接点是()A•人员B.搬运设备C.仓库D.装卸搬运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叉车的优点的是()A•灵活B.操作简便C.结构紧凑D.成本低廉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的是()

A.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B.装卸搬运次数最少C.装卸、搬运移动距离最近D.装卸搬运作业衔接流畅

二、多项选择题

1.装卸搬运是(ABCD)的活动。

A.附属性B.伴生性C.保障性D.衔接性E.连续性

2.装卸搬运的基本动作包括(ABCDE)A.装车(船)B.卸车(船)C.堆垛D.入库E.出库

3.下列属于散装装卸搬运作业对象的是(BE)

A.包装杂货B.粮食C.危险货物D.大而笨重货物E.水泥

4.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可将装卸搬运分成(ADE)

A.人工作业B.省力化作业C托盘化、集成化等成组作业D.机械化作业E.自动化作

5.选择装卸搬运设备的依据包括(ACDE)

C.

A.设备的特点B.运输距离

6.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应根据物品的

A.种类B.形状C.成本

货物的特点D.时间因素E.设备成本

(ABDE)来选择合适的装卸搬运方式。

D.重量E.性质

三、名词解释

1.装卸:

是指货物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从运输设备卸下的活动。

2.搬运:

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货物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3.间歇性装卸搬运:

是指货物支撑状态和空间位置的改变是断续、间歇、重复和循环进行的,在两次作业中存在一个空程准备过程的作业方式。

4.堆垛机:

是专门用于堆码或提升货物的机械。

5.装卸搬运合理化:

是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装卸搬运工作。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装卸搬运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答:

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装卸搬运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每次装卸搬运都需要花费较长的

时间,这已经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所在。

装卸搬运所消耗的人力成本也非常多,因此,装卸搬运费

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高。

此外,进行装卸搬运操作时通常需要接触货物,在这些过程中容

易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

这些损失的发生会直接影响物流的成本,因此,装卸搬运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

2.简述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

答:

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大体上有以下几类:

(1)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

(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3)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

(4)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5)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6)创建“复合终端”。

五、论述题论述搬运的“运”与运输的“运”的不同

答:

搬运的“运”与运输的“运”,其不同之处在于,搬运是在同一地域的小范围内发生的,而运输

则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的,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

现代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五)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航空运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航空运输最大的优势是运行速度快

C.航空运输成本高

2.物流运输的“四原则”不包括()

A.快速B.准确

3.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是()

A.重复运输B.倒流运输

航空运输可达性强

D.航空运输比较适合于500km以上的长途客运

C.经济D.安全

C.无效运输D.迂回运输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水路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E

A.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B.通用性较强C.运能大

2.运输合理化的决定性因素包括(CDE)

A.运输人员B.运输管理C.运输时间D.运输环节E.运输工具

3.下列属于运力选择不当的不合理运输的是(CE)

A.对流运输B.迂回运输C.违反水路分工,弃水走陆路运输D.过远运输E.水运的过近运

三、名词解释

1.运输:

指的是运输主体(人或物品)通过运输工具(或运输路径),由始发地移动到目的地,达到经济目的的行为。

2.运输管理:

主要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到中间商,再到消费者的运送过程的管理。

3.对流运输:

是指同类或可以互相代替的货物的相向运输。

4.过远运输:

是指所需物资供应不就近组织购进,相反却从较远的地方运来,以至造成运输工具不必要的长途运行。

5.配载运输:

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

四、简答题

1.简述铁路运输的适用范围。

答:

铁路运输主要适用于下面的情况:

(1)大宗低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也比较适合运输散装、罐装货物。

(2)适用于大量货物的一次高效率运输。

(3)对运费负担能力低、货物批量大、运输距离长的货物而言,运费相对低廉。

(4)轨道运输、安全性较好。

2.简述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原因。

答:

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主要原因有:

(1)能使用社会化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

(2)工作失误或者计划不周,导致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

(3)车辆过分专用,如油罐车,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回空。

3.简述实行分区产销平衡的意义。

答:

分区产销平衡就是在组织物流活动时,使某些产品在一定的生产区域固定于一定的消费区,实行这一办法对于加强产、供、运、销的计划性,消除过远运输、迂回运输、对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促进生产合理布局,节约运力,降低物流成本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

假定你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运输管理人员,你的客户向你咨询以下运输问题,你需要从客户利益出

发,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客户选择合理运输(联运)方式,并阐述理由。

(1)从上海到赞比亚(非洲),50千克的发电厂急需零件。

(2)从青岛到美国各主要城市,1000台电冰箱。

(3)从天津某食用油工厂到乌鲁木齐,500箱食用油。

(4)某牛奶工厂在方圆50千米内收购牛奶,然后将生产好的包装牛奶运送到本市的超市。

答:

(1)由于是紧急运输,再加上运距长,考虑航空运输的优点,故选择航空运输。

(2)由于货物运量大、运距长,海上运输只能选择远洋集装箱运输,美国陆上运输可以选择公路集装

箱或铁路集装箱运输。

(3)天津至乌鲁木齐的运距较长,属于铁路运输适宜范围,又没有水路可达,只能选择铁路运输。

(4)上门收购牛奶和市内配送都属于“门到门”运输要求,只能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答:

(1)由于是紧急运输,再加上运距长,考虑航空运输的优点,故选择航空运输。

(2)由于货物运量大、运距长,海上运输只能选择远洋集装箱运输,美国陆上运输可以选择箱或铁路集装箱运输。

(3)天津至乌鲁木齐的运距较长,属于铁路运输适宜范围,又没有水路可达,只能选择铁路

(4)

公路集装

运输。

上门收购牛奶和市内配送都属于“门到门”运输要求,只能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现代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称为()

A.流通加B.配送C.运输D.配送中心

2.配送按照配送主体进行分类不包括()

A.生产企业配送B.分销商配送C.零售商配送D.连锁店集中配送

3.配送企业利用配送手段,向客户转嫁库存、资金困难属于不合理的配送表现形式中的()

A.库存决策不合理B.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C.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D.经营观念不合理

、多项选择题

 

B.加工与配送相结合C.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

E.加工与节约相结合

2.配送合理化措施包括(ABD)

B.

A.推行加工配送

推行共同配送C.实行定时配送D.推行准时配送系统E.推行定量配送

3.从经营主体的角度划分,可将配送中心分为(AC)

A.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B.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C.共同型配送中心D.商业货物配送中心

E.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

三、名词解释

1.流通加工:

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2.流通加工合理化:

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立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

3.定量配送:

是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的配送。

4.定时定量定线路配送:

是指在规定的运行线路上,制定配送车辆到达的时间表,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

5.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

是指零售企业(包括不同业态的连锁企业和大型零售业),为了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物流成本,把来自不同进货者的货物在配送中心集中拣选分类、加工等,然后对其所属的店铺进行计划配送。

四、简答题

1.简述选择生产企业配送的原因。

答:

选择生产企业配送的原因有:

(1)产品的产销量非常大。

(2)产品的销售地较为集中以及客户相对集中的生产资料供应商就经常自己

组织配送。

(3)产品的保质期非常短。

2.简述配送中心的作用。

答:

大体上而言,配送中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得供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

(3)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4)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5)完善连锁经营体系。

五、论述题

论述配送与运输的区别。

答:

配送与运输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

(1)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运输是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线路上移动以实现商品的位置移动,是一种线路活动。

(2)配送是以送为主,属于运输范畴。

运输一般是指大范围内进行的,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等。

配送一般仅局限于在一个地区或城市范围内。

(3)配送一般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物品的近距离位置转移为主,但同时要满足客户的多种要求。

运输是实现以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位置转移为主,运输途中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存储功能。

(4)为了满足客户的某些要求,有时增加加工、包装、分割、存储等功能,因此,配送具有运输外的多种功能性。

(5)一般来说,运输与配送同时存在于物流体系中,运输处在配送的前面,先通过运输实现物品的长距离的位置转移,然后由配送来完成短距离的运送。

《现代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七)、单项选择题

1.一个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是()

A.物流B.商流C.资金流D.供应链

2.()追求的是范围经济,要求柔性化生产或敏捷制造,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A.拉式供应链B.动态的供应链C.反应性供应链D.产品供应链

E.供应链管理使企业与其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网络

三、名词解释

1.供应链:

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2.(P9,)拉式供应链:

是与现今的消费者需求日益不确定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供应链模式,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供应链的拉动因素,将该信息同步传输给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实现设计、市场、物流、经营等的一体化。

3.(P,,)供应链管理:

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核心企业协调下,本着共赢原则,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的管理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答:

(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2)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3)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

(4)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

2.简述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

答:

(1)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成功实施必然以成功的企业内物流管理为基础。

(2)供应链是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的产物。

(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供应链是物流系统的延伸,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

(4)供应链管理就是把物流与企业全部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进行管理。

五、论述题

论述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答: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之间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管理内容不同。

物流管理指对货物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物理性移动过程的管理,包括包装、搬运、

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活动领域,而供应链管理不仅包括对物流过程的管理,而且包括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要进行生产的计划和控制。

(2)组织内部关系不同。

物流管理中的物流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业务合作关系,而供应链管理的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它们形成了一个动态联盟,具有“双赢”关系。

(3)管理角度不同。

物流管理强调一个企业的局部性能优先,分别独立研究相关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将每个企业当作供应网络中的节点,通过紧密的功能协调追求多个企业的全局性能优化。

前者经常是面向。

操作层的,而供应链管理更关心战略性的问题,侧重于全局模型、信息集成、组织结构和战略联盟等方面。

(4)管理范围不同。

物流管理涉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是企业之间的衔接管理活动,而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

《现代物流学》同步强化练习(八)

一、单项选择题

3•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四、简答题

1.简述物流信息的特点。

答:

与其他信息相比,物流信息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量大、分布广。

(2)动态性强、实时性高、时效性强

(3)信息种类多、来源多样化。

(4)信息标准化程度高。

2.简述二维码的特征。

答:

二维码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可表示大量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