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209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一

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练习卷

(一)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匀称(cheng)

撒野(sa)*

腹部(fu)

鸟笼(long)

*

A.投掷(zhi)

B.遵循(ziin)C.丝绸(chou)

D.耕地(gen)*

档案(dang)陌生(mo)

爪牙(zhao)■

欧洲(zhou)

*

 

2.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我猜“篙”“搞”“缩”这三个字分别与()有关。

A.手的动作竹子丝织品

B.丝织品手的动作竹子

C.竹子手的动作丝织品

D.竹子丝织品手的动作

3.以下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千门万户瞳瞳日(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兔走触株(跑)C.冀复得兔(希望)*

D.风景旧曾谙(黑暗)■

4.以下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C.画上所有的鱼似乎都在游动,像活了一样。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以下诗句中不是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以下句子中所描述的事与寓言故事搭配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舟自横。

11.活泼可爱清香李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凌晨四点下午三点温度湿度光照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燕子》课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燕子伶俐可爱,因此写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

也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荷花》这篇文章写了作者闻到了一股清香味就往荷花池边跑去了,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多姿的荷花和“我”观赏荷花时的细腻、真切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它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不仅雄伟、坚固,而且美观,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1.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花钟》课文按照“归纳现象一揭示原因一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

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学生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填空。

3.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2.1.柔软4.灵敏4

2.鼓励4.继续q

【解析】答案第5页,共10页

【详解】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易混词辨析。

柔弱:

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身体柔弱),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灾祸影响的。

柔软:

软和;不坚硬。

灵活:

形容词,褒义词。

意指敏捷,不呆板。

灵敏:

反响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响。

鼓舞:

1.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2,兴奋;振作。

鼓励:

激发;勉励。

连续:

一个接一个。

继续:

(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13.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来,眉头皱着,眼神凌厉。

铃兰迎着风摇起了它的小铃铛。

小猪的皮肤粉粉嫩嫩的,摸起来软软的,后边有一条又短又细的尾巴,像根小绳子

似的。

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人物描写的运用。

题目要求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同学们不要写成其他方面的内容。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例如一:

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来,眉头皱着,眼神凌厉。

例如二:

她的脸儿红得像熟透了的柿子,忙着低下头,不敢再看着我。

1.此题考查拟人句和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写花开放的样子,例句是一个拟人句,同学们要用拟人句来写花开放的样子。

同学们可以想一些外形比拟有特色的花来写,如铃兰、向日葵、玫瑰等。

例如一:

铃兰迎着风摇起了它的小铃铛。

例如二:

玫瑰开始翩翩起舞,散开她美丽的裙摆。

2.此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写小动物,例句里介绍了独角仙的颜色和角,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介绍独角仙的角。

同学们要根据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第6页,共10页例如一:

小猪的皮肤粉粉嫩嫩的,摸起来软软的,后边有一条又短又细的尾巴,像根小绳子似的。

例如二:

蜗牛的身子是褐色的,软软的,头部还带着两根像天线的触角。

3.此题考查修改病句。

在不了解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原句中,“认真解决”在前,“善于发现”在后,句子存在语病语序不当。

原句应改为:

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14.我认为上下学不应该让家长接送。

已经上三年级的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上下学正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通过独立上下学,我们能够增强时间意识、规那么意识,做一个守时、遵守交通规那么的人。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口语交际。

仔细阅读题干,选择一种观点,组织好语言表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如:

我认为应该让家长接送上下学。

理由:

现代经济十分兴旺,大街小巷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车,很有可能会有交通危险发生,如果有家长接送上下学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危险的发生。

15.洒落柔柳烂漫无比伶俐可爱细雨柔柳青草绿叶人C

16.小燕子小燕子伶俐可爱,给春天增添了生机。

【解析】

【分析】15.

此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解答此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出自课文《燕子》16.

答案第7页,共10页

(1)此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赏析修辞手法。

从“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千条万条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可知描写的春日里来“赶集”的景物有轻风、细雨、柔柳、青草、绿叶。

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把是事物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热闹景象。

(2)此题考查词语搭配。

A项:

含苞待放:

意思是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

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春光明媚:

意思是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B项:

春风习习:

微风和煦的样子。

C项:

生动有趣:

灵活而不呆板,富有变化及趣味。

热闹非凡:

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和文章内容搭配。

17.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作者之前描写了五颜六色的植物还有轻风细雨,这些景物虽美,但它们有的没有生命,有的是静止的。

但加上飞来飞去的小燕子就不同了,这幅画面立马变得生动,有活力起来。

18.紧闭盛开例如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19.其睡眠的姿态白天睡觉,夜晚开放x44

【解析】.考查近义词。

弄懂一个词的意思,才有找到词的近义词的基础,加上很多近义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含有相同的语素,用共同词素去组词,结合两者就能准确的找出词语的近义词。

18.考查过渡句。

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

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作文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9.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文章第⑤段主要讲的是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最后两句话以晚香玉为例,说明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

答案第8页,共10页

20.考查句子理解。

(1)句错误。

睡莲是因为它“昼(zhou)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

21.范文:

一次有趣的实验

今天下午,我突发奇想:

油和水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它们碰撞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

我想做个实验。

实验正式开始了。

我找来家中的碗,先倒入半碗水,水清澈透明。

接下来轮到食用油登场了,我把少许食用油倒进装了清水的碗里,只见被倒进水底的油马上吐着气泡往上冒,不一会儿就都漂浮在水面上了,一个个光滑的金黄的油珠慢慢地聚拢在一起,形成了一大片被水托着的金黄色的小船,和清水泾渭清楚。

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和水碰撞到一起,油才总是漂浮在水面上。

哦,爸爸煮汤的时候,总是有一层漂亮的油花浮在汤上面,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油和水碰撞的实验可真有趣!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命题作文。

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描写即可。

开头: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实验的准备阶段。

过程:

“实验中”精彩的一幕,是习作的写作重点。

要想把这一局部写得具体、生动、有趣,一要有写出做实验时人们的动作,比方先怎么做,接着怎么做,然后怎么做,有条理地交代实验步骤;二要形象地把实验现象写清楚;三要写出观察实验时人们的表现,如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特别要把自己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结尾:

结尾不要草草收兵在练习写事的作文时,有很多同学主体局部写得还不错,可结尾写得很弱,没有力量。

比方:

实验做完了,我们就拿着书本走出了教室。

这样的结尾太平淡了。

结尾也应围绕文章的中心意思来写。

本次习作表达的中心意思是探索科学的乐趣,结尾应当围绕这个内容做文章。

可以采用“照应式”结尾。

比方,开头: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一听做实验,我们一下子就欣喜假设狂起来。

结尾:

大自然真的太奇妙了!

这样结尾,不仅紧扣文章中心意思,而且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谨严,整体感强。

可以采用“明旨式”结尾,如:

通过这次实验,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多思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这样结尾,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中心意思表达出来,使文章中心意思鲜明突出。

可采用“自答案第9页,共10页

然式”结尾。

如: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

“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干净利落。

这样结尾,粗一看好像跟文章中心意思无关,细一想,也紧扣文章的中心意思,因为这样写表现出同学们对科学实验的迷恋。

古人曾把结尾比作“豹尾”,因为豹尾结实有力。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所以写作时,结尾也不要草草收兵。

答案第10页,共10页

A.凌风拿本书挡着自己,趴在课桌上睡觉,以为老师看不见。

(掩耳盗铃)

B.叔叔买彩票中了三千元,于是他就不上班了,每天买彩票。

(守株待兔)

C.哥哥沉迷游戏,成绩一落千丈,他说反正成绩已经很差了,也赶不上大家了。

(亡羊补牢)

D.点点已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了,可他非要再加上一个华丽空洞的结尾。

(叶公好

龙)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1.她站在水边,xlnshang()着水中的dAoying():

xianxi()

的身材.,guangjie()的面容,显得多么huopo()可爱。

8.照样子写字,再组词。

例:

弗拂(吹拂)角()

光(

)夺目

翩翩(

)(

南(

)北辙

学(

)五车

形(

)各异

波光(

)(

无(

)无虑

世界(

)名

1.画“_

”的词语是“AABC

式”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还有

9.将以下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与“名扬中外”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我还能再写一个:

2.童年生活多么美好,大家,每天快乐无比。

(选词填空)10.日积月累。

1.文房四宝:

中医四诊:

2.春潮,野渡o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习了前四个单元的课文,我收获很多。

我喜欢上了的小燕子、的荷花。

隋朝的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赵州桥,

表达了,是我国O.学习了《花钟》一文,我们知道了牵牛花开花的时间是;万寿

菊开花的时间是O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三、信息匹配12.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7”。

1.我安闲地躺在(柔弱柔软)的泥土里。

2.这只小狗的反响真(灵活灵敏)。

3.老师用目光(鼓舞鼓励)我,我自信地走上了讲台。

4.大家休息了一会儿(连续继续)爬山,终于爬到了山顶。

四、语言表达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女儿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照样子,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写花开放的样子)

2.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

3.我们要认真解决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修改病句).口语交际。

周三下午,班主任王老师组织了一次班会,目的是就上下学应不应该让家长接送的问题听听同学们的想法,请你也说一说吧。

观点:

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

)着,千条万条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的(),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4.根据课文内容补全选文。

15.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中描写的春日里来“赶集”的景物有轻风、、、各种颜色的花、、。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把事物当成来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热闹景象。

(2)句中描述的画面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最合适。

A.含苞待放、春光明媚B.春风习习、阳光明媚C.生动有趣、热闹非凡

16.联系选文,“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的是,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

课外阅读拓展。

植物的睡眠

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

②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方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③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

它们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bing)上的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了黄昏,三片小叶就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比方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

④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xu)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han)睡巾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由于它这种“昼(zhou)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

⑤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zhdu)o胡萝卜的花,那么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ke)睡的小老头。

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

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6)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⑥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

17.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关闭()绽放()

比方——()

18.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用横线画出来。

19.短文第⑤段先以蒲公英、胡萝卜的花为例,说明了花的种类不同,也各

不相同;又以晚香玉为例,说明了有些植物的花O

20.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1)睡莲得名的原因,是它的花瓣到了晚上一定要睡觉。

()

(2)合欢树的叶子一到晚上就会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

()

(3)“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

”和“你知道吗,植物是需要睡眠的。

”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

六、书面表达

21.习作展示。

题目:

一次有趣的实验

你一定做过不少实验吧?

请你选择你觉得最有趣的一次实验,按照一定的步骤,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要写出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

匀称yunchen。

B项:

撒野疝y6°D项:

耕地gEngdi,鸟笼ni&o16ng。

2.C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汉字字形字义的分析。

此题中“篙''是竹字头的字,所以字义应该和竹子有关,"搞''是提手旁的字,所以字义应该和手的动作有关,“编”是绞丝旁的字,所以字义应该和丝织品有关。

“篙”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搞’【做;干;从事。

2.设法获得;弄。

“缩”1.古时一种没有染颜色的白丝织物。

2.白颜色。

3.D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

此题中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D项,“风景旧曾谙”意思是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所以“谙”的意思熟悉。

不是“黑暗”,本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C

【解析】答案第1页,共10页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识记和判断。

比喻句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局部: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1.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L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句子“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把“尾巴''比作“剪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句子“画上所有的鱼似乎都在游动,像活了一样。

”用夸张的手法来说明画家的画技高超。

句子中并没有出现所打比方的事物,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句意: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该句把“红艳艳的花”比作“火”,“碧绿的江水”比作“蓝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C的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应选C。

4.B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理解和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的辨析,此题中不是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的是B项,本句诗出自朱熹的《春日》,全诗内容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歌后两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不是传统节日。

A项:

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是春节。

C项: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节。

D项:

出自杜牧的《清明》,描写的是清明节。

5.D

【解析】

【分析】答案第2页,共10页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此题中搭配不当的是D项,“叶公好龙”比喻外表上爱好或拥护,实际上害怕或反对。

选项中的内容指的是“画蛇添足''比喻画好了蛇,再添上它的脚。

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6.欣赏倒影纤细光洁活泼设计石匠伟大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欣、影、纤、泼、匠”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倦疲倦触触角谦谦虚提提包魂灵魂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给汉字加偏旁在组词,注意平时对汉字的积累和识记。

(疲倦)(厌倦)圈(圆圈)(转圈)蜷(蜷缩)(蜷伏)

魄)

忘世界闻名著名中外无忧无虑

【解析】

【分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拟,会发现它们之间会答案第3页,共10页有细微差异。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光彩夺目:

光彩:

光泽和颜色。

夺目:

耀眼。

形容光泽和颜色鲜艳耀眼。

翩翩起舞: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南辕北辙:

该成语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含贬义。

一般作定语、宾语。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形态各异:

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异,特别,不一样。

神态各不相同。

波光粼粼:

意思是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无忧无虑:

释义:

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忧,形容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

世界闻名:

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

1.此题考查的是AABC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

头头是道、念念不忘、斤斤计较、欣欣向荣、代代相传、亭亭玉立、窃窃私语、遥遥相对、面面相觑、步步登高、多多益善、滔滔不绝、息息相关、跃跃欲试.此题考查的是近义词,与“名扬中外''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名满天下、中外闻名、闻名天下、闻名世界、闻名全球、闻名遐迩、著名世界、著名海外、著名中外、著名天下、名扬四海、名扬全球、声名远播。

2.此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结合题干的语境,童年的生活非常美好,所以大家是无忧无虑的。

10.笔墨纸砚望闻问切带雨晚来急无人舟自横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国学常识。

文房四宝:

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中医四诊:

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

望、闻、问、切。

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1.此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答案第4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