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201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制度.docx

《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制度.docx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杜绝重大事故,避免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并为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严格奖惩,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上级有关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系统、部门及车间依照公司目标,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计划,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

2、对上级下达的目标进行量化,并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把职责和责任落实到基层。

 

3、对举报和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必须迅速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经费,按要求及规定标准落实整改,凡未采取措施落实整改的,对责任单位领导及责任人予以处罚,并限期落实整改。

4、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制定考核细则,实施严格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5、公司目标 

1、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重伤和死亡事故。

 

2、不发生一次经济损失超过3000元事故。

 

3、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6、实施 

①年度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十多万元。

②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人员每季度一次,新工人要进行三级教育。

③安全检查:

公司每季度组织检查6—12次,及时总结检查情况,总结安全生产动态,及排除安全隐患。

 

④安全生产例会每季1-2次,及时总结,表扬先进,找差距,指出存在问题,落实解决办法,以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⑤每个车间建立安全工作台帐。

 

⑥年终评比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7、考核

①对年度内发生一次重大事故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责任单位,扣减年终奖的20%,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当年不能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②对年度内发生一次死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事故的责任单位,扣减年终奖的60%,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当年不能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③对考核①和②两种情况,在年度各项目标考核结果的基础上降低一个等次,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分别给予降级处分和经济处罚。

④对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事故,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优良的单位及第一、二责任人授予安全生产模范单位或安全生产管理模范工作者,并予以奖励。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根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为了规范管理安全生产档案,加强痕迹资料的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万隆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档案的建立

(一)收集整理企业法定证照,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从业人员登记表及上岗证。

 

(二)收集整理安全生产机构设置文件,逐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的安全环保责任书。

(三)收集整理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四)收集整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资料、记录等:

 

1、按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要求收集整理教育培训记录及资料,包括送出去和企业自身进行的安全培训教育、考核、持证情况等; 

2、按照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建立各类各次会议的记录档案; 

3、按照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包括企业负责人、各

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记录; 

4、按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设施档案,包括生产厂家资质、

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安装资质证明、检测检验合格证明以及操作使用、点检、维护、修理等资料和记录; 

5、按照危险源管理制度建立危险源管理档案,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分析、管理、监控的记录和资料; 

6、按照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包括排查、治理、验收等记录和资料;

7、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建立劳动防护用品档案,包括劳动防

护用品的购买、仓储、发放、使用、管理的记录和资料; 

8、建立安全、环保投入资金的提取、管理、使用档案; 

9、按照伤亡事故管理制度建立事故调查处理档案,包括事故调查的

记录、笔录、处理过程、事故报告、结案批复等; 

10、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档案资料。

 

第三条安全生产档案的管理

(一)本机构的安全生产档案,由安全环保科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保管;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等资料,统一整理交由安全环保科保存。

(二)存入安全生产档案的资料,要分类整理,按照时间先后编写页码,

制作目录,成套成盒保存,不得杂乱无章。

 

(三)安全生产档案系保密资料,除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在依法检查时可以查阅外,其他无关人员,外界人员均不得借阅。

若因工作需要查阅的,须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

查阅结束后,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收回档案室保存。

 

(四)档案室应随时保持通风干燥,严防虫蛀、鼠咬、严防潮湿、水浸,严防火灾,应设防火警示标志,建立用火制度。

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将档案资料安全转移。

 

第四条违反本制度的责任 

(一)未按本制度第二条规定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具有下列行为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责任扣款,仍不改正的,按管理权限给予警告、记过、留用察看,直到辞退或开除的处分。

 

1、未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的;

2、安全管理活动无记录的; 

3、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 

4、设备档案不完整又不收集的。

 

(二)未按本制度第三条规定管理安全生产档案,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责任扣款,仍不改正的,按管理权限给予警告、记过、留用察看,直到开除的处分。

1、档案管理混乱,未归类保存的;

2、未按保密规定,丢失档案资料的;

3、档案室未建立用火制度,未设防火标志的;

4、因管理不善造成虫蛀鼠咬、残缺不齐的; 

5、因管理不善造成水浸、受潮的; 

6、不重视档案资料管理的。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

生技科。

适时地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公司内发生的各项变更进行评价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关部门:

各部门、车间。

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本文件的变更指管理变更、人员变更、工艺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场所变更;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4.1.1管理变更:

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公司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1.2人员变更:

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临时来厂人员等。

4.1.3工艺变更:

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4.1.4设备设施变更:

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5场所变更指工作场所、环境发生变化。

4.2管理变更时,由生技科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公司范围内培训、学习。

4.3人员变更管理

4.3.1新员工入厂和厂内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

4.3.2外来施工队伍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3.3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的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

4.4工艺变更管理

4.4.1由工艺变更的技术负责部门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对使用单位、人员进行工艺变更培训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操作技能。

4.5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4.5.1由变更负责部门制定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单位进行变更培训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

4.5.2在报废、拆除生产设施时,按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6场所变更时由场所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职工进行变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

变更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清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工作参数及联锁、报警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风险辨识和控制。

 一、职责

 1技术员负责对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工作参数及联锁、报警等变更实施管理。

 2办公室负责对管理制度等文件变更实施管理。

 3其它各部门负责其职责范围内有关变更的管理。

 二、程序

 1变更管理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规定实施变更的程序;

 (3)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5)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2变更类型

 

(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原料介质变更;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操作规程的变更;

工艺参数的变更;

公用工程的水、电、汽、气的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安全设施的变更;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配件;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人员的变更;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变更;

管理职责的变更;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3变更程序

 

(1)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文件变更按《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获取和符合性评价》、《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2)其它变更按以下变更程序执行:

变更申请。

在实施变更前,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实施表》,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变更审批。

《变更实施表》应逐级签署意见,并经主管领导审批,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变更及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

 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实施过程严格按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后,变更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前,应将变更情况书面告知相关人员,并对其进行教育培训。

 (3)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应满足《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的要求。

 (4)变更完成后,实施变更部门将《变更实施表》复印一份交安全处备案。

 三、引用标准

 文件控制程序

 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获取及符合性评价管理程序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工作绩效

[绩效考核历程回顾]

2008年3月绩效考核试运行

2008年4月绩效考核正式开展

2009年绩效考核由月度考核改为季度考核

财务中心、董事会办公室相继加入考核体系中

2010年9月 绩效考核组织机构调整,扩充考核委员会成员,成立考核办公室

 从2008年考核正式实施至今,各部门的考核指标均历经多次修订,使指标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旨在通过各部门的努力、通过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使我们的考核能真正实现“管理提升,业绩突破”的战略目标。

 考核委员会部分新成员的心声:

 [黄海君]很荣幸成为考核委员会的一员,通过绩效考核这个平台,使我能了解到一些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这也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考核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的指标体系能更加科学,我们考核结果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使考核真正达到提升部门绩效的目的。

 

[胡正华]从第三季度开始,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组新成员之一,对相关部门进行了绩效考核。

通过参与其间,感觉收获颇丰。

主要有:

1、增进了对公司其他部门工作内容的深入了解,特别是体系外部门,像企管部、董事会办公室、财务中心等部门,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沟通协调。

2、从考核指标的设立方面,能促进自己更好地理解公司对各部门的工作重点要求,公司的部门规划理念理解更深入。

3、通过对相关部门的考核,也能映射出本部门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和提高。

 

[陈忠飞]身为公司绩效考核组的新成员,在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能对公司另外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有一个全面了解,有利于加强部门工作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整个工作效率。

同时,为使部门和员工能通过考核得到全新的激励,结合相关制度的出台,考核体系也应不断地得到修订和完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考核委员会部分老成员的愿望:

 [丁建波]对于绩效考核新成员的加入,增加了考核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为使考核工作富有成效,建议:

1、为使考核小组新成员掌握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技巧及运行情况,明年第二季度可换考核对象;

2、考核小组新成员对所考核的部门提问或提建议时,注意技巧,以免被考核部门产生抵触情绪。

 [徐浩其]考核小组新成员加入后,通过参与对各部门的交叉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其他部门工作流程的了解,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更能避免一些本位主义的思想,部门间的合作和沟通会更通畅,从而促进公司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这也是开展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目的。

 [高备战]人多力量大!

希望他们公平、公正进行考核,促进集团各部门综合素质的提高。

 考核办公室的工作目标:

 切实履行办公室的各项工作职责,当好记录员、跟踪员、协调员的角色,认真、细致地完成考核前的各项资料准备,为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真实、完整地记录考核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准确地完成考核后的数据整理和报告拟写,使绩效改进面谈目标明确,真正达到绩效改善的目的。

 编者的话:

   集团实施实施绩效考核已是第三个年头了,要问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我们都会说绩效考核当然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那么我们的考核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仍存在应付、为完成任务而做的现象?

我们的部门绩效是否因考核的开展在不断的得到改进?

我们的员工了解自己在绩效改进中所承担的角色吗?

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思考。

如何使我们的绩效考核真正起到提高我们工作质量的目的?

我想,首先应该是认识到位、然后行动落实,重在持续改进。

当然绩效考核更是一项全民活动,就如同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一样,只有人人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实现绩效考核的目标。

(编辑:

朱旭舟)

安全生产“反三违”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规范生产作业行为,控制和

防止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车间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及上级的要求和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三违”行为,指的是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对人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简称。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车间、部门,以及各车间、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范围内生产作业行为。

第二章、“三违”的范围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违章作业行为:

  

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冒险作业或不听他人劝阻而冒险作业的; 

2、擅自变更操作程序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  

3、对领导者正确指令拒不执行或私自变更而冒险作业的;

4、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的;  

5、习惯性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6、未按个人规定穿戴、使用劳保用品的;

7、违反人们正常工作秩序和习惯的。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违章指挥行为:

  1、违反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规定而

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的;

  2、施工、作业场所不完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但又未采取安全措

施而下令施工或作业的;  

  3、工程项目未经开工前的安全验收而下令施工或作业的;

  4、不采纳安全员或施工人员的正确意见而下令施工蛮干的;

  5、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教育或培训便指令上岗作业的;

  6、不按规定给操作人员发放个人劳保用品而强令工人作业的;

  7、不懂得机械设备工作原理或技术方法而下令蛮干的;

 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1、上班之前饮酒的;

2、工作期间私自离岗、睡觉、干私活的;

  3、工作期间打闹、斗殴的;

  4、生产场所不允许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而违反规定的。

 第三章、反“三违”的管理      

第七条、公司安全办公室领导全公司的反“三违”工作,负责反“三违”的宣传、教育工作,并重点加强对车间、部门负责人“三违”行为监督检查与处罚,对因“三违”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司按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第八条、公司各车间、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本车间、部门反“三违”工作,在布置、检查安全工作时,把反“三违”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进行布置、检查,并对此负责。

第九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三违”行为,情节较轻且未造成后果的应及时予以处理,情节较重或已造成后果的,应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研究处理。

  

第十条、各级专兼职安全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及时纠正生产作业中的“三违”行为,并按本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罚结果应上报安全管理办公室。

对未履行职责,隐瞒不报或没有处罚的,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对“三违”行为,任何人都有权制止、纠正,“三违”行为人不得为此而对指正人打击报复或进行人身攻击。

第四章、特别规定        

第十二条、生产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不熟悉工作环境和操作规程而发生违章作业行为,不予处罚。

但车间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接受相应处罚。

第十三条、生产作业现场出现集体违章现象,相关负责人负管理责任,接受相应处罚,其他人不予处罚。

对负责人的处罚,没有造成后果的,

按照本规定第十五、十六条执行;造成后果的,按第十七条执行。

    

第十四条、操作者在工作时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负责人在现场未制止的,除行为人受处罚外,负责人负违章责任,接受相应处罚。

本条适用于专兼职安全员。

  

第五章“三违”行为的处罚

第十五条、行为人第一次违反本办法第四、五、六条规定,情节轻微,尚未造成后果的,车间、部门领导或安全员可以给予行为人口头警告和罚款10元;第二次罚款30元;第三次罚款50元。

第十六条、行为人第一次违反本办法第四、五、六条规定,虽未造成后果,但出现事故苗头,车间、部门负责人或安全员可以给予行为人30元处罚;一年内出现第二次,给予行为人100元的经济处罚。

第十七条、由于“三违”行为造成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后果,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 元以下,按10%罚款;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含1000元)以上50000

元以下,按5%罚款(最低罚款额不少于100元);造成较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研究

处理意见。

第六章、奖励

第二十条、反“三违”成绩突出,班组年度内无违章、无事故的,在年度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

第二十一条、个人因制止违章行为而避免事故发生的,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情节予以奖励,在授予荣誉称号时优先考虑。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若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以上级规定为准。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解释权属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合用于我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

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

3.2 安委会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风险辨识的范围 

4.1.1 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 

4.1.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4.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租赁设备或设施)。

4.1.4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4.1.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1.6 危险因素分类

a)按能量分七种:

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b)可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六种类型分类。

 

c)可参照GB/T6441-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4.1.7 按层次辨识:

厂址、厂区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

4.2风险辨识方法 

4.2.1 公司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按本制度

4.1,

4.2.2

4.2.3的方法进行风险的充分排查。

4.2.2 首先正确区分第一类危险源或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指活动中可能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工作环境因素,前者是伤亡事故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后者是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因此,风险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危险源,然后再辨识第二危险源。

 

4.2.3 公司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对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

 

4.3 风险评价 

4.3.1 在风险辨识基础上,各部门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直接判定法:

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a)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 

c) 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 

d)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和行为性危险因素。

4.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评定Ⅰ级、Ⅱ级的风险等级确定为

重大危险源,Ⅲ级风险等级为可承受的一般风险,Ⅳ级风险等级为较小风险,

划分分值:

D值危险程度级别〉160 高度风险要立即采取措施I 100≤D≤

160大风险需采取措施II 20≤D≤100 可承受风险保持现有措施III 〈20较小风险无需采取措施Ⅳ 

4.3.3公司安委会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风险进行整理形成《危险源汇总表》。

同时,

组织有关人员对

《危险源评价表》和部门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复评,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

4.4 风险控制管理

4.4.1依据《重大危险源清单》,根据重大危险特性和属性,组织、制订与公司

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方案或风险控制措施。

 

4.4.2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列入目标/管理方案改进; 

b)列入技术改造措施改进; 

c)以程序或操作规程规范行为; 

d)教育培训; 

e)列入设备维修计划; 

f)制定应急计划(预案); 

g)采取个体防护; 

h)保持现有措施。

 

4.4.3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由生产制造部组织评审以下内容:

 

a)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是否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c)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