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docx
《汉字简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简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简化
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信息遗失研究
——从文化遗产保护视角进行的观察
摘要:
汉字是一种有效而相对稳定的载体,它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汉字形体的不断变化,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繁体字笔画大规模人为的删减,汉字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正急速地流失,而这正是汉字赖以生存的基础所在。
我们认为,今天的汉字就形体而言,已经与传统的汉字体系发生了变异,如果不对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那么,与中国的许多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它们的未来将是十分令人堪忧的。
关键词:
字形简化信息遗失文化遗产保护
文字的产生与使用向来被视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
前人对文字曾有精辟的描述:
“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
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
回顾汉字的发展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从隶书、楷书到草书,汉字一脉相承,绵延不绝。
正是这种延续使得华夏文化延续至今。
汉字拉近了过去与当下的距离,让古老的文化成为可感可知的现实图景。
一、汉字的重要意义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其见形知义的特点明显区别于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表音文字,极具独特性。
基于表意的功能,汉字作为一种有效而相对稳定的载体,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空间上,秦始皇“书同文”的诏令,为汉字的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书同文”塑造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内涵,中华民族始终拥有强大的凝聚力。
汉字的普遍使用,掩盖了地区间的差异,跨越了地域的阻隔,在神州大地上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共同体。
而今,大陆与台湾虽一水相隔,文化上却同出一源,相信作为共源产物的汉字必将成维系两岸情缘不可或缺的纽带。
从时间层面来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依靠汉字的代代相传得以延续至今。
当世界上几大盛极一时的古文明烟消云散之后,中华文明依旧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续写着不败的传奇。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中,正是依靠汉字的特殊功能,传承了不同的千年民族传统,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多元文化。
二、汉字——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文化遗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活动或社会发展遗存。
按载体性质分,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一般通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两类。
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逐渐意识到无形文化遗产的宝贵。
“无形文化遗产包含了现有的文化和传统的最基本的方面。
它的表现形式广泛而多样,如语言、口头传统、传统知识、物质文化的创造、价值体系及表演艺术。
无形遗产同有形遗产一起,共同加强了文化认同、多样性和创新。
”
必须强调的是,无形文化遗产同有形文化遗产彼此相关。
无形文化遗产的内容是无形的,它的表现形式则是有形的,即通过人或其他物质媒介来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不应忽视,汉字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其形体本身突显出特殊的书法美感,其形体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
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是融合有形体态与无形信息于一体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1、汉字的形
汉字形体作为表意功能的表现形式,应视为汉字这一文化遗产的基础。
自远古时代始,人们对美的追求亘古不变,一直持续至今。
单纯从视觉角度欣赏,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它不仅着眼于笔画的疏密流畅,而且更为注重结构的动静平稳。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汉字字形在发展嬗变中同样受到追求美的规律的制约。
汉字形体的演变就是一个典型。
甲骨文运笔刚劲有力,笔画精细凝练,随意洒脱,字体稳重挺拔;金文中间粗两头细,整体肥厚圆润,排列规整,错落有致;小篆字体统一,书写规范,笔画蜿蜒多曲线,透露出娇柔妩媚的动感;隶书笔画方折,改小篆的曲线为平直的横线,字体方正,较之前三种字体而言,略显呆板,但仍不失汉字形体饱满、对称的共性。
汉字形体简洁,表意深邃。
然而20世纪60年代的简化字运动,只追求笔画的减省,忽略了中国文字本身特有的结构美,进而破坏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有学者指出: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沉积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
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可见,美不仅注重外在,而且讲究内容。
“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缆索,在创造过程中又是主体力量盈缩收纵的网络”,汉字的美在于移注了丰富而浓郁的人文内涵,凝结了鲜活真切的审美趣味。
2、汉字的义
汉字的与众不同之处,还有其以形表意的独特性。
汉字的义即指其所隐含的信息,它是汉字的无形内涵,也是汉字的“灵魂所在”。
微观上,汉字的各个组成构件也与相当的信息一一对应。
例如,“页”像人头,本义为“头”。
从“页”的字,其意义就与“人头”或“头”的形状、动作之类有关。
汉字结体是有义理、有条例的。
这些信息构件经过不同的组合,表达出每个字不同的含义。
而宏观上,汉字具有极大的文化考古价值,是研究文明变迁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由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能用形体直观地承载文化信息,特别是古文字更是为现代人复原了一部鲜活的古代社会史。
人们可以从字形角度研究文化、感受古今文化特质,这也正是汉字内涵价值所在。
下面的一些例子,可以说明汉字在反映华夏文明及其社会生活方面的特殊作用:
1)馐:
本为“羞”,、甲骨文,、金文,篆书,从羊从又,为“手举羊头”之状,表示味道美好的食物。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进献的意思,后引申出“羞耻”义。
为表达其本义,后增食旁作“馐”,“珍馐”的“馐”。
这表明“羞”字原与古代的饮食习惯有关。
2)奚:
甲骨文,好似“抓起人脖子上的绳索”,间接反映了古代的奴隶制度。
3)疆:
甲骨文,从弓从田,会意字。
弓为古代的丈量工具,“疆”指的是田与田之间的分界。
“疆”的本义就是通过某种方式确定地域边界的意思。
4)刖,甲骨文,砍脚;伐,甲骨文,砍头;劓,甲骨文,割鼻。
以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触目惊心的残酷刑法。
5)弃,甲骨文,“手拿畚箕将孩子扬弃”状,单纯从文字上就反映了中国古代曾有弃子的习俗,有人以为这是原始社会由母系向父系过渡中产生的现象。
6)疾,甲骨文,字体象人生病躺在床上发汗。
形象贴切,生动直白。
7)聿,甲骨文,手持毛笔。
说明中国使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历史极为悠久。
三、汉字简化导致的信息遗失
解放后有过两次对汉字大规模的简化运动。
一是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两批简化字。
以后又公布了第三批和第四批。
这四批简化字经过几年的试用和推行,到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出版《简化字总表》。
《总表》共计2238个简化字,一共简化了2264个繁体字,减少了将近一半的笔画。
如《总表》第一、二表所列繁体字,平均每个字有16笔,简化后减为平均每个字8笔;第三表所列繁体字,平均每个字有19笔,偏旁简化后减为平均每个字11笔。
二是1978年的一次,当时公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不是以“简化偏旁”和“可做简化偏旁的简化字”为简化的主要形式,而是缺乏规律地只以为追求笔画的减省,最终造成社会上用字的混乱,被迫废止。
简单地说,1956年的简化,成绩与问题并存;1978年的简化,则是问题十分突出。
不可否认,汉字形体的简化后相对易于书写,也利于特定时间内知识的普及。
但有一点值得强调,简化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为牺牲汉字内涵付出了沉重代价。
如前所述,汉字的信息量大是由于汉字具有“见形知义”的特点,而“见形知义”又是源于汉字字义在字形上的“历史积淀”的缘故,然而对汉字字形大刀阔斧地删减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行的简化字使得汉字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不断弱化。
首先,汉字包含形、音、义三要素,三者紧密联系,组成了汉字特有的风貌和深厚的内涵。
“汉字的字符里有大量意符”,字形简化最终导致词的形、义关联被割断,汉字表意功能在很大层面上开始丧失。
下列三字“农”,“获”,“寒”字的演变就是典型例子:
1、农,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金文农字上面是田,下面手执辰(蚌制农器),合起来表示农作之事。
字或从林,从茻,表示田有草木。
《说文》作。
后楷化作“農”,简化字作“农”。
简化后的“农”字,已经丧失了原来以农具除草垦田的意思。
2、获,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甲骨文作 是会意字,从佳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意为捕获。
后另造形声字“獲”表示捕获,后简化为“获”,失去了其字形的基本特征。
3、寒,甲骨文,金文,由古文字可以看出,人躲在屋里,脚下有冰以茻(草堆)覆盖但仍瑟瑟发抖,会意字,直观地表示寒冷的意思。
简化后单从字形是丝毫看不出原意的。
其次,“汉字的字符里也有很多音符。
假借字就是使用音符的,形声字的声旁也是音符”,简化削弱了形声特征,音符的标音功能被取消。
如“廣”简化为“广”后,“从广黄声”的读音便无法体现。
再看《说文》考释“湯,热水也,从水声”、“聖,通也,从耳呈声”、“鄧,曼姓之国,今属南阳,从邑登声”、“價,物直也,从人賈,賈亦声”,这些字简化后作“汤”、“圣”、“邓”、“价”也同样都丧失了其字形上原先表义的成分。
再次,简化造成文字合流的现象。
文字合流,虽然体现了经济性的原则,但是它同时也破坏了个性化、多样性的表意需求。
1、“癥”和“症”原为两个音、义不同的字,“症”读zhèng,指病象,泛指疾病;“癥”zhēng,用于“癥结”,指腹腔内结块的病,后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
现“癥”简化作“症”,两字合一使得读音和意义都相应减少,失去了原先的丰富性。
2、“僕”和“仆”原也是两个不同的字,其读音和意义皆异。
“仆”,读pū,指向前倒下,泛指倒下。
柳宗元《蝜蝂传》:
“卒踯仆不能起。
”“僕”读pú,表示奴隶的一个等级,泛指奴隶;也作“奴僕”、“僕人”解释。
以“仆”替代“僕”,不仅改变了音义,而且变换了词性。
3、在古代,“隻”和“只”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
“隻”本义为鸟一只,引申出“一只”、“单数”之义。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匹马隻轮无反者。
”《后汉书·王乔传》:
“于是候鸟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舄焉。
”“只”含有“仅仅、只有”的意义。
杜甫《示佐传》诗:
“只想竹休眠。
”而这个意义宋代以前多写作“祗”。
现“隻”简化为“只”。
实际上,文字合流使得文字内涵逐渐缩小,过分简化也使得一词多义及易混淆的字词不断增多,意义分辨难度增加,导致阅读速度下降。
四、对简化方式的分析和评价
从《汉字简化方案》的简化方法来看,明显缺乏科学规范思想的指导,违背了约定俗成的客观规律。
《方案》所收的简化字,其构成方式主要有九种:
1.留原字轮廓;
2.留原字特征部分,省略一部或大部;
3.改换为形体较简单的声旁或形旁;
4.另造新会意字;
5.草书楷化;
6.符号代替;
7.同音代替;
8.利用古旧字体(古本字、古代异体、废弃字形);
9.同义替换。
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三种类型:
断章取义型、符号替换型和以一代多型。
下面对其中的若干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1、断章取义型
1、2、5及8中的利用古本字就属于此类。
如1:
卤(鹵),伞(傘),娄(婁);2:
竞(競),务(務),医(醫),开(開),业(業);8:
虫(蟲),云(雲),号(號),从(從),夸(誇)等。
特别是草书楷化尤为不可取。
以“应”字为例,其在《草书大字典》中写法就多达22种(具体列出),而同一个人所写的“应”又有数种,只凭简化为标准选出笔画最少的一个,对其线条加以分割、拉直,再加上作者的一点加工和创意,一个简化字“应”就这样诞生了。
如此随意、骤然的文字改造是行不通的。
再者,由于草书的创造分歧,难以同一;同时草书所混同的偏旁太多和滥借偏旁,使字形混淆,难以识别,很难为人们学习和使用。
草书发展到后来就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书法,不作为在社会上流通的实用文字使用了。
现在用草书为蓝本造字,任意截取更是错上加错。
2、符号替换型
如3改换声旁:
运(運),辽(遼);改换形旁,惊(驚),华(華);声形都换,硷(鹼);4:
尘(塵),体(體),双(雙);6:
仅(僅),赵(趙),区(區),鸡(雞),权(權)等。
汉字形义间的联系就这样被一些无义的符号割裂了。
3、以一代多型
有7、8和9中的利用古旧字体。
7:
冲(衝),“冲”和“衝”原为两个不同的字。
“冲”原作“衝”,本义为水涌动,引申为水流撞击,后省作“冲”。
“衝”本义指交通要道,又指冲击敌城用的战车,由此引申出冲击、撞击的意义。
“水流撞击”与“冲击”意义比较接近,所以从先秦开始两字就有通用的例子。
如《韩非子·喻老》:
“……虽无飞,飞必冲天。
”有人认为这个“冲”本应写作“衝”,即“冲”是“衝”的同音代替字。
又如明代小说中,“衝撞”又作“冲撞”,也是以“冲”代“衝”。
8:
“胡”本义指兽下巴上下垂的肉,下巴上长的须就称“胡须”。
如《汉书·郊祀志》记载“龙垂胡髯”。
“鬍”是“胡”的分化字,产生很晚。
简化以“胡”代“鬍”,可说是恢复了古代的用法。
9:
才(纔),在“刚刚”的意义上,“才”是本字。
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才”的本义是草木初生,后来引申为“刚刚”。
“纔”的本义是黑里带红的颜色,后借用来表示“刚才”的意思。
古书中在“刚才”的意义上,才、纔两字通用。
“纔”简化为“才”,是恢复了本字。
1935年《简体字表》收入“才”,作为“纔”的简化字。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简化不统一,有的简了,有的未简。
如,
1)購—购,溝—沟,構—构,韝—鞲,覯—觏
2)環—环,還—还,繯—缳,鐶—镮
3)劇—剧,據—据,而遽,醵,澽等则未有依此进行简化
2、简化无规律,类推不成立。
如,
1)護—护,獲—获,鑊—镬
2)讓—让,釀—酿,饟—饷
3、无义符号任意替换。
如:
轟—轰,艱—艰,鄧—邓,雙—双,不同构件但皆以无义符号“又”进行替换。
五、小结与再思考
1、简化是然趋势
回首汉字发展历程,我们认识到整个汉字发展史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
期间,字形的繁化与简化并存。
字形繁化的原因无非两种:
一、反映先民生活的局部场景,是当时民俗在文字形体上的体现。
以“文”字例,早期写作,后来写为,据文献记载,上古的江南地区盛行“披发文身”的风俗。
由于文身多于前胸,所以这一表象在“文”字的繁化上也相应有所体现。
二、字形分化区别,文字的信息更加丰富准确。
“原” 从字形看指泉水由山谷中流淌出,后被假借表示“原来、原本”的含义,为明确其本义就在原字基础上加上形旁作“源”;“異”则分化为三个字“異”、“翼”、“戴”。
然而,我们应当意识到,简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主流。
古文字经过隶变之后,实现了第一次字体简化的跨越,字形由象形转为抽象并且基本固定下来。
由于某些字原先就较为复杂,因而隶变后这些字的字形结构依然比较密集、笔画繁复。
对于这样的字,我认为进一步适当、科学地进行简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欎(郁),纖、縴(纤),釁(衅),籲(吁),鹽(盐)等字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简化需科学规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汉字的简化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遵循着自身的客观规律。
而如今我们对汉字的简化却是急遽、突然的改变,可以说是主观任意的行为,缺乏相应理论的统领与指导,也未形成相应的合理体系。
长久以来,传统文字学只专注于单字的辨认、沉溺于晦涩、艰深的考证,不太关注理论的研究和总结。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立足历史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出一套科学的简化方法及行之有效的操作步骤。
3、慎重看待繁体字,作适当合理利用
古文字多为象形字或会意字,因而绝大多数的字都有根可寻。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当我们探寻字原时,往往要追溯到楷书、隶书,乃至金文、甲骨文。
然而人为、剧烈地对汉字进行简化,必将导致汉字巨大震荡、形体关联割裂,不利于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
汉字是我们了解过去,与古人沟通的途径,我们怎么忍心使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回首光辉灿烂的历史,设想若没有了发展有绪、变化有度的汉字体系,中华文明如何找寻回家的路?
在此,针对汉字简化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特点,我从学术角度出发,提出以下看法:
1)合理利用。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具有延续性。
繁体字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可以作为桥梁,帮助我们建立简化字与古文字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今天释读古文字,全面了解汉字的发展进程,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应进行利用,而且要加以保护。
2)加强保护。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理应受到炎黄子孙的重视和保护。
首先,从局部范围来看。
我认为在教育程度较高,知识文化密集的区域如高中、高校内,应适当教授繁体字,可采取“识繁写简”的模式,避免研究时看不懂古代文献、学术报告的尴尬,也可以尝试将繁体字的识读加入考核的内容。
其次,从全社会来看。
应培养激发人们的兴趣,来共同关注汉字背后的信息,了解汉字的功能及价值。
多出版相关的字典和读物,加强对汉字渊源的宣传和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讲座,举办专题竞赛,开办科普节目,设立有奖竞答等各种形式,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3)有目的地研究。
目前,我们对于汉字的研究还相当有限。
而科研水平不高,必将导致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欠缺,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延续。
因此,理论研究不可或缺,要加大相关研究的力度,培养有兴趣的后继人才,使汉字能继续保存并不断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六、结语
当前,一些地方提出了要对方言加以保护。
方言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需要加强保护。
但是我们应意识到,文字的保护更加重要。
汉字历经时间的洗礼、历史的考验,已经形成了物质的、有形的形式,具有“超语言”的稳定性。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动荡与稳定的结合。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应先稳固汉字的基础地位,再讨论“方言保护”的问题;先保证共性,再突显个性。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和促进各地区的沟通联系。
参考文献:
⑴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第1版
⑵【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⑶裘锡圭:
《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⑷张书岩、王铁昆、李青梅、安宁等:
《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⑸叶子雄、陈晨:
《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⑹曹先擢、苏培成主编:
《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⑺陈五云:
《从新视角看汉字:
俗文字学》,河南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⑻陈澐:
《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⑼王宏源:
《字里乾坤》,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⑽张耿光:
《汉字通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⑾徐中舒主编:
《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
⑿李敏生:
《汉字哲学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⒀《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1990年2月版
⒁朱顺龙等:
《中国古文字学基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⒂余知真:
《汉字的优越性及其发展前途》,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01月
(15)胡双宝编:
《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辨析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