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7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方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人教必修1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合作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课时内容的编排体系。

本节课内容,教材主要通过实验、“学与问”、资料卡片等方式来介绍了几种金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

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思路说明

本节内容是金属钠、铝、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自然界中既要了解金属单质的性质,又了解其化合物的性质,才能全面的了解金属。

学生在第一节已经学过了金属单质的性质,也接触到了某些化合物的基本物理性质。

因此,对本课的学习并不陌生。

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作为本课学习的要点,因有趣味实验的引导,也能够引起学习兴趣,促进对本课的掌握。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对比演示实验,学生小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挖掘各种金属化合物的通性和特性。

通过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金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认识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共性、特性和用途。

2、知道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并能根据盐的通性认识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各自的特性和鉴别方法。

3、知道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都有焰色反应,能够说出Na、K的焰色反应现象。

4、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了解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掌握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实验相互转化,巩固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理念,去学习和归纳同类物质的性质。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自己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

创新能力。

3、运用课本设置的“思考与交流”深入认识金属化合物一些性质,并意识到性质决定物质

用途,关心它们的用途,多联系生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金属化合物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释事物的本质、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奉献科学的精神。

3、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通过焰色反应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

2、通过实验对比探究,从分类的角度了解Al2O3、Al(OH)3的两性性质。

3、Fe(OH)2的制备及性质、Fe2+和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1、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的探究与现象分析。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和鉴别方法。

3、“铁三角”的转化。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水能灭火,水能生火吗?

回忆“滴水生火”实验。

【复习】1.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

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

A.NaOHB.Na2O2C.Na2OD.Na2CO3·10H2O

3、写出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忆并思考: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Na2O是哪种性质的氧化物?

3、Na2O有哪些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复习与回顾,教师点拨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其性质特点。

【实验】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55,实验3-5

【学生】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设计意图】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及其电子转移的方法。

【演示实验】“吹气生火”

【设计意图】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Na2O2与CO2生成了哪些物质,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小结】归纳Na2O和Na2O2的性质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对比的方式,加强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掌握。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氧元素价态

生成条件

颜色状态

类别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与HCl反应

主要用途

 

◆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Na2O2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它贯穿整个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过氧化钠强氧化性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以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与理解。

本节课采取实验、对比再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课时

【引入】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钠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的。

常见的钠的化合物有很多,如氢氧化钠是我们初中就学过一种常见的强碱,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还有钠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等。

大家知道日常生活中在做面包、馒头时,为了疏松可口,要加入哪些食品添加剂?

发酵粉、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教师】其实以上生活中的物质中主要含有的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化学物质,让一起来共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吧。

【板书】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师】展示样品

【教师】观察一下,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强调注意二者之间在外观上细小的差异。

【学生】观察、对比,完成下列表格。

物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化学式

颜色、状态

 

【教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讨论、猜想假设,并将想法相互交流。

【教师】可溶于水、具有热稳定性、可与酸反应、可与碱反应、可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等。

【过渡】根据刚才的猜想,我们一起来完成下列几个探究实验:

【学生】实验探究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为:

⑴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克);⑵滴入1mL水,振荡,用手摸试管底部,观察现象。

⑶加入10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⑷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回答现象、笔记:

步骤

Na2CO3

NaHCO3

滴1mL水

加10mL水

滴1-2滴酚酞溶液

结论

【教师】根据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比较

【板书】溶解性:

Na2CO3>NaHCO3

【学生】实验探究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教师】引导:

与实验室制备什么气体的反应装置相同?

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观看、分析、交流。

与制备氧气的装置相同。

【教师】特别注强调,实验时要注意:

1.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固体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加热时要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3.使用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学生】实验。

观察实验、对比实验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推导出碳酸氢钠受热方程式并得出碳酸钠固体比碳酸氢钠固体热稳定性强的结论记录、领悟鉴别方法: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热Na2CO3固体

加热NaHCO3固体

【学生】讨论小结: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板书】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

【学生】思考:

固体碳酸钠有碳酸氢钠杂质怎样除去?

【学生】实验探究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气球实验:

在两支相同体积小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等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盐酸过量),将两个各装有等质量(约0.2g)的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上,同时掀起气球。

【教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哪种物质反应更剧烈?

最后两个气球一样大吗?

【学生】反应产生气泡使小气球膨胀起来。

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更剧烈。

盛碳酸氢钠的试管上的气球要大一些。

【板书】与HCl反应的剧烈程度:

Na2CO3

【学生】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生】思考:

刚才的实验中为什么盛碳酸氢钠的试管上的气球要大一些?

【学生】讨论回答:

盐酸过量,二者完全反应,质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物质的量不同,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同,碳酸氢钠产生的气体多故盛碳酸氢钠的试管上的气球要大一些。

【小结】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

【学生】依次完成以下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分析。

探究4: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酸碱性比较

探究5: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比较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背后说明什么问题,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教师】引导探讨: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关系;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各消耗稀盐酸的量的关系。

【结论】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量相等。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

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消耗稀盐酸的量,碳酸钠是碳酸氢钠的2倍。

【学生】讨论:

为什么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更剧烈?

【教师】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两步:

CO32-+H+=HCO3-HCO3-+H+=H2O+CO2↑

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则一步:

HCO3-+H+=H2O+CO2↑

【学生】回忆:

初三讲溶洞里的钟乳石形成原理。

【教师】大家想想:

如果往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是否会发生反应?

有何现象?

如果往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观察到由晶体析出,反应原理为:

Na2CO3+H2O+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