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性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642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研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可研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可研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可研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可研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研性报告.docx

《可研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研性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研性报告.docx

可研性报告

 

伊通县伊丹镇乡村道路建设工程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伊丹镇人民政府

日期:

二○一五年七月

一、项目名称:

伊通县伊丹镇乡村道路建设工程

二、项目负责单位:

伊通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项目编制单位:

伊通县伊丹镇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 总论5

一、项目概况5

二、项目编制依据5

三、项目编制范围5

四、项目内容梗概6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10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15

一、项目建设规模15

二、项目建设内容15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6

二、投资估算17

三、资金筹措.....................................18

第五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18

一、组织管理18

二、资金管理18

三、质量管理19

四、后期管理20

第六章 效益分析21

一、经济效益分析21

二、社会效益分析26

三、生态效益分析26

第七章 环境保护26

一、工程特点26

二、环境影响因素27

三、对策和措施28

第八章 结论30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伊通县伊丹镇乡村道路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地点:

伊通县伊丹镇

二、项目编制依据

1、伊通县伊丹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2、伊通县伊丹镇村庄规划(2015-2030年)

3、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4、国家计委与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

三、项目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是在认真听取了沿线地方有关单位意见,广泛收集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工程、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了必要的交通调查和勘测工程,在充分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对拟建方案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

着重就项目沿线的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现有道路路况、拥挤程度及利用程度、沿线重要设施与路线的关系、沿线的地质地貌以及与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划,并在详细考虑了所有制约路线方案因素的基础上,对路线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四、项目内容梗概

伊通县伊丹镇乡村道路建设工程位于伊丹镇境内,是该镇村与村,屯与屯相连的主要道路,总长公里,路况为4.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拟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新建成公里长水泥路。

该公路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彻底解决沿途1.3万人交通困难,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全长为2公里,估算总投资48万元。

2、资金筹措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48万元,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8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运输状况,加快脱贫致富

伊丹镇位于伊通县东部,长春市南部,距县城13公里,长春市45公里,长伊公路和九开公路在镇内通过。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及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致使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拟建路段地处伊通县伊丹镇,辖区内多为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严重制约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得伊通县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区域间的人员、物资交流较为频繁;区域经济要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城区与乡镇之间的交通以及对外交通十分落后,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改造及提高现有公路等级,对于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伊通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农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晚,致使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低于全国乃至全省平均水平。

该地区尽早地脱贫致富、平衡协调地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国家今后经济发展和重点扶持的重心,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本项目实施后,加强了公路主骨架网和中心城镇对贫困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该区域早日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2、项目的建设是满足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近年来,伊通县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针对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调整,主要是由粮食作物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由传统农业为主向“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区域特色转变,由“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推进,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深化调整,农业经济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施,交通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设是满足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区域出口交通状况,完善区域路网,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将县级道路、公路主骨架网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出口交通状况,完善区域公路网,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的需要。

该项目所涉及的道路,沿途4个村30个自然屯1.3万人,路况为4.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年年到雨季时候破损非常严重,极大影响当地村民的出行,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大大制约了伊丹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商品和物资的流通,给当地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伊丹镇坐落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

伊丹由伊巴丹(满语)简化而来。

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东25华里,东与长春市双阳区毗邻,西与伊通镇相邻,南与伊通二道镇,北与伊通新兴乡相接。

全镇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2公顷,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

鹿业发展迅猛,砂石储量居全县之首,蔬菜特产丰富。

到目前为止,全镇黄牛存栏达到20000头。

鹿存栏达到4000只,养禽存栏180万只。

伊丹镇优久历史远近闻名。

民国时为伊丹甲,伪满洲国时为伊丹村,国民党统治时伊丹乡;解放后为伊通第二区;1956年撤区改伊丹乡,2001年撤乡建镇。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而基础设施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气候条件

本镇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晴暖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36℃,平均温度5.6℃,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7℃,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7℃。

梅雨、暴雨和夏季高温炎热形成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气候,区内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公路建设应特别注意路基的排水与防护,应设置足够的桥涵构造物,以渲泻洪水,保护路基稳定。

夏季高温炎热,地温高、湿度大,路基压实也不易得到保证。

(二)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

1、砂、石等材料

本项目所经地区砂石材料料源丰富,种类齐全,砂石材料主要来源于伊丹镇境内,质地好,材料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开采方便,质地良好,能生产各种规格的块石、片石及碎石,是理想的筑路材料。

2、工程用土

工程用土采用在沿途旁侧取土方式。

3、工程用水

拟建路段经过沟渠,水量丰富,无污染,可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4、工程用电

项目所在地区电力充足,用于本项目施工用电必须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以满足工程用电的需求。

5、四大材料和燃油来源及供应

钢材由合钢、马钢供应;水泥主要来源于当地水泥厂;木材来源于本地山区;汽车柴油由伊通县供应。

6、运输条件

筑路材料运输均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三)社会环境

1、沿线村镇居民点、农林布局、重大建筑物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1)沿线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本项目沿线由于地形和沿河的原因,沿线村镇居民点较少,所经地区均分散住房,而且所居住的房屋价值不高,所以沿线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不大。

(2)重大建筑物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本项目经过地区无重大不可避让的建筑物,对路线线形的选择影响不大

(3)农林布局对路线方案的影响

路线经过地区以种植农业生产为主,土地较为珍贵。

因此在选定路线方案时,以利用老路为主,尽量避开粮油主要产地,少占良田,多利用荒地,重视对水利设施的保护,并且充分考虑沿线城镇的总体规划,以减少征地拆迁。

2、本项目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情况

路线全长2公里。

本项目建成后,区内的公路网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对促进当地扶贫开发、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经济更快地发展将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对沟通国道、省道、城区道路路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规划要求,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该地区交通状况及地方发展的需要,拟按照山区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全长2公里的水泥路。

二、项目建设内容

公路全长2公里,拟按照山区四级公路标准建设,为新建水泥路,经前期测算需拓宽路基至5.5米,行车道宽4.5米,路面结构为20cm天然砂砾石基础+20cm厚C25砼方。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2)吉林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公路局的有关文件。

(3)项目可行性报告中根据设计方案计算的工程量。

(4)编制范围:

伊通县伊丹镇,全长2公里。

2、编制说明

(1)人工工资:

根据规范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105元/工日计。

(2)材料单价:

本工程项目建设所用筑路材料的产地都由近期实地调查和当地供应商以及交通公路部门提供。

按当地的实际价格计算。

(3)其他工程费:

按交通部批准的《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中附录一的规定进行计算。

(4)其他直接费率:

①冬季施工增加费按准一区计。

②雨季施工增加费按雨季期2个月,雨量区II的费率计列。

③夜班施工增加费不考虑。

④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按每昼夜101—500次计。

(5)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

根据《概、预算编制办法》和省厅78号文,施工技术装备费按1.66%计,计利润按7%计(计算基表为定额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税金按5.39%(计算基表为直接费、间接费与计划利润之和)。

(6)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

根据《概、预算编制办法》四级公路改建工程按2320元/公里。

(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①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监理费、定额站编制管理费、设计审查费按《概、预算编制办法》计列。

②勘察设计费按1万每公里计。

③根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文件精神不计造价增强预留费;根据《概、预算编制办法》预备费按第一、二、三部分费用之和为基数的9%的费率计。

4、其他工程费参照《估算指标》附录一,按建安费总额的5.5%计。

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估算总造价为48万元,平均每公里24万元(详细见附表)

 

第五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

为保障本次项目实施,强化领导,成立了伊丹镇公路建设工程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并内设工程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和督查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质量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加强质量管理

(一)、是把好项目工程公示关。

项目实施前,可采取媒体公告或张榜公布等方式,将项目建设的地点、内容、投资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让社会都来关注安全建设,共同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

(二)、是把好施工单位选择关。

在确定施工单位时,应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优先考虑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严禁违法分包、转包。

(三)、是把好大宗材料采购关。

对工程中所需的大宗材料,如水泥、钢材、机电设备等,实行统一采购。

(四)、是把好质量监督监测关。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应参照公路工程施工基建程序管理,推行监理制,严把每一道施工工序,加强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

特别是要推广受益农户和技术人员代表全程跟班的方式,参与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以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五)、是把好竣工验收审计关。

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由设计、质检、监理、管理等单位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初验,并填好验收卡,签字后存档备案。

四、后期管理

工程建成后,由各村委会负责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道路的管理维护工作。

 

第六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资金投入条件下,对国民经济做的贡献。

本项目采用“有、无比较法”来确定效益。

效益指公路使用者的费用节约,主要有拟建项目和原有相关公路降低汽车营运成本效益,旅客在途时间节约效益拟建项目减少交通事故效益。

本项目交通量主要来源于原有公路的正常趋势交通量及诱增交通量。

本报告主要对此获得的效益进行了详细计算。

其主要效益如下:

(1)公路晋级产生的效益Bhj、Bkj

公路晋级的效益是指由于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旅客、货物的运输成本降低所产生的效益。

改建公路项目运输成本降低额,指公路未经改建时评价年度交通量状况下的旅客、货物运输成本,与经过改建在同一交通量水平下所能达到旅客、货物运输成本之差额来计算。

Bhj=(Chw-Chy)×Qh·K

Bkj=(Ckw-Cky)×Qk·K

式中:

Chw、Ckw—对改建公路项目,指公路未经改建时,评价年度交通量状况下的货、客单位运输成本(元/千吨公里、元/千人公里)

Chy、Cky—对改建项目,指货、客通过改建后公路运输的单位成本(元/千吨公里、元/千人公里)

Qh·K、Qk·K—改建公路后的货物、旅客周转量(千万吨公里、千万人公里)

(2)公路里程缩短而产生的效益Bhd、Bkd

公路因新建而缩短里程,节约了旅客、货物运输费用,其节约金额,以改建当时交通量状况下的货、客运输单位成本计算:

Bhd=Cho×Qhd·K

Bkd=Cko×Qkd·K=0.1×Cho×Qkd·K

式中:

Cho、Cko—公路改建当时混合交通量状况下的货客运输单位成本(元/千吨公里、元每千人公里)。

Qhd·K、Qkd·K—公路缩短里程上的货、客周转量(千万吨公里、千万人公里)。

(3)旅客节约在途时间价值的效益Bks

旅客节约在途时间的价值,以旅客旅行时间缩短,可多创造的国民收入来考虑,其金额以每人平均创造国民收入(净产值)的份额来计算。

Bks=Ic×QkK×T/(8×365)/L

式中:

Ic—计算年度每一旅客的国民收入的份额(元/人);

QkK—新建公路上的旅客周转量(万人km);

T—全程节约小时数(h);

L—公路线路全长(km)。

(4)货物节约在途时间价值效益Bhs

货物节约在途时间的价值,以货物运送速度提高引起资金周转期缩短而获得效益来考虑,按在途物资所需资金利息(采用社会折现率)的减少支出量来计算。

Bhs=Pr×QhK×I×T/(16×365)/L

式中:

Pr—在途货物平均价格(元/t);

QhK—新建公路货物周转量(万t·km);

I—社会折现率(%);

T—全程节约小时数(h);

L—公路线路全长(km)。

(5)减少交通事故效益Bjsh

Bish=Pish×(Jw-Jy)×MK

式中:

Pish—公路交通事故平均损失费(万元/次);

Jw—无此项目事故率(次/万车km);

Jy—有此项目事故率(次/万车km);

MK—车辆行使量(万车km)。

2、经济评价

(1)基本评价指标

依据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分析计算,按照项目费用与效益同一口径计量的原则,并采用“有、无对比法”计算项目费用与效益,即遵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费用。

“有项目”是指拟新建项目在实施以后将要发生的情况,“无项目”(基本情况)是指不实施拟新建项目的情况下,现有运输体系在计算期内将要发生的情况。

两种情况下的投资费用与社会资源消耗之差即为新建项目的费用与效益。

比较项目经济费用与效益,计算出项目全部投资的各项基本评价指标如下表。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表

项目

内部收益率

EIRR(%)

净现值

ENPV(万元)

效益费用比

(EBCR)

投资回收期

(N)(年)

伊通县伊丹镇乡村道路建设工程

13.56

457.4

3.27

3.06

从表中可以看到,项目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基准值,表明各项指标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敏感性分析

国民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数据,多来自于预测和估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变动将会影响评价指标。

因此报告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未来项目建设投资和效益发生变化的假设下,项目评价指标的变化进行计算,结果见下表。

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指标汇总表

项目

内部收益率

EIRR(%)

净现值

ENPV(万元)

效益费用比

(EBCR)

投资回收期

(N)(年)

投资增10%

13.58

442.22

2.87

3.41

效益降10%

13.57

390.01

2.79

3.50

投资增10%

效益降10%

13.48

374.76

2.43

3.89

投资增15%

效益降15%

13.57

333.39

2.07

4.39

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年即使在建设费用上升15%同时经济效益下降15%的不利状况下,项目依然拥有高于基准值的各项评价指标,说明该项目经济效益极为稳定。

(3)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本节国民经济评价结果表明,项目的建设能给其服务区域的车辆带来较好的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结果表明,仅可量化效益部分就使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此外,从长远来讲,将对该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将给固始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认为项目投资在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

二、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鼓舞当地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志和决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农民与城镇的联系与交流,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大幅度减少灰尘、泥泞污染,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具有保护环境的良好效益。

 

 

第七章 环境保护

一、工程特点

本项目公路所处地形复杂,道路施工时应选择资质高、素质好的施工队伍。

同时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特别是注意和加强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质量与防护措施。

沿线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这些自然条件对工程建设是有利的。

二、环境影响因素

项目的建设建成为该区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沿线区域的资源开发,刺激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有利于沿线土地资源进一步利用与开发,带动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但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公路建设时期,施工机械的使用,大量的开挖,势必破坏山体的自然结构,干扰水循环,从而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规模。

三、对策和措施

 1、公路工程设计中的环保设计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是公路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高度重视。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对噪音的防护措施;第二,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三,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措施;第四,防止空气污染设计;第五,绿化美化路容设计等。

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注意:

(1)重视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排水设施能防止对边坡的冲刷,防止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2)在人口稠密区应为车辆、农机设置好平交道口,以免给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3)合理进行纵坡设计,控制坡度,降低汽车爬坡的废气排放量;

(4)绿化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隔音防噪、防止水土流失,保证路基稳定,保护自然生态,创造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将公路绿化工程设计作为一项综合设计项目,必须完善绿化工程具体设计内容。

(5)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了尽量少占耕地及山地,应经过必要的经济技术比较,设置挡土墙、护坡等,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3、公路营运期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公路营运期间,汽车废气排放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局部污染,汽车噪音也将干扰沿线群众的生活,应视交通量、人口密度、污染程度以及环境条件分别采取绿化、种植林带、搬迁个别住户,这样可以减少废气和噪声的影响并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

在营运期间还应有计划进行环境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八章 结论

伊通县伊丹镇乡村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以后,能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促进社会稳定。

可见,该项目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地理路线位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