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399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7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成都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一、选择题

1.小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在视野内出现了污点,她确定污点是否在目镜的方法是

A.转动反光镜B.移动装片C.转动目镜D.转动物镜

2.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共有特征的一组是(  )

A.生长和生殖B.具有细胞结构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D.能排出代谢废物

3.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

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很多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细胞减半

5.如图为组织形成的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1表示细胞的生长B.过程2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3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2表示染色体数量减半

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含有5条食物链

B.图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共有5种

C.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狐

D.图中蛇和鹰只具有捕食关系

7.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图,据图分析,找出错误的一项()

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E中

B.菜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D]子叶有两片

C.在玉米种子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5]

D.玉米种子的胚由[2]、[3]、[4]、[6]组成

8.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A.它们的茎都没有输导组织B.没有根的分化,吸水能力差

C.它们都不能进行有性生殖D.它们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9.成贝妮同学将含有草履虫的池塘水置于烧杯中,不久后她惊奇地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表层,你认为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表层的原因是草履虫需要

A.阳光B.二氧化碳C.氧气D.养料

10.下面是A、B、C、D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哪位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  )

A.

B.

C.

D.

11.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①⑥⑦

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是④

C.图中的⑥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有关

D.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⑤

12.如图甲为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乙和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甲图中的①可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

B.要将乙图中的A细胞移到显微镜视野中央应向上移到玻片

C.丙图所示显微镜视野中出现的现象是盖片不规范造成的

D.在制作图乙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13.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间的关系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细胞分裂

B.b表示细胞分化

C.乙图代表的层次与植物叶所属层次相同

D.植物体中有丙图代表的层次

14.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中②的结构名称及功能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细胞壁―保护作用

C.细胞核―生命活动控制中心D.叶绿体―能量转换器

15.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某同学有黑纸片遮住叶片的一部分。

此实验的变量是()

A.氧气B.温度C.二氧化碳D.光

16.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纵切面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

C.图中[1]是上表皮,一般分布的气孔多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

17.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子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古代蕨类植物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会形成煤

C.苔藓植物的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D.可以通过解剖花和果实来研究苏铁和银杏等孑遗植物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18.如图是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的结构是[①]_________;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主要分布在[____]液泡内。

(2)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往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要想清晰观察到细胞,需要用_________染色。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往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

染色时,将染液滴加在盖玻片的一侧,用__________从另一侧吸引使得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4)若使用10×目镜和10×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了_____倍,若换用40×的物镜,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_____________。

19.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和去路,A、B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中只有叶肉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能量转换器A、B无论何时都进行着能量转换

C.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图中不存在的路线是⑤⑥D.A为线粒体,B为叶绿体

20.理论上,夏季晴朗的一天中,下列4个时间测定同株植物的有机物含量,最多是(  )

A.8点B.12点C.16点D.20点

21.如图是绿色植物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向上运输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B.②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③表示向根部运输的物质,应是有机物

D.④过程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22.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由于人类生活区域天然湿地的逐渐减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湿地以其独到的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下图是一个以净化生活污水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湿地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中,能够净化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主要是________等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该人工湿地选择水葫芦、荷花和芦苇三种植物,是因为它们对________这一生态因素有着共同的适应。

(3)小鱼可以限制藻类植物的过度繁殖,人工湿地会是一些昆虫的乐园,而昆虫、鱼及植物的种子又会引来各种鸟类入住,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湿地较适用于人口较少的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因为物种不够丰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较弱,目前还无法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23.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及其部分结构示意图。

(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_______、开花、_______、死亡等阶段。

(2)植物体的根不断向下和四周延伸,根的生长与图二根尖结构中[__]细胞的不断分裂,以及[_______]细胞的生长有关。

(3)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_______,同时释放氧气。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由根部吸收,通过图三_______组织中的导管运送到叶片中。

24.实验探究,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土(如图所示),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明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的两种环境。

图中5只鼠妇大小不一,且都放入盒子明亮的一侧。

待鼠妇平静后,开始观察它们的动向,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

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

(3)该实验过程划线部分有3处错误,请你指出1处并改正:

_________。

(4)6个学习小组改进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老师统计各组的第10次数据如下表。

环境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平均值

明亮

5

1

0

2

1

0

1.5

阴暗

5

9

10

8

9

10

8.5

(5)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_______。

(6)分析全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25.月季是北京市市花之一,它姿态优美,芳香馥郁,四季常开,属于蔷薇科,蔷薇属,常绿小灌木,1-2米。

茎直立,小枝绿色,无毛,常有弯曲的刺或无刺。

羽状复叶,叶片先端急尖或渐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尖锐细锯齿,表面鲜绿色,两面均无毛。

花常数朵簇生或单生稀单生,花瓣重瓣至半重瓣,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

果实为球形或梨形。

(1)上文中提到月季的器官有_____。

(2)取一支白色的月季花直接放入新买的蓝墨水中,几小时后可见花瓣部分被染成了蓝色,是由于蓝墨水沿着茎中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至花瓣,同时叶片的_____也被染成蓝色。

(3)一天后发现这枝月季的叶片和花瓣都出现了萎蔫,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蓝墨水的浓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

(4)当今社会,人们对鲜花的需求大量增加,但美中不足的是鲜花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其美丽,给花卉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带来许多不便,某研究团队用水杨酸对月季切花进行喷洒处理以开发保鲜技术。

a.下表为喷洒不同浓度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及品质的影响。

组别

处理

瓶插至盛开天数

(天)

盛开持续期

(天)

瓶插时间

(天)

喷洒蒸馏水

2

12

14

喷洒10mg/L水杨酸溶液

3

13

16

喷洒30mg/L水杨酸溶液

4

14

18

喷洒50mg/L水杨酸溶液

3

13

16

据表可知,喷洒_____mg/L水杨酸溶液喷洒月季切花效果最好。

b.丙二醛的含量变化是衡量细胞膜结构破坏程度的指标之一,丙二醛含量越多,细胞膜被破坏得越严重。

从上图可知,喷洒水杨酸溶液组的丙二醛含量都_____喷洒蒸馏水组,第14天时喷洒30mg/L水杨酸溶液组中丙二醛含量_____,说明细胞膜破坏的程度最轻,细胞内的水分流失的最少,从而最有利于月季切花的保鲜。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分析】

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

【详解】

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在实验中移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B

【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析:

B

【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

具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必须具有的特征。

可以说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特征.病毒的知识学生平时接触的较少,容易忘记。

3.C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引进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

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

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4.B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详解】

A.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受吸收营养面积的影响,不能无限制的生长,A错误。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正确。

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如正常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染色体是12对,因此,不同种类的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是相同的,C错误。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故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示意图中的①表示的是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变大的,②表示的是细胞的分裂,得到相同的细胞,细胞数量增加,③表示的是细胞的分裂,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保持不变。

故D说法错误。

6.D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

【详解】

A、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图中食物链为: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A正确。

B、图中草为生产者,兔、鼠、狐、蛇、鹰属于消费者,共有五种消费者,B正确。

C、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狐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C正确。

D、图中蛇和鹰都以鼠为食,同时鹰还捕食蛇,所以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

图甲是菜豆种子结构简图,A是胚轴,B是胚根,C是种皮,D是胚芽,E是子叶;图乙是玉米种子结构简图,1是种皮和果皮,2是胚芽,3是胚轴,4是胚根,5是胚乳,6是子叶。

【详解】

A.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E子叶中,A正确。

B.菜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E子叶有两片,B错误。

C.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5胚乳,C正确。

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胚的结构是相同的,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菜豆种子的胚包括ABDE,玉米种子的胚包括2346,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以及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D

【分析】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生殖离不开水。

【详解】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容易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可以检测环境的污染程度。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因此也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9.C

【分析】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靠表膜进行呼吸。

【详解】

培养液上层的液体与空气接触,因此在培养液的上层溶解的氧气多,下层溶解的氧气少。

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故草履虫都集中在烧杯水的上层。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0.A

【分析】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实物放大的倒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详解】

A.物像清晰,效果最好,A符合题意。

B.物像不清晰,效果不好,B不符合题意。

C.视野太暗,效果不好,C不符合题意。

D.视野中只有部分细胞,效果不好,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A

【分析】

图中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叶绿体。

【详解】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具有①液泡、⑦叶绿体、⑥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但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如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A正确。

B.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③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B错误。

C.图中的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C错误。

D.②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A。

【点睛】

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本题解题关键。

12.C

【分析】

观图可知:

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⑥反光镜,据此解答。

【详解】

A.据图可知,甲图中的②是细准焦螺旋,调节该结构可使物像更清晰,A错误。

B.乙图中的A细胞位于视野的下方,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所以应该向下移动玻片,就可以让视野中的物像向上移动,B错误。

C.丙图中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制作临时装片时该盖玻片不规范造成的,C正确。

D.图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制作时滴加的液体是清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染色用的是碘液,以便于更清楚地看到个部分结构,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3.D

【分析】

a表示细胞的分裂,结果细胞数目增多;b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乙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丙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丁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人)体。

据此解答。

【详解】

A.a表示细胞分裂,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故A正确。

B.b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B正确。

C.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乙表示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叶片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叶属于器官,故C正确。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分析可知,丙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特点,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4.C

【分析】

图中①液泡,②细胞核,③线粒体,④细胞质,⑤细胞膜,⑥细胞壁,⑦叶绿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⑤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⑥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②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符合题意。

D.⑦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分析】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形成以光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

实验的对照组是未遮光叶片,实验组是黑纸片遮住的部分叶片。

故选D。

【点睛】

熟练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以及各步骤的设置目的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6.C

【分析】

观图可知:

图中1上表皮,2下表皮,3叶肉,4气孔,5保卫细胞。

【详解】

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要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A正确。

B.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即图中的[4]气孔,B正确。

C.图中[1]是上表皮,一般分布的气孔比下表皮少,C错误。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当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而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壁拉直,气孔关闭;哑铃形保卫细胞吸水时两头膨胀而中间彼此离开,气孔张开,失水时两头体积缩小中间部分合拢,气孔关闭,D正确。

故选C。

17.D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故被子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

B.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B正确。

C.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正确。

D.苏铁和银杏等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有种子,但没有果实,D错误。

故选D。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18.细胞壁⑤生理盐水稀碘液清水吸水纸100减少

【分析】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A细胞是植物

解析:

细胞壁⑤生理盐水稀碘液清水吸水纸100减少

【分析】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A细胞是植物细胞,B细胞是动物细胞。

【详解】

(1)植物细胞中,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色素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主要分布在⑤液泡内。

(2)(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