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01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语音.docx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一节语音

第二章语言结构(上)(16学时)

第一节语音(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

2.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

3.掌握音位及音位的组合原则;

4.能划分音位;

5.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语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元音和辅音

2.音位:

音位的定义和性质、音位的变体、归纳音位的原则

3.音位的聚合:

区别特征

4.语流音变

难点:

1.元音和辅音的描写、元音舌位图,

2.归纳音位的原则、音位变体

3.音位聚合群

【教学内容】

一、语音的性质二、音素三、音位

四、音位的聚合五、音位的组合

一、语音的性质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语音和一般声音的本质区别:

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并且这种声音能负载一定的意义,如“”这一串声音同“语言”这个词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它们都属于语音。

而一般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物体碰撞的声音都不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咳嗽声、吃饭时的咀嚼声等虽然也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但这些声音只是人类一种本能的生理反映,并不能负载一定的意义,因而不是语音。

总之,作为语言物质载体的语音,它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受到社会的制约,因此它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受到生理的制约,又是一种生理现象;语音又是一种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具备一切声音的基本特征,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也是一种物理现象;语音由人发出,又由人接受,形成声音的心理印象,受到心理的制约,又是一种心理现象。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的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等。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音在这个系统中起着重大作用。

从语言的层级装置上看,它的基础部分完全是语音组成,就是语言装置上层的每一个级也离不开语音。

从言语交际的过程上看,言语交际编码、发出、传递、接收(感知)、解码五个阶段都和语音有关,特别是发出、传递和接收三个阶段更是语音学研究的重点。

对这三个阶段研究的结果产生了现代语音学的三个分支学科:

发音语音学(着重语音产生的生理研究)、声学语音学(着重语音传递的物理研究)、听觉语音学(着重语音感知的心理研究)。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物质外壳,人们更要研究在具体语言中的语音是如何载义与辨义的,于是出现了音位学,后来称为音系学。

音系学着重从语音的社会功能上研究语音。

(二)语音的物理属性

1.声音的形成

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并推动周围的空气形成声波;声波传到人的耳朵里,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

物体振动的情况往往很复杂,下图是一种单纯的振动产生的声波:

(通过图示理解几个术语:

波峰、波谷、波长、振幅、频率)

声波图(引自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图中是两个完全的波,它们是由两次振动所产生的。

A、A′叫做“波峰”,B、B′叫做“波谷”,A—A′、B—B′叫做“波长”。

A—C、B—D叫做“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每秒振动一次就是一个赫兹,每秒振动1000次就是1000赫兹。

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轻重,频率的多少决定声音的高低,物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声音的长短。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质的不同,比如钢琴和黑管、胡琴和笛子发出的声音截然不同,人们一听便可以分辨出来,声音这方面的属性叫做“音质”。

2.声音的四要素

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声音的四要素”。

任何一种声音都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物理属性,语音也不例外。

(1)音高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音高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的大小同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有关。

大的、长的、粗的、厚的、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小的、短的、细的、薄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也高。

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的声音高而男人的声音低的缘由,前者声带短而薄(约13毫米),后者声带长而厚(约17毫米)。

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

音高变化在语言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汉语等声调语言中,音节内的音高变化构成能够区别意义的声调。

比如汉语普通话“妈”、“麻”、“马”、“骂”这四个词就是由这种音高变化来区别的。

语言中句子的语调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它可以表达各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等。

比如在北京话里,“他不来”这句话,如果句末的“来”音高压低,就表示这是对一个事实的陈述,如果“来”的音高抬高,则表示询问。

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2)音强(音重)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

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英语、俄语等语言的词重音,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

比如英语中的content[]是名词,意思是内容;content[]是形容词,意思是“满意的”。

汉语北京话中的“地道”的第二个字如果读成轻声,是形容词,意思是“纯正的”;如果不读轻声,是名词,意思是“地下坑道”。

(3)音长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

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英语中的pool[](水池)与pull[](拖、拉)、[si:

t]seat—[sit]sit(坐),广州话的[:

55](街)—[55](鸡)。

就是利用长短音的对立来区别意义的。

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是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变化之间的对比,而不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4)音质

音质又叫音色,是声音的个性或品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

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这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

语音中的不同音质是如何形成的?

语音中音质的不同也是由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三个因素决定的。

具体来说,语音中的音质决定于:

1)声带振动不振动——发音体;2)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发音方法;3)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共鸣器的形状。

音质在语言中的作用

对人类语言而言,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

它对区别不同的语言形式,从而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汉语普通话的“不”()和“爸”()这两个不同的意义就是依靠u和之间的音质差别来区别的。

3.基音和陪音、乐音和噪音

发音体振动有规则振动和不规则振动之分。

不规则振动形成噪音,如雷声、枪声、锯声。

语音中声带不振动的清辅音也是噪音。

规则振动又有简单、复杂之分:

前者形成纯音,如音叉发的音;后者形成乐音,如乐器奏出的音。

语音中的元音都是乐音。

复杂音由简单音构成:

乐音由纯音构成。

若干个纯音中频率最低的叫基音,其余的是陪音。

基音的频率叫基频,强度最大,决定着整个乐音的调子(音高变化),陪音的频率是基音的整数倍,陪音决定整个乐音的音质。

(三)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它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人的发音器官由三部分组成:

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⒈肺——发音的动力源

⒉喉头和声带——发音体

⒊口腔、鼻腔和咽腔——发音的共鸣腔

主动的发音器官:

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能活动)

被动的发音器官:

上齿、齿龈、硬腭(不能活动)

(四)语音的心理属性

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因此语音与人类的心理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作为心理现象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同样的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有时能被感知,有时则并不能被感知,这只能从语音的心理属性中得到解释。

2.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人的听觉器官好像一个滤波器,它把收听到的别人说出的语音以及反馈回来的自己的语音要进行一番“过滤”和筛选,对那些细微的与本质无关的语音现象是“听而不闻”的,对不同人发音上的细小差异是“不予理睬”的。

人的听觉器官把听到的语音进行一定的过滤和筛选之后,再输送到大脑的语言听觉中枢。

大脑听觉中枢只选择并提取与识别语音有关的特征,而舍弃其他信息。

(五)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虽然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等自然属性,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一般声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约定不同,因此,同一个意义可以采用不同的语音形式去表达,如“鸡”,汉语普通话读[],汉语广东话读[kai];而同一种语音形式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fei]这个音节,在汉语普通话中可以表示“飞”、“非”、“妃”等意义,而在英语中则可以表示“小妖精、仙女(fay)”和”接合、恰好吻合(fay)”等意义。

2.语音具有民族性。

各民族语言均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在不同的语音系统中,一些相同的语音现象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如汉语普通话中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可分“送气的”和“不送气的”两组,因为这“送气”和“不送气”有别义作用:

[55]和[55]不同;而在英语中清辅音的这种“送气”和“不送气”却无区别意义的作用。

3.语音的地域性。

即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比如汉语中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方言,就具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语音的这种地域特征同样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

二、音素

(一)音素和音标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音标。

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是“国际音标”。

这套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后来经过多次修订、补充,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6年。

国际音标有很多优点:

首先,记音准确。

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

其次,形体简单清晰,便于学习运用。

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大部分直接采用拉丁字母小写的印刷体,,如a、b、c等,不够用时以下述方法解决:

或将两个拉丁字母合为一体,如等,或将拉丁语倒写,如、、、等,或对拉丁字母稍加变形,如、等,或小写字号的大写字母(如E、A、R),借用希腊字母(如β、θ),用草写体(如)。

最后,它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以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比如音素右边标“:

”表示长音,音素右边或下边标“+”表示舌位或发音部位较前,标“-”表示舌位或发音部位较后,“h”放在字母的右上角,表示发音时送气,音素上边标“~”表示鼻化等,因此,它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由于有这些优点,国际音标已得到世界各国语言学界的公认。

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国际音标在使用时通常要在符号外加上方括号[]。

国际音标的记音有严式宽式之分。

(二)元音和辅音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气流是否受阻、发音器官紧张的状况、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颤动。

1.元音的分类

元音的性质决定于共鸣器的形状。

不同的元音是由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而口腔形状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舌头活动的位置。

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可以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两大类。

⑴舌面元音

舌面元音的音质主要决定于舌位和唇形的变化。

舌面元音可以根据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分为不同的类别。

八个基本(标准)元音:

、、、、、、、

⑵舌尖元音

根据发音时舌尖的不同状态,可以分为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卷舌元音([])。

此外,根据软腭的升降情况,还可以把元音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

2.辅音的分类

辅音的音质决定于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声带振动与否、气流强弱以及气流受阻的部位。

辅音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分类。

⑴发音部位

唇音(双唇、唇齿)、舌尖音(前、中、后)、舌叶音、舌面音(前、中、后)、小舌音、喉音。

⑵发音方法

①阻碍方式根据形成和消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

②声带是否颤动

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把辅音分为清音、浊音两类。

③气流的强弱

按发音时气流的强弱,可以把辅音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

辅音的描写:

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结合起来描写。

如:

b[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三、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以语音的生理、物理属性为基础)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但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来看,作为具体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它的最小单位不是音素,而是音位。

音位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的标写方式是在国际音标符号的两侧各加一条斜线,如“a音位”标写为/a/。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音位的性质

1.辨义功能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每种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音素,这些音素从音质角度看均存在差异。

这些音质有差异的音素从社会功能上看,有的与意义的差别相联系,可以区分不同的意义;有的则与意义的差别无关,没有区分意义的功能。

凡彼此的差别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属于不同的音位。

如汉语普通话里的[p]和[p]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标”[]和“飘”[]的不同词义就是靠这两个辅音的差别来区别的,因此它们应分立为汉语普通话里的两个辅音音位,分别标写为/p/和/p/。

汉语普通话里的[a]、[A]、[]是一个音位,因为在实际说话的时候,不管你发的是哪个a,都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把“他”[tA],说成[ta]或[t],意思都不变,这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别没有区别意义的功能,因而不能分立为不同的音位。

因此普通话的[a]、[A]、[]属一个音位/a/。

说音位能够区别意义,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

严格说来,音位并不直接区别意义,它直接区别的是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只是由于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因此区别了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间接地也就区别了它们的意义。

2.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所谓“最小的”是指从中不能再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

如汉语普通话的[t]、[t]、[t]具有辨义功能,但它们不是最小的,还可以切分成更小的语音单位:

[t]、[A]、[a]、[n]、[]、[],其中[t]、[n]、[]不但具有辨义功能,又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因此它们都是汉语普通话里的音位。

[a]、[A]、[]虽然是最小的单位,但没有辨义功能,只能归并为一个音位/a/。

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

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每种语言或方言的音位都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而不同于其他语言或方言的系统。

处于不同系统中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不同表现为:

第一,不同的语音系统各有不同的音素,因此具有不同的音位。

比如汉语普通话有舌面辅音音位//、//、//,英语、俄语里则没有;英语有舌叶辅音音位//、//、//、//,汉语普通话则没有。

第二,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际上并不对等。

比如汉语普通话和法语里都有元音音素[a]和[],汉语普通话里[a]和[]的差别不能区别意义,它们同属于/a/;法语里[a]和[]的差别能够区别意义,像tacher[](弄脏)和tacher[](努力)这两个不同的词义就是靠[a]和[]的差别来区分的,因而它们分属/a/和//两个音位;可见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和法语的音位/a/虽音位符号相同,但实际内容并不一样。

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第一,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音质不同音素也就不同。

音位是从辨义功能(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因此功能方面的语音单位(音位)与音质方面的语音单位(音素)也就不会一一对应。

一个音位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一组音素构成。

第二,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音素并不专属于哪一种语言或方言,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可以有相同的音素。

第三,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上划分与归并。

(二)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的音素)

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

即音位是从音位变体中抽象概括而来的,而音位变体则是音位的具体体现,音位存在于音位变体之中,没有音位变体也便无所谓音位。

例如普通话里的/a/(音位),当它处在n前的时候读[a](如[an]安),当它处在前的时候读[](如昂[]),单用的时候或无韵尾的时候读[A](如啊[A]、他[tA])。

可见/a/由于出现的语音环境(条件)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实际读音也不大相同。

但是这些不同的读音,当地人听起来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a][A][]都是/a/的“音位变体”。

/a/就是从这些具体的音位变体中概括出来的。

标写的时候,通常从各音位变体中找一个常见的、好认的、便于印刷的符号作代表,加上//,表示它是音位,不加//表示音位变体。

(如下表所示)

音位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a/

[a]

韵尾[-i]和[-n]之前

[A]

单用或无韵尾(辅音后)

[]

韵尾[][]之前

[]

韵头[i-]、[y-]与韵尾[-n]之间

[]

儿化韵之前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条件变体

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例如上面谈到的[a、A、、、]都是的条件变体。

英语的,在[]后,发不送气音的[];在词首时发送气音[],它们的出现条件不同,因此[]和[]是音位的两个条件变体。

2.自由变体

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的音质虽有差别,但是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差别,或者认为这种差别并不重要,总是把它们当作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

例如福州话声母[n][l]不分,“南”、“兰”同音,读成[nan]或[lan]都可以。

[n][l]是音位/n/的两个自由变体。

(三)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

归纳音位的原则,通常说有三种,即对立、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

1.对立原则

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

这就是归纳音位的“对立原则”。

在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假如两个音素构成对立关系,它们就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例如普通话“度”[51]—“兔”[t51]—“怒”[51]—“路”[51]中的[t][t][n][l]4个音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51])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作用,它们在普通话里分属4个不同的音位。

要确定某个音素是否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较好的办法是替换法。

把需要进行音位分析的若干个音素逐个放到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进行替换比较,如果引起了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就说明这些音素处于相互对立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音位。

可以作如下操作:

(1)为这组音素设置一个语音环境;

(2)将这组音素逐个在这个环境中进行替换;

(3)观察有否引起意义的变化

(4)得出结论:

这组音素应分属不同的音位还是应归为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

例如:

要确定[t]、[ts]在汉语普通话里是一个音位还是两个音位,

(1)先设置一个语音环境[an51]。

(2)将[]、[ts]置于这个语音环境中进行替换,得到[tan51]和[tsan51]两个音节。

(3)观察[tan51]和[tsan51]可以发现,[t]和[ts]的替换在汉语普通话中引起了意义的改变,分别得到了“战”和“暂”。

(4)替换的结果说明,由于[t]和[ts]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替换引起了意义的改变,所以它们之间的语音差别是具有辨义功能的对立性差别,[t]和[ts]应该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如果不同的音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那么这些音素处于非对立的关系。

如清音浊音在汉语普通话里是不能区别意义的,把“爸”[pA51]读成[bA51]意义并没有改变,人们仍然听得懂,只是觉得发音不准确而已。

音素间的对立关系和非对立关系是音位理论的基础。

凡是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而处于对立关系的音素必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凡是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而处于非对立关系的音素可以归并为同一个音位。

对立原则是归并音位的最重要原则。

2.互补原则

互补关系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出现的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即甲音素出现的位置,乙丙等音素决不在那儿出现,乙音素出现的地方,甲丙等音素也决不在那儿出现,以此类推,这种现象就叫互补关系。

甲乙丙等几个不同的音素处在互补的位置,或者说处于互补状态。

具有互补关系的几个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是互相排斥的,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同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这就是归纳音位的“互补原则”。

典型的互补关系是汉语普通话中表示/a/音位的几个音素。

如“看、大、剪、刀、把儿”这五个音节中,严格来讲,其中的元音音素是不一样的。

国际音标是[kan51、tA51、214、55、pr51]。

这里的几个元音音素[a、A、、、]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是不区别意义的,但在运用中,它们决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a]只出现在[-i]和[-n]之前;[A]只出现在辅音之后和单独存在时;[]只出现在[-i]、[-y]与[n-]之间;[]只出现在[-]、[]之前;[]只出现在儿化之前。

它们存在互补关系,应归并为一个音位。

又如,在英语里,[p]和[p]也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如sport和port,[p]只出现在[s]后,读成不送气音,[p]只出现在词的开头,读送气音。

在英语里,[p]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p],[p]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p],它们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彼此处于互补的关系(非对立的),而不是对立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