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5427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docx

专题十五文言断句与简答

第五部分 文科加考项目

专题十五 文言断句与简答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

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

1.“断句+简答”的题型作为文言知识和能力考查的重要补充,形式稳定,选材精短,注重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结合。

2.简答题的命题点非常灵活,涉及文学、文体、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考查,也可以是对节选文字的概括评析,但以常见浅显为主,并结合所学教材的知识,不会偏怪艰深。

考情观察

1.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在文学与历史等交叉点上的思维能力,选材仍将以论述类文本为主。

2.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仍将以重要的、常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的记忆与理解方面的知识为重点对象。

3.概括要点或主旨重在考查考生对于文本内容某方面的提取与整合、概括与评价,还有对于高中所学相近内容的辨析延伸,对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评述,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确认。

分析解读  考纲要求对课外一段文言材料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

同时在“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这部分规定:

“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课外”强调了文段材料不会来自必修或者选修教材;“一段”说明了选文是比较精短的;“全部或部分”则表明因文设题,不苛求断句文段的长短;“回答相关问题”说明所涉及的问题跟文言语段有着一定的联系,或者是对文言语段的理解、归纳,或者是对文言语段相关内容的拓展、延伸。

从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文言文断句的选材大多为议论性文字。

2017、2016年均要求点断4处,赋4分;2015年要求点断5处,赋5分;2014年要求点断3处,赋3分;2013年要求点断6处,赋6分。

简答题一般为两题,形式多为填空题和概括题。

这一命题思路可能仍会延续。

疏通文意、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因此,断句前,要熟读精思。

读不懂或不理解就可能影响断句,强行点断,节奏失衡,导致失误。

另外,虚词也是断句的依据之一,如果对虚词的用法不甚了解,错断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如果不懂文言语法,浏览马虎,不按规范,就容易使完整的句子支离破碎。

简答题考查学生在阅读、断句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设题:

考查文学常识,考查文化常识,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等等。

命题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

 

答案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解析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是一个主谓句,主语是否断开要看情况,有空间就断,没有空间就连在一起。

“因并废其文”是动宾结构,省略的主语即“后来卑陋之士”,前后应断开。

“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生平”是在世之年的意思,与后面的“死后”对举;又因为“胡”为“为什么”之意,为疑问副词,应放句首,所以“此公生平所谓流俗”之后断开。

 

答案 苏洵 苏轼

解析 与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齐名的苏门三父子:

苏洵、苏轼、苏辙。

父亲是苏洵,兄长是苏轼,弟弟是苏辙。

 

答:

 

 

答案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解析 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如“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等,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概括。

核心考点 对课外文言材料的断句。

审题关键 ①画线部分需要断几处和有多少分;②画线部分的意思与上下文有着怎样的联系;③只需要在断句的地方用“/”隔开,不需要加标点。

解题方法 ①通读大意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文段大致内容予以把握;②关键词判定法,即根据文句中一些关键性代词、虚词、疑问词进行判断,比如本句中的“因”“此”“胡”等,尤其是文句结尾有问号,可知“胡”在尾句中;③对举判断法,即依据文句中前后对举的内容进行判断,如通过本句中“生平”和“死后”的对举,可知“流俗”后应断开。

另外,还有依据句式判断,根据句子总分关系判断,根据修辞判断,等等。

易错警示 ①不懂文段大意,导致对画线句理解不准;②不会依据关键词进行判断,导致断句错误;③断句后不进行验证,看不出自己断句导致的语法不通。

命题规律 ①江苏高考文科加考每年必考内容,分值近两年稳定在4分;②延续江苏近年来一贯的考查形式,从一个语段中抽出几句话要求学生断句。

能力要求 ①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断句的能力;②能够借助一定的关键性词语进行断句;③能够依据句式和句子的结构特点进行判断。

命题技巧 ①选材多为哲理小品文、人物评论或文艺评论等议论性文字;②画线句子基本能让考生根据一定的语法现象和语感,并借助一定的断句知识判断出来;③命题者所选的画线句子一般都有对断句提示的内容,比如主语变化、标点暗示以及句式对应等。

核心考点 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审题关键 从题干上看,不仅要结合文段意思作答,而且从“老苏、大苏”看,空格处应该填人名。

解题方法 ①结合文意法,通过“文中”二字可知应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写“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且有“欧集”“曾集”,可推知老苏、大苏分别为苏洵、苏轼;②积累文学常识。

易错警示 ①文学常识积累不够,不知道“三苏”;②不能够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命题规律 江苏近年连续考查文学常识,尤其是文艺性著作的作者,需要引起重视。

能力要求 ①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②能够读懂文言语段,并依据语段内容进行大致的推断。

命题技巧 与前两年直接考文学常识不同,2017年的考查需要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作答。

核心考点 筛选概括文本信息。

审题关键 ①要有一定的概括;②“不同时期的命运”需要先分别找出不同时期和命运,再进行概括。

解题方法 ①明确答题指向法,题干中“不同时期”“命运”限定了答题指向;②关键词概括法,即寻找针对答题指向的关键词进行概括,如关于“时期”的关键词为“政和间”和“靖康”。

易错警示 ①文学常识积累不够,不知道“政和”“靖康”代表年号;②文言文理解能力不够,不能理解文章意思;③概括用词不准确。

命题规律 江苏文科加考题每年必考内容。

能力要求 ①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②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因命题材料多为议论性文字,一般本题要求概括特点、观点、角度或内容等。

  [参考译文]

宋政和年间官局编书,众多大臣的文章,唯独《临川集》能够参与其中。

靖康之祸(后),官书散落丢失。

私集竟然也没有完善的版本,不像欧阳修的集子、曾巩的集子、苏洵和苏轼的集子盛行一时。

王文公是超出同类的英才,正气所产生。

同时代的文人,虽然有的人意见向来与他不同,尚且推崇王文公的文章,口中赞许心中佩服,经常是到了极点。

而后来一些品质恶劣的人,不满王文公的宰相的功业,于是一并废止他的文章,这就是王文公生平所说的世俗。

为什么在王文公去世后还是这样呢?

 

五年高考

模块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6江苏,2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昔江淹有言:

“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

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

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钅术心亦何所发明?

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

(2)除陈寿外,“前四史”的另外三位作者是     、     、     。

(3分) 

(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3分)

答:

 

 

答案 

(1)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钅术心/亦何所发明?

(2)司马迁 班固 范晔

(3)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参考译文]

过去江淹说过:

“(说到)编纂史书的困难之处,没有比写志更难的了。

”(这)确实因为志是国家典章制度的寄托,不是谙熟典故的人不能做。

陈寿号称擅长叙述,李延寿也号称能穷究、洞悉旧事,然而(他们)所著的两部史书,(尽管)都有纪和传两部分,(但他们却)唯独不能写志,(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

更何况上下几千年,贯穿二十五个朝代,想用微不足道的学识持笔在史书中删正改定,即使再穷尽气力、呕心沥血(用心极苦),又有什么新的创见呢?

我姑且辑录见闻,以防备遗忘罢了。

2.(2015江苏,20—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

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2)《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

(1分) 

(3)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

(4分)

答:

 

 

答案 

(1)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2)刘义庆

(3)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加评述。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武林人王子丹麓,亲手修订了《今世说》一书,他模仿刘义庆所作《世说新语》的形式,而减少了一些条目。

我拿过来读了一下,文中所载之事,既有清兴盛以来的名臣和重相,也有来自民间的隐士、学士,文中的一字一句无不是作者广泛搜集而来,根据文章内容合理分类,成一家之言。

其主要内容引自那些流传广泛的序记杂文中引用的重大事件,他都不敢妄自多加一词。

他的叙事详备,处理谨慎,不厌其烦可见一斑。

3.(2014江苏,20—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

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

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

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2)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      。

(限填城市名)(1分) 

(3)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分)(  )

                  

A.《史记》B.《汉书》

C.《后汉书》D.《宋史》

(4)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

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答案 

(1)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2)洛阳

(3)C

(4)时代诗风、家庭影响、创作时间。

[参考译文]

今日读《列女传》中蔡琰的两首诗,诗中的言辞明白晓畅,直抒胸臆,很像世上所流传的《木兰诗》,后汉时的东京(洛阳)没有这种诗风。

建安七子的诗,尚且隐藏锋芒,不完全表露自己的情感,何况是蔡伯喈(蔡邕)的女儿呢?

又加上蔡琰流离北方,一定是在父亲蔡邕去世之后;而董卓被诛之后,蔡邕才遇祸(被害)。

现在这两首诗中竟然说被董卓所驱而被掳掠到胡地,就更清楚它们不是真的了。

大概是拟作的作者疏忽,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荒疏浅陋,于是将这两首诗记载在蔡琰的本传中,可以让人一笑啊。

4.(2013江苏,19—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2)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

(2分)

答:

 

 

(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15个字。

(2分)

答:

 

答案 

(1)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2)表 世家

(3)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尽地力。

[参考译文]

(这时)齐桓公采用管仲的策略,掌握着物价变化的法则,不让商人操纵市场。

注重发展山区和湖海的事业,从而国力强大,各国诸侯都对齐国臣服,就是靠着这个使一个不起眼的齐国成就了霸业。

后来魏国重用李克,充分发挥土地的效力,结果使魏文侯成了战国初期的一代英主。

从此以后,各国经常发生战争,都在搞阴谋诡计而不再讲仁义,都在争相搜刮民财而不再讲究谦让。

当时百姓中那些富的财产可以达到以亿计,而穷的竟连糟糠都吃不饱;那些诸侯们吞并弱小的,让他们向自己称臣;而许多弱小国家则干脆被人家消灭了。

一直发展到秦朝,终于以武力统一了天下。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每题训练时间为10分钟)

1.(2018苏州期初调研,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节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4处)(4分)

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2)柳宗元,字    ,世称    。

他与韩愈在文坛上发起领导      ,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

(3分) 

(3)愚溪“无以利世”在上文中有哪些表现?

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3分)

答:

 

 

 

答案 

(1)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

(2)子厚 柳河东(河东先生)或柳柳州 古文运动

(3)河道太低,不能灌溉;水流湍急,浅滩和石头多,大船不能驶入;河道既浅又狭窄,蛟龙不能兴云布雨。

[参考译文]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

可现在这条溪竟然被“愚”字辱没,为什么呢?

因为它河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河道)既浅又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布雨。

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

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故意表现得很愚笨。

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

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

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我可以独自占有它并给它命名了。

2.(2018徐州调研,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

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

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

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

《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

《玉玦》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使人厌恶。

(节选自王骥德《曲律·论用事》,有删改)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

(2)文段中《西厢》《琵琶》的作者分别是    和    (姓名)。

(2分) 

(3)结合文本,概括曲中“用事”的要义。

(3分)

答:

 

 

答案 

(1)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

(2)王实甫(王德信) 高明(高则诚)

(3)引得正确,用得恰当;明暗隐显,不需解说;化入文中,不留痕迹。

[参考译文]

词曲的精妙之处,不在于使用典故,也不在于不使用典故。

喜好用典故的缺失在于堆积典故,没有典故可以运用的缺失在于文辞枯竭单调。

关键在于多读书,多见识典故事实,援引正确,使用恰当,常见的典故隐晦运用,冷僻的典故明确运用,一定要让唱出来时人人都能听懂,不需要另外解说。

另外,高明的(一等的)用典是运用在句中,让人没有察觉,犹如禅家所说的把一撮盐放入水中,喝水时才觉出咸味,这样使用典故才是妙手。

《西厢》《琵琶》使用典故虽然很多,然而无不恰到好处,所以动人。

《玉玦》句句使用典故,犹如盛书的柜子,使人厌恶。

3.(2018宿迁、淮安期中,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余友贺方回,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绝一世。

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

或讥方回好学能文,而惟是为工,何哉?

余应之曰:

是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已焉而不得者。

若其粉泽之工,则其才之所至,亦不自知也。

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节选自张耒《东山词序》)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

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2)文中的“屈宋”分别是    、    。

(填写姓名)(2分) 

(3)根据文意,概括贺方回词的特点。

(4分)

答:

 

 

答案 

(1)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2)屈原 宋玉

(3)词倚声而作,可以歌唱;词作饱含真情;语言丰富华丽;格调高洁悲壮。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贺方回,学问广博,擅长写文章,而(在)乐府歌辞(上)的创作,高超卓绝,超过世人。

大概都能依照歌曲的声律节奏谱写歌词,所写歌词都可以传唱。

有的人讥讽贺方回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却只是在填词上工巧,为什么呢?

我回应他说:

“这就是所谓的源心而发,随口就谱写而成,即使想停止也不可做到。

如果他增加一些粉饰,那么他的才能所达到的境界,也是他不自知的啊!

其壮丽堂皇犹如游览世族大家的厅堂,其妖媚犹如拥抱王昭君、西施的衣袖;其清幽洁净就像屈原、宋玉,其悲壮就像苏武、李陵,大概有许多不可以说得完啊。

4.(2018泰兴三中一调,2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

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

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

(2)王安石,字    ,号    ,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分) 

(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韩子和子厚态度的异同。

(2分)

答:

 

 

答案 

(1)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

(2)介甫 半山

(3)同:

韩柳二人齐名,都值得敬畏。

异:

韩愈继承道统,更为不凡。

[参考译文]

自从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

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韩愈曾对人讲过写作文章的问题,说要如此如此,柳宗元也说过要如此如此。

我怀疑两人只是给人讲了语言表现方面的问题,而写作文章的本意,并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够了。

5.(2017苏州一模,20—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六经之文不相师也,而后世不敢轩轾。

后之为文者,吾惑矣。

拟韩临柳效马学班代相祖述窃其糟粕谬矣。

夫文以载道也,苟文足以明道,谓吾之文为六经可也。

何也?

与六经不相叛也。

否则,发明申韩之学术,饰以六经之文法,有道君子以之覆瓿矣。

(节选自吕坤《呻吟语》)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

拟韩临柳效马学班代相祖述窃其糟粕谬矣。

(2)“申韩”是申不害和    的合称,后世以此代称我国古代    家及其学说。

(2分) 

(3)这段材料中,吕坤对文章写作持什么观点?

(4分)

答:

 

 

答案 

(1)拟韩临柳/效马学班/代相祖述/窃其糟粕/谬矣。

(2)韩非 法

(3)不要在文法上去模仿;文章应能明道。

[参考译文]

“六经”中的文章不相互师法,但后世不敢评论哪个高哪个低。

对后世那些写文章的人,我就有些迷惑了。

他们模拟韩愈,模仿柳宗元,效法司马迁,学习班固,一代代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窃取了前人的糟粕,错了。

文章是用来表达某种思想、道理的,如果文章足够用来阐明儒家之道,那么认为我的文章是“六经”也行。

为什么呢?

因为它没有违背“六经”。

否则,阐发申韩法家学说,而以“六经”的文法来修饰,有道义的君子会以此盖酱缸了。

6.(2017无锡一模,20—22)阅读材料,完成

(1)—(3)题。

(10分)

尝试论之曰:

《诗序》云:

“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

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

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

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节选自萧统《<文选>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2)材料涉及“汉赋四大家”中除班固外的其他三位,这三位分别是    、    、    。

(3分) 

(3)根据材料,概括“赋”这种文体的发展过程。

(4分)

答:

 

 

答案 

(1)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2)司马相如 张衡 扬雄

(3)赋本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经荀卿、宋玉标明赋体,贾谊、司马相如继续发扬,此后达到繁荣。

[参考译文]

让我尝试议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诗序》上说:

“《诗经》有六义:

第一个叫作风,第二个叫作赋,第三个叫作比,第四个叫作兴,第五个叫作雅,第六个叫作颂。

”至于现代的作者,跟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