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715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

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质量一开始就不断增加,故错误;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反应一开始就有,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开始pH大于7,稀盐酸最后过量,最终溶液的pH将会小于7,故正确;

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被消耗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

C。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B.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C.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

向一定量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当加热一段时间以后,生成氧气、氯化钾,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质量不变。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此选项正确;

B.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2AgNO3=2Ag+Zn(NO3)2,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溶液反应,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变大,图像应先降后升,此选项错误;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使pH值逐渐变大,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7,此选项正确;

D.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氯化镁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开始时就生成沉淀,当H2SO4和MgCl2完全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也不再产生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pH>7

B.c点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b点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小

D.d点时,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后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NaOH+HCl=NaCl+H2O,MgCl2+2NaOH=Mg(OH)2↓+2NaCl,a点时,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显酸性,pH<7,故A错误;

B.c点时,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和生成的氯化钠两种溶质,故B正确;

C.b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因为反应中无气体、沉淀生成,所以溶液质量大于原混合溶液质量,故C错误;

D.d点时,生成了8g氢氧化镁沉淀,设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解得x=8g

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包括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所以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8g,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能从图像中获取正确的化学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硝酸锌逐渐增加,直至硝酸银与硝酸铜完全反应,选项正确;

B、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银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硝酸银完全反应时硝酸银的质量为零,选项错误;

C、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银的质量比=65:

21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则溶液的质量减少,由化学方程式Zn+Cu(NO3)2=Zn(NO3)2+Cu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铜的质量比=65:

64,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质量增加,选项正确;

D、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才有铜生成,铜的质量开始增加,直至硝酸铜完全反应,选项正确,故选B。

5.为了反映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实验,四组同学分别给制了相似的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A

加热一定质量KMnO4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MnO2的质量分数

B

将少量CO2通入石灰水

CO2的体积

沉淀质量

C

生锈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时间

H2的质量

D

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加热时间

生成铜的质量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一定质量KMnO4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开始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逐渐增加,固体的总质量不断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加热一段时间后由零开始增加,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再变化,固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A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将少量CO2通入石灰水,沉淀的质量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开始由0逐渐增加,二氧化碳反应完全,沉淀质量不再变化,坐标图中Y轴表示沉淀的质量应该从0点开始增加,B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生锈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三氧化二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刚开始没有氢气生成,表面铁锈反应之后,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氢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是一算时间之后由0开始逐渐增加,铁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C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单质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反应一段时间后铜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加,单质碳或氧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D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观察实验图象,得到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CaO

B.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

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

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冷却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又逐渐增大至恢复原样,符合题意;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与稀硫酸反应:

,铁与稀硫酸反应: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铁,不符合题意;

C、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同时,氢氧化钡也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故一开始就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

D、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是不会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

B.向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

C.向一定量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稀盐酸前不能产生氢气,起点应从原点开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当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二氧化碳,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氧化铁不断溶解,溶液中铁元素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稀盐酸不断加入,氢氧化钠不断减少,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8.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的质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那么铜的质量不断的增加,直至铁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增加,关系正确;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断的增加,即使反应完全,溶液中水的质量也不断的增加,因为盐酸中含有水,关系错误;③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逐渐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关系正确;④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元素只存在于固体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关系错误。

故选C。

9.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所得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和HCl

C.80~100s,金属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100~150s,压强减小是因为无气体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首先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氧化铝反应完后,里面的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压强变化图分析,0~50s压强无变化,说明稀盐酸与铝表面的氧化铝反应,50s~100s,压强变大,说明稀盐酸开始与铝反应,有气体产生压强变大。

【详解】

A、根据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图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上升,反应放出热量,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压强图可知50s之后铝与稀盐酸反应,0~50s是氧化铝与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铝和未反应完的氯化氢,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压强图可知50s之后铝开始与稀盐酸反应,100s时反应结束,选项C不符合题意;

D、100~15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的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10.已知某混合溶液由NaCl、HCl、K2CO3、H2SO4、CuCl2、MgSO4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

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Ba(OH)2溶液的关系如图。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A.HCl、CuCl2B.HCl、MgSO4

C.CuCl2、H2SO4D.NaCl、K2C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HCl、CuCl2,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沉淀生成,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选项正确;

B、HCl、MgSO4,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所以氢氧化钡和盐酸,氢氧化钡和硫酸镁的反应同时进行,即:

加入氢氧化钡后立即生成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

C、CuCl2、H2SO4,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

D、NaCl、K2CO3,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只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沉淀,和氯化钠不反应,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

故选A。

11.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

向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故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B.

等质量,不同颗粒大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

常温下,烧杯中的KNO3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D.

CO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等质量,不同颗粒大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碳酸钙和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常温下,烧杯中的KNO3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部分硝酸钾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因此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最终固体质量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

B。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

(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列举出与此反应中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物质____(填化学式);

(3)写出②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

【答案】CuSO4;3CO+Fe2O3

2Fe+3CO2H2或C;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所以A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所以B是氧化铁,F是铜,再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和B反应生成C和D,所以D是铁,D和E反应生成F和G,所以E是硫酸铜、硝酸铜或者氯化铜,G是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或者氯化亚铁。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E的化学式可能是CuSO4;

(2)①对应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

2Fe+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常作还原剂的物质还有氢气,碳单质等;(3)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等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CO2COH2CH4CuO+H2

Cu+H2O置换反应

【解析】

【详解】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

O2,CO2,CO,H2,CH4;

(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O+H2

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

CuO+H2

Cu+H2O置换反应。

15.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

(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_____,写出一个符合A→D的化合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

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_____,C→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答案】CO22H2+O2

2H2O;Na2CO3Na2SO4+BaCl2===BaSO4↓+2NaCl。

【解析】

【详解】

(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B可以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D是水,A是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是CO2,A→D的化合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2H2+O2

2H2O;

(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A为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钠,C是氯化钠,D是硝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Na2CO3,C→D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BaCl2=BaSO4↓+2NaCl。

16.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石灰石,D为蓝色沉淀,C和E为只含一种物质的溶液,I为生命之源.“→”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B  ,I  .

(2)写出合理的C和E反应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

(3)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F中一定含有  ,滤液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答案】

(1)CaO;H2O

(2)CuCl2+Ca(OH)2=Cu(OH)2↓+CaCl2;复分解反应

(3)Cu、Fe;Zn2+

【解析】

试题分析:

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碳酸钙,I为生命之源,I是水,根据B与I反应能生成C是氢氧化钙;D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是氢氧化钙和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反应产生的,因此可以是氯化铜等;因此

(1)B是CaO;I是H2O;故填:

CaO;H2O;

(2)C和E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铜等的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CuCl2+Ca(OH)2=Cu(OH)2↓+CaCl2;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填:

CuCl2+Ca(OH)2=Cu(OH)2↓+CaCl2;复分解反应;

(3)E为铜盐,锌粉和铁粉加入铜盐中发生了三个反应:

锌与铜盐反应生成铜和锌盐,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锌与亚铁盐反应生成铁和锌盐;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剩余,即铁或锌,如果锌有剩余,锌会把溶液中的铜、铁都置换出来,所以这时滤渣成分是锌、铁、铜,如果是铁,则铁会把排在它后面的铜全部置换出来,这时滤渣成分是铁、铜;所以这两种情况中一定存在的是铁和铜;如果锌有剩余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铜离子都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

故填:

Cu、Fe;Zn2+.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D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以及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等进行分析即可.

17.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溫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