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280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

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pH的变化图像

1.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继续溶解至饱和,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与图象不一致;故A不正确;

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开始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直至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B正确;

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剂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随着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越来越弱,但应仍为碱性,不可能成为酸性,与图象不符,故D不正确。

故选B。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与稀盐酸反应:

,铁与稀盐酸反应:

,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相同质量的镁、铁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符合题意;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由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故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水稀释氯化钠溶液

B.

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分解产生氧气

C.

向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加热碳酸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化钠溶液为中性,pH=7,加水稀释氯化钠溶液,pH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分解产生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向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盐酸反应完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是气体,固体质量减少,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图②: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图③:

在密闭容器中,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D.图④:

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呈碱性,其pH值大于7,它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所以当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值要变小,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pH值等于7,如果继续滴加则会使溶液变为酸性溶液,即溶液的pH小于7,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质质量不断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过量,溶质质量增大,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不断增加,镁条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选项图像错误,故符合题意;

D、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之前,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不为0,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加,达到饱和状态时KNO3固体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

B.

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

C.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

D.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最终剩余的固体是铜,固体质量不能为0,不符合题意;

B.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只有水,水的pH=7,不符合题意;

C.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产生6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铝产生的氢气多,当镁和铝过量时,因为稀盐酸的质量和浓度均相等,所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也相等,图像正确,符合题意;

D.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有MnO2的反应速率较快,但过氧化氢溶液完全相同,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也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的pH,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

B.a点溶液的物质有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盐酸

C.b点溶液的温度高于a点

D.c点与b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曲线图可知,溶液的pH逐渐变小,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所以,实验过程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A正确;

B、a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生成的氯化钠,B不正确;

C、已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b点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而a点氢氧化钠还没有完全反应,放出热量较少,故b点溶液的温度高于a点,C正确;

D、c点时氢氧化钠已反应完,盐酸过量,b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故c点与b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相等,D正确。

故选B。

7.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的变化关系的是

A.图A表示加热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制氧气

B.图B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图C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与铁

D.图D表示电解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应该生成氧气质量相同,故正确;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氢氧化钠,则溶液的pH会不断增大到大于7,故错误;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与铁,锌反应的快,铁反应的慢,但是生成的氢气相等,故错误;

D、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故错误。

故选A。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B.

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

80,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选项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

2,由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

2,所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多一些,则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镁生成的氢气多一点;横坐标代表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重合曲线,当锌完全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继续增加,直至镁完全反应,选项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溶液的pH逐渐增大,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不变,碳酸钠溶液过量后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选项正确;

D、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即使恢复至室温,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选项正确,故选B。

9.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稀H2SO4

BaCl2溶液(少量)

C

Ca(OH)2

CO2(适量)

D

稀NaOH

H2O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则酸碱中和,盐酸过量,最后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x为硫酸则开始时溶液的pH不会大于7,起点不对,故B错误。

C、向氢氧化钙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溶液的pH会减小,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时,溶液的pH等于7,故C正确。

D、稀释氢氧化钠最后溶液的pH接近于7,不会等于7,故D错误。

故选:

C。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硝酸

D.

等质量不同状态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但会剩余二氧化锰,所以质量不能减少为0,故错误;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开始便会产生沉淀,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硝酸,开始时溶液显碱性,pH>7,慢慢减小一直到pH<7,故正确;

D、相同时间内粉末状碳酸钙放出二氧化碳质量大于块状,且最终二氧化碳质量相等,故错误。

故选C。

11.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向稀硫酸溶液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

D.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別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铁比锌多,但锌比铁快,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少,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水,氢氧化钠溶液含有水,pH不会小于3,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向稀硫酸溶液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开始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过量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2.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

A.

取4g氧化铜和1g木炭粉放入试管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D.

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取4g氧化铜和1g木炭粉放入试管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方程式2CuO+C

2Cu+CO2↑可知,第160份质量的氧化铜,与12份质量的碳反应,氧化铜完全反应,木炭有剩余,设:

完全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是x,

解得x=1.1g,剩余的固体的质量是5g-1.1g=3.9g,故A错误。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不是质量比,故B错误;

C、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变质,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碳酸钠反应完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正确;

D、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不断降低,无限接近7,但是不会低于7,故D错误。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3.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

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

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以上全部都是

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

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

_____(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C生石灰CO2+Ca(OH)2=CaCO3↓+H2O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21.2g

【解析】

【分析】

【详解】

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

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石灰;

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1.2g。

14.数型图象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一种常见描述方法,根据下列图象进行回答: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

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

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______;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_____;

③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______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____ga物质.

【答案】Na+、Cl﹣、H+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升温30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根据图一,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及其过量的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故答案为Na+、Cl-、H+;

(2)①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所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得到相同结论,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无法判断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哪种原因导致的;

(3)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由于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可用升温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a的溶解度是50g,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50g,水的质量为100g,降温到t1℃时a的溶解度是20g,因此可以析出(50g-20g)=30ga物质。

15.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可观察到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①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④氨气易溶于水

(2)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组对比实验,其a、b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答案】②CO2+H2O═H2CO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浓氨水的性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显示不同的颜色、二氧化碳性质以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溶解在棉花团的水中生成显碱性的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涉及到的相关性质有:

①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到的②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③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氨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则没有得到体现。

故选②;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图丙中有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两组实验,前一组是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后一组是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这两组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质、溶剂的种类有关。

1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①按装置图连接仪器,并检查_________

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3)如果没有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3.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5)针对上述定量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可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B.可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

C.将C装置右端封住,可不要D装置D.实验中应缓慢滴加稀硫酸

E.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中,造成实验误差。

(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_________(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混合物X,向其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氯化钡已过量

B.向混合物X中继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__________(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硝酸银溶液D.稀盐酸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实验反思)

甲、乙两组同学所测该品牌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_______组(填“甲”或“乙”)更准确,另一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装置气密性不产生气泡Na2CO3+H2SO4═Na2SO4+H2O+CO2↑吸收水蒸气偏大81.5%ABCAC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

【解析】

【分析】

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银离子能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详解】

(一)[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产生气泡为止;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A装置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以防止水蒸气被氢氧化钠固体吸收,影响实验结果;

(3)如果没有B装置,则水蒸气会被氢氧化钠吸收,从而导致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65.6g-61.2g=4.4g,设碳酸钠质量为x,

x=10.6g,

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100%=81.5%;

(5)A、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流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盐酸具有挥发性,HCl混在二氧化碳中,被C装置吸收后会影响纯度的测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能将C装置右端封住,去掉D装置,这是因为如果将C装置右端封住,去掉D装置,会导致二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