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2332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docx

运输能力计算讲解

 

矿井(露天)、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局、矿)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局、矿)技术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月日

 

生产矿井(露天)选煤厂核定能力汇总表

表1

企业性质

2003年末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能力

2003年实际产量

2003年核定能力

备注

按大中小煤矿分类

合计

矿井

小计

其中

≥120万t/a

>30-<120万t/a

≤30万t/a

露天矿

小计

其中

≥400万t/a

>100-<400万t/a

≤100万t/a

按隶属关系分类

中央直管企业所属煤矿

原国有重点煤矿

司法系统所属煤矿

原地方

国有

煤矿

合计

其中

省属煤矿

专(市)属煤矿

县(市)属煤矿

其他煤矿

乡镇煤矿

按大中小选煤厂分类

选煤厂

选煤厂设计能力

合计

其中

≥120万t/a

>30-<120万t/a

≤30万t/a

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直管企业、司法系统应分别填报此表,各公司(局、矿)也应填报此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矿井(露天)生产系统能力核定汇总表

单位:

万t/a表2

序号

矿井名称

2003年末

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能力

1997年

矿井核定能力

2003年

矿井实际产量

2003年矿井生产系统能力

最终核定能力

主井提升

副井提升

运输

通风

排水

采场

地面生

产系统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合计

矿井计

1

***矿

其中:

***井

***井

2

***矿

其中:

***井

***井

露天计

剥采比

铁道运输

公路运输

胶带机

电铲

轮斗铲

推土机

排土机

1

***露天

2

***露天

注:

1.各公司(局、矿)均填报此表

2.凡取得煤矿生产许可证的矿井均填报此表

二OO三年末矿井(露天)储量表

单位:

万t表3

项目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2003年核定能力

剩余服务年限

备注

合计

其中:

A+B+C

(1)

(2)

(3)

(4)

(5)

(6)

(7)

总计

矿合计

1、井

(1)生产水平(标高)

(2)延伸水平(标高)

(3)扩区增加储量

2、井

(1)生产水平(标高)

(2)延伸水平(标高)

(3)扩区增加储量

说明:

1.各煤矿均填报此表;可采储量计算严格按照《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规定》;

2.剩余服务年限=

3.矿井储量备用系数1.2~1.4;露天储量备用系1.0~1.2

矿井(露天)概况表

表4

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内容

备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内容

备注

(1)

(2)

(3)

(4)

(1)

(2)

(3)

(4)

1

建井起始时间

15

灰分

%

2

矿井投产时间

16

硫分

%

3

矿井设计能力

万t/a

17

煤层倾角

(°)

4

设计服务年限

a

18

可采煤层平均厚度

m

5

达产日期

19

2003年末可采储量

万t

6

矿井扩建起始日期

20

开拓方式

7

扩建规模(扩前/扩后)

万t/a

21

煤层生产能力

t/m2

8

井田面积

km2

22

采煤队个数

9

井田走向长

km

23

采煤机械化程度

%

10

井田倾斜长

km

24

2003末职工总人数

11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

25

其中:

原煤生产人员

12

矿井煤尘爆炸危险、水害等级

26

回采人数

13

矿井瓦斯等级

27

掘进工人

14

煤种

说明:

各煤矿均填报此表。

矿井主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表5

项目

单位

**井

**井

**井

**井

文字说明

(1)

(2)

(3)

(4)

(5)

(6)

(7)

1

井筒

长度

m

主井提升公式:

式中:

P—每年提升煤量(万t/a)

Q—每次提升煤量(t/次)

T—每提升一次循环时间(s/次)

K1—提升不均匀系数

有缓冲仓的矿井,不均匀系数取1.1;

无缓冲仓的矿井,不均匀系数取1.2;

≥2.0m直径的数控绞车,日提升时间18h

提升高度

m

直径

m

2

绞车详细型号

卷筒直径×宽度

mm×mm

钢丝绳最大速度

m/s

电动机功率

kW

3

提升容积

箕斗容积

t

罐笼层数

每层罐笼装车数

矿车规格

t

4

计算数据

提升一次循环时间T

s/次

每提升一次煤量Q

t/次

采用的提升不均匀系数K1

5

核定提升能力(提升煤量)

万t/a

6

97年核定提升能力

万t/a

说明:

各煤矿(井工开采)均填报此表;本表适用于采用箕斗、罐笼、串车方式提升的主提煤井。

 

矿井副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表6

项目

单位

**井

**井

文字说明

绞车1

绞车2

绞车3

绞车4

1

主技术特征

(1)

(2)

(3)

(4)

(5)

(6)

(7)

绞车详细型号

副井提升公式:

式中:

P—副井提升核定能力(万t/a)

R—矸石占产量的比重(%)

C—每次提矸石重量(t/次)

t矸—提矸石一循环时间(s/次)

M—每吨煤用材料比重(%)

N—每次提材料吨数(t/次)

t料—下料每次提升循环时间(s/次)

D—下其他料次数(次/班)

t其他—下其他料每次循环时间(s/次)

t人—每班上下人总时间(s/班)

公式基础:

按设计规范规定

副井每班最大净工作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计算下人、提矸、下料时间的规定;

1.升降工人时间按工人下井时间1.5倍;有综采的矿按1.6~1.8倍

2.每班工人下井时间竖井不宜超过40min,斜井不宜超过60min

3.升降其他人员时间为工人下井时间的20%

4.班提升矸石按日出矸量的50%算

5.班下料按日需要量的50%算

6.下其他材料按每班5~10次

卷筒直径×宽度

提升最大速度

m×m

电机型号及功率

m/s

电机功率

kw

提升罐笼层数

提升罐笼每层矿车数

矿车规格

t

2

核定采用指标

矸石在产量中的比重(比重计)r

%

每次提矸重量C

t/次

提矸一循环时间t矸

s/次

每吨煤用材料百分比M

%

每次提材料吨数N

t/次

每下材料一循环时间t料

s/次

每班下其他材料次数D(规定5~10次)

次/班

下其他材料一循环时间数t其他

s/次

每班上下人总时间t人

s/班

下人一循环时间

s/次

3

核定提升能力

万t/a

4

97年核定提升能力

万t/a

注:

各煤矿(井工开采)均填报此表。

矿井主井胶带提升能力核定表

表7

项目

单位

**井

**井

**井

**井

文字说明

(1)

(2)

(3)

(4)

(5)

(6)

(7)

1

胶带主技术特征

胶带机详细型号

胶带提升公式:

1.钢丝绳芯胶带运输机公式:

P—年运输量(万t/a)

K—胶带运输机负载断面系数(按下表取值)

原煤或精煤堆积角30°25°

K458422

B—胶带运输机带宽(m)

C—倾角系数

v—胶带运输机带速(m/s)

胶带倾角0°~7°8°~15°16°~20°

C1~0.950.95~0.90.9~0.8

K3—运输不均匀系数取1.2

r—松散煤堆积容量(t/m3)

2.钢丝绳牵引胶带运输机公式

带面物料堆积角30°25°

K1+K2220+130180+125

上式中其他符号及单位同1式

3.按实测的交代运输状况计算公式

W—单位胶带运输机长度上负载重量(kg/m)

带宽

m

带速(运煤)

m/s

设计运输能力

t/h

电机功率和台数

n*kw

安装倾角

(°)

运输长度

m

是否乘人

2

核定采用数

堆积容重r

t/m3

倾角系数C

带面上物料堆积角θ

(°)

带面上负载断面系数K

带面上负载断面系数K1

带面上负载断面系数K2

小时运输能力Q

t/h

3

核定年运输能力

万t/a

4

97年核定年运输能力

万t/a

注:

1.三个公式按实际情况选用;

2.公式

(1)、

(2)参数的选择参见矿井提升运输选型设计;

3.本表及公式亦适用于大巷皮带运输计算。

矿井(露天)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表

表8

序号

项目

单位

矿合计

**井

**井

**井

文字说明

1

筛分厂能力

(1)

(2)

(3)

(4)

(5)

(6)

分级粒度

上仓胶带规格几型号

上仓胶带小时运输能力

t/h

破碎设备型号及台数

-/台

破碎设备小时处理能力

t/h

筛分设备型号及台数

-/台

筛分小时处理能力

t/h

2

装车站能力

装车方式(单点或多点)

送车方式(送空取重、单取单送、等装)

装车主要设备形式(胶带或装车闸门)

装车主要设备小时装车能力

t/h

衡器种类

装满一列车需要时间

min

装车仓总容量

t

装车仓总容量缓冲一列车载重的倍数

3

铁路

运输

能力

每列车平均载重

t/列

每天列车对数

对/d

年铁路外运能力

万t/d

4

贮煤场能力

贮煤场形式及容量

t

缓冲生产天数

t

送煤返煤胶带型号及小时能力

t/h

堆取料机型号及小时能力

t/h

5

核定地面生产系统能力

万t/d

6

97年核定地面生产系统能力

万t/d

说明:

1、铁路外运输能力计算公式

P——铁路年外运能力(万t/d)N——每天列车对数(对/d)W——平均每列车净载重(t/列)K——运输不均匀系数(取1.1~1.2)

2、装车仓容量,中型井为1日产量、大型井为半日产量,并应满足1.2~1.5倍牵引定数的净载重量;

3、贮煤场能力为3~7日产量;

4、地面生产系统由受煤仓到各环节设备的处理能力系数取1.2~1.3。

矿井排水能力核定表

表9

序号

项目

单位

**井

**井

**井

文字说明

一水平

一水平

一水平

一水平

一水平

一水平

1

(1)

(2)

(3)

(4)

(5)

(6)

(7)

(8)

(9)

主要技术特征

水泵型号

说明:

1、工作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2、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3、排水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排矿井正常涌水:

─排正常涌水能力(万t/a)

─工作泵小时总排水能力(

/h)

─平均日产吨煤所需要排正常涌水量(

/t)

(2)排矿井最大涌水:

式中:

─日出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

/t)

─工作泵加备用泵的总排水能力(

/h)

─排最大涌水能力(万t/a)

水泵总台数

每台排水量

/h

电机功率

工作水泵总排水能力Bn

/h

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Bm

/h

排水高度

m

排水管趟数

排水管直径

mm

水仓实际容量

2

核定采用数据

矿井正常通水量Qn

/h

平均日产吨煤正常涌水量An

/t

选用的工作水泵小时总排水能力Bn

/h

正常排水能力Pn

万t/a

矿井最大涌水量Qm

/h

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排水能力Bm

/h

平均日产一吨煤最大涌水量Am

/t

最大排水能力Pm

万t/a

3

核定排水能力

万t/a

4

97年核定排水能力

万t/a

注:

各煤矿均填报此表。

 

矿井井下运输能力核定表

表10

序号

项目

单位

**井

**井

**井

文字说明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运输装备技术特征

大巷运输总长度

Km

说明:

大巷运输及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公式:

M-每列车矿车数(车/列)

G-每个车载煤量(t/煤)

R-通过运输大巷的矸石占原煤产量的比重%

K-不均衡系数(取1.15)

用胶带运输时年能力计算提升胶带公式,K-运输不均衡系数1.0~1.10

T-大巷中相邻两列车的间隔时间(min/列)

按煤矿现有运煤列车计算公式:

式中:

L-大巷运输距离,m

V-列车运行速度,m/min

-装车调车时间,含中途停车时间,min

-卸载调车时间,min

N-运煤列车的列数,列。

大巷道运输方式(轨道或胶带)

轨道

矿车型号及载重

-/t

电机车型号及重量

-/t

轨距

mm

胶带

胶带机详细型号及台数

皮带机生产厂及出厂日期

是否运人

带速(运煤)

带宽度

2

核定采用数据

每列车矿车数M

车/列

每个车载煤量G

t/车

通过大巷运输矸石占原煤比重R

%

大巷中相邻两列车间隔时间T

min/列

不均衡系数K

3

核定运输能力

万t/a

4

97年核定运输能力

万t/a

说明:

核定采用数据可参照主井胶带提升能力计算方法。

 

采矿采掘能力核定表

表11

项目

矿井生产能力

2003年采场能力核定参数

回采

产量

万t/a

平均工作

面个数

个/a

煤层生

产能力

t/㎡

平均年

推进度

m/a/个

平均

长度

m/个

平均

单产

万t/个月

掘进煤

产量

万t/a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1、按煤层厚度

1.3米以下

1.3~1.35米

3.5米以上

2、按采煤方法

综放

综采

高档

普采

炮采

水采

说明:

1、

=L×T×P×n;

-矿井回采产量;L-工作面平均长度;T-工作面年推进度;P-煤层生产能力;n-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

2、

-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掘进煤产量。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表

表12

序号

项目

单位

**井

**井

文字说明

1

通风现状主要技术特征

(1)

(2)

(3)

(4)

(5)

矿井通风方式

通风能力计算:

公式1:

低瓦斯矿井公式

式中:

P—年能力,万t/a;

Q′—矿井总进风量,m3/min;

q1—平均日产吨煤需要风量,(m3/min)/t/d;

350—一年按350天计算,d/a;

平均日产吨煤需要风量应根据矿井上年产量和矿井实际需要风量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计算确定;

公式2:

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公式

式中:

P—年能力,万t/a;

Q′—矿井总进风量,m3/min;

q2—平均日产吨煤瓦斯涌出量,(m3/min)/t/d;

对于有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应扣除相应的瓦斯抽放量;

公式1、2中矿井通风系数K值按以下方法选取:

⑴如果被核定矿井各用风地点的实际配风均大于或等于按煤炭行业标准“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的设计风量,则

式中:

q2————矿井总进风量;

q1—————各用风地点实测的有效总风量

⑵如果不满足⑴的条件,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