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522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docx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1个生字“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

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

教学

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感受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慨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教学

准备

 

学情

分析

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一、走近诗人,我了解:

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并了解《江南春》的创作背景,把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

二、走进古诗,我能行:

1.读一读:

把古诗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想一想:

运用多种方法解释“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绿映红”的意思。

山郭:

酒旗风:

楼台:

绿映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3.找一找:

描写春天的古诗。

(至少两首)

4.说一说:

看看插图,读读古诗,想象一下诗中描绘的美丽春景,并试着说一说。

1.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不少描写春天的古诗,有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的基础。

2.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

对于诗中的关键字词,如“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烟雨”等大部分同学能理解,但理解未能深入。

3.古代诗人与我们今天的学生有着时代隔阂,学生对其生平、思想不太了解,相应地增加了对其作品理解的难度。

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以读为本,反复体味。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一切是那么充满生机。

春天在人们心中是那么的美好,在画家、诗人的眼中更是别具一格,许多诗人把对春天的赞美、对春天的感受融入到一句句诗句中。

2.调动积累。

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我们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背一背,看哪一组背得最多。

3.小结引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句,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首《江南春》。

(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知意。

通过预习,知道“江南春”是什么意思?

5.了解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杜牧:

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古文家。

他和同时代的另一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为上好整堂课作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

(一)出示目标1

学习目标1:

学会古诗中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田字格中的1个生字“旗”;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二)简述目标。

学习古诗,我们首先要做到学会生字新词:

读准音,会书写。

(三)检查预习。

1.字音

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会读这3个生字,谁来读?

咱们一起读。

(出示整首诗,“莺、郭、旗”三个字呈红色。

2.字形

(1)学生交流:

“旗”这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好它?

谁能给点建议。

(2)教师范写:

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

方字在左瘦又长,一撇一横呆上面,其字乖乖呆下面,各横长短要协调。

(其中一撇一横用红粉笔突出。

3.描红

打开《习字册》描红“旗”字。

(教师到学生中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

将生字书写的注意点编成口诀,这样更能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书写生字的注意点,提高中段字词教学的实效性。

(四)读准古诗

1.自读古诗。

打开语文书,翻到47页,自由读读这首诗,至少两遍。

2.指名生读。

三、品读感悟

(一)出示目标2:

学习目标2: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春景和所表达的情感,动情吟诵。

 

(二)简述目标:

所谓言为心声,要想走进古诗,就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春景和所表达的感情。

(三)释疑解惑: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扫清这首诗中不明白的字词,请举手告诉大家哪些字、词你不理解。

(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预设

(1)“山郭”:

靠山的城墙,这里指外城。

预设

(2)“酒旗”:

酒店门口悬挂的布招牌。

“酒旗风”:

酒旗飘扬于春风之中。

(看着插图来理解。

每户酒家的门前都有一面酒旗,在春风地吹拂下,“噗噗”作响,那是多么美丽的一种风景啊!

预设(3)“楼台”:

亭台楼阁,这里指高大的佛寺建筑。

(联系上下诗句理解。

预设(4)“南朝四百八十寺”:

查阅资料来理解,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南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南朝。

南朝历代皇帝和大官僚都崇信佛教,修建了许多寺院,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尤多,据说有五百余座。

这里所说的“四百八十寺”可能是就当时存留下来的概数而言。

(四)教师小结:

要理解词语,查字典、查阅资料、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以学定教。

同时在学的过程不忘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

(五)品读诗句、感受春景

1.提示任务

任务提示1:

第一步:

自由读读古诗;

第二步:

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春景?

在诗中找一找、圈一圈、写一写。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咱们一起来交流。

【预设1】“黄莺、红花、绿叶”——“千里莺啼绿映红”

(1)你从哪一句诗中读到的?

(2)轻声吟诵诗句,看看插图,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相机交流:

“绿映红”:

绿叶映衬红花。

(红绿相映,该是怎样的一种鲜艳色彩啊!

“千里”:

三年级学的杜甫《绝句》中的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和“万里”,让学生知道此处也是一种虚指,“千里”指代辽阔的江南大地,范围很广。

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3)指导朗读

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啊!

谁来读?

速度慢一点,更让人感受到春意之浓。

你再试试。

齐读。

【预设2】“水村、山郭、酒旗、春风”——“水村山郭酒旗风”

(1)继续交流,除了“黄莺、红花、绿叶”,还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2)从哪一句中读到的?

(3)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吗?

(4)小结:

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指导朗读一二两行诗句。

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草红花,读:

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继续读:

真是生机勃勃,春色无边啊,齐读这两行诗句:

【预设3】“寺庙、烟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2)对比一二两行诗和三四两行诗有什么不同?

(一二行晴天,三四行雨天。

(3)体会作者心声:

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这是多么明媚的江南春光啊!

而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则别有一番韵味。

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金碧辉煌的佛寺,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之中,若隐若现,为江南的春天增添了朦胧的色彩。

此时,你认为作者想通过这首诗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你能用这种感情把这首诗读好吗?

(指读、齐读)

相机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出示背景。

南朝的统治者,想借助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的稳固。

可事实上,南朝最终还是灭亡了,到如今,只剩下了当时建造的这许许多多富丽堂皇的寺庙,隐没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而杜牧所处的唐朝距南朝二三百年,为什么重提此事呢?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如今的唐朝,又在走着当初南朝的老路,唐朝贵族统治者大兴建寺之风,妄想借神佛保佑,长治久安。

你认为诗人在此时写这么一首诗,究竟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悲伤、感慨、借古讽今。

要国家繁荣昌盛不能靠迷信,要靠英明的国君和合理的制度即可。

)(板书:

写今怀古借古讽今)

(4)指导朗读

你能不能带着这种感情,再把这首诗读一读!

(自由读、指读)

配乐朗读

(5)背诵古诗

(6)总结学法: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江南村》这首古诗。

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

学习古诗基本方法: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了解背景,体会情感。

]。

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设计意图:

“借古讽今”是古诗理解的难点所在。

在学生理解一、二句的基础上,抓住“南朝”“多少”等关键词语,适时补充写作背景,启发学生理解“写今”和“怀古”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与弄清寓意的双重效果。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件出示】

 

2.自学古诗

请你根据古诗下面的注释,用今天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意思,感悟其中的道理。

3.交流诗意

4.完成练习

诗中,作者通过描写等特有的景物,展现了一幅美丽纷繁的春景图。

这首诗的后两句生动的描写了两种可爱的动物。

的动态,反映出春意繁闹;写的静态,给人悠闲自在的感觉。

全诗动静搭配,相映成趣,意境优美。

【设计意图:

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增长学生的知识。

不仅是一种“言语习得”,也是对本课“品诗”方法的再度延伸,学生定能轻松入手,准确解读。

五、检测完善

《当堂反馈》P10《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一、二、三题。

六、板书设计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写今

南朝四百八十寺,借古讽今

多少楼台烟雨中。

怀古

七、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运用学习上首诗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4.给学生浅显的古文启蒙,初步了解“我”在古文中的表达方式。

教学

重点

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

难点

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先说再写。

 

教学

准备

 

学情

分析

 

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一、先学古诗我能行

1.读准字音:

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读懂字词: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我理解的字词

3.读懂诗题:

《春日偶成》的意思是

4.读懂诗句:

联系字词,读懂诗句的意思

诗句:

我的理解:

诗句:

我的理解:

二、拓展阅读我先行

我知道:

●我搜集的有关程颢的资料:

●我搜集的有关春天的成语:

●我搜集的描写花儿的成语:

描写颜色的:

描写香味的:

描写姿态的:

描写数量的:

●了解“程门立雪”的故事:

1.刚学了描写春天的古诗《江南春》,有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的基础。

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独立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2.古代诗人与我们今天的学生有着时代隔阂,学生对其生平、思想不太了解,相应地增加了对其作品理解的难度。

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以读为本,反复体味。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揭示课题

(1)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杜牧的诗《江南春》,谁来背诵?

我们一起背诵。

(2)导入

温暖的和风吹走了冬日的严寒,北宋大诗人程颢(板书提示颢的读音)也踏春郊游,即景生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日偶成》(板书)齐读课题

2.理解题意

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吗?

这里的“偶”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

创设氛围,自然导入。

《江南春》是《古诗两首》的第一首,由复习旧知入手,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之中。

二、初读古诗

过渡:

不为写诗而写诗,究竟程颢看到了怎样的春光才意兴所致,偶然间竟写成了这样一篇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诗呢?

快让我们一起踏入春色,去寻求答案吧。

(一)出示目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简述目标

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好古诗,做到字正腔圆。

(三)学生自读、互相读。

(四)教师引领,读出节奏

1.我们不但要读准古诗中字的字音,还要读出古诗韵味。

怎么注意停顿呢?

(根据学生回答标出节奏)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2.师范读古诗。

语速慢一点,让学生整体感知古诗节奏。

3.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朗读可以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

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

三、品读感悟

过渡:

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

(一)回忆方法,自学古诗。

1.出示目标2:

学习目标2:

运用所学方法,理解诗意,感受古诗

语言与意境之美。

 

2.简述目标:

3.活学活用:

(1)回顾学法:

学习《江南春》时,我们总结了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了解背景,体会情感。

出示学习法,这三步学习法中,第一步我们已经完成了。

学习方法:

第一步: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第二步:

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第三步:

了解背景,体会情感。

 

 

(2)提示任务: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方法再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在小组交流交流。

(3)自主学习

(4)展示交流:

和学习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已学方法,学以致用,巩固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

而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深入理解,读懂诗句

过渡:

通过刚才自己的学习与学习小组的讨论,大家对诗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把你读懂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预设1】“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1.品味字词,理解诗句。

(1)角色转换:

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你来说说:

你什么

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

(生联系诗句回答中午出门,天气晴朗、微风拂面。

从哪儿读出来的?

解释(云淡风轻近午天)

(2)交流谈话:

这种云淡风轻、微风拂面的感觉舒服吧?

你来读出这种舒服的感觉!

指读,齐读。

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鲜花、垂柳、前川)

(3)调动积累:

那是什么样的鲜花?

你想到了哪些描写鲜花的成语?

(从颜色上描写:

五颜六色、姹紫嫣红、色色俱全)

(从数量上描写: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从姿态上描写:

千姿百态、各式各样、婀娜多姿)

(从香味上描写:

芳香扑鼻、沁人心脾、香气袭人)

你们形容得如此真切细致,一定离这些花儿很近,所以你才用了什么字?

(傍)

(4)继续交流:

是啊,放眼望去,一地的鲜花,满地的花香,漫步其中一定很美!

而柳枝呢?

为何要用“随”引出柳枝呢?

(5)教师小结:

不错,脚下有万紫千红的鲜花,肩上被随风飘荡的柳枝轻轻拍打,穿行其间,还走过了前面的小河,真是诗情画意!

难怪诗人会忍不住把如此美好的春色用笔描绘出来!

2.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3.拓展思维,想象画面:

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没写到的景致?

(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

把你想象的画面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

4.调动积累,赞美春光:

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

(春光明媚、姹紫嫣红、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等)

5.再次诵读,吟咏春光:

真美,想象画面,把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预设2】“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品味字词

(1)这两行诗句中,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2)交流字词意思。

时人:

当时的人。

识:

知道、理解。

谓:

认为。

偷闲:

忙里抽空。

(3)重点理解“余”

诗中的“余”是什么意思?

古人在称呼“我”时,通常会有什么称呼?

(余、吾)吾与余多为书面语,视情况而定,称呼自己有很多的,我们来做个填空练习,看谁懂得多。

填空练习:

皇上称呼自己——(朕)

百姓称呼自己——(草民)

皇弟称呼自己——(小弟)

做官的在皇族面前称自己——(臣)

谦虚地称呼自己——(鄙人、老朽)

小结:

原来古代对自己的称呼很多,我们平时读书要多多留心。

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的又一个目标。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3:

初步了解“我”在古文中的表达方式。

 

2.理解诗句

(1)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开心吗?

都做了些什么?

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表演出来!

(2)大诗人程颢整天忙着到处讲学,就像我们整天学习一样。

这时却被眼前美丽的春景诱惑了,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

(3)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古诗可以越读越厚,因为诗的高度凝练,通过引导学生用心研读,从各个层面去揣摩、体味、欣赏。

知识在于积累,拓展了各种成语以及“我”的各种称呼,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感悟诗情,背诵古诗

1.课堂小结

我们用学习上一首诗的方法学习了这首诗。

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2.了解程颢

你们对程颢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

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

与其弟弟程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河南洛阳人。

他们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他的诗大都申述理学宗旨和描写山水闲居生活。

3.感受诗情

诗人感到自己与美好的春光,世间的万物融为一体,那种自得其乐,被当时的人(作者眼中的凡夫俗子)所不理解。

留下了“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的诗句。

为什么这么写?

读读资料,相互讨论讨论。

补充资料:

由于佛教的刺激和挑战,使得人们不能顺应自然,把一切寄托在佛学之上。

于是有了理学的出现,实质上就是儒家学说针对佛教挑战而作出的一个创造性的回应。

程颢作为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提出把心、性、天统一起来。

崇尚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生交流:

一是用别人的不理解、别人的议论衬托自己的快乐。

二是希望大家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快乐。

4.诵读古诗

5.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新课程要求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适合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所以抓住关键字词引领学生品读诗句,写作背景的介绍拉近了学生和诗人的距离,利于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一)比较两首古诗

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

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

然后交流。

(二)以一带一

1.出示古诗

【课件出示】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自学古诗

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试试,看能不能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体会到他诗中景,心中情?

3.共享交流

【设计意图: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从古诗唤起对春天情感的积淀开始,到用古诗升华学生对春天的歌颂,一气呵成。

五、检测完善

(一)默写古诗《春日偶成》

(二)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我读了《春日偶成》,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景象:

2.这首诗是()代诗人()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兴致高涨时所写。

人们误以为作者“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诗句是()。

六、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江南春春日偶成

(唐)杜牧(宋)程颢

美丽的春景

借古讽今高兴、愉悦

七、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