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docx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2015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说明:
①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②《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③有五角星、字体为红色的部分是考核要点要求重点掌握的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
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P3
★2.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
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方面起教育影响的人。
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
指各种教育中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和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2.2三者关系: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
P4
[明确]3.教育的形态:
非制度化和制度化;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的教育和近代的教育P4
[明确]4.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5
[理解]5.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内部关系规律P6
(2)[识记]6.教育起源:
(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
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
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
[明确]7.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
(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3)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P7
8.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P9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8.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因此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
(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
(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
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和观点):
(1)萌芽时期: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
①中国古代:
孔子墨家道家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②西方古代:
古希腊苏格拉底(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政治学》)《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2)独立形态时期:
①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法国卢梭《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瑞士裴斯泰洛齐教育要遵循自然英国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②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提出四部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美国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强调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儿童中心主义
(3)20世纪以来的教育学:
①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②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③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④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⑤批判教育学鲍尔斯和金狄思《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⑥制度教育学F.乌里。
P10-15
二、教育的功能
[理解]
(一)11.教育功能的含义:
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识记]12.教育功能的类型: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13.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P19
13.1个体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
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包括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功能。
(A)个体个性化功能:
①教育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②教育促进个体特征的发展③教育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B)个体社会化功能:
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①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②促进人的智力和能力社会化③促进人的职业和身份社会化
13.2社会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
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具体说来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和教育的人口功能。
(A)经济功能①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②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③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④教育产生了新的知识新的生产力
(B)政治功能①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②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③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
(C)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③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④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⑤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D)教育的科技功能①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②教育产生新的科学技术
(E)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人口迁移。
[了解]14.教育功能的限制:
教育的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
(二)15.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15-1:
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个体功能:
①个体身心发展:
指一个人由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中,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下,身体和心理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
②动因:
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内发论和外铄论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论
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个体功能的影响:
a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
b不平衡性---身心有关键期和最佳期,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c阶段性---教育需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一刀切
d互补性---要求对全体学生树立信心还需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15-2: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程度。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影响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②政治制度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的目的和部分教学内容
③科技:
能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④文化:
教育学上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社会的精神文化。
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
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
⑤人口:
社会人口对教育功能有直接的制约和决定作用,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质量影响教育发展、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三、教育的目的
[理解]
(一)16.教育目的的含义:
广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
指国家对培养什么人的总要求。
包括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和教育要培养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P31
[识记]17.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P31
[掌握]
(二)18.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制约教育目的的确立。
(2)社会生产力(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4)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P32
[明确]19.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P33
[了解](三)20.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及其理论基础(掌握):
(1)1999年: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理论基础(要求掌握):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P34
[识记]2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P34
四、教师与学生
[理解]
(一)22.教师的定义:
广义--指在教育活动中施加影响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使被影响者的身心发生变化。
狭义—指以学校为活动背景的教师,他们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指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P40
[明确]23.教师的角色: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角色P41
★24.教师的基本素质: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示范性);
(2)对专业知识的要求:
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教师要有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
P41
★25.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内容: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途径:
(1)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2)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
(3)制定自我生涯发展规划,(4)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5)进行教育研究,
(6)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
(7)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P42
[了解]
(二)26.学生的定义: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P43
[明确]27.学生的本质特点:
(1)学生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
(2)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3)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
P43
★28.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见(15--1)。
[识记](三)29.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29--1
(1)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美国教育家杜威,反对教师中心论,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行的主导作用,主张把师生关心的中心转到儿童。
(2)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师掌握了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是知识和智慧的代表,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要靠教师的施教来完成,所以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但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标准、内容、方法,而且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具有绝对的权威。
P44
29--2.对师生关系的多重理解: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30.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需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领导方式专制、民主和放任三种类型,只有民主师生才能平等融洽、智慧不仅表现在学识,还变现在教师的创造性、人格性格、气质和兴趣)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看法)、环境(学校的人际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宽容理解;
怎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变革陈旧的教育方式;热爱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育;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加强学习和研究,是自己更智慧;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己,克服个人偏见和思维定势;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豁达和理解的个人品质P45
五、课程
[理解]
(一)31.课程的含义:
(1)广义,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2)狭义,具体的某一门学科。
课程作为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P52
[熟悉]32.课程理论的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系统学习,但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忽略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2)社会中心课程论(改造主义课程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主张学生参与到社会,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课程
(3)学习者中心课程论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
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课程最终由学生的需要决定)
(4)人本主义课程论马斯洛罗杰斯主张课程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为目标;内容选择关注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设置学术课程、人际关系课程和自我实现课程;鼓励师生间的对话P51
[识记]33.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与选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显性和隐性等。
P52
★34.课程的组织:
课程的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34—1课程目标:
概念:
指有关某教学科目或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的指标体系。
是编制课程最重要的准则,是确定课程内容、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特征:
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确定方法:
筛选法参照法P56
34—2课程内容:
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的具体表现)三种物化形式。
34—3课程实施:
①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②运行结构,包括七个方面:
安排课程表(遵循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原则)分析教学任务(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三方面)。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体现为独特、稳定、发展、灵活。
影响学习特点的因素:
基础因素(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内部因素(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经验、掌握的方法及学习动机和兴趣)和外部因素(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选择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4—4课程评价:
主要模式有:
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斯克里文主张将评价的重点由“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还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CIPP)(包括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四个步骤,操作复杂)
[了解]35.课程的管理:
课程的管理涉及到课程的编排、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等问题。
P58
[了解]
(二)36.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1)1949——1952年。
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52年3月颁布《中学教学计划(草案)》,
52年10月颁布新中国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2)1953——1957年。
五个教学计划。
53——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3)1958——1965年。
58年“大跃进”引起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减课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出现多种学制的改革实验。
(4)1966——1976年。
“文革”十年浩劫,学校课程与教学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了一场灾难。
(5)1977——1985年。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十年,中小学各五年。
80年出版新中国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6)1986——1991年。
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7)1992——2000年。
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93年秋,新的计划突破了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
此次改革在我国教
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级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8)2001——至今。
新课改。
P59
[明确]37.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血丝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呢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人。
总的来讲,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三方面: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61
[明确]38.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实现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机构实现调整: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偏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评价制度得以调整: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P60
39.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P61
[理解]39.1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理解]39.2地位: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理解]39.3作用:
(1)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2)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建议;(3)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4)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
[识记]39.4特点:
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程标准中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40.新课程带来的变革(五个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2)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3)教学评价的转变:
评价功能上强调促进与作用,评价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评价内容上多关注学习状态
(4)学生评价的转变:
课程改革下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建立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5)教育教学管理的转变:
课程实行三级管理,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教材选择自主化,课程评价多元化、方式多样化、项目多种化,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密切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结构的调整: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P62
六、课堂教学
[理解]
(一)41.含义: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P72
[掌握]42.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和斯金纳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程序教学的方法),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奥苏泊尔,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机动-结构-序列-强化原则;教授学科为基本结构;倡导使用发现法)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
培养全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过程;促进个体行为、态度、个性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方法;发挥教师的促进者作用)P7072
(二)43.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P73——79
[理解]43.1含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计划过程。
★43.2基本程序:
(1)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度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
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环节:
(1)前期的准备: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
(2)开发和设计(3)评价和修改
★43.3主要模式:
系统分析模式(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学生产出受教育的人,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需求最优方案),目标模式(又称系统方法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设计过程系统性强,设计步骤环环相扣,易操作)过程模式(灵活、实用,可据教学情境的需要有侧重的设计教学方案)
★43.4内容(四个):
教学目标(指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教学内容(指教师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显过程,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主体部分)、教学时间(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教学措施(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教学结构的确定)教学评价设计(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主要有:
目标参照取向的终结性评价设计和过程取向的形成性评价设计)。
★43.5方法:
启发搜索式、条件约束式、逻辑推理式。
(三)44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P80
[理解]44.1含义: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
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掌握]44.2常用的教学策略:
讲授策略、对话策略、指导策略。
七、学校德育
(一)45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P90
[理解]45.1含义:
广义:
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