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衡常数高效课时作业.docx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衡常数高效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衡常数高效课时作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衡常数高效课时作业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衡常数》高效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mol/L,其平衡常数为K1。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
A.K2和K1的单位均为mol/L
B.K2>K1
C.c2(CO)=c2(H2O)
D.c1(CO)>c2(CO)
解析:
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其单位为“1”,即A项不正确;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B项不正确;因CO(g)和H2O(g)第一次达平衡的浓度相等,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CO(g)和H2O(g)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所以转化的量是相等的,即第二次达平衡时,CO(g)和H2O(g)的浓度还是相等的,C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c1(CO)<c2(CO),D项不正确。
答案:
C
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有amolA生成,同时生成3amol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4)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6)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
(7)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3∶2
A.
(2)(5) B.
(1)(3)
C.
(2)(7)D.(5)(6)
解析:
本题考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来判断时,只要其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正确;
(2)中量是相当的,但反应方向都是逆向,不满足异方向的原则,不正确;(3)是达到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正确;(4)体积不变,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物质的量恒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正确;(6)满足量相当,异方向的原则,正确;(7)无法判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综上分析,错误的是
(2)(7)。
答案:
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下的平衡常数一般很大,低温下的平衡常数一般很小
B.平衡常数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反应
C.自发是指反应有向某方向进行的倾向,且反应一定发生
D.生活中常见的钢铁腐蚀、食物腐烂、水往低处流等都属于自发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基本概念的应用。
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但不是与温度成正比,有时在低温下反应比较完全的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能很大,所以A项不正确;平衡常数只适用于可逆反应,B项不正确;自发是指反应有向某方向进行的倾向,但反应不一定发生,C项不正确。
答案:
D
4.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2Y
2Z,达到平衡后,X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
A.25%B.20%
C.15%D.10%
解析:
本题考查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设X为2mol,Y为1mol,若Y反应时Y完全消耗1mol时,则X消耗0.5mol,所以X的转化率一定小于25%。
答案:
A
5.(2010年高考北京理综)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
。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解析:
甲:
H2(g)+CO2(g)
H2O(g)+CO(g)
起始量/(mol/L)0.010 0.010 0 0
变化量/(mol/L)xxxx
平衡量/(mol/L)0.010-x0.010-xxx
K=
=
解得x=0.0060mol/L
c(H2)=0.010-x=c(CO2)=0.0040mol/L
c(H2O)=c(CO)=0.0060mol/L
α(H2)=
×100%=60%
又因乙组中H2的起始浓度大于甲组,故乙组中的反应相当于在甲组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0.010mol/L的H2,使平衡又继续正向移动,导致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因此A正确;丙可看作是2个甲合并而成的,又因H2(g)+CO2(g)H2O(g)+CO(g)是平衡不受压强影响的反应,故丙组达到平衡时,物质的转化率不变,仅各物质的浓度是甲组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2倍,所以B正确,C错误;由于甲、乙、丙组中,丙的浓度最大,甲的浓度最小,所以丙反应速率最快,甲反应速率最慢,故D正确。
答案:
C
6.在t℃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下减小压强,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2+SO2
NO+SO3
解析:
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为NO2(g)+SO2(g)
NO(g)+SO3(g),即D项正确,符合题意。
该反应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不变,又由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A项不正确;恒温下减小压强,即增大体积,平衡不移动,但各物质的浓度都降低,所以体系的颜色变浅,B项不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加快,对该反应来讲,逆反应加快得更快,所以平衡逆向移动,C项不正确。
答案:
D
7.(双选)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不仅与焓变(ΔH)有关,也与温度(T)、熵变(ΔS)有关。
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ΔH—TΔS确定,若ΔH—TΔS<0则自发进行,否则不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惟一因素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
解析:
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所以焓变和熵变是一定温度、压强下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复合判据,选项A正确;选项C不正确。
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增加反应的熵变大于零,都对ΔH—TΔS<0做出贡献,显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所以选项B正确。
固体的溶解过程,体系的混乱度增大,它是熵增加的过程,所以选项D不正确。
答案:
AB
8.
(双选)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I2(aq)+I-(aq)
I
(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I
的物质的量浓度c(I
)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aq)
I
(aq)的ΔH>0
B.若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解析:
A项,根据图象可知c(I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升温平衡左移,根据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可知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B项,根据放热反应,升温K变小,因T2>T1,所以K1>K2;C项,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还未达平衡状态且由于c(I
)小于平衡时,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正)>v(逆);D项,将A点看成原平衡状态,升温达到B点,则由于升温平衡左移,故c(I2)B>c(I2)A。
答案:
BC
9.(2012年东北三校联考)设反应①Fe(s)+CO2(g)
FeO(s)+CO(g) ΔH=akJ/mol,反应②Fe(s)+H2O(g)
FeO(s)+H2(g) ΔH=bkJ/mol,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K1
K2
973
1.47
2.38
1173
2.15
1.6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0B.在973K下增大压强,K2增大
C.a>b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
解析:
根据温度升高时反应②的K值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0,A错;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在973K下增大压强,K2不变,B错;由题中信息可判断a>0,b<0,C对;根据温度升高时反应①的K值增大,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反应能量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惟一因素,本题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D错。
答案:
C
10.(2011年常德检测)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2为0.4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
=
,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解析:
依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A正确;升高温度K减小,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5min后CO、H2O、CO2、H2的浓度分别为0.6mol·L-1、0.6mol·L-1、0.4mol·L-1、0.4mol·L-1,
=
<1,平衡向右移。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1)有人认为:
该研究可以提高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的效率,从而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 (填“是”或“否”)。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在某温度时,K=0.4。
①若出现下列状态,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以达到平衡状态(在后面空白处填“向左进行”、“向右进行”或“已经达平衡状态”)。
(A)c(N2)=c(H2)=1mol·L-1,c(NH3)=0.5mol·L-1, 可以达到平衡。
(B)c(N2)=0.3mol·L-1,c(H2)=0.1mol·L-1,c(NH3)=0.03mol·L-1, 可以达到平衡。
②若该反应升高温度再达到平衡时,K为0.2,则正反应为 反应。
解析:
(1)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即不能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2)①(A)QC=
=
=0.25<K,所以反应要达到平衡状态,应向右进行。
同理:
(B)QC=
=3>K,故反应向左进行,可以达到平衡。
②升高温度再达到化学平衡时,K=0.2<0.4,据K=
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1)否 催化剂只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2)①(A)向右进行 (B)向左进行 ②放热
12.(改编自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将0.23molSO2和0.11molO2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SO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SO2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SO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析:
依据平衡计算的一般步聚:
K=
=
=23.8mol·L-1
再加入0.50molO2,平衡一定正向移动,但是O2的平衡浓度一定增大,SO2的平衡浓度一定减小,O2的转化率降低,SO2的转化率升高,由于SO3的增加量不如混合气体的增加量程度大,则SO3的体积分数减小。
答案:
23.8mol-1·L 减小 降低 减小
13.(2010年高考山东理综节选)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SO2+2H2O+I2===H2SO4+2HI
Ⅱ.2HI
H2+I2
Ⅲ.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1molH2
(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
该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 。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 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的H2的体积分数
(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 ,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
a.NaNO3 b.CuSO4
c.Na2SO4d.NaHSO3
解析:
(1)反应Ⅲ是硫酸的分解反应,硫酸应该在高温下分解,a错误;反应Ⅰ中SO2是还原剂,HI是还原产物,所以SO2的还原性比HI强;将Ⅰ×2+Ⅱ×2+Ⅲ,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因此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2molH2。
(2)
2HI
H2+I2
始态(mol·L-1):
1 0 0
终态(mol·L-1):
0.80.10.1
反应(mol·L-1):
0.20.10.1
v(HI)=
=0.1mol·L-1·min-1;
K=
=
,所以H2+I22HI的平衡常数为64;温度一定时,化学平衡常数不变,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增大HI浓度达到新平衡时,HI、H2、I2的体积分数均不变,由于浓度增大,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3)硫酸电离出的H+抑制水的电离,且硫酸中H+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越强,所以随着硫酸溶液中H+浓度的降低,水的电离能力增强;CuSO4加入后能与锌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锌表面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
(1)c
(2)0.1mol·(L·min)-1 64 b
(3)向右 b
14.(2011年高考山东理综)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利用反应6NO2+8NH3
7N2+12H2O也可处理NO2。
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2)已知:
2SO2(g)+O2(g)
2SO3(g)
ΔH=-196.6kJ·mol-1
2NO(g)+O2(g)
2NO2(g)
Δ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
SO3(g)+NO(g)的ΔH=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ΔH 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解析:
(1)根据题给方程式可知当6molNO2全部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6mol×(4-0)=24mol,故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NO20.3mol,即6.72L。
(2)设所给的两个反应方程式分别标注为2SO2(g)+O2(g)
2SO3(g) ΔH1=-196.6kJ·mol-1、2NO(g)+O2(g)
2NO2(g) ΔH2=-113.0kJ·mol-1,所求总反应方程式的ΔH为ΔH3,ΔH3=
=
=-41.8kJ·mol-1。
第2问,由于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故体系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故不能以压强不变作为判断标志,故a错误;SO3与NO的体积比始终保持1∶1,故C错;根据“异方向,量相当”的原理可知d错。
设NO2和SO2的起始加入量分别为1mol和2mol,容器体积为V。
则有:
(设NO的转化量为x)
NO2(g)+SO2(g)
SO3(g)+NO(g)
起始量(mol) 1 2 0 0
转化量(mol) xxxx
平衡量(mol) 1-x2-xxx
据题意有
=
则x=0.8mol
平衡常数K=
=
或2.67
(3)从图像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变小,故ΔH<0,综合温度、压强对CO转化率的影响来看,在题给压强下,CO的转化率,已经较大,再增大压强,得不偿失。
答案:
(1)3NO2+H2O===2HNO3+NO 6.72
(2)-41.8 b 2.67或
(3)< 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同时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