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303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 考试申论试题.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粮食危机

点击:

7740来源:

本站发布:

2008-12-218:

06:

13

北京29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曲“油和米”(“YOUANDME”)惊人巧合地指出了全球两大难题:

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

古人云: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毛泽东这一简单的告诫,时刻警醒着世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更应该未雨绸缪,因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和民生问题,也是发展和安全问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6亿。

中国能不能确保国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战略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正如粮食安全问题不是一顿饭的问题一样。

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做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谷贱伤农”,而随着近几年农业生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给农民的种植带来了更到的种植压力。

再加上整个国际粮食问题引发的外来衍生力量,也必然加剧中国应该粮食问题的难度。

而环境保护压力也促使中国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当我们粮食有大量富余的时候,大量出口粮食也成为一种短期选择;而有些地方更是大力提倡“粮食转化”,盲目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甚至用粮食来加工各种燃料,生物能源需求走高引发的“车子”与“肚子”争粮食;还有的地方实施错误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少种粮,多种经济作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中国而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就是解决全球1/5的人口吃饭问题与生存问题,这不仅具有生存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在应对粮食完全问题上,以下一些对策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和中国农业必须优先选择的对策:

第一,基于科学发展和可持需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第二,把“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相结合,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既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土地生产能力,提升中国种植能力,尽量通过国内粮食生产来满足本国需要。

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也需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根据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和国内自产价格的高低来随时调整粮食自给率,适当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或者出口多余粮食以获得经济收入;第三,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结合农业产业化和集体农庄来提高粮食产业的效益重视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库存;第四,调整农业保护政策,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第五,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第六,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要吸取“毒奶粉”、“毒米”、“毒油”的教训,要强化粮食、饲料质量的检测监管,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适应高科技时代对粮油品质的质量监管,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粮食打进仓,莫忘灾与荒”,立于天地间,我们就必须有天地"粮"心,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中国人民必须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走得自信而豪迈。

迈思公务员网申论例文每日一例

点击:

31来源:

本站发布:

2009-5-2611:

01:

02

“就业再就业工作”背景:

  2006年,是近年来就业再就业工作成绩最好的一年。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这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7%。

2006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年初提出的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也是社会和谐之基。

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不仅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今年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下岗失业和企业关闭破产人员的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60多万人,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万人,今后3年国企实施政策性破产还需安置360万人,辅业改制约有30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

在已实现再就业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就业稳定性较差。

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困难行业中,由于传统产业衰退,失业人员积累多,失业周期拉长,再就业矛盾更为突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急待加强。

2007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六成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和服务亟待改善,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较多的中西部地区,服务设施和设备短缺陈旧、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且素质较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扩大和稳定。

  三、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净增82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相对旺盛,而西部地区需求不足。

从学历层次看,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在大专和高职毕业生,重点院校、热线专业供不应求。

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

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

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有可能造成东部就业空间的紧缩。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如何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

  二、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

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企业关闭破产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继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再就业补助资金,各地方和有关部门要切实管好用好这笔资金。

  三、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

做好离校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工作,对暂时没有就业、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助。

  四、认真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服务。

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

  五、建立健全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支持并规范发展各类专业性的社会化就业服务组织。

  六、加强失业调控。

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

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建立规模裁员报告制度。

  七、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

重点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培训,提高就业质量。

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八、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要落实三年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目标,探索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好最低工资制度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抓住《劳动合同法》出台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务求在劳动合同签订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

同时,继续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大力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

改革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探索建立注重预防和调解、突出仲裁优势作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迈思公务员网申论例文每日一例

点击:

55来源:

本站发布:

2009-5-2510:

36:

32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品牌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

从产品的角度看,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质量决定和产生产品的价值,而品牌则可以使产品产生更大的附加值,即超价值。

以美国市场上畅销的芭比娃娃为例,现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芭比娃娃,基本上都是中国内地的工厂生产和加工的。

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的平均售价为10美元,而我们的平均出口价仅为0.4美元。

这就是质量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惊人之比。

  品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商品在质量和价格竞争中存在的对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使消费者在市场品牌的价值面前实现了商业和消费上的人人平等,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消费利益和消费权利,是市场经济公开、公平、公正这一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品牌还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想知道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看看其拥有多少国际知名品牌便可一清二楚。

这被认为是考察一个国家竞争力最简单、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同理,这也同样适用于对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考察和了解。

如果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那么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

质量体现在产品上,而产品和企业则必须聚焦在品牌上。

品牌有时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信誉。

有些国际知名大品牌的背后还隐含着国家、民族、社会甚至是政府的信誉。

国际知名大品牌中不仅包含商业和经济因素,更有文化和地缘政治甚至国际政治的因素。

对此,我们要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

在我们进行品牌培育、发展和创新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此确定我们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准确定位,从容应对来自外界的挑战和冲击。

  一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深化的。

品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或发达程度。

特别是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品牌的竞争就变得不可避免,而且呈现出随市场发展而日益激烈的态势。

这时,品牌的市场作用和经济价值开始彰显和凸现。

部分企业特别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客观上和我省经济欠发达、市场体系不健全且发育程度比较低有直接关系;主观则和一些企业走出去、打出去的意识不强,行动不力有一定关系。

这个走出去和打出去的范围和方向既包括国内其它省区市场,更要涵盖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如今已是品牌的天下;而国内市场则正日益品牌化。

品牌的作用在不断加强,品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在不断提升。

如果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上跟不上,不急起直追,则落后和落伍都是必然的。

  二要突出和抓住重点,要围绕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重点产业的重点企业,重点企业的重点产品,合力攻坚,集中突破;

  三要在强势产业和名优产品中培育、开发、提升和创新我们的品牌,这样基础牢,见效快,能持久,效益好;

  四要以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带动产业品牌,以产业品牌带动区域和城市品牌,这样逐级带动,相互拉动,品牌创新之路就能越走越宽,品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大。

  五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要发展和怎样发展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不断增强市场开拓意识和发展创新意识。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其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品牌的作用日益得到更多企业的重视。

我们要树立以市场经济求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市场的发展理念;加强统一规划和精心指导,把品牌建设作为市场建设的重要和关键一环来抓,以品牌建设促市场建设,以市场建设促经济和社会发展。

迈思公务员网申论例文每日一例

点击:

83来源:

本站发布:

2009-5-2210:

35:

47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从过程看,是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结果看,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

就当代而言,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就是用化肥、农药、农膜、灌溉、良种、农机、电力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至航空航天技术等要素,替代畜力、人力和半机械手段等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改造,改变农业低投入、低产出和自给半自给状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要实现生产发展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

这是实现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

可以说,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没有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业发展始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领域不断引入先进的物质技术要素和现代人力资本,对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进行变革,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问题。

我国经济要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仅仅依靠工业和城市的现代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

只有从宏观上、战略上重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

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

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

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10多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

  二、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

比如,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落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不高;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

  三、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许多设施陈旧、老化。

比如,农田机电排灌面积比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下降,中低产田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有“大动脉”而缺“毛细血管”,常常是“有机械没路走,有渠道无水灌,有良种无田用”。

  四、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比如,从宏观层面来说,如何调集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现代农业建设,还缺乏体制保证和有效办法;从微观层面来说,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中介组织发育严重滞后。

  五、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劳动力流动市场不完备。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劳动力转移缓慢,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尽快加以解决。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一、要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

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

  一是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

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

要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

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

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

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的补助。

同时,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

  三是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四是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

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包括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业工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

  “十一五”时期,要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鼓励农民在政府支持下,自愿筹资筹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

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人均事业费水平,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税收优惠等;二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三是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四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五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

  四、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具体包括:

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积极发展健康养殖业,调整养殖模式,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发展,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五、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物流产业。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是采取优惠财税措施,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三是加强对大宗农产品进口的调控和管理,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四是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

  六、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

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

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

  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进一步扩大市、县试点范围,从乡村实际出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搞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安排一定资金,对地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给予奖励补助。

申论:

“点石成金”立标题

点击:

72来源:

本站发布:

2009-5-219:

43:

08

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一定有一篇议论文。

这篇议论文有的是命题论文,在作答要求中给定题目,让你按照一定的题目写作文章。

有的申论试题则不给题目,让考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类试题的题目如何确立?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如2009年国家申论试题第四题:

“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路,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像这样的试题,就给考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立标题。

我想有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查”;二是“引发我们许多思考”;三是“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路”。

这三个要素说明:

第一,文章必须要从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安徽考察讲话内容出发来写作,而不是从胡锦涛在其他地方的考察讲话出发;第二是“引发我们许多思考”,是让我们进行独立思考;第三是根据“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路,要求考生把思考的内容加以深化。

文章的主题和标题应体现上述要求。

  除此之外,那么一般来说,标题的确立有哪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呢?

标题是文章的名称和标志,体现文章的精华,是“龙眼”。

确定文章的标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标题必须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是中心、主题的集中体现。

其二,标题的内涵不能太大、太空泛。

其三,标题应尽量简短、凝练,避免亢长繁琐。

其四,申论考试对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均为“根据给定资料”或“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以议论文的标题应尽量扣紧给定资料的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立好文章的标题呢?

有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即“点石成金法”。

所谓“点石”,是指借用它山之石,即材料中的典型事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