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09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x

中医学基础题库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是

A、秦汉 B、宋金元 C、 明清 D、近代2.中医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百家争鸣最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 B、 金元 C、明清 D、近代

3.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 D、《难经》

4.金元四大家中被成为“攻邪派”的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5.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书籍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难经》

6.提倡“脾胃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千金要方》 D、《本草纲目》8.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是

A、《新编法医学》(意大利.1602年) B、《洗冤集录》(宋.宋慈)

C、《新修本草》(唐.苏敬等) D、《本草纲目》(明.李时珍)9.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是

A、《千金要方》 B、《新修本草》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10.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11、天人可知论属于哲学中的

A、唯物论 B、辨证观 C、唯心论 D、形而上学

12、中医学中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法 B、取象比类法 C、演绎法 D、以表知里法

13、以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逆向思维方法,属于

A、以表知里法 B、试探法 C、演绎法 D、反证法

14、《黄帝内经》中言: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属于中医学理论的哪一特点

A、唯物论 B、辨证论治 C、整体观念 D、恒动观念

15、“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是由哪位医家提出的:

A、刘完素 B、张景岳 C、孙思邈 D、朱丹溪二、填空题

1.(《 》)被称为“群方之祖,众法之宗”,其作者是( ),被后人尊为“医圣”。

2.(《 》)、(《 》)、(《 》)、(《

》)四部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 )三个方面。

4.论治,即(

),是根据(

)的结果,确定(

)的方法。

5.整体观念体现在(

)、(

)两个方面。

6.在金元四大家中,“寒凉派”的代表人物是( ),“滋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

7.(《 》)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的问世,代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辨证论治的确立。

8.大约在公元( )世纪,我国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16世纪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了(《 》)。

9.《黄帝内经》有言:

“正气存内,邪( )”,“邪之所凑,其气(

)”。

10.《伤寒杂病论》后人将该书分为(《 》)和(《 》)两书,前书载方( )首,后书载方( )首。

三、判断改错题

1.证是疾病的总称,是疾病全部病理过程的概括。

2.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中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多用温补脾胃之法,被称为“补土派”。

3.明.叶天士创立了治疗温病的三焦辨证法。

4.被誉为“东方医药巨著”的《本草纲目》是由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著。

5.中医药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诸病源候论》。

6.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理论的医家是张从正。

7.黄帝即神农氏,故《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是同一人所著。

8.温病四大家是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四位医家。

9.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张景岳、赵献可。

10.中医学的唯物论主要体现在唯物生命观和天人可知论。

四、简答题

1.何谓病、证、症?

2.何谓辨证论治?

3.何谓整体观念

4.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5.辨证与论治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6.病、证、症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

一.单选题

1--------5:

ABACC 6 10:

BABBA

11 15:

ADDCD

二.填空题

1.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2.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3.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恒动观念

4。

施治 辨证

治疗疾病

5.人体自身的统一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6.刘完素 朱丹溪

7.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8.11 本草纲目

9.不可干 必虚

10.伤寒论 金匮要略 113 262

三.判断题 5 8 9 10对,其余错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一、名词解释

1.阴阳

2.五行

3.阴平阳秘

4.制化

5.阴阳交感

6.相生

7.相克

8.相乘

9.相侮

10.母病及子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A、滋水涵木 B、培土制水 C、佐金平木 D、抑木扶土

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说明阴阳具有何种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3.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春属于

A、木 B、火 C、土 D、金4.按阴阳划分,一天的下午属于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5.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木生火 B、土生金 C、木克金 D、金生水6.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木为水之子 B、火为土之母 C、水为火所不胜 D、金为木所胜7.根据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金是水的

A、生我者 B、我生者 C、所胜 D、所不胜

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9.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

A、相侮 B、相乘 C、母病及子 D、子病犯母10.阳病治阴法,适用于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11.“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治法的理论根据是阴阳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13.按五行相克关系,心为肺之

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14.下列属于子病及母的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脾病及肾

15.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炎上 B、从革 C、润下 D、稼穑16.关于阴阳概念,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称为阴阳的两个事物必须相互关联,具有可比性

B、阴阳是一个抽象的属性概念

C、阴阳属性是绝对的

D、阴阳的属性划分是有一定根据的17.肺的所不胜是

A、肝 B、肾 C、心 D、脾18.以五脏所在部位及功能特点分阴阳,则肺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9.可用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阳胜阴衰 C、阴中求阳 D、阴病治阳

20.下列属于“实则泻其子”治法的是

A、肝实泻肾 B、肝实泻脾 C、肝实泻肺 D、肝实泻心21.下列不宜用阴阳的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22.五行中水的特性是

A、生长、升发、舒畅 B、温热、升腾

C、生发、承载、受纳 D、寒凉、向下、滋润23.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A、怒 B、喜 C、思 D、恐24.下列事物的性质属阳者是

A、柔弱 B、无形 C、寒冷 D、下降25.阴阳两方面在不断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是指阴阳的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26.阴阳两方面不仅相互对立制约,而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是指阴阳的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27.下列情况属于阴阳相互转化的是

A、冬季过渡到夏季B、冬季进入春季C、身体逐渐衰老 D、庄稼逐渐长高

28.下列治法属于按“虚则补其母”制定的有:

A、泻南补北法 B、培土制水法 C、佐金平木法 D、益火补土法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阳长阴消变化的是

A、气温从冬至春到夏 B、气温从夏至秋到冬

C、人体由工作转入睡眠 D、人体由睡眠转入工作2.五行中木气过亢,可导致

A、木侮金 B、木乘土 C、金虚木侮 D、土虚木乘3.引起五行相侮的原因是

A、所胜亢盛 B、所不胜亢盛 C、所胜虚弱 D、所不胜虚弱4.下列属于五行相侮传变的是

A、肝火犯肺 B、脾虚及肺 C、脾虚水泛 D、肝气犯胃

5.可用阴阳对立制约理论解释的是

A、热者寒之 B、阳损及阴 C、阳盛则阴病 D、阴病治阳6.可用阴阳互根的理论解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随阳消7.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

A、补肺滋肾 B、滋水涵木 C、佐金平木 D、益火补土8.下列药味中,属阴的是

A、甘味 B、酸味 C、苦味 D、咸味9.属阳的事物一般具有的特性是

A、温热 B、静止 C、上升 D、明亮10.下列事物属性归属木行的是

A、甘味 B、目 C、怒 D、春四、判断改错题

1.土不足则被木所侮,被水所乘。

2.阴阳的消长是量变过程,阴阳的转化是质变过程。

3.相乘与相侮,可同时发生。

4.“滋水涵木法”是“虚则补其母”原则的具体运用。

5.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随时可以转化。

6.阴阳对立是相对的,而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绝对的。

7.因为阴阳互根,故阴阳的消长只有两种情况,即此消彼消和此长彼长。

8.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9.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生的次序正好相反。

10.土为水之“所不胜”,火为水之“所胜”。

五、填空

1.按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按五行相克关系传变,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

2.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是( )、( )、( )、(

)。

3.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概括为(“ ”)、(“”)二字。

4.阴阳消长的四种形式是( )、( )、( )、(

)。

其中建立在阴阳对立基础上的形式是( )、( ),建立在阴阳互根基础上的形式是( )、( )。

5.以阴阳学说概括寒热证的病理变化,其病理总纲是( )、(

)、( )、( )。

6.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称为( ),阴阳交感是阴阳之气在(

)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7.五行的特性是“木曰( )”,“火曰( )”,“土爰( )”,“金曰

( )”,“水曰( )”。

8.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 )、( )、( )、( )四方面的关系。

9.形成相乘的原因可概括为( )、( )两方面,形成相侮的原因可概括为( )、( )两方面。

即“气有余,则制己(

)而侮( );其不足,则己( ),侮而乘之,己( ),轻而侮

之”

10.事物归属五行的理论根据是( ),其中,归类的方法主要有( )(

)。

11.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 ),我生者为( );五行的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 ),我克者为( )。

12.五行相生关系的疾病传变,包括( )与( )两个方面;五行相克关系的疾病传变包括( )与( )两个方面。

六、简答题

1.何为阴阳的互根互用?

2.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3.何为五行的相生相克,其相生相克的顺序是什么?

4.简述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关系。

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

二.单选题:

1----5:

ABABC 6 10:

DADBC

11-----15:

A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