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912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docx

审计精品课程案例汇编06830

审计学课程教学案例精选

会计学院审计教研室汇编

目录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1

案例二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蓝田”公司案例/2

案例三审计独立性——大学生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案例/5

案例四审计质量控制——某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案例/6

案例五审计准则——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6

案例六审计人员的合理怀疑——利息清单与百万元账外资金审计案例/7

案例七审计业务承接中的职业道德——业务承接与保密案例/8

案例八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德阳市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案例/8

案例九管理层财务欺诈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帕玛拉特上市公司案例/10

案例十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安然”公司与萨班斯法案案例/12

案例十一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例/15

案例十二验资——“东锅公司”造假上市验资案/18

案例十三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第一滴血”合伙人公司案例/19

案例十四企业破产清算审计——湖北南漳棉织公司破产清算审计案例/20

案例十五经济责任审计——浙江海盐县广电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案例/23

案例十六审计结果公告——长江干堤湖南段审计案例/25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

一、案例资料

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

英国政府在银行家的建议下,将发行中奖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盈利前景诱人的殖民地贸易。

南海公司经过了10年的惨淡经营,1719年政府允许中奖债券的70%(约1000万英镑)与南海公司股票可进行转换。

该年底,一方面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利好消息,并预测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1719年中期,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

1720年7月公司老板布伦特实施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同时又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此时南海的股价扶摇直上,股价高达1050英镑,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各种职业的人都被卷入这场漩涡。

《大恐慌》一书描写当时的情形:

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记了高傲和虚荣。

其实,1720年6月英国国会已通过了《泡沫经济取缔法》,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继股价高达1050英镑后,外国投资者首先开始抛售南海的股票。

1720年9月28日公司股票下跌到190英镑,1720年12月公司股票下跌到124英镑,1720年底,政府对公司财产清查,其资本已所剩无几,1720年政府逮捕了布伦特,有的董事自杀,相应的地主和商人倒闭。

 

“南海公司”倒闭的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惊呆了正陶醉在黄金美梦中的债权人和投资者。

迫于舆论的压力,1720年9月,英国议会组织了一个由13人参加的特别委员会,对“南海泡沫”事件进行秘密查证。

在调查过程中,特别委员会发现该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明显存在蓄意篡改数据的舞弊行为,于是特邀了一名叫查尔斯·斯内尔的资深会计师,对南海公司的分公司“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目进行检查。

查尔斯·斯内尔商业审计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在伦敦地区享有盛誉。

查尔斯·斯内尔通过对南海公司账目的查询、审核,于1721年提交了一份对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检查的意见。

在该份报告中,查尔斯指出了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计记录严重不实等问题。

但没有对公司为何编制这种虚假的会计记录表明自己的看法。

议会根据这份查账报告,将南海公司董事之一的雅各希·布伦特以及他的合伙人的不动产全部予以没收。

其中一位叫乔治·卡斯韦尔的爵士,被关进了著名的伦敦塔监狱。

直到1828年,英国政府在充分认识到股份有限公司利弊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民间审计的方式,将股份公司中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不足予以制约,才完善了这一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据此,英国政府撤销了《泡沫公司取缔法》,重新恢复了股份公司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二、案例思考

1.查尔斯·斯内尔是否属于世界上第一位民间审计人员?

他所撰写的查账报告,是否为世界上第一份民间审计报告?

2.试结合该案例说明近代民间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3.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责任揭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舞弊或违法行为行为?

案例二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蓝田”公司案例

一、案例资料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由沈阳市三家企业合并改制而成,其经营范围主要有农副水产品和医药制品两大类,其产品主要销往洪湖、武汉、荆沙、宜昌、岳阳等地区,产品市场覆盖华东、中南、华北、东北和西北五大区域。

1992年10月,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经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沈体改发[1992]65号文批准,由沈阳行政学院下属的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和沈阳市新北副食品商场全部资产发起设立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沈阳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确认结果,将原三家发起人净资产中国有资产1828万元折成1828 万股国家股,委托沈阳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将净资产中属企业法人的资产3525.6万元折成法人股3525.6万股,由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同时向原企业内部职工以1:

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

股票发行严格限制在内部职工范围之内,并在沈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登记托管,其转让办法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截至1992年12月5日,蓝田实收资本金额7032万元,其中6696 万元作为公司股本记入“股本”账户,内部职工股超过面值溢价部分共336万元记入“资本公积金”账户;1992年12月5日,沈阳会计师事务所对蓝田的实收股本出具了验资报告。

1992年12月10日,蓝田经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登记,注册资金6696万元。

经农业部“农财函[1995]113号”文批复同意,蓝田国家股股权1828万股由沈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划拨给农业部持有,经农业部“农财函[1995]117号”文批准,蓝田新增发行社会公众股(A股)3000万股。

1996年6月18日,蓝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2001年10月26日,中央财大教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短文揭露了蓝田的造假丑闻,此后蓝田贷款资金链条断裂;2002年1月,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同年3月,公司被实行特别处理,股票变更为“ST生态”;同年5月13日,生态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2003年1月8日,ST生态复牌上市。

1992年蓝田成立之初,其主业为制药业与酒店业。

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董事会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选择农业作为公司的发展方向,开拓新的生产力增长点。

1993年初,蓝田在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设立了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定向募集资金,采取滚动发展的模式,在当地建成了水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建立了产品销售网络。

经过4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以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销售为主,兼营制药、酒店、贸易、零售、房地产开发的多元生产经营格局。

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公司的规模日益壮大,效益呈跳跃式增长。

据蓝田招股说明书中介绍,1993-1995年,蓝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33725.7万元、84039.7万元和308284.1万元,税后利润分别为14101.4万元、23686.5万元和27437.2万元,显示出喜人的经营业绩。

  

  1996年5月,蓝田增发新股3000万股,每股发行价8.38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共募集股金24155万元,其资金投向包括:

投资2000万元兴建“菜篮子工程”基地项目;投资4700万元开发生产冷冻干燥食品项目;投资4800万元兴建中华鳖养殖基地;投资4986万元兴建畜禽繁养基地等等。

  

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

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

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被称作是“中国农业第一股”。

                

2001年10月26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文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对蓝田造假行为进行了揭露。

她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做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蓝田业绩有惊人的虚假成分,公司已经无力归还20亿元贷款。

问题包括:

(1)蓝田已无力还债。

2000年蓝田的流动比率是0.77,这说明短期可转换成现金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到期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0.35,这说明扣除存货后,流动资产只能偿还35%的到期流动负债;净营运资金-1.3亿元,这说明蓝田将不能按时偿还1.3亿元的到期流动负债;

(2)12.7亿元农副水产品收入有造假嫌疑 ;(3)蓝田的资产结构是虚假的 。

2000年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占资产百分比约是同业平均值的1/3;而存货占流动资产百分比约高于同业平均值3倍;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在产品绝对值高于同业平均值3倍;存货占流动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

   

而截止到2002年8月,向蓝田提供贷款的银行包括工、农、中、建、民生、交通、中信、浦发等中国各大专业银行,贷款总规模达30多亿元人民币。

据统计,蓝田仅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就高达约2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工商银行10亿元人民币以上,中国农业银行9亿多元人民币。

蓝田存在造假嫌疑的消息一经公开,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各个专业银行纷纷停止了对其贷款支持,蓝田由此深陷泥潭。

  

蓝田1999~2001年连续三年业绩“变脸”为亏损,蓝田造假奇闻主要有:

  

第一,“金鸭子”的童话。

蓝田所产的鸭子品种为“青壳一号”,只吃小鱼和草根,一只鸭子一年产蛋高达300多只(比普通鸭子高出1倍以上),而且价格奇高(有报道称每只鸭蛋的平均纯利为0.4元),蓝田“一只鸭子一年的利润等于生产两台彩电”,相当于“金鸭子”。

  

第二,“野莲汁、野藕汁”的传说。

在造假案曝光之前,蓝田公司声称,野莲汁和野藕汁(只见广告不见产品)一年中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高达2个亿,而当调查人员亲临蓝田生产野莲汁野藕汁的基地时,却只见车间铁门紧锁,透过窗户可以隐约看见,偌大的厂房空无一人,从设备上蒙的灰尘看,应该有好些日子没开工了,由此可以断定,所谓“野莲汁和野藕汁”的传说,纯属谣言。

第三,“无氧鱼”的故事。

据估计,蓝田一亩水面的产值要达到2到3万元钱,才能符合其业绩水平,但是,据瞿家湾镇一位村民介绍:

“蓝田根本赚不了这么多钱!

每口塘是17亩水面,养鱼能产出7、8万元,即使加上养鸭的收入,每亩水面的产出也很难突破1万元。

每亩2、3万元的收入根本是天方夜谭。

” 每亩3万元,意味着蓝田一亩水面至少要产三、四千公斤鱼,就是说不到一米多深的水塘里,每平方米水面下要有50-60公斤鱼在游动,这么大的密度,不说别的,光是氧气供应就是大问题,恐怕只有在实验室才能做得到,而蓝田股份的鱼苗,堪称世界“无氧鱼”系列。

 

ST生态(蓝田)造假丑闻曝光后,公司对有问题的财务报告进行了调整。

ST生态调整后的财务报告显示:

ST生态的总资产10.26亿元,总负债11.205亿元。

因此,生态为了确保达到复牌上市的要求,其重组的目标是ST生态总资产应达到13亿元,总负债8.4亿元,净资产4.6亿元,需要剥离的不良资产达到4.5亿元,需注入的资产总额6.8亿元,需减免的债务总额3.27亿元。

另外,决定ST生态盈亏的关键是16亿多的银行债务,涉及到农行、工行、民生等好几家银行。

而在这次ST生态恢复上市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司的债权人——民生银行。

2002年,北京裕佳置业公司出资6000多万元收购了蓝田大酒店,使ST生态产生溢价2704万元。

2002年,公司全年实现盈利1248.74万元(税后),每股收益0.028元(摊薄),由此保留了ST生态在证券市场的生存权。

ST生态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主动调整了1999-2001年的财务报告数据。

2003年1月8日,获上海证交所的许可,ST生态复牌上市。

  蓝田造假之路令人深思,总的来说,其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主要有:

  1.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业绩不佳。

蓝田造假丑闻曝光之前,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一面红旗,但令人惋惜的是,蓝田所谓的高业绩均来自于种种虚幻神话和财务包装。

我们知道,光靠造假过日子是不行的。

企业要发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于谨慎投资和合法经营。

而蓝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制了所谓“金鸭子”、“野莲汁野藕汁”和“无氧鱼”的动人故事,企望靠骗取贷款来过日子。

本来,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事与愿违,蓝田的管理高层并未真正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

事后发现,蓝田的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诸多漏洞,诸如资金大量流失和财务报告虚假等等,致使公司的真实业绩状况不断恶化。

由此,我们的启示是: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造假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2.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

按照常规,蓝田的问题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致使国家资财遭受巨额损失。

事后发现,蓝田高层与地方政府存在密切关系。

正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分袒护公司,政企严重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犯法,有恃无恐。

另外,公司治理机制失灵,这也是蓝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

由于蓝田的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误入歧途。

最后,蓝田的真实业绩水平不断下滑,只能靠造假来维持生计。

由此,我们的启示是:

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一家公司如果不及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公司内涵,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同时,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正确处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多地干预企业行为,以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当、执业水平偏低,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

如前所述,蓝田的造假丑闻的曝光,不是来自于对蓝田进行常年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是来自于业外人士,这着实让人吃惊。

其实,蓝田主要是通过虚假交易或事项来“创造利润”,其造假手法非常简单。

注册会计师只要认真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便可以轻易发现蓝田的造假问题,但是,注册会计师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事后发现,蓝田的会计账目非常混乱,按理说注册会计师是不能表示意见的,但是,对蓝田进行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却发表了相应的审计意见,其执业水平之低,责任意识之弱,令人叹息!

由于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行为,致使许多对其进行贷款的银行受牵连,国家资财遭受重大损失。

由此,我们的启示是:

在任何时候,我们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决不能放松,尤其是作为证券市场“守护神”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要敢于坚持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以减少审计失当的风险。

同时,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不断健全其质量控制机制,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4.投资者非理性、热衷于炒作股票,导致其自欺欺人。

股市投资风险高、变化快。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包括各专业银行),应该对其投资对象进行风险和收益的权衡比较,决不能一味听信谣言。

只有做到谨慎投资,才不至于遭受灭顶之灾。

虽然证券监管相关法规要求上市公司应该健全财务报告披露与审计制度,由此上市公司的一些大问题是可以得到揭露的,但是,对于某些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其业务复杂,经营风险高,注册会计师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发现问题。

因此,作为理性投资者,应该多方获取上市公司的情况,诸如其行业特点、市场发展前景等等,从而鉴别和警惕上市公司可能存在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但是,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股市交易行为,盲目炒作的因素更盛于理性的行为,比如很多股市交易者并不关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只要股价能上去,他们便失去理性,最后往往是本钱赔个精光,而蓝田造假一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由此,我们的启示是:

作为投资者,应时刻关注投资风险,要理性思考、谨慎投资,以减少各种风险损失。

二、案例思考

1.请结合上述案例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案例三审计独立性

——大学生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案例

一、案例资料

甲乙两位攻读审计学的大学生进行学术讨论。

甲宣称:

审计人员是领取了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专家,并独立地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专家意见,为保持执行一切审计工作时的客观公正立场,会计师和委托单位的主管人员之间不宜交往过密。

会计师要有礼貌,处处保持慎重和尊严,公余时间若会计师与委托人忙于社交应酬,一旦发现不健全的内部制度、重大错报漏报和诈欺证据时,就很难坚持独立的立场和客观态度。

乙则不以为然,他认为甲兄的观点已落伍50年,会计师和委托人同为有情感之人,前者需要后者的合作方能完成任务,同吃几顿饭,跳几次舞,不会使会计师失去独立性,而且可消除一些误解,并加速工作的完成,甚至还可介绍一些新的客户给事务所。

我认为甲兄的观点,实质上是告诉人们怎样断绝朋友和丢掉客户。

当然我也承认现在女性会计师颇多,妇女担任企业主管的也大有人在,如果会计师和委托人之间关系过于亲密随便,或许会发生很微妙且复杂的事情,以至损害审计的独立性。

二、案例思考

试评述甲乙二位关于独立性相互对立的见解。

案例四审计质量控制

——某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案例

一、案例资料

某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提高执业水平,保证执业质量,建立和实施了具有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

其发展方针为:

“宁要发展一百年,不要风险收入一百万”。

该所集中一批优秀人员,历时几个月,在总结事务所十几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多方查阅资料,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几十次的讨论和反复修改,制定了一整套执业质量监管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质量控制方面的《审计执业质量控制制度》、《关于业务承接的有关规定》、《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关于业务监管程序的规定》以及质量考核方面《执业质量考核暂行办法》、《上市公司业务考核实施细则》、《内资企业审计业务考核实施细则》、《外商投资企业审计业务考核实施细则》等六类业务考核细则。

这些制度汇编成厚厚的一本书,人手一册。

所以不仅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大家保管好这套制度,以便随时查阅,并规定,如果丢失要罚款1000元。

为了保证质量监管制度的贯彻实施,该所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关,而且专门选拔最强的业务骨干成立了业务监管部,负责全所的业务质量监管。

为了突出监管部的地位和作用,由一位副所长兼任监管部部门经理。

业务监管部的职责贯穿于每项执业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进行事后监督,还要进行事前、事中监督。

在承接业务时,业务监管部根据取得的资料,帮助分析审计风险点,以明确审计策略及审计重点。

在外勤审计阶段,业务监管部可根据情况直接进入现场对执业人员执行的审计程序和形成的工作底稿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执业人员改正或做出重新处理。

在报告阶段,也要有业务监管部的检查和复核意见后才能由所领导签发出具报告。

另外,业务监管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从各类业务报告中选取10%至30%,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并将抽查结果直接向所长汇报。

为了使质量控制落到实处,该所还专门建立了质量考核机制,他们根据每类业务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制度,将执业程序分解成各个考核项目,分别确定考核要求与扣分标准,对工作底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并将考核要求与扣人晋升、奖罚的依据。

该所在加强质量监管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员工自觉维护职业形象。

他们规定了“三原则”和“六不准”,三原则是指“决不降价取悦客户,决不参与不正当竞争,决不扰乱执业环境”,六不准是“不准做违反国家规定的业务,不准做无政策依据的业务,不准做的损本所形象的业务,不准做有风险的业务,不准做有重大遗留问题的业务,不准出具虚假报告”。

该所经常以情况简报的形式将执业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公布,要求大家从中吸取教训,并常以“永远不要忘记”为题,就执业中的重要风险领域进行讲解,也专门召开座谈会,讨论“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事件的深刻教训,让警钟长鸣。

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事务所对员工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二、案例思考

1.结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分析该所的质量控制措施的不足之处。

2.试分析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我国目前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案例五审计准则

——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

一、案例资料

1938年初,长期贷款给罗宾斯药材公司的朱利安·汤普森公司,在审核罗宾斯药材公司财务报表时发现两个疑问:

其一,罗宾斯药材公司中的制药原料部门,原是个盈利率较高的部门,但该部门却一反常态地没有现金积累。

而且流动资金亦未见增加,相反,该部门还不得不依靠公司管理者重新调集资金来进行再投资,以维持生产。

其二,公司董事会曾开会决议,要求公司减少存货金额,但到1938年底,公司存货反而增加100万美元。

1938年,美国纽约州的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突然宣布倒闭,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相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发现,罗宾斯药材公司是属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之一,公司确实到证券交易所进行了注册登记,且在经营的十余年中,每年都聘请了美国著名的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定。

在查看这些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审计人员每年都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发表了“正确、适当”等无保留的审计意见。

调查人员对该公司1937年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了重新审核,1937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有总资产8700万美元,但其中的1907.5万美元的资产是虚构的,包括存货虚构1000万美元,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各虚构900万,银行存款虚构7.5万美元;在1937年年度合并损益表中,虚假的销售收入和毛利分别达到1820万美元和180万美元。

同时调查人员对该公司经理的背景作了进一步调查,公司经理菲利普.科斯特及其同伙穆西卡等人,都是犯有前科的诈骗犯,他们都使用假名混入公司并爬上公司管理岗位,并将亲信安插在掌管公司钱财的重要岗位上,相互勾结,使他们的诈骗活动持续很久没能被人发现。

根据调查结果,罗宾斯药材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早已“资不抵债”,而首当其冲的受损失者是汤普森公司,因它是罗宾斯药材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为此,汤普森公司指控沃特豪斯会计师事务所,汤普森公司认为其所以给罗宾斯公司贷款,是因为依赖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因此,他们要求沃特豪斯会计师事务所赔偿他们的全部损失。

在听证台上,沃特豪斯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了汤普森公司的赔偿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他们执行的审计,遵循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36年颁布的(财务报表检查)(Examin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中所规定各项规则。

药材公司的欺骗是由于经理部门共同串通合谋所致,审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