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911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docx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全面、动态了解北京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加强监督管理,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军队系统除外)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备案管理。

本办法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指依法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含有或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生产等实验活动的实验室。

第三条市卫生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全市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备案工作。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实验室和实验室活动的日常备案工作。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本单位内部所有实验室的备案申报工作。

第四条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生物安全一级、生物安全二级、生物安全三级、生物安全四级(以下简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第五条一级和二级实验室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生物安全防护原则,参照《北京市生物安全一级(BSL-1)和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基本要求(试行)》(附件1)进行自我评估,确认实验室级别。

第六条新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自正式启用之日起30日内,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向实验室所在地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备案。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须及时汇总当年辖区备案信息,于每年12月30日前报市卫生行政部门。

第七条申请实验室备案的单位应当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一)《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室活动备案表》(附件2);

(二)实验室或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

(三)实验室设立单位的生物安全组织管理框架图;

(四)实验室布局平面图;

(五)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八条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单位的备案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材料的形式审核。

对审核通过者,向申请单位发放《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通知书》(附件3),予以备案。

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材料,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通知申请单位,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未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备案。

第九条实验室的基本信息、负责人、实验活动等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发生变更(含新增)时,应于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备案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变更(含新增)说明书》(附件4)。

第十条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备案的实验室,不得开展相应实验活动,并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条中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本办法公布前已经建成运行的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自本办法公布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向所在地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备案。

第十二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按照《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0号)规定进行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行政审批。

第十三条本办法所称“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具备法人资格。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北京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附件2:

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

备案表

(试行)

实验室设立单位名称(盖章):

组织机构代码:

上级主管部门:

单位性质:

法人代表(签字):

所在区县:

地址:

邮政编码:

实验室管理的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月日

 

北京市卫生局制

填表须知

1.本表适用于北京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的备案。

2.填表人应仔细阅读填表说明,明确填表要求。

3.填表人应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写各项内容。

4.填表人应使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

5.实验室的设立单位需具有法人资格,并汇总本单位内部所有相关实验室的备案材料后,统一报送至单位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备案。

单位内部实验室的划分由单位自行确定。

6.本表未经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签名无效。

实验室信息汇总表

序号

实验室名称

检测项目*

生物安全级别

*检测项目:

指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和临床检验。

(注:

肿瘤标志物、激素、特种蛋白、出凝血、自身抗体等以及无法归类的检测归入临床检验)

名称

 

地址

 

所在区(县)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始建时间

 

占地面积

 

实验室所属机构名称(可不具备法人资格)

 

实验室用途

□研究□教学□临床□疾控□检疫检验

□生产□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与数量1

BSL-1___个BSL-2___个

实验室设施特点

固定__个离开固定设施的现场__个临时__个可移动__个

实验室人员

工作人员_____名,其中技术人员____名 

实验室负责人

姓名

 

职务

 

职称

 

学历

 

专业领域

 

联系电话

 

生物安全及防护设备2

名称

数量

生产厂家

规格型号

检定/校准周期

购置

日期

设备

状态

检测

项目3

病原微生物名称4

危害程度分类5

实验活动类型及级别6

实验室

级别7

生物安全柜类型8

工作

性质9

备注

微生物培养

动物感染实验

未经培养的感染

材料的操作/样本检测

灭活材料的操作

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微生物

检验

免疫学

检验

分子生物学

检验

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10

样本类型11

检验方式12

个人防护方式13

生物安全柜类型

备注

生物化学

检验

临床检验

 

实验室声明

本实验室郑重声明,本实验室已按备案表格所列内容将本机构所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有关情况进行了如实的填写,保证本表格及有关附件

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若所提供信息失实或者有意隐瞒,本实验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实验室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请参照《北京市BSL-1和BSL-2级实验室基本要求(试行)》(附后)界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2.生物安全及防护设备:

包括生物安全柜、压力蒸汽灭菌器等。

3.检测项目:

包括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和临床检验等五类。

其中:

a)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是指针对特定的能够使人致病的病原微生物所进行的检验项目,适用于从事微生物、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实验室。

b)生物化学检验和临床检验:

指针对人体血液、体液中生化和临床所需指标检测,而非对某种特定病原微生物进行的检测。

注:

肿瘤标记物、激素、特种蛋白、出凝血、自身抗体、阴道分泌物检测细菌、抗链“O”抗体检测、梅毒抗体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快速轮状病毒检测、结核抗酸染色、霍乱弧菌的悬滴实验和培养、真菌检测、弓形体虫抗体检测、疟原虫检测、胸腹水常规、脑脊液常规、以及其他无法归类的科研或临床检测项目归入临床检验。

4.病原微生物名称:

需使用通用的中文学名。

5.危害程度分类:

请参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分类填写。

6.实验活动类型:

请参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划“√”,其中:

a)微生物培养:

指病毒培养或大量活菌操作。

病毒培养:

指病毒的分离、培养、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病毒冻干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试验等操作以及病原菌分离纯化、药物敏感性实验、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涂片、显微观察等初步检测活动。

利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细胞(或细胞提取物),不经灭活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操作视同病毒培养。

使用病毒培养物提取核酸,裂解剂或灭活剂的加入必须在与病毒培养等同级别的实验室和防护条件下进行,裂解剂或灭活剂加入后可比照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防护等级进行操作。

大量活菌操作:

指实验操作涉及“大量”病原菌的制备,或易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操作(如病原菌离心、冻干等)。

b)动物感染实验:

指以活病毒或活菌感染动物的实验。

 

c)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样本检测:

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

未经可靠灭活或固定的人和动物组织标本因含病毒量较高,其操作的防护级别应比照病毒培养。

样本检测:

包括样本的病原菌分离纯化、药物敏感性实验、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涂片、显微观察等初步检测活动。

d)灭活材料的操作:

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后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

e)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指针对确认无感染性的材料的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无感染性的病毒DNA或cDNA操作,如不含致病性活菌材料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实验。

7.实验室级别:

指实验室从事该项检验时采用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分为BSL-1、BSL-2、BSL-3、BSL-4四级;从事动物研究的生物安全级别分为ABSL-1、ABSL-2、ABSL-3、ABSL-4四级。

8.生物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