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877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8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 地图精选教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地图精选教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二讲地图精选教案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含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形式:

典例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km

1∶500000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4)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特点比较:

比例尺大小

表示的实地范围

内容

精确度

详细

简略

[温馨提示]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2.地图上的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

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844.43m”为注记。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

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m,乙点海拔为500m。

(2)相对高度: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_000m。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基本地形部位:

图中

字母

地形

等高线特点

A

山峰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山谷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山脊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陡崖

等高线重合

E

鞍部

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方法技巧]

“四字口诀”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密陡疏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重叠为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三、地形剖面图

1.概念:

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

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作用: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如何根据不同背景或条件进行方向的判读?

 

2.比例尺的缩放与地图图幅有什么关系?

 

3.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如何借助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区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水系特征?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因地制宜地进行生产生活中的“选点”“选线”“选面”等活动?

 

5.怎样准确绘制地形剖面图和灵活判读运用地形剖面图?

 

以考纲为纲

以真题为范

[考题精妙]

  [典例] 

(xx·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如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解析]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

[答案] 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命题出发点] 科考队员拍摄熊的地点的选择。

[命题落脚点] 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试题评价]

(1)融等高线于自然环境:

本题对等高线判读的要求,没有直观呈现,而是通过图文材料相结合,依据设问间接借用等高线。

如拍摄熊的行为,需要什么样的自然条件,我们就从等高线中去判读和寻求其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比如拍摄需要光线好,我们从图中可以推断:

等高线走向反映山脉走向,甲处正好处于山脉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线好。

(2)融生态意义于人类活动:

科考队考查堪察加半岛,近距离拍摄熊,目的是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动物生活习性并加以保护,这样的命题情景,折射出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3)融综合考查于一项活动:

本题仅提到“拍摄熊”“选择拍摄点”,但是却能考查考生的多项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的能力。

命题立意侧重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

(一) 地图的三要素[学法:

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xx·大同模拟)现在一些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型路灯。

如图是某游客近距离拍摄的我国某城市该路灯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1.该游客拍摄照片时,当时吹的风向可能是(  )

A.南风          B.北风

C.东风D.西风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利用地理信息进行定向。

固定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其朝向为正南方向,结合风力发电装置与太阳能板的相对方向即可判定当时的风向为西风。

(xx·南昌二中联考)如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

据此回答下题。

2.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  )

A.左上B.右上

C.左下D.右下

解析:

选D 根据图中指向标,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车辆行驶方向是西南方向。

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即指向标中西南方向朝上,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正北方向,指向右下方,D项正确。

A、B、C三项错误。

3.读图,完成

(1)~

(2)题。

(1)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2)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解析:

(1)D 

(2)D 第

(1)题,两幅图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

(2)题,楠迪经纬度大约为(18°S,178°E),而莫尔兹比港经纬度大约为(10°S,147°E),则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东南方向。

4.(xx·重庆高考)如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

m2;高度单位:

m)。

读图,完成

(1)~

(2)题。

(1)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B.②

C.③D.④

(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解析:

(1)D 

(2)B 第

(1)题,据图可以看出,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内容为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比可知④为喷水池,而①为食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

(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应分别为30cm和22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选项符合要求。

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

技巧一:

常用定向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度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例如,下图中要求判断图中媚河干流的流向。

首先根据指向标判读出图上的各个方向,然后根据河流的实际流动确定河流的流向为西南向东北。

若读图时忽视了指向标,很容易将河流流向错误地确定为自西向东。

技巧二:

地理现象定向法

此类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读方向,如北半球中纬度正午太阳位于头顶正南(日影朝北);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冬半年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春秋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北半球中纬度房屋朝向多为正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植物向阳一侧生长旺盛,年轮稀疏等。

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读出某一方向,然后逐次判读其他方向。

例如,如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公路一侧为利用太阳能的路灯,对于我国北方而言,路灯太阳能帆板朝向正南时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强,由此可以判读出南北方向,然后根据南北方向推测东西方向即可。

此图中公路呈南北方向延伸,图中汽车向北方行驶。

二、比例尺的比较与缩放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

为原来比例尺的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

为原来比例尺的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2倍

考点

(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法:

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高度(海拔)或范围,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0.6℃)。

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

(1)陡崖顶部的高度(海拔)H顶,其公式为:

a≤H顶

(2)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H底,其公式为:

b-d

(3)陡崖的相对高度为ΔH,其公式为:

(n-1)d≤Δ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如图中陡崖D的相对高度为200m≤ΔH<400m。

3.计算坡度

坡度=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1)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密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2)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

m)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3)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α=

的比值进行比较。

H表示坡高(即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

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坡度α的大小就可以用等高距与比例尺的关系进行表示。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定其数值。

如图中有两条等高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

二、根据等高线判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

判断地势高低

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

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

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宏观地形判读

平原:

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

海拔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m,等高线较密集

高原:

海拔高度大(1000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海岸线:

0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

大陆架:

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且等深线稀疏

大陆坡:

海水深度超过200m,且等深线密集

海沟:

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

2.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判断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判断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3.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

判断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

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判断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判断水库储水面积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

4.结合地形特征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判断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xx·全国卷)如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m,瀑布的落差为72m。

据此完成

(1)~

(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m       B.230m

C.340mD.420m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mB.310m

C.360mD.410m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题号

(1)

(2)

题干解读

图中“Q地的海拔”应在一个取值范围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计算

知识迁移

等高线数值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

信息获取

文字信息

题干中有“图中等高距为100m”

“瀑布的落差为72m”

图中信息

信息1:

图中山峰高程为580m,结合等高距为100m,推知山峰外围等高线数值为500m,进而推知其他等高线数值。

信息2:

图中间为河流,地形为山谷;河流两侧等高线呈对称分布,可推知靠近Q的等高线为400m。

Q地海拔为400~500m

从图中可知,瀑布和桥梁海拔都为200~300m。

结合“瀑布的落差为72m”,可推知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为200~228m。

再根据山峰的海拔,可计算二者的高差

[答案] 

(1)D 

(2)C

题点1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

1.(xx·荆州摸底)如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根据图示信息完成

(1)~

(2)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990m、301mB.950m、201m

C.850m、299mD.799m、501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69m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解析:

(1)A 

(2)B 第

(1)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等高距为100m,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a山峰外圈的等高线数值为900,a的高度是900~1000m,C、D项错误。

陡崖处有4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ΔH<(n+1)×d可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是300~500m,B项错误,A项正确。

(2)题,水向低处流,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正西流,A项错误。

结合前面分析,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70~170m,可能为169m,B项正确。

陡崖处没有河流,不能观赏到瀑布景观,C项错误。

b地流经山地,可见“V”型峡谷,c地位于山麓,可见河流冲积扇,D项错误。

题点2 根据等高线判断自然地理特征

2.(xx·天津一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图中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山峰B.山谷

C.陡崖D.鞍部

(2)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

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m

C.ab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D.两座山峰的实际距离是150m

解析:

(1)D 

(2)A 第

(1)题,图中c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应该是鞍部。

(2)题,图示最高山峰海拔为720m,该山峰南坡等高线较北坡密集,则南坡坡度大于北坡,故A正确;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10m,故B错误;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故C错误;两座山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实际距离要大于图上比例尺反映的距离,故D错误。

3.如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

(1)~(3)题。

(1)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D.d

(2)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D.④—⑤河段

(3)图中陡崖(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m

B.底部海拔可能为11m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解析:

(1)A 

(2)A (3)B 第

(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判断出,a村落位于山丘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村落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

b村落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条件较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

c村落位于山丘顶部,海拔较高,气温低。

d村落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

因此A项正确。

(2)题,①—②河段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最利于泥沙沉积。

因此A项正确。

第(3)题,根据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m可知,陡崖底部海拔为0~30m,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m;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下方不宜布局交通线。

因此B项正确。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学法:

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1.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水库坝址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

宿营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如图中q点)

航空港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

2.选线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右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

(右图中①线更合理)

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读图,完成

(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m         B.55m

C.60mD.65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mB.40m

C.65mD.90m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题号

(1)

(2)

(3)

题干解读

限定词“最大高差”

关键词“流速最快”

计算“坝顶长度”

知识迁移

等高线数值的判读

等高线疏密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根据比例尺进行长度的计算

题号

(1)

(2)

(3)

信息获取

信息1:

从图中可知该等高线图上等高距为

m。

信息2:

图示区域右上角位置(支流上游)海拔最高,在80~85m之间;图示区域右下角位置(干流最下游)海拔最低,在20~25m之间。

信息3:

计算两地高差在55~65m之间

比较四处的等高线疏密程度,

处等高线最密集,该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

图中信息:

①②之间为峡谷地段,上游为布袋形地形,适宜建水库和大坝,海拔是40~45m。

题干信息:

大坝高度约13m,推断该坝坝顶海拔为53~58m,所以坝顶的位置在与55m等高线相交处较合适,结合比例尺,可算出坝顶长约40m

[答案] 

(1)C 

(2)C (3)B

1.(xx·江西八校联考)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

(2)题。

(1)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是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

A.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