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8138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docx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簿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手册

一、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二、团体辅导活动的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

三、学生团体辅导活动介绍

一、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团体辅导

团体:

是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依存、彼此间互动的人群结合体。

团体的特征:

有一定规模,成员具有共识,彼此互动,有团体规范。

团体辅导:

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以帮助个人的历程。

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是“催化”,即发挥团体内的助力,促进成员的自我成长。

(二)团体辅导的功能

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发展、预防与治疗四大功能。

这四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来说,团体辅导有助于他们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提高适应能力,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人格欠缺的学生而言,团体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通过与团体成员的互动,减轻症状,培养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

1.教育功能

团体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

团体辅导非常重视成员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成员的自我教育。

团体辅导的过程还有利于培养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社会规范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与习惯。

成员在团体中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相互模仿,尝试与创造,学习人际关系技巧等,这些都具有教育的意义。

2.发展功能

团体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

通过辅导给予学生启发与引导,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其对自我的了解与接纳,学习建立充满信任的人际关系所必备的技巧与方法,养成积极应对问题的态度,树立信心,培植希望,充分挖掘个体内在的潜能,促进心理良好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

3.预防功能

团体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有效途径。

团体辅导可以使成员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与认识,懂得什么是适应行为,什么是不适应行为。

团体辅导可以为成员之间交换彼此意见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互诉心声,讨论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增强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防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或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

在团体辅导中,辅导者不仅能够发现那些需要个别咨询的人,及时给予帮助,同时也能使成员对心理辅导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心理上做好准备,一旦需要帮助,就会主动求助。

4.治疗功能

许多心理学治疗专家强调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

团体活动的情境比较接近日常生活与现实状况,以此处理情绪困扰与心理偏差行为容易收到效果。

在团体中个人有勇气面对问题或困扰,在辅导者与成员的帮助下,获得反馈,使问题得到澄清与解决。

(三)团体辅导对人心理帮助的实现机制

1.团体辅导中氛围的变化

接纳、安全、尊重、温暖的团体氛围可以使成员真诚开放自己,信赖他人,坦诚探讨。

良好的团体氛围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进入团体——感受到安全、温暖——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和行为——对自己的认识增强——态度、价值观、信念的改变——行为变化——继续改变与成长。

2.团体促进成长和改变的因素

(1)获得情感的支持

情绪宣泄;发现共同性;被人接纳;满怀期待

(2)在团体中尝试积极的体验

享受亲密感;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体验互助互利

(3)在团体中发展适应的行为

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尝试模仿适应行为;学习社会交往技巧

(4)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

ABC理论:

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信念、看法、认知,C是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不是A直接导致C,而是中间的B在起决定的作用。

(四)学生团体辅导活动的内容

由于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特点是预防性、发展性和认知性,这就决定了在内容的安排上应以发展中的个体在其一生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题,它是去预测个体的需求且为满足这些需求做准备。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成生活辅导、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三大领域。

具体安排内容时,可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当时的社会实际,抓住发展中的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关键事件”作为主题从发展和预防两个方面入手,可结合中学生面临的发展性问题安排活动主题。

1.社会适应性辅导:

人际关系辅导和训练;

2.学习与考试辅导:

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动机辅导和训练;考试心态调节的辅导和训练;

3.情绪调控自主心理辅导和训练(我的情绪、克服烦恼、控制愤怒、心理、危机、面对挫折)——复课后针对地震引起的紧张情绪的疏导;

4.两性心理辅导和训练;

5.个性品质与开发潜能辅导和训练;(认识自我、优点和缺点、自己的外貌、自信表达)

6.亲子沟通的辅导和训练;

7.职业生涯指导(中学与职业学校) 

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工作原则上应以发展性为主,预防性为辅,兼顾治疗性,但这种安排在实践中会随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

在一个时期,辅导工作计划可以发展性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在另一个时期,可以预防性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也会随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而侧重发展性或预防性。

(五)学生团体辅导中教师的角色

在团体辅导中,领导者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团体成员,又是团体领导者。

教师在学生团体辅导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观察:

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尤其是特别的异常表现,以便去深入地了解,作适当的处理并作课后个别辅导。

2.鼓励:

要及时地鼓励学生的参与和正向的表现,尤其对于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

3.反馈与连接:

对学生的语言和非语行为,要及时地通过深入技术反馈给学生,如同照镜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或凭借别人的语句看到自己的形象。

对活动中出现的零碎资料,也要经过摘要、总结等技术连接起来,使学生获得完整与系统的经验和反馈。

4.参与: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活动,在参与中观察,不以局外人自居。

5.总结:

活动结束,应做好活动的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

(六)学生团体辅导活动效果的评估

团体辅导活动效果评估主要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搜集有关团体目标达成的程度、成员在团体内的表现、团体特征、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等,帮助团体领导者及团体成员了解团体辅导的成效。

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效果的评估应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1.效果评估的内容

(1)活动目标是否达成;

(2)活动方式选取是否最佳;

(3)是否体现了民主性、参与性、主体性等原则。

2.评估方法

(1)行为计量法

行为计量法是要求团体成员自己观察某些行为出现的次数并做出记录,或者请成员之间与成员有关的人(老师、家长、朋友等)观察机记录成员的行为,以评估成员的行为是否有改善。

例如,为脾气急躁的人开设的人际关系改善团体中,领导者希望通过一些团体活动减少成员发脾气的次数,学习以温和的方法与他人相处。

为此领员导者设计一份行为观察表,让成员记录他们在团体外与人交往时发脾气的次数,然后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指导。

行为计量法除了可以应用来记录外显行为,也可以记录成员的情绪和思维。

记录方法可以用表格,或图示。

(2)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在团体评估中,运用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心理测试量表,可以反映出团体成员行为情绪的变化,以评估团体咨询的效果。

例如,为增强青年学生自信心而组织的自信心训练团体在开始时用自我评价量表测验,了解成员自我评价状况。

团体咨询结束后,再做一次自我评价量表测验,比较一下参加团体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

心理测验用来了解团体成员个人的变化,从而评估团体咨询效果是常用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选用标准化的量表,还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因素。

(3)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指由团体领导者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地问题,让团体成员填写,搜集成员对团体咨询过程、内容、成员关系,团体气氛、团体目标的达成、领导者的态度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意见。

问卷内的问题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日记、自我报告、领导者的工作日志、观察记录等方法来评估团体的发展和效果。

二、团体辅导活动的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

(一)准备阶段

1.确定团体辅导活动主题。

2.场地及布置:

一间可留出足够大的活动空间的教室或室外空旷场地,团体成员可围圈而坐。

3.材料准备:

根据活动设计,准备所需的材料、道具、音乐等。

(二)热身阶段

在团体开始之初,为克服陌生感,增进成员了解,拉近彼此距离,可用一些热身活动,营造安全、开放的氛围,引发个人参加团体的兴趣和需要,使团体成员在活动中放下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不知不觉中融入团体。

注意关键点:

(1)团体契约;

(2)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期待

(三)运作阶段

围绕辅导目标去设计一系列互动的主题活动,组织组员全体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冲击、体验、回馈……各有不同程度的成长;在目标活动中相互信任,共同去活动、探索、解惑。

方法有故事阅读、专题讨论、专题辩论、头脑风暴、价值澄清、哑剧表演、角色互换、角色扮演、调查访问、讲演、游戏、绘画、唱歌等。

注意关键点:

分享是团体心理辅导的灵魂,每次小活动后进行分享(可以是部分成员),每次目标活动后都应及时让组员分享体验,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互相倾吐该次活动中自己的体验,领导者要及时捕捉成员表达的信息,反馈,连接相关的知识,给每个组员给予回馈,使组员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成长,洞察了解他人、人生和社会。

此时领导者也应是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必要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进行情感气氛的催化。

(四)结束阶段

结束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三种:

1.回顾与总结:

回想团体做了什么?

自己有哪些心得?

还有哪些意见?

2.祝福与道别:

成员之间用心意卡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增进并维持友谊。

3.计划与展望:

讨论今后应做些什么?

对未来生活有些什么展望?

注意关键点:

总结归纳,加深印象,处理离别情绪。

三、学生团体辅导活动介绍

(一)热身阶段团体活动

1.寻访大手印

目的:

酝酿团体氛围,建立团体活动规则

时间:

10分钟

操作:

通过相互比对或擂台挑战的形式,寻访团体成员中最大的手掌。

确认最大手掌后,由另一团体成员用纸笔描绘下最大手掌的掌印。

探讨团体活动规则,逐条填写在“大手印”五指的空白处。

团体规则制定完毕,由指导者宣读一遍,要求全体成员遵守。

团体规则范例:

(1)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

(2)真诚地表现自己

(3)无条件接纳他人

(4)保守秘密

(5)关闭手机

2.微笑握手

目的:

初步相识

时间:

约10分钟

操作:

指导者先让团体成员在房间里自由漫步,见到其他成员,微笑着握握手。

给一定的时间让成员自然相遇,鼓励成员尽可能多地与其他人握手。

当指导者说:

“停”,每个成员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席地而坐,或拿折叠椅面对面坐下,各自做自我介绍。

介绍的内容包括:

姓名,所属部门,身份,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

每人3分钟,然后漫谈几分钟。

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

指导语:

请每位同学尽可能多地和其他同学握手,请注视他人,面带微笑,道声“你好”!

自由走动5分钟后,指导者宣布“暂停”。

此刻,最后握手的两个人就是朋友,结成两人一组,相互坐下,开始相互自我介绍。

注意:

规定介绍的内容至少包括:

姓名、来自何地,有什么兴趣爱好等。

3.相互放松敲打

目的:

放松身体,活跃气氛

时间:

约10分钟

操作:

按照原来的小组围成圆圈,每个人朝同一方向,后面的成员为前面的成员敲打背部和肩膀,放松身体,再全体向后转,继续前面的动作。

4.轻柔体操

目的;放松,减轻焦虑、活跃气氛。

操作:

指导者与全体成员围成圈,面对圆心,指导者先做一个动作,要求成员模仿做三遍、然后成员依次做一个动作,大家一起模仿。

无论什么动作都可以达到放松,减轻紧张气氛的效果,有时,一些极富创造性的动作会引起大家愉快的笑声。

5.滚雪球

目的:

扩大交往圈子,拓展相识面

时间:

约15分钟

操作:

先两人一组,自我介绍,再将两个组合并,形成4人一组,他者介绍。

每位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介绍,每人2-3分钟。

如下图所示。

A向C和D介绍B。

然后4人一起自由交谈几分钟。

BAD

BADC

C

(a)(b)

图:

他者介绍(4人组)

指导语:

2人变成4人小组,开始“他者介绍”(每人将自己刚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另外两个人)。

每人2分钟。

当4个人分别介绍完后,交流一下高中时代最快乐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注意:

通过回忆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角色已变,用来克服角色突变带来的同一性紊乱。

同时调动愉快的情绪,找到许多共同语言,拉进同学间距离。

6.青蛙跳

目的:

加强团体成员的注意力,调动活动积极性,活跃气氛。

操作:

团体成员围成一圈,每人一个字快速说出“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出错误的成员表演节目。

7.大风吹(室内操作,有椅子)

目的:

活跃气氛、消除紧张

时间:

10分钟

操作:

小组成员围圈而坐(有椅子)。

指导者说:

请大家彼此观察一下,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有那些特征,外部的、内部的都可以,一会儿我说到哪种特征,具备者必须起立换座位,如果还坐在现在的位置(或者找不到位置)就被淘汰出局(或表演节目)。

听明白了就开始。

“西北风吹呀吹,吹到穿牛仔裤的人,穿牛仔裤的人快站起来换位置(戴眼镜的、来自东北的、春天出生的、穿红的衣服的……)

8.SevenUp

目的:

放松、减轻焦虑、活跃气氛

时间:

10分钟左右

准备:

全体成员围成圆圈,面对圆心,指导者也在队伍中

操作:

从指导者开始依次报数,每一位成员轮到时坐着说出自己轮到的数字,但在轮到数目字有7(7.17.27…)或是数目字为7的倍数时(7.14.21.28….),该位同学必须用力拍手,且不可说出该数字。

若违规,便淘汰出局,直到最后决出三位优胜者获得奖励。

9.名字接龙

目的:

进一步扩大交往范围,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

时间:

约20分钟

操作:

两个4人小组合并,8人围圈而坐。

从其中一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一句话中必须包括姓名、所属、个人特征。

规则:

当第一个人说完后,第二个人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第三个人一直到第八个人都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

指导语:

4人变8人一组,开始连环介绍。

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括姓名、所属、个人特征。

当小组决定从谁开始时,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

如A说“我是来自浙江杭州二中的性格开朗的李华”。

下一位同学B说“我是来自浙江杭州二中的性格开朗的李华旁边的,来自北京四中爱运动的王棠”依此类推。

最后,每组请出一位同学介绍本组成员。

注意:

每个成员必须从A开始介绍。

鼓励团队帮助记忆。

10.棒打薄情郎

目的:

抽查成员对本小组队员的基本了解情况,巩固成员间的相互友谊的建立

时间:

约8分钟

准备:

一个冲气的塑料榔头

操作:

所有成员按小组排列围成一个大圈就坐,指导者在中间,由指导者任意叫出某个小组内一位成员的姓名,要求坐在被叫到名字成员左右的两位成员立即站起来,如未及时站起来,就由该成员用榔头敲打薄情郎。

 

(二)运作阶段团体活动(主题活动)

1.无家可归

目的:

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和团体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时间:

20分钟

操作:

开始时让全体围圈拉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受。

然后,指导者说:

“变,4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组成4人组,形成新家。

以此类推,5人一组,7人一组。

指导语:

请全体起立,手拉手,体验一下内心的感受,谁愿意说一说你的感受?

我们全班是一家人,大家在一起团结就有力量。

但是,等会儿根据我要求的人数变化重新组成家,看谁找不到家。

准备好了吗?

现在开始!

变,4个人一家!

变,5个人一家……(看谁在圈外,让他谈感受)。

最后分享经验。

注意:

指导者可以不断变化组合(4个一组,5个,7个……)。

让在圈外的人谈感受时,指导者要一方面表示理解他的感受,一方面要鼓励他在后面的练习中积极改变,就有机会找到家。

分享时,指导者要引导:

无家可归的人有孤独、无助的感觉。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渴望被他人接纳,彼此关心帮助。

离开了集体,我们会失去安全感。

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浙江大学,组成了我们的新家庭。

在这里,很多人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班级就是你的家。

如果我们中间的哪位同学生病了,或是遇到困难了,希望大家要去关心他,帮助他。

这样相互支持帮助的家的感觉是很温暖的。

所以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集体人人有责,在集体里我们可以获得支持,关心,归属,荣誉和安全感。

2.心有千千结

目的:

团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解决困难,体会团体支持对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时间:

约30分钟

操作(指导语):

小组成员手拉手围圈站立,每个成员记住自己左右手各握的是哪一位伙伴的手。

确认后松手,小组成员分散自由走动,打乱秩序后,指导者叫“停”,成员定格,位置不动,并重新找到刚才相握的手握在一起,从而形成许多结扣。

在不分离手的情况下,想办法解开这个“千千结”。

注意:

办法总比困难多。

看上去不可能的任务,只要大家想办法,最终会有令人惊讶的结果。

要求每位同学对发言的同学尊重,倾听,相互学习探讨。

3.镜中人

目的:

培养成员对他人的敏感性,相互沟通而相互接纳

时间:

约15分钟

操作:

团体成员两人一组,一人自由做动作,另一个人模仿,互相轮流模仿两分钟后互换角色,不可说话,用心体会对方用意。

结束后互相交流,看看自己对他人的理解是否正确。

然后仍然两人一组,一人说话,一人照原话重复叙述,两分钟后互换角色。

结束后两人交流思想,全身心投入地观察理解他人。

今后生活中如何应用各种感受。

4.哑口无言

目的:

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

约30分钟

操作:

全体围成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

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及表情所反映的感受是什么。

被猜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

通过活动,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

5.我的联络图

目的:

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以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及时寻求帮助。

同时,我们应该心存感恩,感谢曾经帮助过关心过你的每个人。

时间:

约10分钟

操作:

接游戏六,给每个成员发一张小卡片,成员在卡片上写下自己遇到劫难和挫折时可以联系的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并永久保存。

指导语:

请你们回想一下刚才第六个游戏时你们想到的可以联系的人员,写下他们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这些人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你、最值得你信赖的人,请好好珍惜。

珍藏好这张小卡片,就珍藏了我们的爱。

希望在结束后,用我们感恩的心给他们你最真诚的祝福。

当然也希望你们在新的大学生活中去结识更多的朋友,让你的小卡片上的名单越来越多。

 

6.盲行(信任之旅)

目的:

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时间:

约30分钟

准备:

指导着要事先准备好盲行路线,若在室外设定有障碍的路线,如上楼,拐弯等;若在室内设置桌、椅等障碍物;准备好蒙眼睛用的头巾

操作:

团体成员按照随机抽取的扑克牌确定“盲人”的扮演者,盲人被蒙住眼睛,在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

其余的成员继续抽签,抽到与盲人牌面相同的成员扮演该盲人的“向导”,协助盲人。

然后,盲人在向导的搀扶下,沿着指导者指定的路线,带领盲人沿室内外行走。

要求:

活动中向导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不能讲话,大家都要保持安静,向导只能用非语言的方式引导盲人走完全程,让盲人自己体验各种感觉。

分享:

该活动结束后按照上次活动的八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人扮演盲人或向导的成员说出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扮演“盲人”与“向导”的角色时心里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扮演“盲人”角色时,开始对“向导”有信心吗?

整个活动过程你的信心是恢复了,还是丧失了?

扮演“向导”角色时,你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盲人”收到没有?

后来如何进行调整?

你是否是一个成功的带领者?

本次活动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分享活动中间的体验和感悟。

再由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代表发言,小组间交换心声。

注意事项:

在盲行活动时,指导者必须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对于所设的障碍物、行走的路线要尽量考虑周全。

7.循环沟通

目的:

情绪渲泄。

操作:

成员排成内外两圈坐,由指导者发口令,内圈循环移动位置,每次换一个沟通对象,每两次一个主题,听与说交替进行。

如第一次内圈的说外圈的听,内圈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后,换外圈的说内圈的听,指导者控制每次沟通的时间约1分钟。

活动后,团体分享感受。

主题如下:

①假如你是一种动物,你认为你最像哪一种动物,说明原因。

②假如你是一种植物,你认为你最像哪一种植物,说明原因。

③假如你现在有机会重新选择职业,你准备做些什么?

④如果你是一校之长,你会如何进行教育改革?

⑤假如你买彩票中了一百万,你准备怎样使用?

⑥班级工作中让你最头痛的事是什么?

⑦你最大遗憾是什么?

⑧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8.七嘴八舌

目的:

成员提出困扰自己的问题,通过他人的视角得到一些启示和方法

时间:

约30分钟

准备:

纸,笔

操作:

团体成员按照原来的小组围成圈,小组内各个成员将目前困扰自己的问题按重要程度依次写在纸上,各自写完以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每个成员在提出自己的问题时,小组成员用心聆听,与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使提出问题的各个成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他人的视角得到一些看待和解决问题的启示与方法。

注意事项:

在团体成员参与讨论各成员的问题时,不要过于强化问题的解决,引导成员在团体讨论当中得到一些启发,或引导成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

9.脑力激荡

目的:

发挥集体力量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及途径

操作:

团体总结出5个大家最关心或最烦恼的关于班级管理的问题,分给各个固定组,小组在给定的时间内就本组的题目发表意见,派一人记录,集思广益。

写完后,小组代表总结本组讨论结果。

全体成员评比,通过评比,拓宽思路,群策群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10.心理剧角色扮演

目的:

通过小组成员的角色扮演,使成员感受到团体的力量,由团体成员共同来参与问题的解决。

时间:

约25分钟

操作:

由小组成员讨论各自提出的问题中比较集中的部分,确定主题,进行各成员角色扮演,在规定的时间内演出小组心理剧。

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参与心理剧角色的演出,通过心理剧扮演,让成员在参与问题的提出和齐心协力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团体的力量。

分享:

团体成员分享演出感受,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注意事项:

在团体成员进行心理剧角色扮演过程中,指导者应避免强调问题解决的失败,而应引导团体帮助成员,并引导成员尽量投入角色中。

11.同舟共济

目的:

增强团体合作意识,营造团结和谐的团体气氛。

时间:

约10分钟

准备:

报纸

操作:

团体成员分组,将报纸看作本小组在落水时唯一的一艘救生艇,请小组想办法让让更多的人站到报纸上获救,每个人都必须踩到报纸作为支点。

看哪一组获救的人最多。

分享:

团体成员分享感受,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12.戴高帽

目的:

学习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欣赏,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

时间:

约20分钟

准备:

帽子

操作:

分组围圈而坐,通过前面活动的交流与观察,每一位成员站在团体中央,戴上高帽,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或他令你欣赏的地方,然后,被称赞的人谈谈哪些优点是自己原来知道的,哪些是自己未觉察的。

每位成员在团体中央戴一次高帽子。

要求是他人必须说出其优点,态度要真诚,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的吹捧。

注意事项:

戴高帽活动时,指导者强调团体内成员不应泛泛而谈,要尽量诚恳的说出对方特有的一些个性、优点等。

13.洞口余生

目的:

认识自己的目标及自己将来对社会可能的贡献。

时间:

约30分钟。

操作:

分组围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