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8036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1、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对修仙,曾抱着热烈的科学精神去试验,坚决的殉道精神去追求,前者仆(pū)而后者继,唐以后这风气衰歇了些,但神仙思想仍盘踞(jū)于一般人的潜意识中。

B.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展到山脚,鳞次栉(zhì)比,气势磅礴(bó)。

白水河迢递蜿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

C.浩劫与创(chuāng)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léng)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牵强附会的传说消费。

D.行骗者在电话里一会儿报出“执法证件编号”,一会儿宣读“逮(dài)捕令”,口气严肃,不容质疑,完全以权威姿态有效震慑受骗者。

【答案】C

【解析】A.“盘踞”中的“踞”应读作“jù”;

B.“凭添”中的“凭”应读作“平”;

C.正确;

D.“不容质疑”中的“质”应读作“置”。

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而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

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3)多音多义字的误读。

如“发卡”“关卡”中的“卡”读“qiǎ”不读“kǎ”。

“角色”中“角”读“jué”不读“jiǎo”。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人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会着人间的温暖。

C.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D.《南方周末》秉持“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责任为基本理念,是中国深具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新闻周刊。

【答案】A

【解析】A.正确;

B.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白眼”和“青睐”是两面,“温暖”是一面,“温暖”可改成“冷暖”;

C.不合逻辑,“15%到30%本身就是一个范围,“左右”还是一个范围;“左右”可改为“之间”;

D.结构混乱,“秉持‘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句式杂糅,可去掉“为”;

故选:

A。

本题考查正确辨析病句;应熟练掌握语法结构、病句的六种类型和常见的病句标志词;

辨析病句“搭配不当”的几种方法

一、看主干成分

点拨:

句子的主干成分是指主语、谓语、宾语。

拿到一个句子,首先迅速划出它的主干,然后看主、谓、宾三者之间能否两两搭配,有一对不能搭配,都叫做“搭配不当”。

小结:

主谓搭配不当,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语义不匹配,其中一部分为并列短语,并列短语的一项不能搭配)

二、看枝叶(附加)成分

点拨:

句子的附加成分是指定语、状语和补语,主要看这些成分能否修饰、限制它们的中心词。

三、看介宾短语

介词的运用极容易出现毛病,尤其是介宾短语的搭配。

四、看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的运用常常顾此失彼,犯有前后不能全面搭配的毛病。

五、看两面词

当语句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时,我们应首先考虑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___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

世人皆浊,______?

众人皆醉,______?

(《渔父》)

子曰:

“非礼勿视,______,______,非礼勿动。

”(《论语》)

【答案】【小题1】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小题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小题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小题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小题5】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解析】故答案为:

(1)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重点字:

至)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重点字:

暖)

(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重点字:

笺)

(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重点字:

餔、歠)

(5)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重点字:

勿)

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

一是语意的提醒。

二是注意难写字。

《劝学》(选自《荀子》)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凤箫吟

(宋)韩缜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

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全词虽无明写,却处处暗含春草,从______、______等意象中可以读出。

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词人如何表达思想感情。

【答案】【小题1】香茵

【小题2】绿野

【解析】

(1)要求找到诗中暗含春草的意象,答题时要明确是“意象”,体现的是“春草”,注意抓住“春草”的特征“绿”“繁茂”,由此可以选填“香茵”“芳意”“绿野”等;

(2)诗中“曾行处”“恁时”想象过去;“朱颜空自改”是现实,是虚实结合的手法;“绿妒轻裙”“缓步香茵”现在是“朱颜空自改”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朱颜”和“芳意”盛衰消长的对比;“消魂”“莫负青春”直抒胸臆;“绿妒”是拟人的手法;从整个下片看,在写景中抒情,情景交融。

然后结合词中的“朱颜空自改”“消魂”“莫负青春”分析情感。

答案:

(1)①香茵、②绿野或芳意

(2)①虚实结合。

“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等句写出词人追思昔游,回忆过去别后重会,两人携手相依,天上乱花飞絮飘扬,他们幸福漫步绿草上的欢乐场景。

“朱颜”句从想象中的欢景又跌入现实的悲景,抒发与爱人分离的痛苦。

②对比。

下片既有昔欢今哀的对比,又有“朱颜”和“芳意”盛衰消长的对比,写出自己年华已经渐老,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的伤感。

③拟人。

“绿妒”一词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色的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思念之情。

④触景生情(如答“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亦可)。

如尾句写主人公看到遍野绿草,游人嬉笑酣眠的场景,触景生情,抒发要趁青春年少,及时行乐的情感。

⑤直抒胸臆。

如“消魂”直接抒发离愁;“莫负青春”直接抒发要趁青春年少及时行乐。

译文:

离愁萦绕,看着眼前连绵无际的春草,想起与心上人同游时它们还刚在路边吐出香馨。

闺中人想到心上人要远行,暗暗地流下泪珠,哽咽着目送远去的车轮。

人已远去她还痴痴地张望,可见到的已是重重远水、片片孤云。

她又登楼极目远望,但望穿秋水也难见游子踪影。

伤心啊伤心,自从池塘分别后无日不黯然销魂。

想当年同游的地方连绿草都妒忌她的罗裙。

那时候他携着她的手,在花丛柳絮之中,在翠绿香茵上信步徜徉。

如今她的容颜虽已渐渐老去,但心中情意仍像芳草一样年年常新。

她要再游遍绿野,忘情嬉戏酣饮,不辜负这珍贵的年少青春。

赏析:

  此词上片开始二句先从游子远归即赋别离说起。

春风如醉,香气似熏;陌上相会,情意绵绵,此处系用江淹《别赋》句意:

“闺中风暖,陌上草熏。

”遗憾的是游子来去匆匆,才相会又将赋别离,惜别者的眼中,那连绵不断的碧草,似乎深锁着无限离愁,使人触景伤情。

接着“绣帏”三句,形容游子归来以后旋即匆匆离去。

这里主要点出深闺思妇垂泪泣送的形象,同时还体现出露滴如珠泪的碧草之神,所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别赋》)。

真是深闺念远,南浦伤别,可以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了。

此处用拟人手法将碧草化作多情之人,亦似为离别而垂泣,如此以来化静为动,增添了伤离的黯然气氛。

“长亭”两句,将镜头从深闺转到旅途中的游子经历。

他行行重行行,不见伊人倩影,但见遍地芳草,远接重重云水,这里以云水衬出春野绿意。

一“孤”字暗示了睹草思人的情怀。

下面随即折回描写思妇形象,“但望极”两句,是写她独上危楼、极目天际,但见一片碧色,却望不到游子的身影。

此处即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道出了思妇空自怅望的别恨。

  下片“销魂”三句,是回忆当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本为谢灵运的名句,词人忆及昔日同游池畔,旋赋别离,句中不仅深有沧桑之感,而且也没有离题。

记得那时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使绿草也不禁生妒;这是反用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意,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色,来衬托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恁时”三句,仍是回忆。

“恁时”即“那时”,连上“曾行处、绿妒轻裙”时事。

他轻携素手,絮飞花乱的暮春季节里,漫步于如茵绿草之间。

而眼前的如茵绿草,又使他兴起无限感喟。

“朱颜”两句,从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化出,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

自己年华已经渐老,只有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

结末呼应上文,愿人们毋须触景伤情,当春回大地、绿满田野之时,可以放怀宴游,到那时可不要辜负了青春好时光。

  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巧妙地将草拟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莹露珠像是她惜别之泪,这样,遍野的绿草成为离愁的化身,而与伊人别恨密切相联。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结合诗句中的意象,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

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①______;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

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

其实,②______,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③______,又何尝小呢?

【答案】书的作者是大家 篇幅大小也是相对而言的 在古代印刷条件落后的情况下

【解析】第①空根据根据语境理解其多义性,可填写“书的作者是大家”,第②空根据前的“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其实”和后面的“似乎算小书”“又何尝小呢”可知应该填写“篇幅大小也是相对而言的”;第③空根据前文“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可知应该填写“在古代印刷条件落后的情况下”。

答案:

(1)①书的作者是大家    

(2)②篇幅大小也是相对而言的    (3)③在古代印刷条件落后的情况下

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连贯指意义和结构的贯通,即内容与组织形式上的关联与一致。

不是识记名词术语,而是能理解用语之妙,能辨别修辞中的优劣,并且能运用一定的办法便自己的语言做到连贯。

此项考查除在Ⅰ卷中有体现,还在Ⅱ卷修改语病、答题表述、分析语言运用之优劣,以及写作(单项、整篇及应用文)中有所体现。

   连贯的要求

   ①话题要统一:

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

   ②注意照应、过渡:

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

   ③顺序要合理:

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

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

   ④衔接要自然:

没有脱节,即没有缺少的词语(含关联词、介词等)和句子;没有冗赘,即没有多余的语句。

   ⑤文气要贯通:

即语言的特点(或特色)要一致,如严肃、诙谐、朴实、藻饰、直白、含蓄……

6.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很多科学文化巨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如科学巨擘霍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武侠文学泰斗金庸、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名嘴作家李敖、国学大师饶宗颐。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尊敬与怀念。

      要求:

①采用第二人称;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④字数不超过100字。

______

【答案】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你一动笔,就是一个江湖。

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儿女,那些浪迹天涯的逍遥浪子,那些心怀天下的“侠之大者”,并不会随着你的离开而光芒暗淡。

江湖虽已不在,但侠影永存心间。

②你的身体像被冰雪冻住,但你的智慧却在时间简史中熠熠生辉。

比病魔肆虐更强大的,是你心灵的坚毅;比宇宙爆炸更雄奇的,是你思想的铿锵。

浩瀚宇宙,哪一颗星辰是此刻的你?

【解析】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

一般扩展语句都要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

此题属于话题式扩展,注意选准人物,采用叙事和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尊敬与怀念,注意人称、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答案:

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你一动笔,就是一个江湖。

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儿女,那些浪迹天涯的逍遥浪子,那些心怀天下的“侠之大者”,并不会随着你的离开而光芒暗淡。

江湖虽已不在,但侠影永存心间。

②你的身体像被冰雪冻住,但你的智慧却在时间简史中熠熠生辉。

比病魔肆虐更强大的,是你心灵的坚毅;比宇宙爆炸更雄奇的,是你思想的铿锵。

浩瀚宇宙,哪一颗星辰是此刻的你?

此题考核扩展语句的能力。

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

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1)向心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

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创作的散文。

地域文化因素作为外部环境进入散文作品,大体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

【甲】在散文中,它们主要展示为一种独特的、气韵生动的人物画面与场景画面,给人以直观之感,或勾画出一种情调,一种氛围,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逼真的审美效应。

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首先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长地和故乡。

那里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给他以熏染,遂形成他最基本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

这种心理素质表现为乡情、乡思、乡恋。

【乙】柳宗元的“海上尖峰若剑芒,秋来处处割入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遍上峰头望故乡”,传达的就是这种意绪.这种故乡情绪是构成作家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

大凡把地域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很少不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

如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为创作背景,并且广阔、深入地表现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

【丙】他的《黄土高原》《秦腔》《专三边》等散文,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身临其境B.熏染C.意绪D.淋漓尽致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甲B.乙C.丙

【答案】【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1)身临其境:

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运用正确。

熏染:

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文中是好的影响,褒贬误用。

意绪:

心意,情绪。

运用正确。

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

也形容暴露得彻底。

运用正确。

故选B。

(2)A.“勾画出一种情调,一种氛围”属于更小的层次,在句中作句子成分,根据语句层次划分,逗号应为顿号。

故选A。

答案:

(1)B

(2)A

(1)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要理解词语含义,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2)考查标点符号,要熟记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顿号的使用情况:

1.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

一、逻辑学是什么?

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5.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按照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转变过程中,总有一段时期,劳动力人口数量比重增大,总抚养负担较轻,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机会即人口红利。

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的大部分人口都处于劳动年龄阶段,那么就可产生使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前提是经济社会决策能够充分利用这一人口优势,经济社会决策则包括健康、教育、储蓄等一系列政策。

对1965~1990年东亚的经济奇迹实证分析的结论为:

人口动态变化对东亚国家和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4~1.9个百分点之间,即东亚经济奇迹约有1/3是由人口红利贡献的。

人口红利可分解为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长提供了劳动力供给充沛、社会抚养负担较低的阶段。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收入增长,成功收获第一次人口红利。

第一次人口红利持续周期较长,但最终由于各种因素,第一次人口红利便逐渐消失。

第二次人口红利产生于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之后所带来老年人口的潜力。

相比于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暂时性,第二次人口红利将转化为更优质、更长久的资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实现,还需要一系列相关因素。

(摘编自《人口年鉴》)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口红利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学者们说法不一:

田雪原教授认为“人口盈利”期可持续到2030年前后;彭希哲教授认为人口机会视窗将在2025年前后关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会关闭的更早……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990年我国总抚养比达到50%,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时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总抚养比为44.7%,人口红利基本结束。

我国的“人口红利”时期预计还有10来年,这就意味着目前到2030年前后,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生产期,也是挖掘替代经济增长源泉的战略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没有把握住,经济增长可能失去持续性。

与此同时,到204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2%,中国人口红利的短期时效性与人口老龄化的长期性矛盾十分突出。

(摘编自《商业时代:

关于人口红利问题的几点思考》)材料三:

据美银美林的统计,从2010年到2020年,菲律宾劳动人口将增加31.3%,达到7500万,马来西亚将增长18.7%,至2200万,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劳动人口要到2042年才达到顶峰。

而随着劳动力产出和收入的提高,人口红利也将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消费市场。

外资受东盟地区人口红利的吸引,未来十年进入东盟的速度和规模预计将不断加快和扩大。

人口红利有利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发展。

东南亚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还处于早期,而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2年首次下降,劳动力成本却在提高,制造业基地向东南亚地区流动的趋势开始显现。

据越南《财政时报》报道,全球外资的走向正在从中国逐渐转移至东南亚。

目前,全球约8%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东南亚,仅次于流入中国的外资。

东盟国家的经济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已经赶上中国,部分原因就是人口结构差异。

(摘编自《人民网-人口红利将托起东南亚经济》)

下列对材料中人口红利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当一个国家(地区)大部分人口都处于劳动年龄阶段,那么随之而带来的额外生产力就可以产生使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

B.中国的人口红利时期预计还有10年,这段时期是人口年龄结构的生产期,也是挖掘替代经济增长源泉的战略期,如果把握不好,经济增长必然失去持续性。

C.对于中国人口红利持续时间,学者们众说纷纭,从官方数据可以看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总抚养比为44.7%,人口红利基本结束。

D.依托于东南亚形成的消费市场,外资进入东盟的速度和规模预计将不断加快和扩大,有利于当地提升制造业水平,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东亚经济奇迹的发生与东亚各国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提供的充足劳动力以及社会抚养负担较低有密切关系。

B.受惠于当地人口红利,东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将吸引相关的外资进入东盟。

C.中国经济所取得成就表明,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人口资源为中国经济奇迹做出了巨大贡献。

D.全球外资的走向正在从中国逐渐转移至东南亚,东盟国家的经济在外国直接投资领域已经赶上中国,从某种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