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按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660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穴位按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常用穴位按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常用穴位按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常用穴位按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常用穴位按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穴位按摩.docx

《常用穴位按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穴位按摩.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穴位按摩.docx

常用穴位按摩

常用穴位按摩

一、十二个常用穴位的位置、自我按摩的方法及其治疗功效

按摩穴位有四句顺口溜,可以帮助寻找所用穴位

   头面合谷收

   腰背委中求

   心胸取内关

   肚腹足三里

   1、合谷穴:

位在手背食指和姆指的根骨到二手指跨的中间,偏食指一侧,双手都有;凡是头部疾病,如牙痛、头晕、感冒、口咀歪斜等均可按摩此穴位;按摩方法可用右手姆指,按压此穴,有酸胀感,姆指亦可以按压转圈,效果好,早晚二次,每次二分钟。

   2、委中穴:

位在双膝盖后面,凹陷横纹正中一点,(双穴);如有腰和背有不舒服或酸痛等均可找此穴;人取坐的姿势,双脚略往前伸,双手握拳,用食指根骨对准委中穴敲打二分钟,早晚二次。

   3、内关穴:

位在手掌横纹上二寸(即三手指)正中,于二根筋的中间,有酸胀感;可治疗胸筋痛、咽喉痛、心绞痛、手臂内侧痛、上腹痛及呕吐等。

方法是用姆指,顶压下去有酸胀感,可一压一松二分钟,早晚各二次。

   4、足三里:

位于双膝,外膝眼下三寸(四手指)劲骨外旁开一手指;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呕吐、精神分裂、失眠等;用大姆指揿压或转动二分钟,早晚各二次。

此穴常按摩可以补肠胃。

   5、关元穴:

位于肚脐下三寸(即四横指)是单穴,能增强元气,壮命门之火的保健功效;可治疗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如遗尿、尿濒、尿道痛、尿储留、腹泻等疾病;可用手中指揿压或先逆时针后顺时针转圈按摩。

   6、劳宫穴:

位于双手手心的中间,偏大姆指侧,手握拳时,中指尖顶到的地方;此穴能强健心脏,增强心功能,清心火,除温热,涼血、镇静、安神等作用;方法是用大姆指对准劳宫穴,按压二分钟。

   7、三阴交:

位于双脚内侧,在踝骨突出的骨上三寸(四横指);这是女性的保健穴,治疗妇科的月经不调,泌尿系统疾病如遗尿等,生殖系统疾病如阳萎、早泄,消化不良,调正内分泌系统,调理脾胃等功效;用双手大姆指按压双脚三阴交或转圈二分钟,早晚二次。

   8、神阙穴:

位于肚脐正中,即肚脐眼,此穴能补元气,增强免役能力,通神气与所有穴位相通;可治疗老年人元气衰退,防感冒,调理肠胃,肠功能混乱可双向调节,助消化。

若有晕车、晕船,可在上车前二小时,用橡皮膏贴内关或神阙均可避免;方法是用大姆指根骨按压肚脐眼,双手重叠按压或转圈二分钟,早晚二次。

   9、百会穴:

头顶正中,即双耳連成横线,鼻子到后脑連成直线,二线在头顶交界点上就是百会穴;有健脑,防痴呆及头痛、高血压等的治疗功能;方法是用大姆指端顶住百位穴,揿压或转动二分钟。

   10、保健特区,极泉穴:

位于双手液窩中心点;此穴对呼吸系统、增强肺活量,对消化系统提高消化能力,以及有调节循环系统的功效;方法是右手大姆指顶住左手液窩正中点,左手助右手臂用力顶压,每次二分钟,早晚各一次。

   11、太阳穴:

位于头部眉毛和外眼角之间,向旁一寸凹陷处,主要治疗头痛、偏头痛和目疾;用大姆指按压头部两边穴位,同时按压或转圈。

   12、风池穴:

位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治疗头痛、感冒、耳鸣、肩背痛等;方法用双手大姆指按压或转圈二分钟。

二、简单有效的四个保健按摩穴位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这里向朋友们推荐四个最常用的穴位。

即:

合谷、内关、足三里、太冲。

第一个穴位是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是这样的:

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按摩合谷穴有什么作用呢?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个穴位是内关。

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

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这里要介绍的第三个穴位是足三里。

足三里穴的取穴是这样的:

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凡脾胃失调等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按摩足三里都会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长和健康的维持与脾胃的消化营养功能密切相关,而胃经又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必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

民间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犹如吃只老母鸡的说法。

那么,怎样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起你?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推拿与按摩相结合的方法。

如果按摩右侧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胫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频率和前面谈的两个穴位一样,但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较为丰富,有时按摩可能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时也可以运用一些辅助器械和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容易达到得气的效果。

第四个穴位是太冲。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肝血不足,眼睛就酸涩,视物不清。

肝火太旺,眼睛就胀痛发红。

夜里总做噩梦,两三点钟便会醒来,再难入睡。

  以上向大家介绍了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和太冲四个穴位的具体方法,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可以长期进行穴位按摩锻炼,它对于调节全身的气血通畅,防病治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给您的医疗保健设下了第一道防线。

  太冲穴可以伸出援手,帮你解决这如此众多的问题。

还可以在你发烧的时候帮你发汗,可以在你紧张的时候帮你舒缓,可以在你昏厥的时候将你唤醒,可以在您抽搐的时候帮你解痉。

 什么人用太冲穴好呢?

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的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但如果你是那种随时可以发火、不加压抑、发完马上又可谈笑风生的人,那么太冲穴对你就意义不大了。

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

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每天按摩太冲穴,会另你的心情放松许多!

 

三、七节穴位按摩保健法

它具有简便易行,运动量小,作用大,见效快等优点.

 第一节、提双耳 手法:

用双手捏住双耳的耳尖(耳朵的顶端),用力向上提二十四次。

作用:

“人身二十经脉皆上络于身”,提双耳能通经络,行气,活血。

 第二节、转双肩 手法:

取站立位,两臂下垂,然后提起肩胛骨及肩关节,从后向前顺时针方向转动二十四次。

作用:

转动双肩摩擦背部穴位(特别是膏盲穴)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祛病强身。

古人有“两肩扭转运动膏盲穴,除一身之疾”之说。

 第三节、揉肚脐 手法:

用右手掌心贴按肚脐(神阙穴),左手压在右手上,顺时针方向揉转五十次,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揉转五十次。

作用:

对五脏六腑(特别是胃肠)功能活动,均有促进和调整作用。

 第四节、拍足三里 手法:

用双手掌心拍击足三里穴二十四次。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三寸(四横指)距胫骨前绷一横指。

拍击穴位时取正坐位,屈膝九十度。

作用:

足三里穴是有名的长寿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第五节、旋拇指 手法:

双手拇指伸直,顺时针方向转动五十次,再逆时针旋转五十次。

旋转幅度尽量大一些,转动拇指时,其余四指要并在一起不动。

作用:

提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第六节、压掌心 手法:

用双手拇指互相按压手掌心(劳宫穴)二十四次。

作用:

强壮心脏,提高心肺功能。

第七节、推小指 手法:

用右手拇指指腹推左手小指,从手腕小鱼际处一直向小指指尖,用力推二十四次。

再用左手拇指推右手小指二十四次。

作用:

提高肾功能,补肾强身。

四、12种经络穴位保健的方法

1 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汇聚处。

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

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2 搓掌揉脸法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

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各60次,激发面部气血,使面部充盈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精神焕发之功能。

3 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

每日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

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者禁用)。

4 叩齿弹舌法

   齿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

老年者常叩齿则健齿,齿健则食。

每日早晚叩齿各60次,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每日早晚弹舌各60次,弹舌是对脑的良性按摩,有健脑护脑之功。

5 颈项部按摩法

   颈项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

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6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解除肩部疲劳,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能。

7 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之脉”的要道,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重要部位。

每日早晚按揉各60次,即从上内侧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内关穴);从外侧腕部(外关穴)至肩部(肩井穴)。

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调和气血之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8 胁肋部按摩法

   胁肋部位为肝胆经脉(期门、章门)所交会,每日早晚按揉60次,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之效。

对防治肝胆疾病和岔气、肋间神经痛有效。

9 腹部穴位按摩法

   腹为任脉经过之处,每日早晚双手重叠放在脐部(神厥穴),上下左右顺时针方向按揉60次,然后再以同样手法逆时针方向按揉60次,可改善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

10 腰部按摩法

   “腰者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

每日早晚按摩腰部(肾俞穴、命门穴等),则使腰部发热,能强肾壮腰,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腰部疾患有良效。

11 骶尾部按摩法

   骶尾部为人体“大树之根”,按摩骶尾部八髎穴和长强穴,每日早晚各60次,有治疗腰骶痛、改善性功能之疗效。

12 下肢部按摩法

   下肢部位为“足三阴足三阳”之脉的要道。

每日早晚拍打由下(三阴交穴~悬中穴)向上(足三里~阴陵泉)和股下段(梁丘穴~血海穴)至股上段(风市、环跳穴),如此反复拍打60次,对活血理气、舒筋通络、调理脾胃效果尤佳。

晚睡前温水泡脚30min(冬季水温42~45°),两足稍晾干后反复搓推足心(涌泉穴)60次,涌泉穴为肾经之源,对温肾、补肾、健脑、改善血液循环有效。

通过不同手法的经络穴位按摩,可使各经经脉贯通,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强健身体,益寿延年。

五、孙思邈养生法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

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可以强健肠胃。

耳常鼓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

重复做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

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

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向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

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

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

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

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

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可以强化膝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

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

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

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六、一般性疾病按摩

1.肩周炎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

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揉动1分钟,换左手,每日3次。

按摩印堂穴。

用食、拇指按住该穴,旋转揉动,每次1分钟,每日3次。

捏压患处: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压痛点,用力深压,并向前后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右肩。

每日2次。

功能锻炼:

1、抡拳。

左右肩关节划圈抡动15圈。

2、耸肩。

双手叉腰,上下前后缩头耸肩,每次15下。

3、揪耳廓。

两手交叉揪住耳廓,连揪15下。

4、举手。

十指相挟,手心向上、举过头顶,上下前后摇动30下。

5、展翅。

双臂平抬成飞翔势,上下扇动30下。

6、托头。

两手插入脑后,手心向上十指相挟,向上托头20下。

7、晃肘。

两臂同时抱肘,上下左右晃动30下。

早晚各一次。

2.落枕

①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肓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

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②用小鱼际有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2分钟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④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3.头晕

头晕目眩主要是由于气血过度消耗或气血运行不畅,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后,兴奋性降低,肌肉筋脉失于滋养所致。

对筑宾穴和翳风穴进行有效的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及紧张状态,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解除疲劳。

    筑宾穴位置:

腿内侧,膝盖下三分之一处。

    指按法:

坐姿,右脚搭在椅子上,右手按住膝盖,左手拇指按住穴位。

吸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

    指擦法:

坐姿,用左手拇指按住穴位上下5厘米处,由上至下,呼气并慢慢擦揉穴位。

先擦揉右边穴位,再做左边穴位。

    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

左右各做3-6回。

    翳风穴位置:

耳垂后面凹陷处。

    指按法:

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穴位,同时头部稍向后倾,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头部恢复原位。

    指擦法:

用两手四指(除拇指外)在穴位上方5厘米处,呼气并慢慢向上方擦揉穴位。

    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

重复动作3-6回。

4.晕厥

 捏压虎口治晕厥。

一旦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出冷汗甚至不省人事等症状,他人可以利用拇指和食指捏压患者两手的合谷穴(俗称虎口)。

捏压10余下时,一般情况下患者就能苏醒。

5.止鼻血

  捏足后跟止鼻血。

鼻出血时,立刻用拇指和食指捏患者的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即足后跟),右鼻出血捏左足跟,左鼻出血捏右足跟,这样可以止住出血。

6.呃逆(打嗝)

  压少商穴治呃逆。

少商穴在拇指的外侧,距指甲1分处。

呃逆发作时,用拇指甲紧压少商穴,以有酸痛感为度,持续30-60秒,即可止住呃逆。

7.胃痛

  挤揉足三里穴止胃痛。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胃痛时,用双拇指揉患者双腿的足三里穴,待有酸胀感3-5分钟后,胃痛可以明显减轻至消失。

8.缓解心绞痛

  掐中指甲缓解心绞痛。

发生心绞痛时,可用拇指掐患者中指根部,让其有明显痛感,也可一压一放,坚持3-5分钟,心绞痛便可缓解。

9.一般性头痛

  按压太阳穴止头痛。

对于一般性头痛,患者自己可以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按压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注意每次按压后要稍微抬起拇指,并换气后再进行按压。

这点一定要注意。

但此摩擦法并非对所有头痛都有很好的疗效,太阳穴摩擦法对于因血管原因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对两侧太阳穴附近的头痛疗效更是显著。

患有慢性头痛或严重头痛的人,持续做此太阳穴摩擦法,一定可以解除您的痛苦。

10.一般性呕吐

  按压内关穴止呕吐。

内关穴在掌后2寸处,尺桡骨之间。

因小恙引起的一般性呕吐,可用中指按压内关穴,至有酸胀感,待1分钟左右即可止住呕吐。

1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1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1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

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

  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1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

“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

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15.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

“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

“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

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

  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

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16.治疗感冒的穴位及指压法

  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大椎”之处。

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

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

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

  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

  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此穴位称为“风门”,治疗要领同上(手无法到达请别人帮忙),连续做10次。

17.治疗高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

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

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

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

一天请做10次。

  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

18.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穴位与指压法

 治疗这样后遗症,“列缺”穴在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最具效果。

此穴位常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

另外脚痛时,指压膝盖里侧中央称为“委中”的穴位最具效果。

  按压右手部“列缺”时,使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

相反的,如果是左手,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

  委中是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

也是一面吐气用力按压6秒钟。

  以上,每天反复做30次。

19.治疗喉咙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

  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

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

“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愈鼻病。

  “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

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治好鼻塞、流鼻水。

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

20.治疗睑腺炎(麦粒肿)的穴位与指压法

  治疗睑腺炎,可以指压“二间”。

将手握拳,在食指的第二关节有一深沟状,在沟状的顶端就是“二间”。

这个穴道在针炙上是很有名的穴道,请务必牢记。

  “二间”对治疗膝盖疼痛也非常有效

21.治疗脚气的穴位及指压法

   对脚气病有效果的穴位是在针炙治疗常使用的“足三里”凹洼的周围。

  找足三里的方法是使膝盖直立,使与膝盖相反的手的食指端向外侧,使食指的指根点置于胫骨上,抓住胫骨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