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道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642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库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仓库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仓库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仓库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仓库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仓库道路.docx

《仓库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库道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仓库道路.docx

仓库道路

一、仓库规划及其原则

(一)定义

仓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平面布局、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内设施等各要素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体设计。

(二)仓库规划的原则

1.严肃性

2.科学性

3.适用性

4.经济性

5.可行性

6.预见性

二、仓库网点配置(选地)的影响因素与基本原则

(一)影响因素

仓库网点的配置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基本因素影响仓库网点的地区配置:

1.客户的分布

2.供应商的分布

3.交通条件

4.土地条件

5.自然条件

6.人力资源条件

7.生产力布局

8.物资仓库的经营管理水平

9.政策条件

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在实际决定仓库所在位置时,还需考虑城市的大小、土地大小与地价、运输形态、居民的态度等因素。

(二)基本原则

1.统一性原则

2.一致性原则

3.分散性原则

4.服务性原则

5.合理性原则

6.经济性原则

7.低损耗原则

三、仓库选址的原则

(一)含义

库址选择就是确定仓库在这一地区或城市的具体位置。

库址的位置是否合适,对物资保管质量、仓库安全、投资及作业费用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二)选择库址的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2.节约用地、少占良田;

3.地势高、地质条件良好;

4.环境适宜;

5.交通条件便利;

6.协作条件良好。

 

第七十七条仓储用地包括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

  仓储应当按照类型布置在不同地段,同类型仓库应当集中布置。

  第七十八条仓储项目用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一般应当符合下表规定:

  

  

分类

  

容积率

  

普通仓库用地

  

单层

  

≥0.5

  

多层

  

  

≥0.8

危险品仓库用地

  

  

≥0.5

  

  第七十九条仓储项目用地所需的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不得超过仓储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0%。

  第八十条普通仓库用地与居住用地间的防护距离应当符合下表的规定:

  普通仓库用地与疗养院、医院、学校和高新技术园区等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单位的卫生防护距离,为前款规定的2倍。

  第八十一条粮食储备仓库、冷冻仓库等有特殊要求的仓库用地选址,应当远离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物质的污染源和传染病医院、火葬场等场所,并满足在交通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第八十二条危险品仓库选址应当远离城镇,并符合环境保护、防火、防灾的有关规定。

  不同类型的危险品仓库应当相互分隔,不得混合存储,相隔距离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第八十三条石油库选址应当远离机场、重要交通枢纽、重要桥梁、大型水库以及水利工程、电站、变电所、军事设施和其他重要设施。

  石油库与城市居住区、大中型工矿企业和交通线路以及其他设施、场地的安全距离应当符合下表规定:

  第八十四条堆场用地应当与港口、铁路等货运场站结合设置。

  堆场用地与居住用地、疗养院、医院、幼儿园、学校的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与其他设施的防护距离不得小于100米。

第八十五条物流用地内可以安排仓储、加工业、商业、服务业、商业性办公、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和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并满足各类用地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对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广场以及附属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规划。

城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城市道路系统,将它们联结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以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为前提,根据城市现状及自然坏境特点,经济合理地布局规划城市道路系统,既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又形成良好的城市面貌,并对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各项用地提出布置意见,达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目的。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为:

①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②满足、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③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的用地情况组成不同的道路系统;④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规划干道路线走向,减少工程量;⑤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⑥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地铁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由连接城市各部分的所有道路(包括干道、支路、交叉口以及同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等)组成的交通网络,在一些现代城市中还包括地下铁道、地下街等设施。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规划设计城市干道网,在此基础上制订主要道路断面和交叉口的规划方案等。

 城市道路的特点 城市道路同一般公路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道路交叉点多,区间段短,交通流速较低,通行能力较小。

②道路上行人和公共交通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各种交通流相互交织,交通组织比较复杂。

③城市道路的布局、线形、路型和宽度,除了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外,还要满足许多非交通性的要求,如排除地面水,埋设工程管线,通风、日照、绿化、防火、防震以及城市景观等。

④在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方面要求较高。

 城市道路分类 中国的城市道路一般分为四类。

①主干道(全市性干道)。

联系城市中主要居住区、交通枢纽和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是全市性的主要客货运输线。

主干道系统在城市内部且同郊区的公路干线网连结成整体。

②次干道(地区性干道)。

主干道的辅助交通线,用以沟通主干道和支路,交通吸引范围比主干道小。

③支路。

干道的分支线和出入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道路。

④专用道路。

有汽车专用的高速道路和快速道路,载重汽车专用道路,公共汽车专用道路,自行车专用路,步行街等;中国目前城市中大部分道路都是各种车辆混合通行的道路,专用道路很少。

 道路系统形式 按照道路系统的平面形状有三种基本形式:

方格形系统、放射形系统、放射-环形组合式系统。

此外,还有三角形、六角形、鱼骨形、枝节形,以及结合地形自由布置的各种形式。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任务 主要为:

①根据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和市区外围城镇居民点的布置,以及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和公路干线的分布,布置城市的主要交通路线,组成城市道路网。

②主要交通集散点(如工业区、居住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车站等客流集散点,货场、码头、仓库等货流集散点)的布局,规划主干道的路网,并且向外延伸同城市外围公路网相衔接。

③布置由主干道分出的次干道的路网,以及由次干道分出的支路网。

④制订城市道路交叉口、道路和铁路交叉口,以及桥梁、隧道等的处理方案。

⑤制订市中心区的道路布局和交通规划方案。

⑥布置停车场(库)。

⑦选择货运车辆行驶路线,制订交通管理方案。

⑧确定城市道路断面和道路线型,以及道路中心线交叉点的坐标和标高。

 制订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原则 主要有:

①总的原则是人和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通行,兼顾安全、效率和环境。

主干道吸引跨区交通和过境交通,设计时着重考虑安全和效率的要求。

居住区内部道路则着重考虑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②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预估远景道路交通量和交通量在整个路网中的分配,然后确定道路和交叉口的容量和工程规模。

③在路网设计中体现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

例如,设计公共汽车专用路线或专用车道;在地下铁道车站和其他公共交通路线的主要站点建设小汽车、自行车等私人交通工具的存车换乘设施。

④重视步行者的要求,在道路网的设计中,将步行街连接成独立的系统。

⑤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时,利用地下街。

 

 

城市道路系统的设计要素 主要为设计车速、干道间隔、通行能力。

 设计车速 城市道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低于公路的设计车速。

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40~60公里;次干道为每小时30~40公里;支路为每小时30公里以下。

快速道路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与主要道路立体交叉,与次要道路可部分平面交叉。

 按行车速度将行驶机动车为主的道路网分为几个层次:

高速道路与快速道路系统;主干道与次干道系统;街区支路系统。

这样就可以把发挥汽车的性能与保护环境的要求结合起来。

远距离交通使用高速-快速道路,以节省时间;将要到达目的地之前,把车速放慢,通过干道的过渡进入街区支路,以保障居住区环境的安全和宁静。

街区支路大都与行车速度较低的次干道连接,以保证主干道、快速道路、高速道路有较长的行车区间和均匀的行车速度。

 干道间隔 确定干道间隔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步行的适宜距离、居住区的规模和结构、公共交通线网的分布密度

一般情况下,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步行的适宜距离为1~1.5公里。

邻里单位或居住小区四周都以干道为界,区内最远地点之间的步行时间以10~15分钟为度。

因此,邻里单位或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大致为直径700~1000米的范围之内。

如果选择大邻里单位或居住小区作为组织城市的基本单元,则干道的间隔可达到1000~1200米。

确定公共交通路线网密度,必须把缩短乘客行程的总时间作为目标。

一般经验是,乘客步行到车站的平均距离大约等于站间距离的1/4;平均候车时间约等于行车间隔时间的1/2。

由此得出公共交通线如果沿干道布置,干道间隔以600~700米以下为宜。

 通行能力汽车行车道通行能力计量单位是车道(或称车行线)。

双向通行的道路一般采用双数车道。

小汽车的车道宽度为3米,大汽车的车道宽度为3.5米、3.75米、4米。

通行能力取决于车速和道路网密度。

按理论计算,在理想条件下一条车道一小时最高通过量为2000辆小汽车,对应的车速为每小时56公里。

实际上,高速公路平均一条车道通过量约为每小时1200辆。

城市道路上行车速度较低,通行能力受交叉口的限制。

以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一条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每小时500~600辆。

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应在交叉口附近路段增加车道数,或采取立体交叉。

 专用自行车道,每条行车带计算宽度为1米,每小时通过量为1000辆自行车。

 人行道计算单位是步行带。

一般道路不少于2条步行带。

步行带计算宽度为0.75米;车站、码头、繁华商业区的步行带采用0.9~1米为计算宽度(行道树带宽度另加),一条步行带的通行能力为每小时600~1000人次,商业区应采用低值。

 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是道路交通容量计算的依据。

就道路网整体而论,容量设计应使道路的通行能力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相适应。

 

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包括:

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五个部分。

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

  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必要时,可以提出局部修改规划的道路走向、横断面形式、道路红线等建议,经批准后进行设计;

  2.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

  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要求;

  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5.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街道景观;

  6.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二、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

  1.资料准备

  进行城市道路设计需要准备下列资料:

  ·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和控制性要求资料;

  ·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道路沿线现状地形图,其比例按平面图设计要求;

  ·现状道路交通量资料和规划交通量资料。

  2.测设定线

  

(1)先在现状地形图上(或较小比例地形图上)按照规划给定的控制坐标及红线、横断面等,初步确定道路的走向及平面布置;

  

(2)现场测设道路中心线,并按照道路中心线测量原地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

  3.综合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和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以及附属设施设计。

  4.完成设计文件,包括:

  ·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资料(现状及设计计算资料);

  ·道路设计图:

平面设计图(含横断面)、纵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图(或选用标准图);

  ·施工横断面图及土方平衡表。

  三、净空及限界

  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一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

同时,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称为限界。

净空加上必要的安全距离即构成为限界。

  1.行人净空

  净高要求:

2.2m,

  

(1)单身行走无携带物:

0.7~0.8m(平均o.75m);

  

(2)单身行走一侧携带物品:

0.75~0.85m(平均0.8m);

  (3)单身行走两侧携带物品或大人带一小孩行走:

0.85~1.10rn(平均1.0m)。

  2.非机动车净空

  各种非机动车的净空要求如表4—l所示。

道路交叉

  道路交叉(路线交叉)【roadintersection】指的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交会。

道路与道路交叉一般分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两类。

立体交叉分为简单立交及上下层道路之间互不连通的交叉的,即分离式立交。

上下层道路之间用匝道互相连通的交叉叫互通式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又分为菱形交叉、喇叭形立交、环行立交、苜蓿叶形立交、定向立交。

城市道路断面

城市道路断面

城市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合称。

沿着道路中心线的竖向剖面称为纵断面,反映道路的竖向线形;垂直道路中心线的剖面称为横断面,反映路型和宽度特征。

纵断面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坡度、坡长、转折点的设计。

在规划阶段,应确定设计线路上的控制点标高;设计阶段还须计算土方、护坡、挡土墙工程量等。

城市道路的纵坡设计要满足排除地面水和埋设地下管道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为0.3%;石料、砂土路面为0.5%。

最大纵坡是根据车辆爬坡能力、行车密度、行车速度、安全性、道路等级、工程难易程度等确定的:

行驶机动车的,一般不大于8%;行驶非机动车的,不大于3%。

对于坡长也有一定的限制。

竖向线形的设计要力求平顺和缓,保证行车安全和一定的设计车速;技术经济上的要求是路基稳定,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城市道路竖向线形设计是城市用地竖向设计的组成部分。

道路纵坡和高程受道路交叉点、道路与铁路交叉点、桥梁、隧洞等的高程或净空的制约;同两侧街区的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出入路口的交叉、沿路干管的埋设、街区内支管和干管的连接等有密切的关系。

从土衡、建筑景观、有利街区排水等方面考虑,城市道路的路面标高应该等于或略低于两侧街区的地面标高。

横断面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布置,路面各部分宽度的确定,路面横坡的设计,交通分隔带、停车带、林荫带、公共交通站台等在路面上的布置,地下管线的布置,多层式道路对地上层、地面层、地下层的布置。

主要依据设计车速、交通量、交通流特征以及地形、用地面积、建筑物性质、环境特点等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路型和宽度。

同一条道路在不同段落可以有不同的横断面。

路型分类城市道路路型按城市道路系统中车行道设计方式,大致可分为4类:

①不设分隔带的道路,为普通类型,用于一般道路。

②设置对向分隔带的道路,适用于汽车专用道路。

③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道路,或设置对向分隔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道路,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有利于提高车速和保障交通安全。

④多层式道路。

宽度设计任务为确定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

车行道宽度根据远期的预估交通量计算,须一次留足。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按车道数计算。

小汽车的车道宽度为3米;大汽车为3.5米、3.75米、4.0米(设计车速高的用较宽车道);无路缘者,靠路边的车道要适当放宽;路边停车带的宽度为2.5~3米。

行驶机动车的道路至少要有2条车道,路面宽度宜用7.5~8米。

双向行驶道路的车道数通常采用偶数,同向多车道中靠路边的车道受干扰较多,利用率低于中间车道,计算通过量时应按中间车道通过量依次折减。

横断面上各车道通过量之和不得小于远期的预估交通量。

自行车车道宽度按行车带计算,每条行车带宽度为1米,车行道总宽度是行车带宽度与带数的乘积加两侧的侧向余宽(一般每侧为0.5米);单向自行车道不应少于2条行车带。

人行道宽度按步行带计算,每条步行带宽度为0.75米,车站、客运码头、商业中心地段等放宽为0.9~1米;单侧人行道不应少于2条步行带。

行道树、电杆等应外附加宽度。

地下管线一般应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面(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

横断面上的车道布置,按照中国的交通规则采用置右原则(即同向车辆中低速行驶者靠右的原则)。

因此,小汽车行驶的车道靠中线布置;大汽车行驶的车道在小汽车车道的右侧;非机动车道在大汽车车道的右侧。

城市道路总宽度是道路各功能部分设计宽度之和。

干线道路的宽度还应考虑防灾的需要,即当道路两侧房屋因故同时倒塌时,车辆尚可从中顺利通行。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watersupplysystem)给水的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给水工程

  watersupplysystem给水的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是指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

排水工程

  sewerage,wasterwaterengineering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废水的工程。

给水处理

  watertreatment对不符合用不对象水质要求的水,进行水质改善的过程。

工业废水的概念

  工业废水(英文:

industrialwastewater)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水。

工业废水的分类

  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分为:

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有机废水、兼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和仅受热污染的冷却水。

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可分为造纸废水、纺织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冶金废水、炼油废水等。

 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污水处理简介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

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处理程度划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消防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

城市消防规划,实际上是城市消防建设计划,它是一项方针、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工作。

城市消防规划管理是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机库存

原材料库存

自用仓库

其他关键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