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5864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docx

酒精厂安全评估报告0213

第六章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评价

6.2评价单元的确定

根据生产装置的工艺条件,工艺单元中的危险物料及其数量,评价方法中确定评价单元的原则,以及各单元的危险度评价结果:

危险度评价属Ⅱ级(中度危险)以上的单元共4个,由于发酵罐单元物质(发酵醪)的物质系数较低,属Ⅱ级(中度危险)的主要因素是体积较大,因此,选择生产装置蒸馏单元、产品乙醇储罐单元及污水副产沼气槽单元进行道化法评价。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分析计算结果汇总见表6-4

表6-4分析结果汇总表

单元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危险等级

暴露半径(R)

暴露区域(M2)

暴露区域内财产更换价值

危害系数

基本MPPD

乙醇蒸馏单元

114.88

中等

29.4

2714

A1

0.64

0.64A1

乙醇储罐单元

116.32

中等

29.8

2788

A2

0.66

0.66A2

沼气储槽单元

127.05

中等

32.5

3317

A3

0.78

0.78A3

第七章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7.1评价方法简介

表7-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可以设想,很少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表7-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

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

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

暴露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7-3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事故造成的后果

十人以上死亡

数人死亡

一人死亡

严重伤残

有伤残

轻伤,需救护

表7-4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性分值D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要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以类比作业条件进行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专家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计算出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7.2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汇总

表7-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汇总

序号

作业名称

L

E

C

D=L×E×C

危险等级

1

粉碎单元操作

1

6

3

18

稍有危险

2

蒸煮、糖化单元操作

1

6

3

18

稍有危险

3

发酵单元操作

1

6

7

42

比较危险

4

蒸馏单元操作

1

6

15

90

显著危险

5

二氧化碳回收单元作业

1

6

7

42

比较危险

6

产品乙醇储罐单元作业

1

6

7

42

比较危险

7

锅炉单元作业

1

6

7

42

比较危险

8

污水沼气储槽单元作业

1

6

15

90

显著危险

9

原料储槽、中间储槽的清槽、检查、维修作业

3

2

7

42

比较危险

10

检维修中起重吊装作业

3

2

7

42

比较危险

11

反应釜、器、罐、槽等检查、维修作业

3

2

7

42

比较危险

12

管、架、桥、电缆线检查、保养作业

3

2

7

42

比较危险

13

电器设备、电缆安装、维修作业

3

2

7

42

比较危险

14

管道、设备维修作业

3

2

7

42

比较危险

15

高位阀门检修等高处作业

3

3

3

27

比较危险

16

建、构筑物维修作业

3

0.5

7

10.5

稍有危险

17

焊割作业

3

2

7

42

比较危险

18

原料等车辆运输作业

1

6

7

42

比较危险

7.3评价小结:

属显著危险的2项,属比较危险的13项;稍有危险的3项。

(1)由于生产装置产品乙醇及副产沼气等具有的易燃、易爆性,并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明火等引起火灾、爆炸,生产装置重点应防止其泄漏,车间现场严禁烟火。

(2)同样,原料木薯等淀粉固体,在粉碎过程中有粉尘存在,一旦遇高温、明火,会引起燃烧,甚至造成粉尘爆炸。

因此,也要提高有关人员对这类危险物品危害特性的认识。

(3)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人工作业,必须严格要求操作人员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同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各类人身事故的发生。

(4)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装置和设备在年度大修和日常抢修中,因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多种工种同时进行而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尤其是容器、管线等维修工程由外部承包进行时,也存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操作规程及防范措施不到位等情况,因而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加强动火、高处、进设备、电气等检修作业的管理。

做到:

a.检修作业前的准备

制订施工方案并绘制施工图,说明检修项目、内容、要求、人员分工、安全措施、施工方法和进度等。

在检修人员进场之前,必须组织进行检修作业安全教育。

施工前办理“检修任务书”、“动火证”、进设备作业证、电气作业票及其他作业票,并根据检修规定,作好清洗、置换、吹净等工作。

b.检修中的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应遵章守纪,听从现场指挥人员及安全人员的指导,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拆下的物件,要按方案的规定移往指定的地点。

检修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设备内作业、高处作业、电气作业、起重作业等按有关行业标准进行。

c.检修后的扫尾工作

检修完毕后,施工单位在撤离现场前,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5)在工艺操作和现场作业方面不断加强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对装置、设备的维修、保养,作业时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降低各单元操作和检修作业的危险等级。

第八章安全检查表

8.1概述

安全检查表(SCL)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最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

是由一些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事先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赋分标准、安全等级等内容的表格,对系统进行评价、验收时,对照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赋分,从而评出系统的安全等级。

8.2安全检查表

检查结果见表8-1。

 

表8-1安全检查表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结论及整改建议

基础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责任制:

有各类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制,各级安全责任制要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查制度

已制订:

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

安全责任制制订齐全,符合要求。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消防安全制度(防火、动火、用火制度)。

4、安全检修制度。

已制订:

①制度汇编(安全、防火、治安);

②安全管理奖惩实施细则。

制度制订齐全,符合要求。

5、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值班、交接班、巡回检查等)。

6、事故管理制度。

7、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8、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安全奖惩、安全活动等制度)。

安全规程、措施

1、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查规程及措施

已制订:

①公司品控部生产操作规程;

②公司污水处理部生产操作规程。

符合要求。

2、各种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3、厂区其他作业安全规程。

如:

动火、登高、进设备等。

已制订:

设备检维修及登高、进设备等作业管理制度。

符合要求。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已制订:

①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②严重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③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④外网突发性停电安全生产预案。

符合要求。

 

表8-1安全检查表

(1)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结论及整改建议

基础管理

设备及电气安全管理

1、设备检维修、维护保养制度。

2、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3、设备台帐、锅炉、压力容器台帐(原始资料、定检记录)。

4、各种安全附件台帐(定期检测、检验记录)。

5、电气安全规程及记录(应包括检修、运行试验、作业及事故处理内容)。

查规程及记录

已建有:

①特种设备管理条例;

②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

③锅炉设备台帐一览表;

④仪器仪表一览表。

未建立:

①较完善的主要设备一览表(在用);

②主要设备(含压力容器、特种设备)未单台建档;

③未健全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及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①建立较完善的主要设备一览表;

②主要设备(含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单台建档;

③健全电气有关规程及记录。

安全管理组织

1、安全组织及网络:

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是否设有专职或兼职安全员,防火负责人。

2、人员配置。

查组织、网络及有关人员

已建有:

①安全组织及网络;“关于调整公司2004年度安全管理机构和三级安全管理网络的通知”;

②配备有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员。

符合要求。

表8-1安全检查表

(2)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结论及整改建议

安全记录、台帐及作业票

1、安全会议、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记录;

2、事故台帐;

3、安全考核及奖惩台帐;

4、各类作业票;

如:

动火、电气等。

查记录台帐及作业票

已检查记录:

①锅炉检验报告;

②特种设备检验报告;

③压力容器检验报告;

④发酵罐处动焊经检查作业票齐全,符合要求。

基本符合要求。

表8-1安全检查表(3)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结论及整改建议

现场管理(生产装置)

厂房建筑物

1、与相邻建筑物间防火间距。

2、使用门窗、朝向。

3、建筑物耐火等级,是否防爆结构。

4、楼梯、平台、栏杆存在问题(无防护、无围栏、无标志、有孔无盖等)。

5、其他

查现场

①与相邻建筑满足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爆结构符合要求;

②蒸煮间、楼梯、平台、栏杆及设备孔存在有孔无盖、缺护栏、栏杆间隙过大等不合规范现象。

①对楼梯、平台、栏杆及设备孔等利用检修进行修补;

设备及安全附件

1、设备主体及部件是否完好齐全(缺螺栓,长短不齐,液面计,视镜等是否完好)。

2、减速机、传动部位、泵防护(有无防护罩,是否可靠)。

3、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压力表有无校验标签、有无警示红线、液位计上下液位红线,外部保护)。

4、其他。

查现场

①蒸馏塔体保温损坏未恢复;

②压力表无校验标签,无上红线;

③玻璃液位计无防护措施(三处)。

①保温修复;

②压力表增加上红线及校验标签;

③玻璃液位计配齐防护罩。

工艺方面

1、岗位原始记录、检查情况。

2、管线阀门标志走向。

3、安全色。

4、玻璃管线保护。

5、其他。

查现场

①管道法兰缺螺栓现象(8螺孔仅装4只,4~5处);

②管道应按规定进行涂色。

①整改工艺管线法兰缺螺栓现象。

 

表8-1安全检查表(4)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结论及整改建议

现场管理

电气方面

1、电气设备防爆选择,是否符合规范。

2、电气仪表检验、标签有效期。

3、照明灯具防爆状况(有无接头外露、绝缘是否完好等)。

4、金属管法兰跨接是否符合要求,(无跨接线,不合规范)使用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5、其他。

查现场

①粉碎间(空压机)电线乱,需整理;

②电气设备防爆选择符合规范。

及时整理。

配电间

1、配电柜、操作盘有无接地。

2、电源进出口密封、防小动物措施。

3、防水防湿措施,排水沟等。

4、变压器围栏及警示牌。

5、地面绝缘橡胶。

6、室内卫生等状况。

7、消防器材。

8、检修空间。

9、其他。

查现场

①配电间整洁规范,并设置有消防器材;

②电缆进出口密封、防小动物措施符合要求;

③配电间未设警示牌。

建议配电间设置警示标志。

表8-1安全检查表(5)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结论及整改建议

现场管理

仓储

1、储罐区

①储罐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②消防通道及环行通道;

③防火堤是否符合要求;

④进料管及装卸设施(鹤管、紧急切断阀、装油臂或金属软管等);

⑤防雷、防静电接地(储罐、管道)。

查现场

①储罐区酒精成品罐防雷接地个别罐无;

②成品酒精罐管道跨接线损坏未修复;

③储罐上栏杆间距过大,不合规范;

④部分罐体无夏季防晒措施(遮阳棚、喷淋等)。

①结合检修、增加防雷接地点;

②管道跨接检修后及时恢复;

③储罐栏杆应整改符合国家规定间隙;

④结合检修,增加储罐防晒措施。

锅炉房

1、厂房建筑物、耐火等级等。

2、锅炉主体及部件是否完好。

3、水位计警示红线及报警装置。

4、锅炉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检验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等)。

5、锅炉工安全着装。

6、其他。

查现场

①锅炉房建筑物、耐火等级及防火距离符合要求;

②压力表一只损坏,部分无检验标签;

③安全阀无铅封,保温管保温损坏未修复。

①压力表损坏更换及增加标签;

②保温检修后应及时恢复。

表8-1安全检查表(6)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结论及整改建议

其他

1、厂区安全、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

2、厂区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消防栓、灭火器设置是否齐全。

3、下水道是否畅通、盖板有无缺损。

4、现场操作人员劳动保护穿戴情况。

5、现场检修人员能否出示相应作业票。

6、登高人员系安全带、检修带安全帽等。

7、安全警示牌,交通标志,严禁烟火,易燃易爆区警示牌是否明显,数量多少。

8、其他。

查现场

①厂区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有消防设施;

②企业操作人员着装未统一;

③现场检修作业能出示相应作业票;

④厂区警示牌及交通标志等数量偏少。

①建议操作人员实行统一着装;

②建议增加现场交通标志及警示标志。

 

第十章重大泄漏事故原因及灾害后果分析

10.1概述

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乙醇及副产沼气均为甲类物质,且生产场所和产品储存区危险物质乙醇数量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污水处理部沼气储罐储存量虽未达重大危险源临界量,但沼气属甲类气体,一旦因操作失误、设备腐蚀减薄等因素,造成大量气体泄漏和扩散,遇明火引起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上述危险物质的储存、使用过程中,防止因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等事故显得尤为重要。

本章将针对泄漏事故原因及灾害后果加以分析评价。

10.2泄漏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根据建国以来化工系统所发生的59起重大及典型泄漏事故的实际情况,从五方面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类,见表10-1。

表10-1重大及典型泄漏事故原因分类

泄漏

原因

工艺

技术

设备、材料

本身原因

人为

因素

外来

因素

其他

事故次数

6

23

22

6

2

百分比(%)

10.17

38.98

37.29

10.17

3.39

(1)工艺技术

工艺路线设计不合理,操作中关键参数控制要求不严格。

(2)设备、材料本身原因

设备本身缺陷,材料及安装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材料选择不符合标准。

(3)人为因素

违章操作、误操作、缺少必要的安全生产和岗位技能知识;工作责任心不强。

(4)外来因素

外来物体的打击、碰撞。

(5)其他因素

不属于以上四种原因之一。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泄漏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设备等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职工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等主要原因造成的。

针对这些原因,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和验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及岗位操作技能教育,真正做到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第十一章锅炉系统安全评价

11.1概述

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为满足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蒸汽供应需求,建有锅炉房一座,燃料主要为煤。

同时,利用污水处理部产生的副产物沼气作为燃料使用。

11.2锅炉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锅炉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见表11-1。

表11-1锅炉系统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性

序号

系统名称

危险源(因素)

危险性

1

燃气系统、管道阀门等

沼气泄漏

火灾、爆炸

2

运行中熄火

可燃气体聚集在炉膛中

爆炸

3

锅炉水位

严重缺水

严重满水

爆炸、管道水冲击

4

锅炉压力

超压

受压元件破裂甚至爆炸

5

锅炉腐蚀

受压元件,厚度减薄

受压元件破裂甚至爆炸

6

锅炉结垢

受压元件过热

破裂或爆炸

7

水位计

水位计故障

严重缺水爆炸

严重满水,水冲击

8

安全阀

安全阀故障

超压爆炸

9

压力表

压力表故障

超压爆炸

10

水泵、风机、

蒸汽排放

噪声

伤害健康

11

坑、沟、池井

无盖、无栏杆

误入伤害人体

12

检修作业

未按规程作业

人身伤害

13

锅炉平台楼梯

无栏杆、无防滑平台

坠 落

14

各种电器设备

无可靠接地接零系统

触 电

15

锅炉本体及

汽水管道

高温热源

烫 伤

16

照明

无照明或照明不足、

无事故照明

误伤人体

17

自然灾害

洪涝、地震、雷击

危及设备人身安全

11.3锅炉系统事故树分析

为了科学地分析蒸汽锅炉爆炸事故,并从中得到有益的教训,从而制定出有效防范措施,本章将锅炉超压、锅炉缺水、锅炉结垢、锅炉腐蚀等四个引起锅炉爆炸的主要事件,用事故树分析法加以分析评价,并找出主要防范措施。

(4)预防锅炉缺水措施:

通过事故树分析,最小径集3个,从3个径集方案中任何一个缺水事故就可以避免。

通过分析,在18个基本事件中,水位报警器(X1)失灵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操作人员脱岗(X4)和排污阀故障(X2)。

若能抓住这三个关键,抓住3个预防锅炉缺水的主要环节,能解决这三个问题,缺水事故就基本不会发生。

(4)预防锅炉结垢措施:

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分析,本事故有7个最小割集,也就是说,形成结垢的可能性有7种,其中5种可能性是单事件,所以锅炉结垢极易发生,为防止锅炉发生结垢,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①生水不能直接进入锅炉;

②必须采用炉外炉内同时进行水处理,炉外处理要严格控制水质指标,水质不合格的水不得进入锅炉,对交换剂要及时做到活化和更换;

③司炉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排污,适当开启连续排污,保持排污管道畅通。

 (4)预防锅炉严重腐蚀措施:

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分析,得出8个最小割集,即锅炉腐蚀的可能性有8种。

其主要原因为没有定期检查(X1),其次条件是X2~X9。

为防止锅炉严重腐蚀采取以下措施:

①每年必须按规定对锅炉进行定期年检,测定其壁厚,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②按规定控制运行锅炉炉水碱度和相对碱度,锅炉给水的含氧量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③切实加强停炉保养工作,停运锅炉应保持锅炉四周空气干燥

④运行时尽可能少用含硫较大的燃料,并防止尾部低温硫腐蚀。

11.4锅炉爆炸分析计算

锅炉爆炸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某受压部件(主要是汽包等)遭到严重损坏,锅炉内汽水混合物以极高的速度从破裂处喷射出来,导致锅炉爆炸;另一种是燃料在炉膛内瞬间突然爆燃,导致炉膛爆炸。

以下主要针对锅炉爆炸过程及危害进行分析计算。

(1)锅炉爆炸过程

锅炉爆炸两个过程:

第一过程是锅炉受压元件,主要是锅筒的筒体或封头等主要受压元件的最薄弱处及焊缝等,由于强度不够,在介质工作压力下发生破裂;第二过程是当锅炉受压元件破裂后,锅炉内的介质,即一定压力下的带有能量的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从破口处急速冲出来,在一瞬间,锅炉内的全部介质从原来的工作压力骤降到一个绝对大气压,饱和水和饱和蒸汽所含的巨大热能使水汽化,使蒸汽体积进一步膨胀,体积可以扩大上千倍,大量的热能转为机械能,形成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爆炸。

(2)爆炸危害

锅炉爆炸主要指锅炉汽包内筒体、封头或焊缝破裂引起的爆炸,锅炉在运行状态下,锅炉汽包内水汽所占容积之比一般为5:

3,即水所占容积大于汽,若锅炉为上下二个汽包,则上汽包为汽水混合物,下汽包为饱和水。

爆炸所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二方面:

一是锅炉的饱和水和饱和蒸汽膨胀放出的能量引起的危害;二是锅炉内的热蒸汽及部分饱和水迅速蒸发产生大量蒸汽向四周扩散引起的危害。

据分析,水容量越大的锅炉,压力愈高,造成的爆炸危害越严重。

第十二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12.1综述

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乙醇、沼气等危险品的储存、输送及使用。

同时由于生产场所及储存区均存在着重大危险源,因此,火灾甚至爆炸成为最主要危险;其他还存在着触电、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等事故的可能性。

本评价报告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生产装置进行了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等评价工作,同时根据现场检查及复查情况,对企业提出以下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12.2建筑场地及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2001年修订版)有关规定,厂区生产装置布置能满足防火间距。

与相邻工厂、设施、道路等间距也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2)企业应加强生产装置作业区内道路的管理,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设立必要的交通标志;生产区域内要严格管制车辆进入,并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要求。

(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等规范要求,生产装置区已设置了必要的消防设施。

企业应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与更换,确保其完好状态。

(4)按照厂区规划办公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区分的原则,生产运行中,企业应加强管理。

严禁在生产区设置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即使是临时性质)。

严禁生产用房、仓库、职工宿舍“三合一”的现象发生。

(5)道路的管理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7,2001修改版)的要求,不得将原料或产品堆放于道路上,必须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及消防设施的完好可靠。

(6)生产装置的临时电缆、仪表线应加强管理,生产现场不应使用临时线,并结合检修对不符合要求的电缆、仪表线及时进行整理及更新,电缆、仪表线等进行更新排布时,应与蒸汽管线、保温物料管线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采用钢制保护罩保护,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2.3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1)严格生产装置各岗位工艺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尤其是乙醇蒸馏过程工艺规程的执行,不断教育职工必须做到:

①除了能够正常开停车、正常操作外,还应熟练掌握异常操作处理及紧急事故处理的安全措施和能力。

②工艺操作中,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品,防止机械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