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5326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血液.docx

《第三章血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血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血液.docx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一)选择题

【A.型题】

1.血液的组成是

A.血浆+血清

B.血清+红细胞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红细胞

E.血浆+白细胞

2.与血浆蛋白的作用无关的是

A.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B.营养功能

C.运输脂质、维生素

D.运输O2

E.参与血凝、抗凝和纤溶

3.库存较久的血液,其血浆中离子浓度升高的是

A.Cl一

B.Ca2+

C.Na+

D.K+

E.HCO3一

4.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Ca2+含量低

B.蛋白质含量低

C.Na+含量高

D.K+含量高

E.Cl一含量高

5.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6.体重为50kg的正常成人,其血量约为

A.3L

B.4L

C.5L

D.6L

E.7L

7.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

A.白细胞数量

B.渗透压的高低

C.红细胞数量

D.血浆蛋白含量

E.血小板数量

8.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

B.红细胞数量

C.白细胞数量

D.血小板数量

E.NaCl的浓度

9.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氯化钠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葡萄糖

10.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11.下列血浆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

B.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

C.血浆渗透压与0.85%NaCl和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E.血浆与组织液中的晶体渗透压相等

12.正常人血浆pH值为

A.6.35~6.45

B.7.25~7.35

C.7.35~7.45

D.7.65~7.75

E.8.35~8.45

13.血浆pH值主要取决于哪种缓冲对

A.Na2HPO4/NaH2PO4

B.K2HPO4/KH2PO4

C.NaHCO3/H2CO3

D.KHCO3/H2CO3

E.蛋白质-Na/蛋白质

14.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发生

A.溶血

B.凝集

C.血沉加快

D.血沉减慢

E.脆性增加

15.下列哪项不会使血沉降加速

A.红细胞叠连

B.血浆中卵磷脂增多

C.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增多

D.风湿热

E.活动性肺结核

16.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

A.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

B.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

C.红细胞在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

D.红细胞对高渗盐溶液的抵抗力

E.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

17.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引起

A.红细胞膨胀或破裂

B.组织液增多

C.红细胞变小萎缩

D.组织液减少

E.红细胞形态不受影响

18.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主要部位是

A.肝脏

B.脾脏

C.肾脏

D.骨髓

E.肺脏

19.机体缺铁时,可引起

A.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

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0.机体缺乏内因子,可导致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红细胞衰老加快

21.机体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是

A.雄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生成激素

22.在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23.通常白细胞计数即反映

A.血液中吞噬细胞数

B.单核细胞数

C.各种粒细胞总和

D.边缘粒细胞数

E.循环粒细胞数

24.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5.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变形运动

B.激活淋巴细胞

C.产生抗体

D.凝血作用

E.吞噬作用

26.在急性化脓性炎症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白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巨噬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7.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由血液中哪种细胞转变而来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28.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相似,两者均可释放

A.肾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组胺

E.多巴胺

29.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中不含

A.肝素

B.组胺

C.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

D.过敏性慢作用物质

E.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30.在下列白细胞中免疫细胞主要指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31.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血管受损部位,有赖于血小板的

A.粘附

B.聚集

C.收缩

D.吸附

E.释放

32.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是

A.血小板的有无

B.红细胞的有无

C.纤维蛋白原的有无

D.白细胞的有无

E.抗凝物质的有无

33.不存在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是

A.FⅢ

B.FV

C.FⅦ

D.FⅨ

E.FⅫ

34.在合成时不需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是

A.FⅡ

B.FⅦ

C.FⅨ

D.FⅩ

E.FⅤ

35.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加速FⅦ复合物的形成

B.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促进血小板聚集

E.激活FV

36.内源性凝血途径开始于

A.接触激活的FⅫ

B.FⅦ

C.血小板

D.凝血酶原

E.FⅣ

37.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FⅡ

B.FⅢ

C.FⅣ

D.FⅦ

E.FⅫ

38.关于抗凝血酶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血浆的正常成分

B.它是一种抗丝氨酸蛋白酶

C.它可封闭FⅡa、FⅨa、FⅩa、FⅪa、FⅫa的活性中心

D.它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E.在缺乏肝素的情况下,它的抗凝作用更强

39.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

A.抑制FⅩ的激活

B.抑制FⅡ的激活

C.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D.抑制血小板的吸附

E.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40.枸橼酸钠的抗凝血作用是:

A.抑制凝血酶活性

B.防止血小板破裂

C.加强抗凝血酶作用

D.去除凝血因子IV(Ca2+)

E.促进肝素释放

41.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血型系统是

A.ABO血型和Rh血型

B.MNSS血型

C.Lewis血型

D.Kell血型

E.Kidd血型

42.ABO血型系统各种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红细胞膜上的

A.糖原

B.蛋白质

C.磷脂

D.糖蛋白

E.糖蛋白或糖脂上所含的糖链

43.Rh阳性是指红细胞上含有

A.C抗原

B.D抗原

C.e抗原

D.E抗原

E.B抗原

44.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Rh阳性母亲所怀Rh阳性胎儿

B.Rh阳性母亲所怀Rh阴性胎儿

C.Rh阴性母亲所怀Rh阴性胎儿

D.父亲为Rh阴性、母亲为Rh阳性的胎儿

E.Rh阴性母亲所怀第二胎Rh阳性的胎儿

45.输血的原则为

A.只要血型相同,可不做交叉配血

B.紧急情况可大量输O型血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

C.只要交叉配血主侧不凝便可大量输血

D.输同型血并交叉配血的主侧和次侧都不凝集

E.如第1次配血相合输血顺利,第2次接受同一献血员血液不必做交叉配血

46.输血前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是指供血者的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血浆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D.血浆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E.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47.哪种血型的人难以找到供血者

A.AB型,Rh阴性

B.AB型,Rh阳性

C.A型,Rh阴性

D.B型,Rh阳性

E.O型,Rh阳性

48.下列关于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A.O型血可输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

B.AB型受血者可接受其他血型血液

C.O型血输给A型血者时应少量、缓慢

D.Rh阳性者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

E.ABO血型相符合便可直接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

【B型题】

A.20%~40%

B.7%~8%

C.40%~50%

D.60%

E.70%~80%

49.血液占成人体重的

50.血细胞比容在正常成人为

51.正常成人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葡萄糖

E.NaCl

5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53.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54.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成分是

55.与血凝块生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56.重要的能源物质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β一型地中海贫血

E.溶血性贫血

57.骨髓受到X线损害引起的贫血是

58.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

59.出现大量血红蛋白尿的贫血是

A.增快

B.减慢

C.在正常范围

D.先不变后增快

E.先不变后减慢

60.把正常人红细胞放入血沉快的人血浆中,其血沉将

61.把血沉快的人的红细胞放入正常人血浆中,其血沉将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T淋巴细胞

E.B淋巴细胞

62.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的白细胞是

63.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的白细胞是

64.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65.能限制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66.在特异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是

A.8h

B.3~4d

C.7~14d

D.1年以上

E.120d

67.红细胞平均寿命为

68.血小板平均寿命为

A.(4.0~10.0)×109/L

B.(40~100)×109/L

C.(100~300)×109/L

D.(400~500)×109/L

E.(3.5~5.0)×1012/L

69.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为

70.正常人安静时白细胞计数为

71.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为

(二)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2.血浆晶体渗透压(plasmacrystalosmoticpressure)

3.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colloidosmoticpressure)

4.等渗溶液(iso-osmoticsolution)

5.等张溶液(isotonicsolution)

6.贫血(anemia)

7.可塑变形性(plasticdeformation)

8.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

9.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

10.红细胞叠连(rouleauxformation)

11.红细胞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

12.白细胞渗出(diapedesis)

13.趋化性(chemotaxis)

14.趋化因子(chemokine)

15.血小板粘附(plateletadhesion)

16.血小板释放(plateletrelease)

17.血小板聚集(plateletaggregation)

18.出血时间(bleedingtime)

19.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

20.凝血因子(coagulationfactor)

21.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

22.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pathway)

23.血清(serum)

24.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

25.血型(bloodgroup)

26.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

27.凝集原(agglutinogen)

28.凝集素(agglutinin)

(三)简答题(1~9)

l.简述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2.如何维持红细胞数量的相对恒定?

3.简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4.简述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5.简述凝血过程的基本步骤?

6.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有哪些主要原因?

7.简述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8.如有一Rh阴性血型的妇女怀有Rh阳性的胎儿,产后需要输血时为何不能接受Rh阳性人的血?

9.简述成分输血?

(四)论述题

1.从血液的理化性质考虑,维持离体器官正常功能活动需要哪些条件?

2.某人从平原调到高原工作,几年后返回平原,试述此人的红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及机制。

3.临床上有哪些延缓(或阻止)和促进血凝的方法?

4.肝功能严重受损或脂肪消化不良时,为何易导致出血倾向?

5.试述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关系。

6.现有20人需血型鉴定,已知其中一人的是B型,是否能鉴定出其他人的血型?

如何鉴定?

选择题答案:

1-5CDDBE6-10BCCBA11-15DCCCC16-20EACAC

21-25DCCEA26-30DEDCC31-35ACCEC36-40ABECD

41-45AEBCD46-50BAEBC51-55AEABC56-60DACEC

61-65ADECB66-70DEDEB71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