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2课论雅而不高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2课论雅而不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2课论雅而不高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2课论雅而不高Word版含答案
◆2论“雅而不高”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
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的。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楚襄王问宋玉说:
“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
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
“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
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
”
“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
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
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
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
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
“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
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
微感言:
1.不学礼,无以立也。
——《论语》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一、作者视窗
李景阳,《人民日报》著名记者。
主要作品有《勿为贪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美尔“辉煌”在哪里》等。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2003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的。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不健康、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
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顺应时代变化,及时地揭示出社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伪雅”现象,鲜明地指出在物质富有的环境下,应怎样搞好精神软件的建设,使之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问题。
三、文体知识
议论性随笔
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
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常见的随笔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等。
议论性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
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之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不可写。
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四、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剔牙( ) ②时髦( ) ③破绽( )
④扭捏( )⑤底蕴( )⑥匮乏( )
⑦浊雾( )⑧相形见绌( )
⑨捉襟见肘( )
(2)多音字
①作
②稽
③撒
④露
⑤哈
⑥矫
⑦劲
答案
(1)①tī ②máo ③zhàn ④niǔ ⑤yùn ⑥kuì ⑦zhuó ⑧chù ⑨zhǒu
(2)①zuō/zuò ②jī/qǐ ③sā/sǎ ④lòu/lù ⑤hā/hǎ ⑥jiáo/jiǎo ⑦jìn/jìnɡ
2.辨形组词
(1)
(2)
(3)
(4)
答案
(1)扭捏/枢纽
(2)逐渐/惭愧 (3)揉搓/杂糅 (4)协调/威胁
3.近义词辨析
(1)品味·品位
“品味”指品尝或仔细体会,或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或者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例句:
①在青啤博物馆不仅可以________青岛历史文化,免费品尝原浆酒、纯生酒,还可以到醉酒小屋体验一下醉酒的感觉。
②一个城市是否有________,并不在于树种多么名贵,而在于综合考量,比如说,决策是否民主,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社会是否稳定和谐等。
(2)底蕴·意蕴
“底蕴”指详细的内容;内情;蕴含的才智、功力等;文明的积淀。
“意蕴”指内在的意义;含义。
多指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
例句:
①绝佳的居住区域和富有韵味的历史,使得居住曲江成为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而有历史______背景依托,也使得曲江楼市成为西安高品质住宅的代表。
②用现代的营养、口感和审美标准来塑造鲁菜,让菜品融入时尚的元素;用文化来充实鲁菜系统,使很多鲁菜都充满文化________,这已成为鲁菜的发展趋势。
答案
(1)①品味 ②品位
(2)①底蕴 ②意蕴
4.词语解释
(1)不解之缘:
(2)不堪入目:
(3)扭捏作态:
(4)捉襟见肘:
(5)矫揉造作:
(6)相形见绌:
答案
(1)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2)形容行为卑鄙,让人看不下去。
(3)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4)整理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
多用来比喻境况困难,顾此失彼。
文中指修养欠缺。
(5)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
(6)相比之下,显出一方的不足。
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
一、文本助读
本文首先从当前人们常讲的“高雅”说起,针对现代生活中人们在行为上存在的与社会时代发展不符的事实,提出了“雅未必高”的看法。
然后,列举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并剖析这些社会现象的实质,从而揭示了“高雅”概念的真正内涵;并提出要想做到“雅而且高”,就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让物质的环境与人们的行为协调起来,为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低俗行为敲响了警钟。
【结构图示】
二、小组合作
1.作者写作此文时关注了哪些社会现象?
这些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答:
答案
关注的社会现象
反映的社会问题
(1)超市自选,虽明示不许品尝偏下手抓。
(2)空调车上,抽烟或摆臭脚。
(3)公共楼道里,大吼大叫。
(4)出行轿车,一路车笛长啸。
体现我们物质文明的硬件建设上去了,而体现我们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却跟不上,也就是硬与软“两张皮”。
(1)“档次”“品位”挂在嘴头,洋话与国骂各尽其用。
(2)遮口剔牙,却烟雾喷人。
(3)雅兴高歌,却“低俗”败露。
我们有些人表面上很文明,但一些日深月久的陋习仍然暴露无遗,也就是表与里“两张皮”。
从上表可以看出,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并剖析这些社会现象的实质,从而揭示了“高雅”概念的真正内涵,进而提出要想做到“雅而高”,就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雅、高、俗之间的关系)
答:
答案 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
三、师生探究
1.文中有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答:
答案 这在议论方法上属于引用论证的方法,同时有形象说理的作用。
这副对联形象地刻画出那些缺乏内涵、外表粗俗的人的嘴脸,让人了解到越是无知的人越是自以为是的道理。
2.找出文中的对比,说一说这些对比对论证“雅而不高”起了什么作用。
答:
答案 文章中用对比的方法列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如封闭式空调车与在车内散播尼古丁或摆臭脚;在公寓楼单元房与公共楼道里大吼大叫;出行乘自家轿车与一路车笛长啸;见面“哈罗”,分手“拜拜”与言谈中无端加入“他妈你妈”;以餐纸遮口剔牙与打火点烟,将浊雾喷到众位脸上;饭后高歌与口无遮拦;《儒林外史》中的矫揉造作之徒与推行白话文的胡适等。
这些对比在论证“雅而不高”的实质原因过程中充当了有力的论据,使作者有理有据地展开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文章揭露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与意识进步的不同步,强调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强调提高内涵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应如何解决外表与内涵的问题,从而达到“高而雅”呢?
答:
答案 ①从增强文化底蕴入手,提高我们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修养。
有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才可能有美好的外在表现。
文化内涵决定外在表现,想解决外表粗俗的问题,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去做,而要注重学习,提高文化修养,从根本上解决内涵问题。
只有这样,外表粗俗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②注意言谈举止适度得体,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使文化内涵得到美好的呈现。
当然,良好的文化内涵不是短期形成的,但只要我们言谈举止适度得体,虽然不一定达到“高而雅”,但一定不会“低而俗”。
③加强公共道德教育,加强政府、媒体对高雅生活的引导。
同时,政府应当尽量提供较多的高雅的文化娱乐场所,让每个人的身心得到熏陶。
④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让低俗言行无处显身,增强每个人的是非美丑观念,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阅读延伸
雅与俗的平衡
艺有雅俗之分,人有雅俗之别。
勿执于雅,莫甘于俗,两相忘却,是真境界。
雅,人人想有,个个求之,但想者、求者却每每雅不起来,反而,越想越求越俗不可耐。
即使打肿脸充胖子,王八披绫罗,乌鸦学喜鹊,但骨子里的那份俗气,在厅前堂里照样会流淌出来。
装出来的雅,就像外着名贵西装,里穿“梆梆”棉袄,打一条大红或大绿领带,脚蹬名牌皮鞋,裤腿挽在膝盖的暴发户一样,严肃的滑稽,正经的荒诞。
任你笑痛腹背,我自故作深沉。
如此之雅还不如顺其本性的俗。
俗,人人远之,个个避之。
真俗者,无论怎样远之、避之都无法一时之间超凡脱俗,脱胎换骨。
就是涂脂抹粉,割眼袋,拉双眼皮,费尽心机装嫩、扮酷,也无法掩盖皮糙肉厚、瘦骨嶙峋的俗态。
今天,自认其俗者少,但假道学、伪君子、真俗人却很多。
我辈皆凡夫俗子,睡,一张床,食,一碗粥,不求圣不求贤,只为活得舒心惬意,自然洒脱。
所以,该雅就雅,该俗就俗。
总之,是泥坯子不会变成“洋瓷”,是狗尾巴草也不会变成苍松翠柏,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当然,凡夫俗子也并非全是下九流,即为下九流,率真的本性偶尔也会透出些“雅气”,这股本性自然表现出来的“雅气”,着实会使自认为雅士者大吃一惊,百思不得其解,尔后又不屑一顾,一如既往地从门缝和锁眼中瞧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一个人立身于世,难以免除世俗的污染。
怎么办?
爱好高雅,其实就是一种修炼。
比如琴棋书画,皆可陶冶情操。
正如培根所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我们也可以说知识使人高雅。
一个人是否“雅”,往往体现在举止言谈当中。
而举止言谈儒雅,可以让人感到你知书达理,富有教养,同时也能让对方如沐春风,身心通泰,从而达到你的交往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雅与俗是一对矛盾。
在很多时候雅士瞧不起俗子,而有些俗子却力图向雅士靠过去,以求沾得一份雅气,成仙成佛。
这也算是善于划分人类等级层次,擅长争短论长,喜欢装潢作秀的雅士和俗子的一大特色吧。
其实,雅俗之别只是学识、修养不同所表现的气质有所不同而已。
但好事者总是以自认为的雅和俗,对我辈凡夫俗子划圈子、分层次,说高深、道荣辱,搞得我辈缺乏定力、心浮气躁者,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人只要活得真实,就无所谓雅或俗;只要有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就能活出真性情,活出生的乐趣、死的坦然。
【赏析】 作者针对“雅”与“俗”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剖析,明确了自己对“雅”与“俗”的独到感悟。
观点新颖独到,见解深刻透彻,让读者在“雅”与“俗”中倍增生存的坦然:
人只要活得真实,就无所谓雅或俗;只要有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就能活出真性情。
二、写法迁移
由表及里 幽默讽刺
巧妙地运用幽默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作者将一些“不雅”小事用“雅而不高”四个字概括出来,像一面照妖镜,照
出了大众的外表之下灵魂深处的低俗。
语带嘲讽,褒贬适度,新奇而幽默。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不只是逗人发笑的滑稽,而且蕴藏着深刻的内涵。
人生中如果缺乏幽默,就如同食物中缺乏糖和盐,会寡淡无味。
幽默,是润滑剂,它能化解矛盾,增强和谐,化干戈为玉帛;幽默,是克敌的武器,它是橡皮里的铁棍,棉花中的钢针,虽锋芒不露,但能柔中克刚。
【我来练笔】
调侃是用言语戏弄、嘲笑之意。
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但如果适当地自嘲一下,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请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侃一下自己吧。
150字左右。
答:
答案 (示例)话说我脸上的“痘痘”平久必鼓,但鼓久可不一定能平。
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某一天,我脸上小小面积却形成了大大小小七八个“诸侯国”,军阀混战,瞬间回到了古老的“春秋战国”时期……话说“青春痘”新败,强大的湿疹便屡犯我“边境”,不出七天,“边关”告急,“国门”失守。
话音未落,湿疹骑兵便闯进了“皇宫”,自那时起,我便开始了“俘虏生活”,整日卧薪尝胆,苦不堪言。
(《青春抗“痘”史》)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9”这个数字因为和汉字“久”谐音而备受青睐,最讲究“久”的婚姻自然也与“9”结下了不解之缘。
B.WAPI接入速度更快,而且刚开始使用都可能是免费,相比之下现在实行的3G上网更加相形见绌,降低3G资费势在必行。
C.近日,华声论坛网友“封伤柯”在“混在长沙”版块发布一组图片,图片显示众多网友在某网吧里酣睡的情形,动作千奇百怪,甚至有一些不堪入目。
D.著名女作家棉棉在谈起与王啸坤的合作时称,王啸坤是她非常欣赏的歌手,不矫揉造作,不粉饰性情。
E.这些人认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的饮料,这实在是大错而特错。
答案 BE
解析 B项相形见绌:
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与句中“相比之下”重复。
A项不解之缘:
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C项不堪入目:
指事物的形象粗俗、低劣或野蛮,让人看不下去。
D项矫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
E项“下里巴人”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七大工程”,无一不是不为了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B.元宵节前后,学生、务工人员集中返程,全国铁路迎来春节后新一轮客流高峰,仅3月5日就发送旅客635.2万人次,同比增长0.6%。
C.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问鼎中国电影最高票房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但关于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观众褒贬不一。
D.所谓慎独之道,不仅是向外的正义追求,也是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即不仅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也要成为一个有道义、敢担当的人。
答案 B
解析 A项否定失当,去掉第二个“不”。
C项成分残缺,在“票房”后加“宝座”。
D项语序不当,“不仅是向外的正义追求”“也是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两个分句内容应互换。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
平时作文,__①__是写作者自赏,__②__是小范围好友传阅,__③__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__④__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
考场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着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
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
其读者的特殊性__⑤__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__⑥__决定了树立读者意识的必要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管
也
还
因为
不仅
而且
B
无论
还
抑或
因此
不仅
而且
C
既
又
也
所以
不但
还
D
不仅
还
又
因而
既
又
答案 B
解析 “无论”与后面的“都”照应,构成条件关系。
“是……还是……抑或是”三句构成选择关系。
“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与“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之间有因果关系,故用“因此”。
最后两个分句之间有递进关系,故选用“不仅……而且”。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王洛勇:
我只演正面的中国形象
王洛勇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汇名剧《西贡小姐》而成为西方戏剧界的明星。
《亚洲周刊》称,“由于他的表演,百老汇舞台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美国戏剧》则说,“美国应该承认更多像王洛勇这样的亚裔演员,从他身上可以预见中国演员、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已为期不远。
”
王洛勇1958年出生在河南,11岁就离家去湖北十堰的一所戏曲学校学习京剧武生。
他每天清晨就开始苦练基本功,摸爬滚打,舞刀弄枪,练就了扎实的表演基本功。
1981年,他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4年后以优异的表现留校任教。
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王洛勇并不满足。
“大学毕业就教书,从理论到理论,总感觉自己有点误人子弟。
”他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
在一次艺术节活动上,他遇上了一个美国代表团,了解到在美国,一部戏经常能演上七八年,最长的甚至演了30多年。
他很不解:
是什么样的经典能这样长演不衰?
他也因此对百老汇的舞台产生了向往。
1985年,他去路易斯安那大学学表演。
可一到美国,他蹩脚的英语就露出马脚,结果被取消了奖学金。
费尽周折,他最终就读美国波士顿大学戏剧表演系。
“艰苦、劳累、饿肚子,穷得一文不名。
整整好几年都是这么度过的。
”王洛勇对记者回忆道。
“在异国他乡,我靠的是中国人特有的坚韧不拔,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
”
在争取《西贡小姐》的表演机会时,舞台监督起初对他的英语水平表示怀疑。
王洛勇对他说:
“只要我能出现在《西贡小姐》的舞台上,我的英语就一定比台上所有的亚裔演员好。
”演出成功后,连《纽约时报》都这样评价:
“他清晰的英文吐字,让用母语演出的美国演员感到羞愧。
”因为自幼学习京剧,王洛勇的表演功底很扎实。
他还深入理解角色,挖掘出人物的深度。
美国剧评家说他的表演“强烈控诉了殖民主义对亚洲文化的摧残”,称他“是个有鲜明个性的创造者”。
“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没怎么演过正派人物——胆小的中国人,愚昧的中国人,无理的中国人,自扫门前雪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加在一块儿,就是造成我们被人看不起的原因啊!
”
很长时间里,王洛勇都觉得表演就是表演,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也坚定了他回国发展的念头。
那是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王洛勇接她放学。
女儿见到爸爸一直闹别扭。
经再三询问,孩子才告诉他说:
“你总是演傻子,同学们都说我是傻子的女儿!
”
王洛勇这才恍然大悟。
在美国电视剧《第三观察》中,他扮演一个生活在中国城里的父亲,女儿得了脑膜炎,他却只是在家里烧香拜佛,害得女儿差点死去。
2002年,中央电视台请王洛勇回来演电视剧。
听说是正面英雄形象,王洛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为了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为了孩子,也为了减少内疚之情”。
王洛勇先后在《生死卧底》《林海雪原》等电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
他总会对角色加入自己的理解。
主演《焦裕禄》,王洛勇先是循着焦裕禄的足迹进行考查,自己经历了一遍对这个模范人物由怀疑到深信不疑的过程。
因为《简·爱》,王洛勇又重回话剧舞台。
这部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2009年开演,如今已演出超过百场,“事实证明,经典永远能够打动人心。
”王洛勇自己也被这个结果打动了,“这出戏讲两性之间的自由、平等、相互尊重,它强调女性的独立,女性在选择婚姻时对财产的割舍,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的现实是一致的。
王洛勇说,在他的经验里,不论是百老汇还是好莱坞的作品,都一直强调主题先行。
王洛勇一直想成为一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化大使”。
于是,他在美国一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传播中国文化;在一些国际文化活动上,他组织昆曲、京剧的演出;在演讲中,他把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同《霸王别姬》,《仲夏夜之梦》同《游园惊梦》,《哈姆雷特》同《赵氏孤儿》相比较。
“文化工作者对国家有责任,”王洛勇说,“艺术家不为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歌唱,声音就永远没有力量。
我以前为祖国做得太少,现在有机会了,在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上,我愿意做一块石头。
”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洛勇只演“正面的中国形象”的原因是为了不让女儿遭到同学们的歧视。
B.王洛勇主演百老汇名剧《西贡小姐》,获得成功,让美国人了解了中国演员和中国戏剧。
C.王洛勇出演话剧《简·爱》,将西方的两性之间的自由、平等、相互尊重和女性的独立展现给中国观众。
D.王洛勇利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宣传推广中国戏剧。
答案 A
解析 原因不止一个,还有要改变外国人对国人“胆小、愚昧。
无理、自私”的偏见,和为了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心。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美国,一部能够强调主题先行的大戏甚至能够演上30多年,这深深地震动了王洛勇,也使他对百老汇产生了向往之情。
B.王洛勇的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奖学金被取消,说明想学表演,单有扎实的表演功底是不行的,语言表达也必须要好。
C.为了演好焦裕禄这个正面人物,把他最优秀的品质展现出来,王洛勇亲自沿焦裕禄的足迹考察,这表现了他的敬业精神。
D.王洛勇认为,《简·爱》体现了两性之间的自由、平等、相互尊重和女性的独立,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的现实一致,这是这部戏取得成功的原因。
E.由于王洛勇从小学习京剧,有着扎实的表演功底,所以他获得了《西贡小姐》的表演机会,做了主演,并且取得了成功。
答案 BC
解析 A项,无中生有。
能够演上30多年的大戏不一定强调主题先行。
D项,以偏概全。
这个原因只是其中之一。
E项,曲解文意。
王洛勇能够出演《西贡小姐》是因为他足够优秀,但不能说是“由于王洛勇从小学习京剧……”
6.王洛勇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①能吃苦耐劳:
在学习京剧武生时,每天清晨苦练基本功,摸爬滚法,舞刀弄枪;在美国求学时,过了几年艰苦、劳累、饿肚子的苦难生活。
②不安于现状(永不知足):
他毕业后留在上海戏剧学院教书,但并不满足,向往百老汇舞台,就出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