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斜井挑顶方案优化.docx
《1号斜井挑顶方案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号斜井挑顶方案优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号斜井挑顶方案优化
新建铁路
京沈客运专线(辽宁段)TJ-1标段
三棱山隧道斜井挑顶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京沈客专(辽宁段)TJ-1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九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范围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范围1
2工程概况1
2.1工程概况1
2.2设计围岩情况1
2.3设计支护情况2
2.4设计围岩衬砌情况2
3.施工组织安排2
3.1施工工期安排2
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2
3.3劳动力配置3
4施工方案3
4.1施工原则4
4.2总体施工方案4
4.3主要步骤5
4.4施工工序顺序7
4.5施工注意事项9
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
6.1隧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0
6.2隧道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11
7.安全保证措施11
7.1应急物资准备11
7.2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1
7.3火工品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2
7.4装碴及运输安全保证措施13
7.5支护安全保证措施14
7.6隧道坍方预防措施15
8.环境保护措施15
8.1减小生态破坏措施15
8.2噪声污染控制16
8.3水环境保护16
8.4大气环境保护16
8.5固体废弃物处理17
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京沈客专三棱山隧道《辅助坑道参考图》等施工图纸;
(2)京沈客专辽宁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京沈客专辽宁段TJ-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三棱山隧道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
(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5)《隧道岩土力学计算》、《隧道结构力学计算》等参考书籍;
(6)现场调查资料。
1.2编制范围
三棱山隧道斜井挑顶施工。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三棱山隧道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紫都台乡南部。
进口位于东台子村东北侧约800m,隧道出口位于下乌兰木头村。
隧道起止里程为DK493+415~DK502+303,为双线隧道,线间距5.0m,全长8888m,隧道全部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人”字坡,隧道进口至DK496+950为4.8‰的上坡;DK496+950至DK502+250为6‰的下坡,DK502+250至DK502+303为0‰的平坡。
隧道的最大埋深约为217.56m。
三棱山隧道斜井长595m,与正洞左线相交里程为DK498+000,夹角为41°,斜井井口底板顶面标高为340.2619,1斜5+95~1斜5+10,1斜4+85~1斜2+85,1斜2+60~1斜0+60的坡度为7%,1斜5+10~1斜4+85,1斜2+85~1斜2+60的坡度为3%。
1号斜井承担着隧道正洞DK496+345~DK499+485段合计3140m施工及斜井自身施工任务。
2.2设计围岩情况
三棱山隧道1号斜井与正洞左线交于DK498+000,斜井Ⅲ级围岩505m,占84.8%,Ⅳ级围岩45m,占7.6%,Ⅴ级围岩45m,占7.6%;斜井与正洞交叉处设计为Ⅲ级围岩,凝灰岩,弱风化,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完整。
2.3设计支护情况
(1)斜井支护参数
初期支护采用631.010kg/榀的格栅钢架,纵向间距1.2米;喷锚支护采用φ22的组合中空锚杆及φ22砂浆锚杆,长度L=3.0m,间距(环)1.2m×(纵)1.2m,每环各9.5根、6根,梅花型布置;C30喷射砼20cm,C30模筑衬砌35cm。
(2)正洞支护参数
正洞采用Ⅳa-2型复合式衬砌结构,为了确保斜井与正洞交叉段的结构安全,初期支护采用847.78kg/榀的格栅钢架,纵向间距1.0米;拱部φ22组合中空注浆锚杆,长度L=3.5m,间距(环)1.2m×(纵)1.2m,边墙φ22砂浆锚杆,长度L=3.5m,间距(环)1.2m×(纵)1.2m,梅花型布置;喷射砼为网喷C25砼,厚度25cm;φ6钢筋网,网格间距20cm×20cm。
二次衬砌拱墙采用C35钢筋砼,厚度45cm,仰拱采用C35钢筋砼,厚度55cm。
2.4设计围岩衬砌情况
设计上,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支护结构采取加强措施,加强原则如下:
(1)斜井与正洞连接段60m范围内(1斜0+00~0斜0+60段)考虑采用双车道Ⅳ级围岩模筑衬砌结构。
(2)正洞在其与斜井交叉点段DK497+970~DK498+030范围内考虑采用降低一级围岩复合式衬砌结构,即采用Ⅳa-2型复合式衬砌结构。
3.施工组织安排
3.1施工工期安排
根据目前施工进度安排,预计11月底进行斜井交叉口段施工工作,预计12月底完成斜井挑顶作业,斜井承担正洞具备双侧施工条件。
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挑顶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为: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装载机
台
1
2
挖掘机
台
1
3
自卸汽车
台
5
4
衬砌台车
台
1
5
空压机
台
4
6
气腿式凿岩机
台
20
7
型钢弯曲机
台
1
8
电焊机
台
4
9
湿喷机
台
3
10
混凝土输送泵
台
1
11
发电机
台
1
12
混凝土运输车
台
4
13
通风机
台
1
14
仰拱栈桥
台
1
15
双90混凝土拌和站
套
1
3.3劳动力配置
成立三棱山隧道斜井挑顶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
陈玉奎
副组长:
李玉明、汤春阳、徐光远
成员:
李旭阳、赵航、鄢立勋、许辉、王泽林、刘普昌、初玉奇
斜井挑顶施工主要设开挖班、支护班、衬砌班、运输班四个专业班组。
劳动力配置为:
开挖班
25
支护班
27
衬砌班
20
运输班
10
电工
1
电焊工
5
领工员
2
管理人员
10
拌和站
10
合计
110
4施工方案
4.1施工原则
(1)先加固、后开挖。
根据地质情况,辅助坑道与正洞相交范围的初期支护应加强,采用模筑混凝土衬砌。
(2)辅助坑道进入正洞的门洞采用加强环。
(3)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后的挑顶施工,应从外向内逐步扩大。
(4)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口段围岩按降低一个等级设计,提高隧道结构强度,适应大跨度临空的受力要求。
(5)正洞交叉口段的一环二次衬砌,应在辅助坑道断面宽度范围外的两侧各设置一道沉降缝,防止不均匀沉降,引起交叉口处正洞混凝土衬砌开裂。
4.2总体施工方案
斜井与正洞交界处为Ⅲ级围岩,采用横向爬坡棚架法挑顶进洞。
斜井开挖至1斜0+14.3处,逐渐抬高辅助坑道拱顶高程,接长钢架长度,坡度控制在30%。
在正洞与辅助坑道相交处(1斜0+4.7处)施做加强环和预埋柱头,完成后从洞外运渣至洞内形成下台阶,然后采用棚架进入正洞,进行交叉段正洞开挖。
棚架斜向上爬坡开挖至正洞中线处达到正洞拱顶高程,再向前以平坡开挖至正洞外侧上台阶拱脚位置,然后施做正洞上台阶初期支护,再向两侧(正洞方向)按标准的正洞断面采用三台阶方法进行正洞开挖。
图4.2挑顶进正洞平面示意图
4.3主要步骤
(1)辅助坑道交叉段
根据辅助坑道与正洞之间的高差,确定在1斜0+14.3处开始进行辅助坑道拱顶扩挖,其拱顶抬高坡度控制在30%。
辅助坑道与正洞交接处设置0.6m加强环,加强环中设置3榀I25a辅助坑道型钢钢架,外侧拱部120°范围内增设一圈I20a工字钢柱头,间距0.6m,每根长0.8m,预埋0.6m,露出0.2m,工字钢柱头与辅助坑道钢架焊接在一起。
相邻钢架采用Φ22纵向钢筋连接,间距1m。
在靠近正洞处辅助坑道初期支护的7榀拱架设置为I18型钢钢架,并增设仰拱钢架,正洞仰拱钢架与辅助坑道加强环最外侧的仰拱钢架焊接,确保正洞和辅助坑道交叉口处的紧密连接,能共同受力。
(2)棚洞开挖
辅助坑道施工完成后,按垂直正洞走向采用5.0×4.2m(顶部净宽3m)的棚洞以上坡方式开挖到正洞中线位置,然后再向前平坡开挖至正洞外侧上导坑拱脚位置处,棚洞钢架临时支护及时跟进。
棚洞钢架采用I18型钢,间距60cm,底部设置横向支撑,使棚洞钢架形成临时封闭环,并设置8根Ф50锁脚锚杆,必要时横梁两侧设竖向支撑。
其它临时支护参数:
φ8钢架网,网格间距20×20cm,Ф22系统锚杆,长度3.0m,间距1.0×1.0梅华星布置,喷射25cm混凝土。
施工中,棚洞临时支护体系中的顶部钢架横梁位于正洞初期支护外,下一步施做正洞初支时不再取出,所以棚洞拱顶高程超出正洞设计开挖线,以满足支护厚度和预留变形量需要。
4.3-1加强环和门字型框架施工正面示意图
4.3-2棚洞钢架示意图
(3)正洞施工
正洞开挖顺序
①首先往小里程方向掘进及支护,再往大里程方向掘进及支护,在施工完斜井与正洞相交段(DK497+993~DK498+007)正洞初期支护时,停止正洞小里程方向上导掘进。
②开挖及支护大里程方向DK498+007~DK498+020段上导,并同时开挖及支护DK498+000~DK498+015段中导,上导、中导每次开挖不超过2米。
上导与中导保持距离为5米。
支护完后,暂停大里程方向的上、中导掘进。
此段完成后可以在大里程一侧拼装、焊接上台阶开挖台车。
③开挖及支护小里程方向DK497+993~DK497+980段上导,并同时开挖及支护DK498+000~DK497+985段中导,上导、中导每次开挖不超过2米。
上导与中导保持距离为5米。
支护完后,暂停小里程方向的上、中导掘进。
此段施工开挖完成后,支护喷混前注意在DK497+990~DK497+980段预埋组装二衬台车用的钢板或是吊环。
④开挖及支护大里程方向DK498+020~DK498+025段上导,并同时开挖及支护DK498+015~DK498+020段中导,及时开挖及支护DK498+000~DK498+015段下导,上、中、下导每次开挖不超过2米。
上导与中导保持距离为5米,下导及时跟进。
中、下导部位开挖时,左右马口错开宽度不小于3米。
支护完后,暂停大里程方向的上、中、下导掘进。
⑤开挖及支护小里程方向DK497+980~DK497+975段上导,并同时开挖及支护DK497+085~DK497+980段中导,及时开挖及支护DK498+000~DK497+985段下导,上、中、下导每次开挖不超过2米。
上导与中导保持距离为5米,下导及时跟进。
中、下导部位开挖时,左右马口错开宽度不小于3米。
在两端上导相距50米时,可同时开挖及支护。
根据围岩量测情况及时施作正洞及斜井口处二衬混凝土,保证结构安全。
至此,挑顶结束。
4.4施工工序顺序
施工
顺序
示意图
说明
1
1.斜井掘进接近正洞相交里程(1斜0+14.3)时,逐渐抬高斜井拱顶高程,接长钢架。
拱顶抬高坡度控制在30%。
2
2.斜井掘进至正洞开挖轮廓线后(1斜0+4.7),在交叉口处施做加强环。
及时施做斜井交汇段衬砌。
3
3.在施工斜井与正洞相交处,采用棚洞进入正洞,棚架斜向上爬坡至正洞拱顶后,以平坡向前开挖至正洞外侧上台阶拱脚位置。
4
4.在棚洞内施做正洞上台阶初期支护。
5
5.沿隧道正洞方向,拆除棚架一侧的临时支护,采用三台阶开挖方法和Ⅳa-2复合式衬砌的支护参数。
向前开挖10m后,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暂停该方向开挖。
6
6.掉头拆除棚架另一侧的临时支护,采用三台阶开挖方法和Ⅳa-2复合式衬砌的支护参数,向前开挖10m后,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暂停该方向开挖。
7
7.待施工空间满足后,两侧同时施工正洞落地,正洞落地后要及时进行正洞仰拱施工,以便初期支护与仰拱尽早成环,确保施工安全。
4.5施工注意事项
(1)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交叉口辅助坑道20m、正洞60m内每5米做一个断面围岩监控量测,尤其是交叉口处设置一个监控量测断面,按规范要求频率及时实施围岩监控量测。
(2)重视临时支护体系和钢架锁脚锚管的施工质量。
(3)斜井交叉口处的加强环必须深入正洞初期支护断面,保证为正洞的支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4)正洞交叉口段开挖后要及时进行正洞仰拱、二次衬砌的施工,以便初期支护与仰拱尽早成环,确保施工安全。
(5)加强交叉口段内的通风,在抬高进入正洞的导洞内应设置降温设备。
(6)加强交叉段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掌握围岩的变化情况。
由于三棱山隧道属于高风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由铁三院实施。
在挑顶施工开始前会及时通知设计院地质专业来查看地质情况,当正洞开挖空间满足施做TRT超前地质预报时,会及时通知设计院超前地质小组。
(7)在交叉口段开挖过程中,随时观察围岩地质情况,如遇围岩稳定性很差的沙层、块石土、碎石土,应另行编制挑顶方案或采用加强后的挑顶方案。
5排水措施
⑴斜井反坡排水采用机械排水,设置两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
(2)北京方向为顺坡排水,在靠近交叉口处北京方向底板上设置一到横向截水沟,将正洞和斜井流入正洞的积水截流至临时集水坑,抽排至交叉口集水池内。
截水沟尺寸:
30cm(宽)×30cm(深)。
沟顶用φ20钢筋焊制的盖板覆盖,以便车辆和人员通行。
(3)沈阳方向为反坡排水,已施工地段隧道水经过隧道侧沟自然汇积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后排放。
⑵积水池设置
①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右侧各设置一个集水池,大小:
10m(长)×4m(宽)×2.5m(深),采用厚5mm钢板焊制。
②抽排水设备配备
泵站位置
选用型号
使用数量(台)
备用数量(台)
(m3/h)/扬程(m)
斜井
200SGWQ350-20-37
2
2
200/30
交叉口临时集水井
AC30-2CB
2
2
30/11
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隧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挑顶前加强断面复测,保证进正洞位置准确。
(2)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提出变更,将强支护。
(3)隧道采用全站仪和断面检测仪进行快速和高精度的中线控制、开挖轮廓控制和开挖成形效果、隧道净空检查反馈,以科学的检测手段确保隧道开挖质量。
(4)隧道开挖采用预裂爆破,根据围岩情况优选最佳循环进尺,最佳眼孔布置和用药参数,提高爆破质量(提高炮痕残留率),保证开挖断面成型圆顺,控制超欠挖在允许范围之内。
(5)开挖后及时进行量测,及时进行分析反馈以指导施工。
(6)隧道施工视围岩地质状况确定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施工中认真进行地质描述和观察,收集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6.2隧道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喷砼采用湿喷工艺,外加剂掺量及喷砼抗渗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喷锚支护做到喷料随拌随用,时间不超过规定。
喷射前清理岩面。
厚度较大时分层喷射。
严格掌握风压和控制喷射距离,做到厚度符合设计和安全要求,表面平顺。
(3)钢架施工时做到加工正确,间距、倾斜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钢架的底脚落在原状地层;接头板密贴,上齐连接螺栓。
(4)锚杆的间距和深度符合设计,采用系统锚杆时做到灌浆充填饱满。
7.安全保证措施
7.1应急物资准备
做好安全生产救援物质准备。
一旦发生涌水、坍塌等安全事故,应当立即启动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展开救援。
逃生通道要紧跟掌子面,确保逃生通道内药品、食品充足。
7.2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贯彻“不坍就是进度”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杜绝塌方。
(2)挑顶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
(3)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采用超前钻孔、地质雷达等综合预报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预报。
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
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掌握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
(4)施钻人员及机械设备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支护、拱顶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危石应清除并加以支护。
(5)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
(6)司钻工钻孔前,对风钻和工具作如下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修理或更换,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路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
钻杆是否弯曲、带伤,防止作业时断钎伤人。
湿式凿岩的供水装置是否良好。
(7)风钻钻孔时,将支架安置稳妥。
在钻孔台架上打眼时,先检查平台架及斜撑是否稳定,平台上是否铺满板,外侧的防护栏杆是否牢固,防止高处坠落。
(8)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严禁在打眼的同时装药。
不得在工作面折卸、修理风钻。
手持风钻打眼,开孔时应用较短的钻杆,其长度不超过0.8~1m。
钻头未入岩壁前,风门不宜开大。
操作时做到退钎子与凿岩机一条线,司钻工要在风钻的左侧方,严禁骑着气腿操作风钻,钻眼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
(9)用风镐开挖时工作前检查气压及风镐的连接。
工作中,要防止空打,卡钎时不可猛摇风镐,要及时更换磨钝的镐钎,发现滤风网被污物堵塞,需及时排除。
7.3火工品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爆破作业时统一指挥。
根据施工条件,洞内每日放炮次数,齐头开挖作业循环时间明确规定;警戒要统一行动;多工作面放炮相互影响时,首先要保证齐头掘进的需要,起爆顺序应由里向外,里面的人员末撤出前,外面禁止放炮。
(2)爆破时所有的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震动飞石伤害的地点,其安全距离:
独立导坑内不于200m,半断面开挖不少于400m。
(3)爆破器材加工,在洞外远离洞口50m以外的加工房工作台上操作。
除洞外土石方用电雷管外,洞内用非电雷管。
装配起爆管时必须先试验。
计算引线长度,每批分卷进行。
导爆管凡有过粗、凡管体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歪斜者,严禁使用。
加工好的起爆管分段装入木箱内,防止混段(不准把段数标签失落)。
(4)人工运送炸药每人一次运送量不超过20Kg或原包装一箱。
运送爆破器材前后30m应专人防护,严禁中途逗留。
(5)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炸药与雷管应分别由木板车厢运入洞内,车厢应垫胶皮,只准平放一层。
必须由爆破工专人护送,其它人员不得搭乘。
运送途中要显示红灯与鸣笛。
汽车排气孔应加防火罩。
炸药与雷管不准同车运送。
(6)装药时严禁火种,无关人员和机具等均应撤离到安全地点。
周边眼间隔装药,用胶布包扎在竹片上固定牢实。
(7)遇有下列情况禁止装药:
作业面照明不足;工作面岩面破碎未及时支护;可能有大量涌水的地段。
(8)装药完毕,工作面所有的机具、材料撤离,经检查无漏装,炮口堵塞完后进行网络连接(采用簇连),网络连接好后,应专人检查是否合格,经确认连接无误,人员机具已撤至安全地带即可起爆。
(9)其他注意事项
洞内采用起爆器击发非电导爆管网络起爆。
爆破后必须通风排烟30分钟后才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面,并经下列各项检查和处理后,其它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及雷管;顶部、两端有无损坏及变形。
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
爆破器材的领取必须由有合格证的人员办理,一定要帐物相符及双方签字。
每次装药完毕后未用完的爆破器材立即退回库房,并办理清库签字手续。
7.4装碴及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1)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货混装,装载机不准载人。
(2)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尺寸应满足装载机安全运转。
(3)装碴时,运碴车辆应停稳并制动,起动前应鸣笛。
(4)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
作业地段正常时每小时小于1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5公里,成洞地段行驶时速小于2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10公里。
(5)洞内车辆行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严禁超车。
会车时空车让重车,重车减速行驶,两车厢间距离不小于0.5m。
同向行驶,前后两车间距离至少为20m,洞内能见度差时,应加大间距。
洞内车辆相遇或发现有行人时,应关闭大灯,改用小光灯或近光灯。
车辆起动前应了望或鸣笛,进出隧道口时应鸣笛。
洞内车辆倒车必须开灯、鸣笛或专人指挥。
车辆在使用前应详细检查,不得带病行驶。
(6)洞内车辆行驶时,施工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行人走两侧人行道。
不与机械车辆抢道。
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
(7)运输道路要铺筑路面,做好排水及维修工作。
(8)进洞车辆及内燃机械必须选用带净化装置或低污染的柴油机,汽油机械的车辆不得进洞作业。
用时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工作。
(9)洞外卸碴场地应符合规定的坡度,并应在碴堆边缘内80cm处设置挡木,以防车辆翻沟。
(10)车辆运行前应保持其机况、照明刹车良好;确认前后无人并给一次信号,方可启动。
(11)洞口、交叉路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专人指挥交通。
洞内车辆、机械停放处,应设置有足够的照明、并设置红色警戒灯。
(12)机械设备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用、养、修制度,并切实执行,实行奖罚,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13)汽车及走行机械,严格执行“三不超(不超速、不超载、不超劳)、五不开(无证、无令、带病、病车、酒后不开)”、“三勤、三检”制度。
(14)工地应设专职机械管理人员,分工负责机械设备各项工作。
(15)在施工中运输保证道路质量,由综合班按标准养护。
安排调度值班,统一指挥,保证出碴、进料运输畅通无阻,洞内每隔500m设一醒目的交通标志,洞外既有公路或便道转弯处或陡坡处设置醒目、温馨的安全标识。
在弃碴场安排推土机或装载机经常推碴,推碴时留适当的余碴,并安排卸碴指挥人员对自卸汽车进行卸碴指挥,确保自卸汽车倒车和弃碴安全。
(16)为保证运输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输,特别制定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的具体措施。
(17)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专人深入现场,督促检查机械设备安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使机械设备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运行。
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
(1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做到力保“十字作业”。
交班清楚后,接班人检查移交的运转、维修、油耗等记录情况及设备情况,并开车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能进行工作。
(19)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对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不仅要进行安全处罚,并责令其重新学习,并进行考核。
加强日常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作息时间的管理,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装碴、运输安全。
7.5支护安全保证措施
(1)隧道开挖后必须及时进行支护,支护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规定标准。
(2)施工期间,现场值班负责人员每天应同安全质检人员对开挖面地质以及各部支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加固处理并作出详细记录。
(3)量测人员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应于量测后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汇报,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暂时撤离危险地段。
(4)钢拱架架立时不得置于虚碴或活动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基底夯实加设垫板或加设木楔楔紧。
锚杆支护,孔深、间距、方位必须到设计要求,注浆要饱满,钢筋网初喷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厚度。
(5)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支护紧跟开挖面,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
(6)喷射支护前,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喷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