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482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docx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

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

作者:

张国庆更新时间:

2006-4-117:

31:

00来源:

作者发布【字号:

大中小】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文化、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森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建设和谐的中国森林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文化,森林文化,发展学,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N0,X1,C0,S7[文献标识码] A

 

1.文化、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1.1文化culture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其实,文化是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1.1.1词源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

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

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

“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

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

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1.1.2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

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

他于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

他指出:

“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

”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

用结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是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

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

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

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

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

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

他提出:

“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他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

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

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

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

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

“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

上述各种文化定义,互有长短,反映了近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文化认识的历史过程。

1.1.3文化的要素

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

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

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

没有精神文化,人类便无法与动物相区别。

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

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

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

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②语言和符号。

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表意性,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二者都起着沟通的作用。

语言和符号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

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

而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

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③规范体系。

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

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规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

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

规范体系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④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社会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

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

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

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

一个社会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

家庭、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

社会组织包括目标、规章、一定数量的成员和相应物质设备在内,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

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⑤物质产品。

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饰、建筑物、水坝、公园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

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

1.1.4文化的一般特征

文化的一般特征主要有:

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

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

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

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

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

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

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

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

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

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连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

然而特定的文化有时也成为社会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阻力。

1.1.5文化模式culturalpattern

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它是由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

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浓厚的家族观念,重人伦,对祖宗及传统权威的崇拜等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工商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城市生活为主导,个人主义,总统制等互相联系而形成美国的文化模式。

每一种文化模式内部必然具有自己的一致性,否则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便不可能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

多数学者认为,形成这种一致性的原因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个社会中的人共有的潜在意愿。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以下9个部分:

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

1.1.6文化功能culturalfunction

  在文化结构上,可分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次。

文化对个人(个体)、团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有时也称文化价值。

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

以上3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

(1)社会整合功能。

主要有:

①价值整合。

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只有价值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才会有共同的社会生活。

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会有差异,但经由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式大体一致的观念。

例如,被一个社会文化肯定的事物与行为,必定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追求的;被社会文化否定的事物与行为,则是为大多数人所鄙弃的。

②规范整合。

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

整合功能使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③结构整合。

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

社会的异质性愈强,分化的程度就愈高;多元结构愈复杂,功能整合的作用愈重要。

一个复杂的多元社会,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结的部分和单位组成的,每一个部分和单位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功能互补。

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

(2)文化整合功能。

文化整合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整合必将四分五裂;一个民族,由于共享一份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起,或者是否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制度之中,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和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一致性特征。

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维系着世界各地的亿万炎黄子孙。

(3)导向功能。

整合功能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动社会进步。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导向系统,如教育系统、科学研究系统、决策系统、计划系统、管理系统及医疗卫生系统等。

文化在社会导向中的功能是:

①提供知识。

社会导向要以新的知识为动力,新的知识包括新的理论、科学、技术等依赖于文化上的发明和发现。

②协调社会工程管理。

有计划地推动社会进步,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决策、规划、组织实施等阶段。

在总体系统工程中,又包括许多子系统。

各阶段和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有赖于文化的调适。

首先是目标调适,使社会全体成员认可社会导向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使个人和群体目标与社会导向的总目标一致起来。

其次是机构和制度的调适。

为了达到社会导向的目标,要建立有效的机构和制度,对旧的机构和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再次是行为调适。

它使社会成员在行为上协调一致,确定共同的社会导向目标。

③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

文化是一份逐步积累的社会遗产。

每一次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果,都有赖于新的制度的巩固。

文化在新制度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以后,起着协调整合作用,以维持新制度的秩序和稳定。

   (4)负功能。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负向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认为,社会并非总是处于整合状态,非整合状态也时常存在。

个人或群体并不总是顺从社会规范,违反规范的情形也是时常发生的。

这种非整合状态和违规行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功能的一种表现。

例如,社会的机会结构是一种文化安排,这种机会结构使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使另一些人通过非法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前者是文化的正向整合功能的表现,后者是负向的非整合功能的表现。

正向功能保持社会体系的均衡,负向功能破坏这种均衡。

文化的负功能是在两种情形下发生的:

一是文化滞后,二是负文化。

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各部分变化的速度并不相同。

在通常情况下,非物质文化要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文化滞后现象。

当这种情形出现时,文化的滞后部分对于整体所发挥的功能是非整合的负向功能。

思想意识、社会制度等常常成为滞后部分。

此外,在文化总体中存在着许多亚文化,有些亚文化是负文化,如犯罪团伙等。

这些负文化所发挥的功能,对于整个文化来说,也是反方向的、非整合的。

   1.2生态文化ec-culture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

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达、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活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

   从广义来看,生态文化就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社会-人-环境”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生态文化是指社会的生态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也就是说,生态文化,就是有关“生态”的文化。

[1~5]

   1.2.1生态危机催生生态文化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

人用文化来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改善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状态,并通过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和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我们迄今为止的传统文化。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传统文化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是以人统治自然的思想为基础,没有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恰当地位,而把自己放在主宰的地位上,割断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特点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所有的领域,并渗透到人的生活之中。

   在没有发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之前,人们在开发资源,发展生产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缺乏计划和安排,而是根据需要无限度地作用于自然,拼命地向自然索取,任意改变自然规律。

在开发自然资源过程中,采取掠夺性的方式,杀鸡取蛋破坏资源,污染环境。

在发展生产中,对环境过量的利用,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容许量。

这都不断地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导致了环境退化,生态危机。

从历史到今天,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在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对自然进行了过多的掠夺,而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应该看到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考虑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断破坏人类自己的生活基础,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世界性环境退化,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生态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

   当今环境问题进入了政治结构,政治不仅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的生活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由于这种新的政治结构,正在影响社会的结构,并影响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为此运用生态学的观点,通过建立新的结构,来解决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形成现代科学的生态化趋势,并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

   1.2.2生态文化学ec-culturalology

   生态文化学就是用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同时还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生态问题、通过文化手段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门学科。

   生态文化学起源于“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生物学家E.H.海克尔提出的,用以研究文化与整个环境生物集的关系。

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

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学科。

   生态文化学的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

它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

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

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

   生态文化学认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

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

生态文化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

   生态文化学除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外,更主要的是研究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及社会价值观念对人和环境的的影响。

生态文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如下图所示:

与自然环境最近、最直接的是科学技术,它与自然环境强相关;其次是经济体制和社会组织;最远的是价值观念,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显示出弱相关,它是通过经济体制、社会组织等中间变量来实现的。

反过来看,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最直接的是价值观念,即风俗、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文化,二者表现出强相关;其次是社会组织、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最远的是自然环境,它对人类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一类中间变量来实现。

图1

   生态文化学与社会生态学不同,社会生态学主要在于解释纯生物的人的机能和遗传功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生态文化学则在于解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中的文化及其类型、模式。

人是归化了的动物,在体质上完全受文化活动的影响;人的进化与文化的出现是密切相关的,人种形成的文化因素要超过体质的因素。

所以,解释人类文化行为与解释人的生物进化不同,不能从遗传上推导某种文化模式,必须从文化适应上做出结论。

   1.2.3和谐的生态文化观

   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但是,生态伦理也不是主张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消极无为,不是叫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少吃少喝少消费,而是让人们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系统观。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有效的社会调控,部门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任何一方面功能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它组分,甚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这一复杂系统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失调。

   

(2)发展观。

把发展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文明的唯一标准,带来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严重社会与生态环境问题已被全社会所关注。

生态建设中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发展方针和发展目的,通过建立生态伦理与道德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保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其发展模式是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倡导整个社会发展系统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3)资源观。

传统的以GNP为中心的发展日益受到有限资源的限制,不惜以高消耗刺激增长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源支持,也是当今生态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

生态文化认为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无论地球的自然价值量多么丰富,它总是以一定的自然物为载体,作为自然的属性和功能而存在,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形成;同时,自然价值的生成能力是有限的。

资源并不是采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用尽就枯竭了,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繁衍、发展的需要则是无限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人类树立正确资源观,其核心是建立一种低耗资源的节约型意识,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强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以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

   (4)消费观。

生态文化建设要求人们对传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来一次新的革命。

生态文化要求人们的消费心理由追求物质享受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理性状态转变,即倡导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其基本思想是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出发,以强烈的环境意识对市场形成环保压力,从此引导企业生产和制造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促进环境保护,以实现人类和环境和谐演进的目标。

   (5)效益观。

生态文化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从而,从理论上结束了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相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明确了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并需要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忽视对资源的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就无从谈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饥饿和生产停滞的基础上。

因此,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应该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益放在首位。

   (6)平等观。

生态文化主张人是自然的成员,人与人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应互相尊重,相互平等。

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的发展不仅不应以牺牲另一个社团利益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这种平等关系不仅表现在当代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社团与社团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