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4629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

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劳动

  B.模仿

  C.学习

  D.本能

  【答案】B。

解析:

美国教育学家盂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品德教育

  D.教学管理

  【答案】B。

解析: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

  【答案】B。

解析: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4.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

  C.气质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答案】A。

解析:

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没有优劣之分,不能决定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5.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大学》

  B.《春秋》

  C.《学记》

  D.《论语》

  【答案】C。

解析: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6.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A.认知过程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答案】C。

解析: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7.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

  A.灵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发展性

  【答案】B。

解析: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决定权在学生,不具有强制性。

  8.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答案】B。

解析: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

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9.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B。

解析: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10.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B。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11.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这说明情绪具有()功能。

  A.适应

  B.动机

  C.信号

  D.组织

  【答案】D。

解析: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12.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

这种记忆是()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答案】B。

解析:

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3.“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体现了()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内发论

  【答案】B。

解析:

题干的描述出自华生,他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14.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A.政治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生存教育

  【答案】B。

解析: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15.强迫症的矫正方法是()

  A.行为疗法

  B.森田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法

  【答案】B。

解析:

矫正强迫症的方法是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

  16.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

  A.中学

  B.小学

  C.幼儿

  D.大学

  【答案】A。

解析:

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17.学校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A。

解析:

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8.“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这体现了()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略。

  19.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地关注()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答案】C。

解析:

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

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20.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

  A.丘脑情绪理论

  B.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

  C.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答案】C。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

丹麦生理学家朗格于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他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

后人把他们的理论称为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二、辨析题

  1.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答案】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

但是,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②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③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④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⑤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3.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4.品德的心理结构具有统一性。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品德的知、情、意、行具有统一性。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多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统一。

四种成分既各有其重要地位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品德的完整面貌。

学生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四种心理成分的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经验课程的的优点。

  【参考答案】

  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

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阶段与培养的方法。

  【参考答案】

  

(1)班集体形成的阶段:

①组建阶段;②形核阶段;③发展阶段;④成熟阶段。

  

(2)班集体培养的方法: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简述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

  【参考答案】

  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有:

(1)调查法;

(2)观察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6)心理投射法。

  4.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

  【参考答案】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

  (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

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

  材料二:

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

  材料三:

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

“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

  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

  【参考答案】

  

(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材料一:

一篇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

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

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答案】

  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教授方法单一,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

  (3)教师过度依赖教材,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

  (4)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缺乏互动,依然是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角色,学生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做到: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5)适当开展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