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446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

XX生态市建设规划

 

XX生态市建设规划

 

XX市人民政府

 

XX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市委)(市政府)

 

《XX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写工作机构

主持单位:

XX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担单位:

XX市环境保护局

XX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协作单位:

莲都区人民政府

XX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XX市法制办

XX市林业局

XX市农业局

XX市水利局

XX市建设局

XX市国土资源局

XX市气象局

XX市统计局

XX市卫生局

XX市教育局

XX市科技局

XX市文体广电局

XX市交通局

XX市旅游局

XX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XX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各县(市)生态办

《XX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写组人员

顾问:

、XXX(副市长)

组长:

XXX(市生态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

副组长:

XXX(市环保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XXX(市生态办副主任,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XXX(市生态办副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

编写人员:

XXX(市环保局,教授级高工)

XX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程师)

XXX(市环保局,高级农艺师)

XXX(市环保局,工程师)

XXX市环境监察支队,高工)

XXX(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处长)

XXX(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XXX(市经贸委,处长)

XXX(市法制办)

XXX(市林业局,教授级高工)

XXX(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XXX(市水利局,处长)

XXX(市建设局)

XXX(市国土局,教授级高工)

XXX(市气象局)

XXX(市统计局,处长)

XXX(市卫生局)

XXX(市教育局)

XXX(市科技局)

XXX(市文体广电局)

XXX(市交通局,处长)

XXX(市旅游局)

XXX(市计生委)

《XX生态市建设规划》

评审专家名单

XXX(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原司长)

XXX(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研究员)

XXX(江苏省环保厅生态处,副处长)

省论证会专家组名单

组长:

XXX(浙江大学环资学院,教授)

专家:

XXX(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高工)

XXX(省计委,处长、高级经济师)

XXX(浙江大学,研究员)

XX(省林勘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XXX(省环保局,处长)

XXX(省环保局,高工)

XXX(浙江林学院,副教授)

 

《XX生态市建设规划》论证会论证意见

《XX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论证会于2003年12月24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浙江省生态办主持。

参加论证会的有:

省人大、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省府政策研究室、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环保局、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规划编制的要求,XX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简要介绍了《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规划编制组汇报了《规划》内容。

与会代表对《规划》进行了认真审阅、讨论,论证意见如下:

一、《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特色鲜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符合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生态市建设和浙江省生态办《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建设与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

二、《规划》客观地分析了XX进行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紧扣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发挥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XX经济建设,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生态功能区划基本合理,建设内容涉及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安全五大领域,系统完整,具有前瞻性。

提出的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和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切合XX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论证。

文本经适当修改、完善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实施。

建议修改和完善的内容有:

1、对照生态市建设指标,补充、完善XX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

2、进一步细化生态功能区划,并制定相应的发展和保护原则;

3、在重点领域中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充实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对策措施。

专家组组长: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总论2

第一节规划任务的由来2

一、生态市建设的宏观背景与必要性2

二、生态市建设的目的3

第二节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3

一、规划范围3

二、规划时限3

第三节规划编制的依据4

第二章基本情况5

第一节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5

一、自然环境条件5

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5

三、生态环境现状8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9

一、社会发展状况9

二、经济发展状况10

第三节现状分析与评价11

一、生态市建设的优势和潜力11

二、生态市建设的劣势与挑战14

三、现状分析与评价15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16

第一节指导思想16

第二节基本原则16

第三节规划目标17

一、全市规划目标17

二、市本级规划目标22

第四章生态功能分区27

第一节 区划原则和划分方法27

第二节 全市生态功能分区27

第三节 市本级生态功能分区29

第五章重点建设领域和主要任务31

第一节 生态经济建设31

一、生态农业31

二、生态工业34

三、生态林业38

四、生态旅游42

五、清洁能源等其他产业建设44

第二节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48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良好城市人居环境48

二、搞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50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52

一、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52

二、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54

三、生态环境建设、重要生态系统修复56

四、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57

第四节 生态文化建设61

一、继承与发扬传统生态文化61

二、建立管理体系,形成生态市建设制度文化62

三、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提倡生态文明63

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科技和教育水平64

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65

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66

第五节 生态安全67

一、防旱防洪体系建设67

二、森林防灾体系建设68

三、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68

四、防震减灾体系建设69

五、农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70

六、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70

七、完善环境安全预警系统71

第六章重点工程、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72

第一节重点工程项目72

第二节经费概算72

第三节效益分析74

一、经济效益显著74

二、生态效益良好75

三、社会效益明显提高75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75

第七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76

第一节组织保障76

第二节政策法律保障77

第三节资金保障79

第四节技术保障80

第五节其它保障措施81

规划附表、附图82

前言

根据我国现代化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省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是立足省情,把握规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XX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重点是发展经济。

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按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但难以赶上发达地区,而且还将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扩大差距,造成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难题,走出一条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是摆在XX人民面前的现实问题。

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为促进XX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省的要求,为我市在生态示范区创建成功以后,继续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战略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市,发展生态经济,打造浙江绿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我市下一阶段重要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建设生态市就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市是事关XX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也是系统推进、整体协调的大工程。

为了保证生态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市政府决定编制《XX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编制工作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市生态办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的。

遵循国家和省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据《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生态市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浙江省生态市建设与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根据XX特点,从实际出发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与正在实施的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XX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是XX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县(市)、行业、部门生态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规划任务的由来

一、生态市建设的宏观背景与必要性

1、宏观背景

国际环境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

随着全球性的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人类经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开始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于1994年批准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是国际上率先采取行动的国家之一。

进入新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强化,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高度关注生态安全,把它作为国家安全基本战略之一,出口贸易正越来越多地面临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挑战。

国内环境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我省立足省情,把握规律,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

2、生态市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市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并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

建设生态市,是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经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我市对国际市场和贸易的依存度日益提高,而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体现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

按照浙江建设生态省的总体部署开展生态市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WTO运行规则的有效手段,是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将有力促进我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扩大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设生态市,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省内外领先地位,但经济快速增长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压力。

要把我市培育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赶上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果不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从而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从根本上整合和优化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小康目标的实现。

二、生态市建设的目的

生态市建设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总要求,通过以生态经济、生态社会为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进步。

生态市建设,就是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合理利用优质自然资源,运作生态资产,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创建生态文明,逐步形成具有XX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市建设的核心仍然是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经济这一全新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融合起来,依靠优良生态环境取得经济发展优势,依靠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保障和支持,将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提高城市化水平,使我市发展成为以生态工业为支撑的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科研与技术开发基地,成为全省主要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节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

一、规划范围

以全市为范围编制《XX生态市建设规划》,莲都的生态区建设内容一并纳入本规划,其他县(市)分别编制生态县(市)建设规划。

《XX生态市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领域及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内容涵盖全市,市本级(以莲都区为主,以下同)作重点阐述。

“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以市域范围编制。

二、规划时限

生态良好的XX市,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在经济方面。

我们以经济发展的达标时间作为确定生态市建设规划时限的依据。

根据国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2001年人均GDP低于7000元的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区域。

我市2001年人均GDP为6393元,则可执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指标。

以2002年为基准(现状水平)年,按我市近几年相关经济指标的增幅进行生态市目标可达性测算,达到生态市建设要求大约需要16年时间,即2018年可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

对应市长任期,并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相衔接,将规划时限分成三个阶段:

近期(启动)阶段,2003年~2005年;

中期(推进)阶段,2006年~2010年;

远期(达标)阶段,2011年~2018年。

根据省里的要求(2007年全市有一个县达到生态县要求,“十二五”计划期间50%以上的县要达标)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县(市、区)达标时间不尽相同。

至2007年莲都区基本达到生态县创建目标;2010年,莲都区达到生态县创建目标,龙泉市、遂昌、云和、缙云县基本达到生态县创建目标;2015年,龙泉、遂昌、云和、缙云达到生态县创建目标;规划期末,全市达到生态市建设要求。

第三节规划编制的依据

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国21世纪议程》(1994);

3、《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1994);

4、《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3);

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

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2);

7、《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2002);

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2002);

9、《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3);

10、《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

11、浙江省《关于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镇(乡)建设与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

12、《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

13、《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14、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专项规划。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

一、自然环境条件

1、地理位置

XX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

位于东经118º41´~120º26´、北纬27º25´~28º57´。

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

市政府驻地莲都区地处浙南腹地,介于东经119°38´~120°08´、北纬28°06´~28°44´之间。

东邻青田县,南与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毗连,西接松阳县,西北与武义县接壤,东北界缙云县。

距东南方向的温州市130公里,距北面的金华市122公里。

2、地形地貌

本市位于浙闽隆起区组成部分。

地貌以中山广布,峡谷众多,间以狭长的山间盆地为基本特征。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山脉属武夷山系,分二支伸入境内,北支由福建浦城入龙泉、遂昌为仙霞岭;南支由福建载云山—鹫峰山入龙泉、庆元为洞宫山,向东延伸过瓯江称括苍山。

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

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第一、二高峰。

莲都区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境内四周群山起伏,中部陷落盆地。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座,南部的八面湖山峰海拔1389米,为境内最高处;最低处是下风化村河漫滩,海拔40米。

3、地质

地质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

基底为早元古代沉积的一套浅海、滨海相岩石;盖层为侏罗系、白垩系大面积火山碎屑岩。

岩性以酸性为主。

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森林资源

我市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素有“浙南林海”之称。

据2002年森林资源统计,全市林业用地1427.9千公顷,其中有林地1303.3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9.1%。

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3810.5万立方米,其中林地蓄积3566.8万立方米,立竹量1.88亿株。

全市已建松杉为主的用材林基地190.6千公顷,柑桔为主的水果基地26.8千公顷,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9.7千公顷,厚朴为主的中药材基地4.2千公顷,笋竹林基地44.6千公顷。

原生植被大多已经反复利用和改造,代之以次生植被,并有一定比例的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的植物群落组成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金缕梅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山矾科、桦木科、豆科、杜英科、禾木科为主。

植被的地域水平性和垂直差异较有规律。

西南部以栲类林、细柄蕈树林为典型。

而东北部则以苦楮林最为典型。

低中山地松类林、甜槠、木荷林群落最为常见,以针叶林占优势,人工林则以杉木林为多。

河谷盆地、山间台地、丘陵缓坡,多已开垦为农田。

据部分典型区域调查,1200~13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1200~17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500~1700米以上为山地灌丛、草丛带。

莲都区境内植被丰富多样,垂直带谱明显,林地面积97.1千公顷,森林覆盖率80.0%。

常见的植物大体分为:

山地草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类型。

北部山丘区域植被覆盖率较低,南部中低山区域植被覆盖较好。

具有地带性意义的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峰源、郑地等深山区。

2、水资源

本市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303.3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为188.04亿立方米。

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水系,为六江干支流源头区。

瓯江为浙江第二大水系,发源于庆元县和龙泉市交界的仙霞岭洞宫山锅帽尖,贯穿本市九县(市、区)。

干流经龙泉、云和、莲都、青田四县(市、区)进温州入东海,全长388公里,境内长316公里。

流域面积达13108平方公里,约占全流域面积的72%,占全市总面积的76%。

飞云江也发源于我市。

钱塘江、闽江、灵江、交溪等水系的部分支流均发源于本市。

境内江河径流丰富,坡大流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水文丰、平、枯也非常明显,山溪性河流特征突出。

可开发水电装机为290.0万千瓦,到2002年底,全市已建成投产水电站520座,总装机100.04万千瓦,水电资源开发率为34.5%。

瓯江干流水资源梯级开发规划已完成,现已建成三级电站(规划10级),提高了水和水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全市共建有大、中、小型水库255座,1万方以上山塘1206座。

水库众多,部分改变了水文状况,基本解决了我市的干旱问题。

莲都区河流均属瓯江水系。

主流瓯江干流大溪自西南从云和县入境,往东北贯穿中部,折转东南出境至青田,境内全长46.5公里,河宽250~400米,水面积11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松荫溪、宣平溪、小安溪和好溪,均属山溪性河流,多峡谷,源短流急,径流量大,滞洪时间短。

瓯江干流第三级电站玉溪位于境内上游。

3、气候资源

本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热同步及山地气候等特征。

另外,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条件,使我市成为全省气象灾害较多、灾害出现频率较高、受灾程度较重的地区之一。

主要气象灾害有:

盛夏的高温干旱;春夏的冰雹、大风、强雷雨等强对流天气;春夏之交的梅汛期暴雨;夏季的热带风暴以及冬季的低温冰冻等。

全市年平均气温16.9~18.5℃,无霜期246~274天,年降雨量1378.9~1740.5毫米,年日照时数1775~1988小时,年总辐射量102.1~110.0千卡/平方厘米。

受不同地理位置、山脉走向、山体大小、离海远近,尤其是不同地形、高程、植被条件的影响,造成了气候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层次差异,形成了丰富的山地气候资源。

因此,可根据地域的气候差异,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小气候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反季节瓜果蔬菜及中药材等。

在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4、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面积1729.8千公顷,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69公顷,为全省人均的3倍。

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耕地89.7千公顷,占5.19%;园地42.6千公顷,占2.46%;林地1427.9千公顷,占82.5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5.7千公顷,占1.48%;交通用地7.3千公顷,占0.42%;未利用土地128.4千公顷,占7.42%。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虽大,但林地所占比例较高,耕地面积较少。

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紫色土、粗骨土和水稻土等。

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面积626.6千公顷,占36.93%;黄壤分布于海拔700~8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413.5千公顷,占24.37%;紫色土、粗骨土表现为非地带性土壤,呈斑状分布,面积分别为2.38、413.0千公顷,其比例分别为1.40%、24.34%;水稻土则分布各山谷、河谷、小盆地,面积202.2千公顷,占11.90%,是全市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的主要基地。

莲都区土地面积为150.2千公顷。

其中,耕地11.16千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43%;园地10.98千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31%;林地97.10千公顷,占土地面积的64.65%;水域4.56千公顷,占3.0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89千公顷,占2.59%;交通用地0.69千公顷,占0.46%;未利用地15.65千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0.42%。

土壤类型繁多。

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黄壤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中、低山区;岩性土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