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结题报告.docx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结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结题报告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结题报告
佛山市禅城区东方村尾学校
(2015年11月30日)
摘要
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是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德是美的内核,美是德的表象.如何“创新德育工作观念、内容和方法”,构建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生活化、常态化德育体系,使中小学生喜欢德育,是我校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我校近几年开展“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就是试图通过构建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练就美的领导、培育美的学生六个方面,丰富德育的内容,创新德育的形式,探索德育过程美育化的途径和方法,建构美在其中的生活化、常态化的德育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全校师生“美的意识”初步树立,校园“美的文化”有所积淀,师生的精神风貌阳光向上。
实践证明,即使在一所民办学校中也是可以塑造“美的机体和精神”的,只要举办者和管理团队、教师队伍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务实勤勉的教育精神,和美好的教育理想。
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
(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
从现在算起未来50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
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二)进城务工人子女也需要“美":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接受美好东西的滋润。
我校地处佛山市禅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开发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由于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缺少美的事物光顾。
我们是抱着一种对务工人子女恻隐之心的爱的情结提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使我们的学生也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并且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三)今天研究和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宏观: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严重问题.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美学家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在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尖锐地批判了所谓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和艺术低俗的弊端.他说:
“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治之下。
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
席勒的这种批判是非常深刻和具有普适性的,即便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当代中国,以居安思危的眼光来看,是繁荣现象下隐患四伏的社会,物质文明虽然一派繁荣,但精神世界却十分荒废空虚。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我们时时刻刻能体味到我们的思想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自私、虚伪、冷漠、腐败等等在一点点侵蚀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
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提出: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而佛山市禅城区规划的“强中心”发展战略,要求中小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置于区域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育人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基础教育的现实要求.
作为一所面向务工子女的草根民办学校,顺应大势,风正扬帆,把自己的学校搞好,把自己的小环境搞好,通过不懈的努力营造一所民办学校“美的机体和精神”,为“美的社会建设”尽一点点绵薄之力,当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二、关于这项研究的现状、依据、概念的界定和意义、特点
(一)现状趋势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八个字是教育美学精神的一种概括。
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如青年学者叶学良在1989年撰写了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学专著——《教育美学》;江西师范大学的何齐宗在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美学的中心问题——“教育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还有《教育美学导论》(钟以俊、焦凤君、1991)、《教育美学》(崔光审、林逢祺、2000)等和一些分学科的美学专著,如《课堂美学初探》(周继尧、1989)等等.但是来自鲜活实践的行为研究比较欠缺。
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民办中小学的特点,侧重在常态的教育教学行为实践中怎样进行“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研究。
(二)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这是党和国家最高层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的支撑。
(三)概念界定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简单说就是用美涵养人的道德品格,用美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以美养德”的内涵之列。
“以美育人”,即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四)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从美的意识培育入手,紧密依托学校教育教学的常态生活,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构建我校“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德育机制,实现我校“孝、善、真、美”的育人目标,形成我校以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特色。
(五)课题特点
本课题旨在培养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特殊功能,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中自觉地渗透美育,使欣赏美、喜欢美、创造美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格,内化在师生的血液中。
三、怎样进行这项研究?
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法,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活动和管理进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美育,培养师生的审美需求、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提升师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内涵,培育师生的内在美德。
课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
主要工作是学习有关美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育人关系方面的资料,2012年10月份校长提出要开展“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的设想,2013年1月份撰写了“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课题研究方案,并聘请专家担任本课题的顾问,咨询课题研究的方向及重点。
第二,实施阶段(2013月9月――2015年7月)按照方案开展课题具体内容的行动研究,并于2013年12月正式立项为市级课题,接着综合运用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开展构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实践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相关研究素材,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第三,总结提炼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并汇编成册,写出结题报告,为课题成果鉴定做好充分准备。
2、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在“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思想的统领下,我校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过程如下:
(一)构建美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
“各门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
各科教学,是实施美的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阵地,因此需要我们构建美的课堂。
我校把课堂教学作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渠道,把学科组的主要功能放在“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研究上.研究的方向是:
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学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在各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时机和做法:
1、备课时要从审美的意识出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且研究确定施教过程中的美育手段;
2、上课时要以美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讲求语言美,声音美,情境美,板书美,把简洁的内容和美观的形式结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此,我们制定了教案编写要求,教案编写要符合“五要素”精神:
(1)挖掘美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时,要以每个内容(每篇课文、每节教材等,下同)为单位,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2)揭示美
在教学目的、任务中简要地把美的因素向学生揭示出来(用大屏幕、小黑板等);
(3)渗透美
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美的因素,并且在教学步骤、环节中标示出来;
(4)展示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情感和图片、音乐、视频等向学生展示美;
(5)反思美
自己想写的“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堂教学随记;
(二)开展美的活动
“美的活动"是学校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策略是:
1、从美的视角切入,自我养成,展示美丽的我.
德育能把人的美丽展示出来,创设美的德育活动,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我们从抓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规范入手,通过在班级、年级、学校坚持开展“十好”活动,探索习惯养成系列教育:
(1)从抓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入手,进行“站好队,行好礼,做好操,写好字,读好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2)从抓最基本的做人道德规范入手,开展“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交好友,做好人”心灵滋润养育活动.
2、从美的视角切入,自我参与,展示美丽的我.
美在生活之中。
创设美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经受美的熏陶,以此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1)每周开展各类艺术和学科的兴趣小组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兴趣
(2)利用每天早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精心设计组织全校学生的“歌声满校园”、“彩笔绘生活"、“电脑点世界”等活动。
(4)精心设计组织以美为核心的艺体大课间活动
3、从美的视角切入,开展自主教育。
在全校学生中提倡“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学习我努力、我的身体我锻炼、我的活动我参加、我的成长我做主”,打造我校的德育特色。
(1)建立人性化的,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强的学生常规管理规范。
(2)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机制。
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机制,目的是实施主体性德育,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要我做”为“我不要做"。
(三)营造美的环境
环境美是人的本体美的扩展和延伸。
环境的面貌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
在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过程中,我们把校园自然环境美与人文环境美和谐统一起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富有美感韵味。
为了营造一个美的育人环境,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布局,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科学规划,艺术性地进行改造,使之体现自然美;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加强软件建设,逐步形成“尊师、爱生”的校风,“务实、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的学风。
(四)塑造美的教师
教师自身美的素养是加强美育的关键,而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过程,也是教师使自己成为一个美的教师的过程。
教师要在课堂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美的示范,力求做到具有
1、形象吸引力:
教师的形象包括其着装朴素、外貌修饰大方、言谈举止潇洒有风度,使学生易从整体上对教师产生好感或美感。
2、情感吸引力:
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怀,要能关心、爱护学生,用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师生之间应关系融洽,对待学生应亲近、宽容,使学生愿意接近你、拥戴你。
3、学识吸引力:
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素质。
4、品德吸引力:
这是最重要、最持久的一种吸引力。
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作风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最深,影响时间最长,有的甚至影响一生。
(五)练就美的领导
全体领导首先要牢牢树立以美立校、以美育人的意识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由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两方面构成的。
教育活动是育人的核心,管理活动是育人的保障体系。
学校管理的关键是领导,构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德育方式,学校全面工作初步体现出美育的特点。
在实施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全体行政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曾说:
“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职能。
因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工作的战略方针.
2、完善自身的审美修养。
马克思曾说:
“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实质是按照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来建造客观世界.全体领导完善自身审美修养,第一是确立科学决策的思想,第二是依靠教师,第三是服务师生。
(六)培育美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
1、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欣赏美.
课堂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迁移审美情感的主场所,教师发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后,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意识学习接受,这个过程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审美欣赏过程.对学生来说,各种形态,各个领域的美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得到体会.
2、引导学生在课余自学中体验美.
学生课余自学中有很强的美感体验,引导学生读了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感受一种崇高;读了《红楼梦》中黛玉烧诗稿感受一种悲痛;读了《山中访友》感受一种欢喜;看了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的描写感受到心情舒畅、胸怀宽广;看了月光幽静、杨柳依依的描写感到温情脉脉,心旷神怡……
3、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美。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劳动,因而也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
围绕这一要求,学校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研究的收获
(一)开始在美的意识牵引下开展教学研究
正是伴随着“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的整体推进,我们开展了美的研究课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最令人欣喜的信息,就是立体式的呈现出我们开始在美的意识牵引下开展教学研究。
主要体现在:
1、整个活动的组织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逻辑美、结构美
(1)活动方案紧紧围绕着我们的科研课题制定:
目的意义、组织领导、任务分配、活动安排、活动要求等环节不仅清晰明确,而且环环相扣;
(2)活动组织网络由教师--备课组长--学科组长——深入行政——行政会议-—备课组长-—教师诸个节点构成,犹如一条封闭的曲线所组成的圆,其中科研课题是圆心,节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半径,平等和谐,亲切温馨;
(3)研究课由个人备课——集体磨课--展示课——学习课构成纺锤状。
2、展示课进程中的意识美
(1)出课教师普遍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探寻、发掘教材中的美,然后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安排美的展现环节,在具体施教时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凸显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语言、举止、表情、甚至服装是否符合美的要求。
“有意识"非常重要,“有意识"是一种教学自觉。
形成了美的意识和美的自觉,老师们自然就会不断地探索美的教学设计和美的教学艺术,其结果就是产生美的课堂,培养美的学生,成就美的教师.所以,我们的科研课题并不深奥,是紧密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的,其实质是要求我们老师在头脑中竖起一根弦,即在教学中始终关注怎样结合学科特点渗透、融入“美”的元素。
(2)我们要求的是“在教学中始终关注怎样结合学科特点渗透、融入美的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结合学科特点”、“渗透、融入”,强调的就是“有意识"基础上的“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其实“美”在天地人间,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把自己置于“美”之中,有一个“美”的心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身善于表达“美”的功夫。
达到这样的境界,你就是一个大千世界“美"的使者,你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们的必然是一个“美”的世界!
3、报道文题“美味”十足
请看:
“数学中的烙饼问题”“英语中的旋律”“美的课堂,美的享受”“甜甜的课堂”“遨游数学海洋,奔向世界之巅”“跳动的音符”“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团结美 整体美 形态美 动作美"“人际交往中需要欣赏"等等。
4、研究课充分利用现代手段:
录像、照相、网络,加浓、加密了“美"的教研气氛,提升了出课教师的责任感和出课学生的自豪感,体现一种庄重之美.
(二)让学校处处成文化
根据我校“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理念,全体师生携手进行美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学校德育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了走廊文化、校园标语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洗手间文化、功能室文化。
走进东方村尾学校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建设美的校园;打造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成就美的教师;培养美的学生;把美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六条引人注目的的彩色宣传标语。
这就是东方村尾学校的办学宗旨。
几年来,东方村尾学校本着“让学生成人,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和“孝善真美”的校训,锐意进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1、浓郁的走廊文化,让面面墙壁会说话。
让墙壁“说话”,它是利用学校所有墙壁因素去陶冶感染学生,是一幅“主体的画",是一首“无声的诗”.
2、成系列的标语文化,展现我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方向。
3、温馨如家的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室文化的有无及表现形式,折射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精华的缩影。
走进我们的教室,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将深深地感染着你。
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瞧,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有序,每间教室都有属于班级独有的温度:
特色班牌,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作品展示,荣誉排行榜,生活点滴,新闻焦点,灵感创作区,班级奖状张贴,班务公开栏,班级特色,奋斗目标,书海遨游,学生才艺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的习作、书法和绘画作品。
各班还有图书角,都是学生自己捐赠的图书,学生在午间和课外时间可以自由借阅图书,将自己的读书所得记录在小抄写本上。
课室内五颜六色的的卡纸编织着师生们的梦想,五彩斑斓的设计寄托着我们的愿望,有了漂亮的课室我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们共同宣誓:
用手中的画笔为东方村尾学校画出更美的明天。
4、努力创建办公室文化、洗手间文化、功能室文化。
5、有声有色的学生活动。
升旗仪式形成常规。
“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每次升旗,全体学生都会高声宣誓,以这种精神激励学生的爱国激情.我校“国旗下演讲”活动至今已坚持了六年,题材广泛,内容生动,贴近生活,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保持着良好的教育效果。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我们坚持开展“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葫芦丝队、田径队、健美操队、素描班、动漫设计班"等专业队训练活动;在校期间分中小学部开展“艺体大课间”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开办体育艺术节、家长开放日、“红领巾,心向党”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合唱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法制教育、感恩书信节等活动;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我们的节日”庆祝活动:
儿童节开展“庆六一游园"活动,教师节开展“感恩老师”活动,端午节、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感恩父母”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内容形成系列,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让所有孩子都有鲜活的积极体验,心灵充满阳光.
“东方雏鹰"校园电视台正式成立.为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育人作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建立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创建优质特色民办学校"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德育课题研究提供高端有效的服务平台,特成立“东方雏鹰校园电视台”.设有记者部、编辑部、播音部、摄影制作部,为我校的重大活动报道、视频制作、校园宣传服务。
“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活动。
(1)播音专栏:
全校学生积极投稿,选择优秀的广播稿通过播音员的声音传递同学们的心声.
(2)表扬专栏:
①宣布每周的文明班级。
②及时表扬学校中的好人好事,形成良好的校风。
(3)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种通知,使广播真正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服务。
自创办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
”美的校园文化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师生对美的追求,陶冶师生的情操,使学生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达到了一种潜在的、无声的教育效果,实现了“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功能。
如今,校园文化已经升华为一种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
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东方村尾学校已经成为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校园,村尾人的观念、品味、学养……也都在逐步升华,东方村尾学校文化建设也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一路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美的学生”,成为我校最美的风景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建构,创办美的学校,建设美的校园,打造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成就美的教师,培养美的学生。
概言之,就是让美好的东西成为我校的立德树人之本。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育的终极功能和根本目的是培养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
我校的“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就是一锅正在泡制的立德树人中药,中药是治本的.经过我们教师团队几年来的努力,现在这锅中药开始飘出点味道:
在我们东方村尾学校,老师们已经开始主动把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描绘成为“一幅美丽的画”,谱写成为“一首动听的歌”,使教育教学效果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只要你一走进我们学校,你就会看到我们师生阳光灿烂的笑脸,彬彬有礼的举止,你就会感受到一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升腾着和谐、文明、令人愉悦的吸引人的气场,体验到一种柔韧、温馨、使人奋进的张力。
几年来我校从抓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规范入手,开展了“站好队,行好礼、做好操,写好字,读好书”,简称“五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现在看来效果已经显现。
走在校园里你会经常看到,无论上学还是放学,无论去洗手间还是回教室,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无论是低年级小学生,还是高年级初中生,都自觉地排队行走.早读、写字、做操,全校已经形成了规矩。
课间,同学们唱歌、做手语操,充满朝气。
全校2000人午休,教学楼安静的没有一点声音。
特别是见到老师,不仅小学生,而且初中生,不仅女生,而且大男生,都能向老师行鞠躬礼问好,表现的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实这就是美!
学生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和精神文明底色,我们坚信他们对学习的渴望也会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业也会越来越好,因为学业,不仅仅指文化课分数,而应该是他们作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包含知识、能力、本领、素养在内的整体结果。
(四)“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研究促进美的教师成长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现代美育观引领下的教育,是一种立德树人、立美育人的教育.
“美的”教育科研,能有力地促进美的教师成长.“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通过教师参与美的教育教学行动,能够使教师逐步养成美育意识、树立美育精神,成长为美的教师。
我校的“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就是促进美的教师成长。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