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2041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1、《画家乡的风景》教案

总第_____课时

课题

1、画家乡的风景

教学内容

风景画的透视、构图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执教教师

马文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画风景。

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的风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与讲解,了解一幅好的色彩风景画应该具有的构成因素,懂得如何欣赏,尝试几种表现风景画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彩色纸、水粉颜料等。

学具:

各种颜色、彩笔、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二次备课与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

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体会、感受不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画。

感受理解色彩给人的不同的视觉心理。

独立思考,

回答。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2分钟

二、分析作品。

合作交流、全面提高。

朝戈、古元、霍贝玛等名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色调和各种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的。

分析问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的表达。

赏析结合

8分钟

三、对比讲解。

想象、提高。

结合教材中的《马棚》讲述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要点:

1、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又叫一点透视,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又叫两点透视。

 

 

 2、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进宽远窄。

学生观察、讨论。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10分钟

四、小试牛刀。

合作、交流。

指导学生练习两种透视。

交流、合作。

“实战训练”

20分钟

五、小结。

讲评练习,强调要点。

 

理顺要点。

5分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交流、提高。

1、分别说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概念。

 

2、演示这两种透视现象。

3、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至少说出两种)。

学生回答、补充、纠正。

夯实基础。

5分钟

二、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1、什么是构图?

2、如何构图,结合课本4副绘画作品分析。

学生自学、思考。

提高自学能力。

5分钟

三、交流提高。

交流。

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学生回答、补充。

提高表达能力。

5

四、学生练习。

学以致用。

1、通过想象,将课本风景作品以局部扩展,描绘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

2、参考风景图片,改变原画色彩关系或形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二选一练习)

小组合作练习。

学会表现、大胆创造。

20

五、课堂小节。

展示作品,教师适时点评。

学生互评。

提高表达能力。

10

板书设计

1、画家乡的风景

透视: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构图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七年级下册美术2、《黑白世界》教案

总第_____课时

课题

2、黑白世界

教学内容

黑白木刻、黑白画的制作。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执教教师

贺玲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示意图分析木刻作品的黑白关系,联系个人生活表达情感。

知识与技能

运用黑白造型手法创作黑白画。

过程与方法

1、认识木刻的工具及其操作技法。

2、学习刻刀的操作并运用于作品的临摹。

教学重点

学习黑白画的知识,并感受其概括、节奏美感。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点、线、面组织画面,来表现黑白灰的效果,完成有创意的黑白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硬笔以及简便的木刻刀具和板材。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二次备课与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欣赏、交流。

让学生欣赏《自画像》、《鲁迅先生》感受木刻的黑白直观对比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形式特点。

思考,

谈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木刻的兴趣。

2分钟

二、合作探究。

合作交流。

 

认识木刻刻刀及刻绘效果(在方框里描绘一下)。

1、角刀:

2、圆刀:

3、平刀:

跟老师学木刻:

1、老师介绍刻刀种类及特性,并强调用刀安全。

2、老师演示各种刻刀操作方法。

                                       

学生听、画、说出发现。

全面了解、安全第一。

10分钟

三、小试牛刀。

品味、提高。

1、尝试刻制(闯关:

活动一)

温馨提示:

可不考虑造型问题,只要刻出的线条具有一定组织与变化规律即可。

每小组推举两幅作品,老师给予拓印并展示。

同时请学生谈一谈使用刻刀的体会。

教师进行小结。

2、再尝试(闯关:

活动二)

教师指定按以下步骤临摹“相关链接”的木刻作品《船》。

(1)、用墨色勾画出画稿。

(2)、用角刀刻出主体的外形。

(3)、刻出主要色块。

(4)、谨慎而肯定处理细节。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安全。

仔细观察:

教师示范拓印一幅优秀学生木刻作品。

学生自己动手:

尝试拓印。

 

                           

学生试刻,说出体会。

“实战训练”

25分钟

四、讨论交流。

合作、交流、提高。

作品展示:

师生共评,简要说出部分作品优秀和不足之处。

1、交流。

2、展示、点评、补充。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五、教师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课收获。

 

学生说。

提高整理能力及表达能力。

4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启发、引导。

欣赏得结论:

1、木刻中的黑白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相互转换黑白关系可以形成某种有趣的画面情境。

欣赏《坝上风光》和李维民的木刻小品所得:

(1)、形象夸张、醒目、简洁。

(2)、狮子——以白衬黑:

显示其强大。

兔子狐狸——以黑衬白:

说明其弱小。

(3)、木刻小品:

(试试连线)

以白衬黑早晨或傍晚

以黑衬白白天

黑白互衬夜晚

2、黑白木刻主要通过以少胜多的处理方法,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逼真再现,构图简洁明快,追求单纯、强烈、鲜明的艺术效果。

分析《初春》等作品和学生作业。

观察其中线条疏密、节奏、明暗层次、线条、组织的差异。

学生听、思考、各抒己见。

学会分析、敢于表达。

10

二、合作探究。

适当点拨。

我创意,我做主。

1、老师给题目——《喜洋洋与灰太郎》

2、量才为用,分工协作。

(创意小组、描稿小组、刻制小组、拓印小组、展示小组)

3、逐步进行

(老师巡视适当点拨)

学生分工合作。

提高合作能力。

20

三、展示作品。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师生共评:

1、优秀者——

优点:

不足:

2、一般者——

优点:

不足:

3、其他——

优点:

不足:

学生畅所欲言。

相信自己,找回自信。

13

四、小结。

理论加实践,感慨万千汇成一句话……

2

板书设计

2、黑白世界

基本构成要素:

点、线、面。

黑白画的表现形式:

线条、对比、象征、变形等。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七年级下册美术3、《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总第_____课时

课题

3、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内容

质感的表现方法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执教教师

花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感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知识与技能

学习不同质感的基本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

观察——表达——尝试——表现。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

教学难点

准确而恰当的表现物体的质感。

教学准备

铅笔、橡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二次备课与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讲评导入。

交流。

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习作,讲评,及时表扬。

1、什么是质感?

质感是物体具有的特质,质感体验是人的感官经验的积累。

2、绘画中质感的表现:

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再现其特质,使其符合人们的感觉。

独立思考。

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分钟

二、对比研究。

合作交流、

全面提高。

 

两大类不同质感的静物:

用不同材质制作的物体光滑度、厚度、硬度、透明度不同,表现着不同质感。

1、粗质感的静物:

如:

陶土器(砖头、陶罐),竹木制品,粗织纤维(呢、麻、牛仔……),以及一些表面粗糙的物体(核桃等)。

特点:

质地较粗,表面反射光线能力不很强,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明显。

2、细质感的静物:

如:

上釉瓷器,金属器皿(不锈钢制品),玻璃制品,表面光滑的蔬果(苹果西红柿等),石膏制品,皮革,棉布,绸布等。

特点:

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受光源及环境的影响。

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25分钟

三、深入探究。

品味、提高。

不同质感静物的表现要点:

1、通过粗细质感静物对比表现质感。

2、通过明暗对比表现质感。

3、通过暗部反光部分表现质感。

4、通过高光表现质感。

学生思考。

提高观察能力。

15分钟

四、小结。

交流。

强调要点。

 

3分钟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导入。

充分交流。

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方法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温故知新。

5

二、尝试练习。

适当指导。

1、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

2、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的质感。

 

学生小组练习。

品味线条的魅力。

10

三、能力提高。

及时启发、点拨。

小组合作,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重点表现出质感。

学生小组练画。

学以致用,大胆创造。

25

四、展示作业。

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展示作业,教师适当点评。

个别展示。

展示劳动成果。

5

板书设计

3、画家笔下的质感

质感:

线条、笔触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