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934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docx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

14级研究生结课论文

 

题  目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的时空格局

姓  名谢健

学  号14020101003

课程名     发展经济学     

授课教师杨青  

 

2015年2月15日

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的时空格局

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izationandNon-agriculturelandusepatternofSpaceandTimeinSichuanprovince

摘要: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四川省的人均农村居民用地量远大于城镇建设用地量,存在“两栖占地”现象。

认识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于2000~2012年四川省的人口及用地数据从建设用地内部研究城乡之间的用地转换,通过测算13年四川省城镇化指数、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及二者协调指数,分析了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的时间演变特征;通过计算2012年四川省主要区县的镇化指数、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及二者协调指数,结合区域特征将四川省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区以研究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结果表明:

①13年来,四川省土地利用非农化水平低,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②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空间差异显著,协调发展区少,滞后发展区多。

关键字:

四川省城镇化土地利用非农化协调发展空间差异

1引言

城镇化是中国当前“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引擎,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

目前中国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中国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然而,快速城镇化进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城镇化虚高和土地利用无序扩张乃至失控,由此带来的是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失调。

目前,有关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方面:

①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因果关系,如尹宏玲[1]、熊柴[2]等研究了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原因及差异,胡伟艳[3]等以湖北省为例研究人口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因果关系,陶然[4]等提出土地农转非市场化改革能够解决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②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定与评价,如陈凤桂[5]等采用协调发展度衡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范进[6]等构建协调性指数模型对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行定量性测定,苑韶峰[7]等基于浙江省69县市采用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局域空间,杨剑[8]等也用定量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钟太洋[9]等则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现象;③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协调发展策略,如傅超[10]等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分析及协调发展策略,王婧[11]等通过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进展,提出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应与土地城镇化进程相协调,曹文莉[12]等基于对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的研究,提出发达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策略。

但是这些研究所考虑的对象主要是全国整体或沿海发达地区,而对四川省城镇化的空间差异较少涉及。

对于不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致使各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也表现出差异性,那么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协调发展度如何,这对于今后制定的差别化的城镇化路径和方向有指导性作用。

本文通过测算13年四川省城镇化指数、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及二者协调指数,分析了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的时间演变特征;通过计算2012年四川省主要区县的镇化指数、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及二者协调指数,结合区域特征将四川省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区,以研究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为该四川省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路径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2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源

研究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2000年-2012年四川省人口和用地数据分析区域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利用2012年四川省各区县人口和用地数据探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论文中涉及的四川省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13年《四川统计年鉴》,土地利用数据来自四川省国土局的土地资源及变更调查数据库。

2.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城镇化指数(PUI)、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LUNI)及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协调指数(LPUH),分析四川省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的演变过程和空间格局。

城镇化指数(PUI)。

城镇化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等4个方面,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向城镇地区的转移过程。

城镇化指数即城镇化率,具体反映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速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UI=

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LUNI)。

该指数为城镇所占用的建设用地与总城乡建设用地的比值,其数值小于1,可与用人口表征的城镇化率作对比分析。

该指数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反映建设用地内部的非农化利用水平,用于探讨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合理转化和利用问题。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LUNI=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协调指数(LPUH)。

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定量匹配关系,即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的非农化与土地的非农化进程是否一致,有无偏差。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非农化协调指数(LPUH)即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与人口城镇化率之比,用于衡量这种一致性。

在人口城镇化水平相似的情况下,LPUH越大,说明土地利用非农化水平较高,二者增长速度大致相当,土地利用结构的重心逐步向城镇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所需用地倾斜,建设用地在城乡之间的结构转化同人口的城乡转移一致;LPUH越小,说明土地利用非农化水平不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建设用地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二者发展不协调。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LPUH=

3四川省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的演变过程和空间格局分析

3.1演变特征

选取2000-2012年四川省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用地数据计算出四川省人口城镇指数PUI、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LUNI及二者的协调指数LPUH,如下表、下图所示:

表一2000-2012年四川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非农化及协调指数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城镇建设用地/平方千米

农村用地/平方千米

PUI

LUNI

LPUH

2000年

8407.5

1487.7

6919.8

5143.70

28639.09

0.17

0.152

0.89

2001年

8436.6

1538.2

6898.4

5193.67

28636.47

0.18

0.153

0.85

2002年

8474.5

1595.8

6878.7

5262.82

28629.04

0.19

0.158

0.87

2003年

8529.4

1795.2

6734.2

5387.40

28613.91

0.21

0.182

0.83

2004年

8595.3

1914.3

6681.0

5478.45

28609.47

0.22

0.161

0.73

2005年

8642.1

2013.8

6628.3

5569.60

28603.88

0.23

0.163

0.71

2006年

8722.5

2070.8

6651.7

5651.14

28597.93

0.24

0.165

0.69

2007年

8815.2

2140.0

6675.2

5799.19

28579.10

0.26

0.168

0.64

2008年

8738.0

3268.0

5470.0

5837.77

28570.62

0.37

0.169

0.47

2009年

8685

3361.1

5323.9

5887.02

28062.16

0.38

0.173

0.46

2010年

8641.8

3472.3

5169.5

5924.34

27556.23

0.40

0.177

0.44

2011年

8650

3618.3

5031.7

5986.13

27542.71

0.42

0.178

0.43

2012年

8576.2

3733.2

4843.1

6031.51

27538.20

0.44

0.179

0.41

数据来源:

2001-2013年《四川统计年鉴》及四川国土局土地资源数据库

 

图一:

图二:

由图一可以看出,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城镇化率水平。

由于四川省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特殊,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四川省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

由表一可以看出,四川省人口城镇化率远大于土地利用非农化率,二者不协调。

2000年四川省的人口城镇化率为0.17,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为0.152,到2012年四川省的人口城镇率为0.44,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为0.179,相比之下人口城镇率增长了0.27,增长了近2.6倍,而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仅增长了0.027,增长仅1.1倍。

由此,四川省整体的人口城镇化进程远快于土地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协调指数从0.89降到0.41,13年间下降了0.58,从2000年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基本协调,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四川省长期以来是农业大省,2000年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因此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基本协调,而随着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四川省的城镇化也快速推进,但土地城镇化却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增长。

13年来农村居民用地始终是城镇建设用地的4倍以上,农村居民用地所占比重始终过大,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

同时四川省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居民用地转移脱节,两栖占地严重。

两栖占地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过程中占用了城镇建设用地,在农村又不退出宅基地所形成的双重占地现象,这是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用地没有相应随人口转化而造成“人地分离”的结果。

2000年四川省农村人口为6919.8万人到2012年减少为4843.1万人,减少了15%,而农村居民用地则从2000年的28639.09平方千米减少到2012年的27538.20平方千米,仅减少了不到4%。

3.2空间格局

选择2012年四川省各主要区县数据,计算城镇化PUI、土地利用非农化LUNI及二者协调指数LPUH,将四川省183个区县划分为协调发展区、土地滞后区、人口滞后区、滞后发展区4种类型。

如表二所示:

 

表二2012年四川省区县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

类型

区县个数

占总数百分比

城镇化

指数PUI

土地非农化

指数LUNI

协调指

数LPUH

所属主要区县

协调发展区

12

6.5%

0.733~1.0

0.578~1.0

0.841~1.0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都江堰市、温江区、双流县、东区(攀枝花市)、西区(攀枝花市)、自流井区、涪城区

 

土地滞后区

 

21

 

11.5%

 

0.421~0.738

 

0.243~0.535

 

0.466~0.867

利州区、船山区、内江市中区、乐山市中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顺庆区、东坡区、彭山县、翠屏区、通山区、雨城区、马尔康县、汶川县、康定县、西昌市、仁和区、游仙区、旌阳区、江阳区、龙马潭区

 

人口滞后区

 

38

 

20.7%

 

0.238~0.391

 

0.188~0.425

 

0.907~2.150

阿坝县、若尔盖县、小金县、金川县、黑水县、理县、茂县、壤塘县、九寨沟县、红原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甘孜县、新龙县、白玉县巴塘县、昭觉县、木里县、会理县宁南县、普格县等

 

滞后发展区

 

112

 

61.3%

 

0.254~0.415

 

0.230~0.378

 

0.499~0.780

彭州市、邛崃市、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岳池县、广安区、武胜县、邻水县、达县、万源市、汉源县、宝兴县、名山区、巴州区、平昌县、乐至县、安岳县、雁江区、荣县、富顺县、大安区、米易、盐边县、三台县、安县、北川县、平武县、广汉市、罗江县、绵竹市、纳溪区、泸县、叙永县、射洪县、犍为县、沐川县、峨边县、夹江县、井研县、蓬溪县、南部县、仁寿县、青神县、仪陇县、苍溪县等

数据来源:

2001-2013年《四川统计年鉴》及四川国土局土地资源数据库

1)协调发展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成都平原及四川西南边陲攀枝花。

该区域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都江堰市、温江区、双流县、东区(攀枝花市)、西区(攀枝花市)、自流井区、涪城区12个区县,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这5个区城镇化率达100%,攀枝花东区和西区的城城镇化率达96%以上,自流井区和涪城区的城镇化率也高于70%,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建设用地比例大于57.8%,二者协调指数大于84%。

总体特征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高、土地利用合理,土地利用非农化水平高。

2)土地滞后区

该区域主要包括各市市区该区包括利州区、船山区、内江市中区、乐山市中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顺庆区、东坡区、彭山县、翠屏区、通山区、雨城区、马尔康县、汶川县、康定县、西昌市、仁和区等21个区县,这些地区城镇化率均高于42%,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均低于0.54,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二者发展不平衡。

这些区县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但城乡建设用地内部不合理,农村居民用地数量大,土地利用非农化水平不高。

例如仁和区2000年的城镇化率为24.1%,到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35.8%,增长11.7%,而2000年仁和区的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为0.147,2012年的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为0.188,增长了0.041,远远低于城镇化增长率。

这是因为近十年片面追求人口城镇增长,而忽略了土地城镇增长,两栖占地现象严重,农村居民占地面积大,且土地利用效率极低。

3)人口滞后区

该区域分布于四川省的北部、西部、南部。

该区域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3大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阿坝县、若尔盖县、小金县、金川县、黑水县、理县、茂县、壤塘县、九寨沟县、红原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甘孜县、新龙县、白玉县巴塘县、昭觉县、木里县、会理县宁南县、普格县等38个区县。

甘孜州是四川省西部的一个地级的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平均海拔3500米,地貌结构复杂,该州主要居住藏族居民。

阿坝州全称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每平方公里约10个人,地广人稀。

凉山州境内地貌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峰高耸,主要居住彝族居民。

这些区县主要居住藏族彝族,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

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而土地利用非农指数相对高,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4)滞后发展区

该区域为除了成都平原、三大少数民族自治州及各市市中区城市以外的大片区域。

该区域包括武胜县、邻水县、达县、万源市、汉源县、宝兴县、名山区、巴州区、平昌县、乐至县、安岳县、富顺县、大安区、米易、盐边县、三台县、安县、北川县、平武县、广汉市、罗江县、绵竹市、纳溪区、泸县、叙永县、射洪县等112个区县。

这些区、县占总体的61.3%。

由于地形及历史的影响,这些区县经济基础薄弱,普遍出现城镇化指数、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二者协调指数均偏低的现象,总体变现为经济发展滞后。

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盐边县2012年的城镇化率仅为19.7%,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6.48平方千米,而农村居民用地达50.2平方千米,占城乡建设用地的66%,城镇化与土地非农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4结论

从时间演变上看,2000-2012年四川省人口城镇指数与土地非农化指数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二者协调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协调指数位于0.4-0.6之间,说明二者处于失调状态。

13年来农村居民用地远远大于城市建设用地,几乎是城镇建设用地的4-5倍,农村居民用地大而分散,土地非农化程度极低,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失衡。

从空间格局看,如下图所示,四川省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共分为4个区域,分别包括协调发展区、土地滞后区、人口滞后区及滞后发展区。

协调发展区主要包括成都平原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都江堰市、温江区、双流县及西南边陲的攀枝花东区、西区;土地滞后区主要包括各市的市中区;人口滞后区主要包括四川西部北部南部的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各区县;其余区域属于滞后发展区。

协调发展区仅12个,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其余大部分区县存在人口或土地滞后的问题。

综上,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13年四川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发展的演变特征,并研究了不同区县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非农化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虽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对四川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宏玲,徐腾.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及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

(2):

10-15.

[2]熊柴,高宏.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的不协调问题——基于财政分权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2,(11):

102-108.

[3]胡伟艳,张安录.人口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因果关系——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6):

31-35.

[4]陶然,曹广忠.”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J].经济地理,2008(10):

83-87.

[5]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

53-58.

[6]范进,赵定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6):

61-67.

[7]苑韶峰,杨丽霞.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局域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浙江省69县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6):

79-85.

[8]杨剑,蒲英霞,秦贤宏,等.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

95-99.

[9]钟太洋,黄贤金,王柏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经济学家,2010,

(1):

18-31.

[10]傅超,刘彦随.我国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分析及协调发展策略[J].经济地理,2013,33(3):

47-51.

[11]王婧,方创琳.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1,30(11):

1440-1448.

[12]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等.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

(2):

141-146.

[13]许家伟,侯景伟,宋宏权,等.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为例[J].经济地理,2011,(4):

85-90.

[14]王磊,段学军,田方,等.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10):

1619-1623.

[15]韩俊.我国农户兼业化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1988,(4):

38-39.

[16]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64(10):

1193-1202.

[17]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2(6):

563-570.

[18]周一星,田帅.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分省城市化水平数据修补[J].统计研究,2006

(1):

62-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