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82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6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docx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

麦积山石窟风化病害研究

1前言

1.1麦积山石窟概况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东经106°00′10″,北纬34°21′09″,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6~417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的开凿和重修,现存大小窟龛221个,各类造像7800多身,壁画一千余平方米。

因有大量精美的泥塑造像,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此外,窟区还有附属的古建筑群瑞应寺、舍利塔以及诸多碑碣、经卷文书等文物。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景观优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与敦煌、云冈、龙门等大石窟齐名;十六国时期,作为关陇地区最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麦积山石窟的造像充分汲取了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佛教造像特征,又融入了北凉、西秦的因素,对北魏造像艺术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麦积山石窟的北朝泥塑造像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具有同时期最高的艺术造诣,在塑作技法上吸收了西域、中原以及南朝佛教艺术因素,形成了民族化、民间化和世俗化风格,成为中原佛教艺术向西域和南朝传播的中继站,并对川北、河湟、河西诸石窟产生了重要影响。

映射出随着古丝绸之路而来的印度佛教艺术传入中原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麦积山独特的山形,崖面上宏伟壮观的窟龛建筑群,与周边秀丽旖旎的自然景观完美地融为一体,是人类在追求精神信仰的历史进程所创造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景观的典范之一。

1.2论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麦积山地处秦岭山脉西段北麓,由第三纪砂岩构成,岩体结构较疏松。

基岩裸露,呈砖红色,夹有薄层砂岩及含泥砾岩,大体为水平层,胶结程度较差,加之麦积山石窟正处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和东西地震带交汇点,致使石窟在历次大地震中剥落坍塌较严重。

残存崖壁或危岩高悬,或严重破碎,一遇强烈地震,即有再度坍塌之虞。

为防止崖壁及洞窟坍塌,在1977年~1984年实施了麦积山山体加固工程,采用“喷、锚、粘、托”方案对石窟主要病害进行综合治理,加固危岩、充填裂隙、防止表面崖体风化,并用伸出崖面的钢锚杆作为受力钢筋,做成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替代古代木栈道梁。

解决了崖体的稳定性问题,保证了悬空石窟的安全。

对崖壁采用“喷、锚、粘、托”方法进行加固,在岩体表面形成一道钢筋混凝土外罩,虽然增加了岩体的稳定性和抗风化性,却降低了岩体的透气性和透水性,造成崖壁排水不畅、洞窟内湿度增大以及个别洞窟渗水等问题。

部分溶解有可溶性盐类的水分从洞窟岩壁中渗出,对壁画、泥塑的危害很大,引起诸如岩壁酥松,壁画和泥塑酥碱、坍塌及霉变、画面起甲等病害。

麦积山石窟的风化病害状况,已经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外学者也展开了各种相关研究,对于麦积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麦积山孤峰的岩层褶曲、岩性等均有了一定的定性、定量研究,对麦积山石窟流水侵蚀、剥落坍塌等风化病害的原因、形成过程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对麦积山石窟特殊地理地质环境的研究,以及对其风化病害中的剥落坍塌等问题的形成原因、现存类型、分布特征、危害程度等的分析概括,以及由此提出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于麦积山石窟整体的保护工作,减缓其风化程度,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

2麦积山石窟工程地质环境概况

2.1气候条件

麦积山石窟所在的天水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苏城—立远一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1℃。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0℃。

年平均降水量491.7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南部亚热带林区年降水量为800—900毫米,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

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

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7.4℃。

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麦积山地区属湿润山区气候,雨量较多,湿度较大。

年平均降水800mm,蒸发量980mm,相对湿度74%。

年平均气温为8℃,极端最高气温为38.28℃,极端最低气温为-19.2℃。

麦积山地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亚林带。

华北、华中、华西植被区系成分的交汇之处。

植被资源极其丰富。

几十年来由于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直接影响了石窟文物的环境景观。

现已开始实施退耕还林。

2.2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麦积山地貌单元系属西秦岭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麦积山因形似麦垛而得名,山顶高程为1671.4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山高约142米,陡立岩壁呈85°倒坡。

山崖东侧为一宽2~3m的小山梁;西侧为一崩坡积形成的缓坡地带;北侧(后部)为倾角50度左右的斜坡,植被茂盛;南侧为研究所及景区场地;顶部为一小山脊,最宽处为8m(隋代舍利塔处),一般宽仅2~3m,两侧均为较陡斜坡,平均倾角为50度左右,麦积山石窟即开凿于南面裸露基岩崖面之上,各个石窟由不同方向的“之”字型栈道连接。

地层岩性

麦积山地区是中生界地层的中心地区,以白垩系地层为主。

白垩系地层分布面积较大,而且集中,层厚,近水平产状,因其是构成麦积山石窟的载体而进一步被命名为麦积山组(k2m),标准剖面位于土桥子以西的陈家庄—阮家沟一带,层型剖面厚度大于482.50m。

麦积山组岩性主要为砖红色—紫红色厚层块砾岩夹砂砾岩及砂质泥岩。

麦积山石窟地层系老第三系(E)中上部(渐新统——始新统)的紫红色、砖红色砂砾岩所组成。

其岩性为砾岩,砂砾岩夹有薄层的砂岩或含砾泥岩等。

胶结程度较差,成分以泥质为主,尚有Fe质及Ca质,分布不均。

砾石成分较复杂,主要为上古生界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及下古生界石子绿泥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少量石英岩和变质砂岩等古老变质岩系。

砾石最大直径为30cm,一般约为2cm。

砾岩、砂砾岩呈厚层~中厚层构造,层理复杂,纵向变化较大,有明显的交错层。

交错层发育处的砂岩层平均粒径2cm,次棱角状。

含砾泥岩往往夹在其中,呈薄层透镜状出现,其粘性小,砂粒多,吸水性小,滴酸起泡,强度低。

由于砾岩及砂砾岩胶结程度不一和风化作用,在局部含泥量较高的表层强风化处往往用手能将其扳开。

地质构造

从大地构造来看,麦积山地区处在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的南缘,马蹄形地盾和前弧所在地。

由于喜山运动,本区老第三系地层发生了平缓的褶皱,使其第三系陆相堆积物呈现为由南向北的单斜构造,倾角较小,一般为5°~10°之间。

麦积山石窟构造简单,为轴向近东西的缓倾向斜构造,倾角约5°—10°,未发现断层。

岩性主要为砾岩、砂砾岩夹有薄层含砾泥岩等,层理复杂,纵向变化大。

含砾泥岩在岩体中以透镜状或夹层出现,穿过石窟部位的有三层,每层厚0.1—2.1m。

麦积山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程度轻微,岩体结构类型为整体结构,裂隙发育密度小,暂未发现较为宽大贯通裂隙。

2.3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

地下水分布于麦积山下部斜坡较低地段的第四系堆积层中,属具有自由水面的潜水。

下伏下第三系砂砾岩,为其隔水底板。

潜水含水层的厚度,大致为2.0m~7.0m。

受大气降水、高处松散堆积层中潜流及雨天崖体面流补给,顺侵蚀基准面向下游排泄。

麦积山山体地下水属包气带水,其中分布有零星裂隙型上层滞水、含砾泥岩层面滞水和交错层面滞水。

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裂隙系统和岩体层面向周围运移。

上层滞水的排泄,有蒸发、向四周及下部运移等途径,石窟渗水及崖面渗水也是上层滞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

水化学

大气降水的水质特征,通过雪水、雨水各一份的分析,接近中性,其PH值<8.3,Cl-为3.5ml/L,HCO3-为7.5~22.4mg/L。

石窟渗水采集于057窟,通过15个样品分析,为碱性水,其PH值>8.3,Cl-为6.9~9.735ml/L,CO32-为28.6~36.8mg/L,HCO3-为254.1~297.8mg/L,未检出Ca2+和Mg2+。

石窟渗水与大气降水相比,水质变化幅度较大,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变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水在岩体裂隙中缓慢运动,溶入了岩层中的矿物质,而且大量的是Na2(K2)CO3,少量的Na2(K2)SO4,产生大量重碳酸根及碳酸根。

下第三系砂砾岩中的Na2(K2)CO3及少量的Na2(K2)SO4,主要存在于泥质胶结物质中。

采集于057窟及173窟岩面上的白色沉淀物,阳离子主要是Na+和K+(占10.017%),Mg2+(占0.006%),Ca2+未检出,还含有NH4+(占0.216%)。

阴离子最多的是CO32-(占10.044%),还有HCO3-(占1.513%)、SO42-(占1.219%)、NO3-(占1.30%)及Cl-(占0.566%)。

同位素氚分析

同时采集当地雨水与石窟(057窟)渗水样本,进行氚T含量测定,采样日期为1999年3月27日及28日。

测定表明:

雨水中氚含量N0为22.9±3.3TU,石窟渗水中氚含量Nt为5.44±3.3TU。

裂隙水年龄t(a)按下式计算:

t=40.727log(N0/Nt)

上式来源于TB10049-96公布的A.3.2公式。

计算结果表明,石窟渗出之裂隙水的年龄t在14.37~19.50年之间。

氚含量分析表明,麦积山山体中分布的零星裂隙型上层滞水沿裂隙系统向下运移的速度极为缓慢。

如果多年来大气降水中的氚含量变化不大,则可以认为,采集于1999年3月28日的石窟(057窟)渗水,是1979年6月~1984年7月之间的大气降水。

(引自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麦积山石窟渗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报告》)

岩体水理性质

(1)岩石透水性

为近似测定岩石的渗透系数k,选择在麦积山山体西侧,西南侧和东侧岩壁上进行野外岩石渗透性试验。

用DZ-760钻机,开凿深350~400mm、直径76mm的钻孔10个,从中选取了5个岩石完整无裂隙的钻孔和1个(骑缝钻进)岩石含有一条密闭裂缝的钻孔进行渗水试验。

孔内注水深度控制在30cm左右,观测其稳定注水量Q(cm3/min)和孔内浸水面积F(cm2),近似岩石渗透系数k(cm/min)用下式计算:

K=Q/F

试验结果表明,麦积山山体砂砾岩完整岩石的渗透系数k(5个钻孔)大致为1.6×10-4~5.6×10-4m/d;含有1条密闭裂隙的钻孔处,渗透系数k(1个数据)明显增大,达5.18×10-3m/d。

(2)岩体裂隙单位吸水量

为分析了解岩体裂隙的导水能力,选择山顶北坡Ⅰ-2号裂隙、山体西侧崖壁Ⅰ-3号裂隙、山体东南崖壁下Ⅰ-8号裂隙、山顶塔西岩石风化层裂隙及山顶塔东较完整岩石共5处,进行岩体裂隙注水试验,以测定岩体裂隙单位吸水量。

注水试验坑顺裂隙产状方向布置,长1m,宽0.2m,深0.2~0.4m。

裂隙单位吸水量ω(L/h.m)是指每小时注入水量Q(L/h)与试验段裂隙长度L(m)之比。

山顶北坡Ⅰ-2号裂隙   ω=1.60L/h.m;

山体西侧崖壁Ⅰ-3号裂隙 ω=20.63L/h.m;

东南崖壁下Ⅰ-8号裂隙  ω=200L/h.m,不断增大,尚未稳定;

山顶塔西风化层裂隙   ω=12.50L/h.m;

山顶塔东风化层     ω=1.35L/h.m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程度的裂隙,其导水能力亦不同。

东南崖壁下Ⅰ-8号裂隙,最宽处达10cm,充填松散状砂土,注入水量不断增大,达200L/h.m时尚未稳定,表明该裂隙延伸范围大,且充填程度差。

3麦积山石窟剥落坍塌现状

麦积山石窟岩体由第三纪砂砾岩组成,结构较疏松,加之崖壁高峻,洞窟密集,在历次大地震中剥落坍塌较重,残存崖壁或危岩高悬或严重破碎。

对麦积山石窟赋存的山体崖面调查中,调查面积15879.96m2,病害发育面积为4323.88m2。

为便于调查区域的病害统计,将麦积山石窟上方的崖壁划分为五个区域,即崖壁最顶部Ⅰ区、崖壁中部从西向东依次为Ⅱ区、Ⅲ区、Ⅳ区和Ⅴ区。

根据危岩体病害发育的不同特点,将病害主要划分为落石坍塌、剥落病害两种类型,剥落病害又分为大型剥落和小型剥落。

3.1坍塌落石状况

山体崖壁遭受着强烈的风、雨、日照等自然因素作用,表面风化极为严重,形成了大量的危石,部分危石脱离崖壁,坠落到山下,严重威胁着保护区文物和游人的安全。

落石主要发生在石窟崖壁最顶部的Ⅰ区,病害面积约为3473.32m2,此区域植被茂盛,植物根劈作用强烈,裸露在外的表层风化严重,风化凹腔极为明显,形成的危石大小不等,以小型为主,数量较多。

图3.1落石

3.2剥落病害状况

崖体表面剥落病害在麦积山石窟赋存岩体普遍发育,整个山体由第三纪砂砾岩组成,泥质含量较高,在风、雨、日照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宽度不一的剥落层。

此外,由于山体渗水严重,渗水区域涵盖上部整个崖体,渗水溶解岩体中可溶盐并将一些不能溶解的小颗粒带走,使层理面溶蚀凹进,形成差异溶蚀。

表层的岩体风化作用强烈,本身强度降低,尤其在植物根劈作用、冻融作用下促进了剥落病害的发育。

根据崖壁剥落块状的大小,又将剥落病害分为大型剥落和小型剥落。

①大型剥落

大型剥落主要发生在崖壁中部的Ⅲ区、Ⅳ区,病害面积约为677.24m2,无植被发育,表层风化严重,风化凹腔极为明显,崖面见有明显的裂隙,大部分崖面已出现片状剥落。

崖面见有明显的流水冲蚀痕迹。

图3.2大型剥落

②小型剥落

小型剥落的病害面积较大,病害面积约为173.32m2,在崖壁中部的Ⅱ区、Ⅲ区、Ⅳ区和Ⅴ区均有分布,崖面无植被发育,表层风化严重,风化凹腔极为明显,节理、裂隙切割岩体,形成了大量的小危石和片状剥落体,危石崩落到山体下方,对游人和文物的安全威胁极大。

崖面见有明显的流水冲蚀痕迹。

图3.3小型剥落

 

表3.1不同类型病害的发育面积

编号

类型

面积(m2)

1

落石区域

3473.32

2

小型剥落

677.24

3

大型剥落

173.32

合计

4323.88

在调查过程中,对Ⅱ区、Ⅲ区、Ⅳ区和Ⅴ区的剥落病害张裂方向做了统计,详见表3.2。

表3.2剥落张裂方向统计表

项目

崖面II

崖面III

崖面IV

崖面V

向上

2

17

6

2

向下

50

148

46

43

向左

5

33

18

7

向右

10

45

8

3

图3.4麦积山石窟崖面剥落层张裂方向统计饼状图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麦积山石窟剥落病害的张裂方向主要是向下,这是由于崖壁受风化作用表面形成凹槽,上部岩体临空,无支撑基础,在风、雨、日照等因素作用下,更易产生剥落。

4石窟剥落坍塌病害成因分析

麦积山石窟危岩体病害是在自然因素和地层岩性、地震等多种因素共同长期作用下形成的。

麦积山石窟窟区的岩土体主要为砂砾岩,胶结较差,在风、雨、日照等自然营力长期作用下,风化极为严重,表层形成了大量的风化凹腔,弱化了崖壁岩体的强度;同时,风化也导致岩体中出现了较多的风化裂隙,与岩体中发育的节理、裂隙共同切割着岩体,极易形成危岩体,极大地威胁着麦积山石窟窟区岩体的稳定。

4.1非生物因素病害原因

地形地貌

麦积山的地貌单元系属西秦岭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山体陡立、岩壁呈85°倒坡,呈现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

大量工程实践证明陡峻的斜坡是形成崩塌落石的必要条件,而且一般坡体越陡越高,越易形成崩塌落石,这也是麦积山石窟窟区危岩体主要集中分布在窟区陡立崖体的顶部的基础原因。

地层岩性

麦积山石窟窟区岩性主要为厚层砂砾岩局部夹薄层砂质泥岩,由于砂砾岩与泥岩间的差异风化性,泥岩夹层处由于风化、剥蚀作用形成岩腔,致使崖壁表层形成了大量的风化凹腔,凹腔的存在使得下部岩体底部临空,长期作用易形成危岩体。

风化作用

麦积山石窟崖壁的风化作用主要表现为物理风化,区域的气候条件导致强烈的太阳光线直接辐射造成温差变化和冬季的冻融作用都会引起矿物颗粒涨缩、干湿变化诱发矿物吸水、失水变化等,使得岩体表面岩石产生微裂隙或起层,造成表层岩石呈颗粒状、鳞片状剥落等破坏。

同时,由于麦积山石窟岩性属于砂砾岩,结构疏松,抗压强度小,空隙度大,吸水率大,抗风化能力弱,当空气的湿度增大,或者湿度随气温变化发生变化时,风化作用极易加速,导致岩石产生交替的膨胀和收缩,更易发生裂缝,加剧了岩体的风化,弱化了表层岩体强度,极易形成危岩体。

图4.1崖面风化凹槽

水的作用

麦积山石窟区域属于湿润的山区气候,降雨量相对较为充沛,在雨季大量降水灌入裂隙当中,弱化危岩体与母岩之间的粘结力。

而地表水的面流作用冲蚀崖壁岩体中的泥岩夹层及薄弱带,使得上部岩体相对悬空,诱发危岩体变形。

图5.2石窟崖面面流痕迹

地震

天水处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和东西地震带交汇点,在隋、唐时期各发生过大地震,麦积山石窟的一些早期窟群在这两次大地震中遭受破坏,窟内原有的造像、壁画等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其中,麦积山东、西两崖之间的崖面,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而崩塌,而东崖的崩塌程度仅次之。

图4.3地震引起坠落的岩石

地震作用不断加剧石窟窟区危岩体的变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地震波会促使岩体既有裂隙扩大,加速危岩体的变形边界扩大、连通。

(2)地震产生强大的水平地震力,极易触发临界状态危岩体的崩塌。

(3)地震作用致使岩体裂隙增宽,为表水的下渗提供了更宽的通道,进一步弱化岩体强度。

4.2生物因素病害原因

根辟作用

麦积山石窟区域属于湿润的山区气候,降雨量相对较为充沛,使得石窟山体的顶部生长有大量的树木,地表植被生长茂盛,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周期长,在崖体上生长有灌木、藤本科植物、乔木及杂草,其中根系发达的藤本科植物和乔木对固定山坡上的松散土石虽有利,但是如果植物根系直接发育于岩体结构面或裂隙中,植物根系(尤其是大型木本植物)不断延伸,其根劈作用会使岩石的结构面或裂隙不断张开,导致原有裂隙张开扩大,使岩体遭到进一步破坏,极易形成危岩体或导致危岩体变形不断加剧。

图4.4植物的根辟作用

微生物作用

麦积山石窟所在的天水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降雨充沛,区内潮湿的气候环境为微生物群落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

微生物群落往往附着于岩体空隙内,其活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加剧了剥落病害发育的速度。

图4.5剥落层中的微生物群落

综上所述,麦积山石窟危岩体病害的发育,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是危岩体形成的内在基础条件;风化、植物根劈作用及微生物作用是危岩体形成的外在影响因素;降雨(地下水)是危岩体失稳的外在诱发因素.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1、麦积山石窟的剥落坍塌病害主要分布于在石窟赋存崖壁的中上部,病害形式主要表现为坍塌落石、大型剥落和小型剥落三种形式,三者均具有其独立的特点,但又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并促进,共同破坏石窟崖壁的稳定性。

2、麦积山石窟窟区厚层状砂砾岩夹薄层泥岩在强烈的风、雨、日照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表层形成了严重的风化凹腔,地表水的渗入、面流以及顶部植物强烈的根劈作用则不断弱化岩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石窟崖壁危岩体和片状剥落较为发育。

3、麦积山石窟窟区的危岩体病害,在风化、表水、根劈的长期作用以及地震的强大触发下,剥落面积日趋增大,危石崩落的几率也日益加剧,急需治理。

5.2建议

1、窟区较多危岩体仍处于不断变形当中,局部危岩体已处于临界平衡状态,随时有崩塌破坏的危险,建议按照抢险加固性质立即组织对其进行加固治理。

2、针对麦积山石窟崖壁的病害特征,建议采用挂设主动防护网、局部锚固、注浆粘接等多种综合措施对危岩体进行治理。

3、对于大气降水及地下水渗流等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整治,例如山顶地表水截排、崖面冲刷防护等,在西崖潮湿和渗水严重的洞窟下方设置仰斜排水孔,以减少水蚀带来的剥落坍塌病害。

4、由于危石坠落事件频发,且麦积山石窟的游览人数较多,建议考虑更改部分游步道的位置和方向,尽量避开坠石可能性较大的区域,并在石窟栈道顶部增设防护棚,确保游人和文物的安全。

结束语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绝无仅有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历史价值。

对于麦积山石窟的研究和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近年来石窟崖体风化病害加剧,尤其是落石频发的情况下,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落石对游人及文物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亟待采取抢险加固措施,确保游客安全和文物的长期保存。

值得肯定的是,石窟管理部门已经委托相关单位对麦积山石窟的流水侵蚀、剥落坍塌、危岩影响等病害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并在着手准备进一步的保护。

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麦积山石窟的风化病害及崖体危岩等问题必将得到整治,给游人以安全的游览环境,给文物以更久的存留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