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1330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21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三首诗的意思,背诵《枫桥夜泊》.

2.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3.体会诗中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

2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内容.

通过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把握诗人的情感.

22四季之美

1.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2课时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景物描写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

23鸟的天堂

1.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2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景物描写,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4*月迹

划分文章的段落,品味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1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会根据内容划分段落,通过抓住重点句子来品味其中蕴含着的优美与童趣.

习作

会写题为“_____即景”的文章.重点是做到突出景物的变化,体现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1课时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并写出景物的变化.

语文园地

1.品味优美的语句.

2.学习制作宣传海报.

3.学习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

4.积累诗歌.

1课时

通过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感受景物描写给自己带来的美.通过认真观察,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

21《古诗词三首》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为了祖国,毅然远赴战场.由于远离家乡,他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于是,他借助边疆特有的风景,融入自己的思乡情感,写出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成为千古绝唱.

学情分析

诵读是语文的本色,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教学中应以层次性多样性的诵读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实现诵读,领会、品评、鉴赏这样的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枫桥夜泊

学习目标

1、指导朗读,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并背诵《枫桥夜泊》.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引导学生以乐观的心态走出忧愁困境.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并理解诗句意思.

难点:

通过诗句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并学会乐观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师:

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这首诗是……

生:

《枫桥夜泊》.

师: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

板书:

枫桥夜泊,唐.张继

二、初读古诗,感受“枫桥夜泊”的画面,并介绍此诗的由来.

1、自读这首诗.

2、老师划好节拍并示范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3、根据节奏朗读这首诗.

师:

我们说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现在,请同学们慢慢地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张继来到枫桥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在不停地啼叫,周围到处弥漫着寒霜.这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江边有火红的枫叶、有小桥、有流水,渔船上还闪烁着灯火,有人家.

这又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在这么美的夜色里,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会感觉怎样?

三、分析诗歌

1、题目叫《枫桥夜泊》,那枫桥在哪儿?

生:

在江苏省苏州城外的枫桥镇.

2、“泊”有两个读音,在这首诗里读作“bó”,那它还有一个读音该怎么读呢?

请大家组词说明:

湖泊(pō)停泊(bó)(板书)

3、夜泊又是什么意思?

4、有谁知道整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5、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秋天

6、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霜满天

秋霜季节是指每年的九月、十月份,表示深秋来临.

7、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

——月落、枫桥、渔火、霜满天(板书)

8、看到满天的霜,你是什么感受?

——清冷、凄凉

9、“江枫渔火对愁眠”,读着读着,哪个字眼触动你的心?

——愁

10、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哇?

思乡之愁、孤独之愁、寂寞之愁.

11、作者又听到了什么?

——乌啼、钟声(板书)

12、“乌啼”是什么意思?

乌鸦的叫声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是怎样的形象?

乌鸦的叫声.

13、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

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14、在刚才的讲解中,我们看到了月落,看到了充满寒意的满天霜,看到了江边的枫树和点点渔火,还有那远处若隐若现的寒山寺,在我们的耳边还不时传来那一声声的乌啼,以及悠远沉重的寺庙钟声.好,你们能不能发挥想象力,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境?

想一想: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江南秋夜图?

张继漂泊在他乡,这时他心里有点儿(引说:

思乡),有点儿(引说:

忧愁、孤独、寂寞)

小结:

宁静、幽暗、寒冷、凄凉、遥远、美丽的江南秋夜图.

师:

带上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四、拓展:

拓展一:

师:

在这里,还有一种愁.

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写的一篇散文.

《不朽的失眠》片段,

师:

读了这篇散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总结

师:

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相信同学们对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的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它像千年好酒,醇厚绵长,像散发着芳香的清茶,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所以,人们都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诗是跳跃的音符,诗是无声的图画,诗是感人的故事,诗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让我们喜欢并热爱诗歌吧.

六、作业

1、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收集写“愁”的名句.

2、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七、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张继

看到:

月落、枫桥、渔火、霜满天

听到:

乌啼、钟声

 

教学反思:

 

22、《四季之美》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不同的美,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小孩子都喜欢四季的美丽景色,但是如何读出情感,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教师应该利用孩子的创造力,利用孩子亲身的感受来体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标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

分别是什么?

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

四季之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

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七、板书设计

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时间顺序

四季之美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冬天-----早晨(落雪—闲适)

教学反思:

 

23、《鸟的天堂》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不同见闻及感受,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文本折射的情感情境中,使学生共同完成内向体验及内心世界的丰富.

课标要求: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学习过程:

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

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

板书:

天堂

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2.想象:

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

(小鸟生活的乐园)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可以边读边思考: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分别是在什么时间?

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

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

(1)就三个思考的问题集中交流.

①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

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什么意思?

③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

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④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⑤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用鸟的乐园(或世界)?

“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将梳理的疑难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质疑解疑成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

四、选择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你们愿意再仔细地读读课文吗?

1.练习读课文,重点读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读书的体会或感想.

2.把自己认为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1)指导朗读:

要读出榕树的静态美,抓住:

茂盛、全部生命力、簇、堆、翠绿、明亮、照耀、新的生命、颤动、美丽等重点词语.

(2)想象:

是啊!

这榕树枝繁叶茂,绿得多么可爱!

一簇树叶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密层层的阳光照在翠绿的叶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阵微风吹来,鲜亮的叶子一动一动,像在长啊长的!

请同学闭目想象.

3.关于众鸟活动的场面.

读一读,说说感受:

(鸟多:

到处、大、小、花、黑、应接不暇快乐:

叫、飞、扑)

五、扩展讨论交流:

1.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就是这里的一只小鸟,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吗?

(1)这儿生态环境好.

  ①这儿环境幽美.

  ②这儿气候温暧,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而有生机.

  ③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

  ④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2)人们保护意识强.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繁衍.

2.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你的同伴呢?

小结:

榕树为鸟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环境,鸟在此生活,使得榕树更能茁壮成长,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是多好哇!

它使得人类的家园更加美好.

六、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这时候“我”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

(体会到留恋之情)

(2)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体会到无限赞美) 

2.用留恋、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

同学们,“鸟的天堂”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受到人类保护.可怕的是,让鸟儿自由快乐生活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多了.如果有一天世界失去了鸟儿的叫声,看不到鸟儿的飞翔,大自然会变得多么寂寞、冷清啊!

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为它们创造更美的生活环境!

八、作业:

1.摘抄:

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

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九:

板书设计

去鸟的天堂玩

榕树:

大美(静态美动态美)

鸟:

多欢(热闹景象动态描写)

鸟的天堂天堂对生命的热爱

离开

教学反思:

 

24、《月迹》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作业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

学情分析: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获得美的熏陶是重点.

课标要求;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品味月色的美,体验童心的纯,领会文章的主旨.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净化学生心灵.

学习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及在寻月过程中人物内心的变化.

学习难点:

1.品味月色的美,体验童心的纯,领会文章的主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净化学生心灵.

学习方法:

品读、讨论、赏析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人经常用“月”来表达思乡情感,同学们能说出这样的诗句吗?

(生自由答)

中秋之月让人们产生无限遐想,让人们产生不一样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这篇文章,看看作者贾平凹是怎样写中秋之月的.

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

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以《满月儿》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开始引起文坛注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生朗读课文,总结,汇报

时间:

中秋的夜里.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事件,并说一说文章的重点在哪里.

生读课文,并总结.

归纳:

盼月----寻月---议月

其中,寻月是重点.作者详细描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等.

3.孩子们在寻月过程中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生总结,汇报

归纳:

在寻月过程中,孩子们心理变化过程为:

失望——争执——神奇——满足

小结: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

板书:

追求美的过程.

4.重点把握:

快速阅读“寻月”部分,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特点

5.齐读最后一部分,说说月亮在孩子的眼里究竟是什么?

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表言论.

⒍那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

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①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的人;

②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作用:

没有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四、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以“月迹”为题?

你能给文章换个题目吗?

5、作业:

抄写文中优美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月迹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

月的过程.(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月亮无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处不在

教学反思:

 

 

习作七《_______即景》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学情分析:

中高年级的学生能熟练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课标要求: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

 

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学习难点: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课件1)

大家看一看这些美丽的图片,这些景物是那样迷人.

我们读过不少写景的文章,那些优美的景物描写让我们非常难忘.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景物写下来,给别人以美的感受.

板书:

________即景

二、方法指导

1.读题(出示课件2)

师:

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总结

预设:

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

师: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出示习作要求:

(出示课件3)

   _______即景,在选材方面,可以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可以写“田野即景”等.

   写作方法:

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在写作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出示课件4)

板书:

选材写作方法

三、师生共同讨论(出示课件5)

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写呢?

先让我们看看课本,看文中给我们进行了哪些提示.

书中提示我们:

(出示课件6)

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等进行描写.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师:

除了书中的提示,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

(出示课件7)

生总结:

在写作的时候,要融入自己或喜悦、或赞叹等的情感.

板书:

有条理动态变化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出示课件8)

1.选择一处景物或自然景观,思考其特点.

2.和小组成员交流:

把自己所选的习作介绍给大家,请大家评价.

3.班上交流:

把自己的习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及时做出修改.

五、拟提纲,练习写作.(出示课件9)

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提纲,包括:

写哪儿的景物,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出示课件10)

1.展示自己的习作提纲,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请大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试着把你确定的内容写下来.

注意:

要按一定顺序;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动态描写.

七、作业布置

  1.选取写得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总结其优点.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写景散文.

八、板书设计

   选材---写作方法

   _____即景

   有条理---动态变化

教学反思:

 

《学习园地七》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收尾.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流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