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0460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第一章 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破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面向未来,我省的发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万亿元,年均增长22.5%。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3万亿元,年均增长18.9%。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农业连续8年增产,粮食总产达到4335.7万吨。

制造业强省建设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万亿元以上。

服务业规模和质量逐步提升,增加值达到14429亿元。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1:

54.3:

36.6。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

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保有量超过1亿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64万亩,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分别下降22.1%、20%和18%,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以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得到有效遏制。

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

拥有中科院3个研究所、2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9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学工程落户山东。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居全国首位。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

协调发展呈现新亮点。

国务院批复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省会经济加快发展,突破菏泽成效明显。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镇化率达到49%,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汽车,通自来水率达到90%。

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

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直接融资额五年累计达到2900亿元。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完善,财政对“三农”累计投入4718亿元,年均增长36.1%。

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已与国外建立友好城市168对、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65对,进出口总额累计7036亿美元,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463.9亿美元。

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

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7004.5亿元。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加快、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达到1∶1。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6%。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

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成功举办了奥帆赛、残奥帆赛和第十一届全运会。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5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15.9万人,实现城镇家庭就业动态消零。

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46元和6990元,年均分别增长10.5%和8.7%。

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十二五”及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坚持科学务实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机遇推动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坚持更加关注民生,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实施区域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是坚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面向未来,在前进道路上我省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人均经济指标水平偏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全省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基础有条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转变发展方式的外部压力加大、内在要求迫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带来新的压力和考验。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未来的主导趋势,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各省市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竞争与合作格局加速调整,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山东发展看,“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开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向富民强省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具备了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有利条件。

一是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

我省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已具相当规模,产业体系日益完备,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改革稳步向纵深推进,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和体制机制保障。

三是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省已经进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深入实施,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

同时,展望未来也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传统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社会建设面临诸多难题,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

综合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将持续较长一个时期,有条件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

第三章 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指导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放大消费拉动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坚持统筹兼顾。

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统筹经济与社会、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当前与长远,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民生优先。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坚持绿色发展。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美好家园。

坚持改革开放。

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推动国内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推动和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取得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成就。

发展目标: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48∶4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25%,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7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二篇 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

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人口聚集加快、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

突出重点区域带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大城市集聚辐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推进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第四章 经济布局

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支持特色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相互融合联动发展。

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实施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力量,要发挥全省优质资源富集地带的优势,放大青岛龙头带动效应,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金融密集、服务密集的高端产业聚集区。

专栏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以全省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市、区)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为主体规划区,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省内其他地区为联动区,构筑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积极推进实施国家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重要的增长区域。

专栏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依托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加快建设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以加快省会建设发展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

强化济南核心地位,加快城市扩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省会经济、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培育和发挥教育科研、金融服务、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综合优势。

发挥区域高速公路、铁路和规划建设的城际轨道通达便捷的优势,加强周边中心城市分工协助和优势互补,实现各类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建成发展活力充足、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

专栏3: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市,行政区划面积5.2万平方公里,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干线,构建完善以济南城区为中心,以70公里为半径周边区域为节点的紧密圈层,以150公里为半径六市为节点的协作圈层,以济南为核心,提升德济泰高铁产业带和淄济聊交通走廊产业带“十”字形主轴,构建北翼德滨、东翼滨淄莱、西南翼聊泰莱三条环形发展轴线,形成“一核两轴三环”增长格局。

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

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自然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把鲁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精细化工、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专栏4:

鲁南经济带包括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5市,面积5.05万平方公里。

以日照、临沂为主体,建设临港经济区;以济宁、枣庄为主体,繁荣发展运河经济;以菏泽为主体,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

第五章 城乡布局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发展壮大中心城市。

适度拓展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合理扩大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容量,加快要素集聚,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积极发展城市群,以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强城市间规划对接、产业合作和发展融合,推进资源共用、设施共建、环境共治、成果共享。

到2015年,全省17市建成区人口全部达到50万人以上,其中超100万的城市16个,济南、青岛分别达到400万人和450万人。

大力发展县级市、县城和重点镇。

量大面广的中小城镇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县级市和县城,要强化城镇规划龙头作用,加快产业集约、要素集聚、人口集中,积极稳妥推进撤乡设镇、乡镇改街办,提高承载能力,向中等城市发展。

改革城镇管理体制,实施扩权强镇,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支持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加快膨胀规模,向小城市发展。

到2015年,全省建成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35个,3-20万人的小城市133个。

规范有序建设农村社区和中心村。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造空心村,建设特色村,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积极推进城市公用设施向乡镇和农村社区延伸。

到2015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全覆盖,完成8000个村庄整体改造。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都市辐射型、外向经济型、资源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特色经济。

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的配套衔接,推动规模结构合理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城镇面貌特色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增强吸纳人口、带动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能力。

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就近有序转移,对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消暂住证,实行居住证制度,促进转化为城市居民,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权益。

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新一轮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制度,进一步扩大县级和强镇的自主权、决策权及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的转移支付,推动县级、乡镇综合改革。

专栏5:

2015年17市建成区人口规模

400万人以上城市2个:

青岛(450)、济南(400)。

200万人以上城市2个:

淄博(270)、临沂(220)。

100万人以上城市12个:

烟台(170)、潍坊(180)、济宁(140)、泰安(110)、枣庄(105)、东营(100)、威海(100)、日照(110)、滨州(100)、聊城(100)、菏泽(100)、德州(100)。

50万人以上城市1个:

莱芜(50)。

第六章 空间布局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全省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区域,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城市地区。

包括城市、建制镇的现有建成区和拓展区、经济集中开发区,是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国土空间。

工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居住向城镇集中,对城市重污染企业限时限点淘汰或改造搬迁。

农村地区。

包括农村居住区和农业地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居民点和乡村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国土空间。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宜居村庄。

生态地区。

包括生态经济区和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0%。

以海岸带和鲁中南山区为骨架,生态类限制开发区域为主体,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为组成部分,作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国土空间。

适度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禁止从事不符合生态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推进集约开发和空间均衡。

胶东半岛城市群、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济南淄博主城区为优化开发区域,建立转变发展方式优先的绩效评价体系,全面优化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素质和质量,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重要的创新区域和规模最大的人口经济密集区。

济南都市圈、鲁南经济带、全省重点城镇拓展区和各类经济园区,为重点开发区域,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健全现代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加速集聚,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支撑未来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实行点状开发,保护大片耕地和开敞生态空间,引导人口集中布局到中心城镇。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以及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为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

第三篇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的效益导向,促进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七章 农业提升

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为重点,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十大产业体系建设,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要求,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73个国家级粮食大县产能建设。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以中低产田改造提升为重点,大力提高耕地质量,支持农田节水排灌、土地整治提升、土壤改良提质、机耕道路完善和旱作农业示范工程,五年建设高产稳产粮田1000万亩。

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和物流设施建设,五年新增粮食仓储库容500万吨。

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发展壮大九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放大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支持生产要素向种养大户集中、优质品种向生产基地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带。

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升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

到2015年,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对农民增收贡献1500元以上。

提升农业装备规模和质量。

适应农业集约、规模、高效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实施农机创新示范工程,创新农机服务模式,支持发展一批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快先进适用机械推广应用,促进主要农产品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

到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4亿千瓦,农机化水平达到85%以上。

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适应绿色消费、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着力扩大优质、生态、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