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0272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业经济学论文.docx

林业经济学论文

 

林业经济学论文

 

姓名:

赵家慧

班级:

机械11-4

摘要:

林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发展时间较为短的学科,面临理论内容体系不完善、理论发展滞后行业发展实践等突出问题。

但作为我国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知识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理论体系完整严谨的特点,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林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体系、教学改革、发展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学科性质及体系教学发展领域特色文献

林业经济学是我国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从1957年我国第一本《林业经济学教材》(张建国主编)出版、1959年北京林学院首创林业经济管理专业、20世纪60年代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相继招收了林业经济的本科生算起,林业经济学的教学研究作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学术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林业经济活动的发展繁荣,林业经济学教学研究工作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林业经济学,毫无疑问是研究林业的经济问题的,也就是研究经营森林的经济问题。

经营森林需要有林业技术作支持,研究属于自然科学,对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又属于社会科学。

因而,林业经济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也说明林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要建立在林业技术科学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林业发展的经济问题。

随着人们对森林认识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利用逐渐被人们重视,特别是到了现代,人们对森林的关注已不仅仅是获取木材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森林对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改变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相适应的林业经济问题已从森林资源再生产的各个微观环节拓展到林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及其对人类生存贡献的宏观思考。

近年来,随着世界林业的发展,林业的范畴不断拓宽,新的林业实践领域相继出现,这为林业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更为宽泛和客观的研究范围。

例如,森林生态环境经济问题等。

林业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它的发展受到相关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正确的认识林业经济学的实践性特点,可以让我们在教学更加准确得运用林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同时能实事求是地以动态和发展的思想进行林业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林业经济学的教学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以以下几个问题为例。

1.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目前,林业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案例教学、谈论式教学等教学组织方式很少采用。

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教学模式仍然是陈旧的,使得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林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经常是一知半解,到考试时只能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的简化性由于林业经济学科的复杂性,林业经济问题本身又是具有社会性和时效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内容过多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导致教学过程简化,难以满足能力培养型教学的需要。

并且缺乏实践教学的环节,因此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和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相联系,没有足够敏锐的观察问题的能力。

部分院校的农林管理专业中更偏重于“农”,因此“林”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的少,配套的实验、实习场所也尚不健全。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弊端,特别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及能力的培养,变学生的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组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的主题进行参与式课堂讨论,如,用网状分析法以中国林业发展的问题、原因和解决途径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基本要求是:

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五至六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

多年的实践表明,学生参与的程度和热情很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根据对本科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学生问卷184份、教师问卷37份和教学管理人员问卷10份)的随机抽样调查,认为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考试的目的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目前的考试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较少,因此,考试目的就被转变成考核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

81.5%的学生和54.1%的教师都认为这种考核目的与培养目标不一致。

(2)忽视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

51.1%学生认为目前课程考核强调的是最终结果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和检查,给学生的感觉是太注重最后一次,无异于高考。

78.7%的学生认为现行成绩评定方法是不合理的。

(3)考试方式比较单一。

调查发现,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有期末考试(100%)、到课率(93.5%)、平时作业(89.7%)和课堂参与(53.8%),而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综合作业、网上讨论等方式较少;期末考试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95.7%)和少量的开卷考试(26.1%),这种较为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能力性考核的内容受到限制,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就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教学手段多样化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包括采用课程CAI软件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投影电化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

以增强“吸引力”为基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发挥大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灵活性等特点,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领会理论的精髓。

最好的途径是尽可能多地安排时间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例如,在讲森林旅游的时候,让学生充当主角,描述他们对森林旅游的所见所闻,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

2.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环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对教材适当精简,如林业经营理论、林业经济学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可略讲或改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

把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升到理论高度给学生讲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知识点,例如,红木家具的种类、价格,美容养颜的雪蛤等等,既丰富了常识也学习到林业经济的相关知识。

森林经营所涉及的经济问题是十分复杂的,自19世纪初期以来,就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

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如Bounding、Fisher、Goundry、Hotelling、Kaldor、Wicksell等)关于森林轮伐期的结论都是有问题的(Samuelson1976)。

最佳森林轮伐期应建立在森林价值(土地期望值)最大化基础上。

Faustmann年首次正确计算出了单位森林最大化价值,尽管他未提出实现最佳森林轮伐期化的必要条件,但他意识到了其森林价值公式有利于评估最优培育系统和最佳森林轮伐期。

Ohlin在1921年用数学语言描述了森林轮伐期最优化的必要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经济解释。

此后,Gaffney(1960)和Pearse分别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方法分析了最佳森林轮伐期,而且发现这些条件与Faustmann推导的公式一致。

在过去的60年里,经过改进的经济轮伐期公式和模型,考虑到了各要素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完善以及价值的多重标准,成为当时大部分林业经济领域研究的主流。

许多经济学家融入实证经济学家观察到的人类行为模式等特征,建立了其它经济模型,试图克服新古典模型的某些局限性。

发展经济学家对不确定环境中的最大化概念和单一竞争均衡理论提出了质疑。

制度经济学家在经济分析中糅合了制度因素。

经济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如生态经济学、社会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单一效用、固定偏好和个人理性最大化等理论也已发起了挑战。

博弈论模型被用于诠释处于不同环境下人们的协同性、非协同性以及战略行为等。

不过,尽管新经济学理论层出不穷,但很少尝试应用在林业经济学领域中。

在$%世纪的中欧,林业是一项盈利活动,森林管理的目标是不断获得利润。

Faustmann非常重视从事林业活动获得收益,其成果公式是在这些前提之上的直接结果。

Faustmann公式是基于当时实际情形的真实阐述,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经济收益。

在19世纪早期,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包括英国和英殖民地,存在大规模的毁林事件。

此后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这些地区开始了林业管理活动。

然而,也就是在这些地区,从木材及限定的木材产量获益是其林业管理的焦点所在,Faustmann公式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基本相符。

在二战结束后,森林资源成为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Westoby1987),人们关注的焦点仍然在于从森林中获利。

在这段时期,森林管理的其它特征有:

林业活动将当地人排除在森林之外。

由于考虑了人的因素,林业管理制度变得对消费群体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制度十分敏感。

考虑了利益相关方的非正式制度(informalinstitutionofstakeholder)使现行制度更加完整,最优化制度则是能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改变的制度。

社会、文化和其它制度所具有的发展属性将使得林业管理体制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能实现最优。

因此,实际结果将呈现出动态的多因素均衡。

此外,整个生产过程考虑制度因素可能会改变生产函数的性质,因为制度是以报酬递增的信息为基础的。

所以,将制度因素放入整个生产过程加以考虑,生产过程有从报酬递减向报酬递增变动的趋势。

至少在一个缺乏制度或制度刚处于萌芽状态的地方,这种变化趋势一定是存在的。

这同时导致了多均衡产出而不是单因素均衡,因此对SFM经济学的研究一定要建立在多要素均衡经济学基础之上。

SFM理论是21世纪初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反应,这时的研究环境与19世纪和20世纪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SFM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层面与基于木材生产的旧思想十分不同。

同时,SFM的经济原理需要反映?

=世纪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最新情况,以及SFM的管理原则和育林水平。

Faustmann理论中关于“育林”的部份仍然被用于指导森林种植,但与SFM的内在要求是不一致的。

如本论文所阐述的,当前的林业经济模型,包括Faustmann公式,必须改进,模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将SFM的特征融入到新的经济理论和模型中去。

不断演化的社会对林业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通俗和更为简单化,声称好政策目标是获得永续森林收获或者一定程度上界定的“最大永续森林收获量”是林业经营管理传统。

通常情况下,济学家对此独断教条表示质疑。

在自由放任条件下,如果用亚当·斯密所描述的看不见的手指导企业家实现事实上的永续森林收获或者最大永续森林收获,那么无容置疑,这类经济学家被称之为彻头彻尾遵循最大森林收获量教条的一类。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就不会有很大争论。

人文系的经济学家很少思考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问题,如果他们屈尊考虑此类问题,那么他们会得出与林学院里的林业专业人士相同的结论和断言;而且生物系里的教授和一般凡夫俗子的公众一样都会采用世界最大的可能性证明这一实际结论。

事实并非如此,并且已经长期并非如此了。

随着迈向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世纪英国和欧洲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

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以后,一旦采用美元进行计算,就采伐掉了原来装点新世界的原始森林。

林业经济学的发展同样可以从文献的角度加以分析。

文献计量是从定量角度,利用文献数据建立的数学模型来分析事物总体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事物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文献的数量、质量与学科发展休戚相关.林业经济学学科自成立至今已历经50余年.最早关于林业经济活动的记载出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文献中,林业经济学于1502年在奥地利出现.而作为一门独立的林业经济科学,则是在资本主义林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较完整的著作有德国的恩特莱斯所著的林业政策(1905年)、美国的林业经济学(1902年)等。

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进,总体上文献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文献量上升幅度更加明显,由20世纪80年代每年的百余篇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00多篇,这反映了林业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壮大过程.林业经济学学科研究已从只对林业生产作简单研究转变为对林业更加全面客观的研究.从各类文献每年数量来看,历年来的数量变化反映了各阶段的研究侧重点,体现了林业经济学

学科研究的趋势.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与林业经济问题的不断产生,林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将面临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对学科的定位及准确把握则会对学科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林业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应注意以

下几点:

(1)林业经济学学科是与林业生产的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学科发展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探索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学科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将之与相关学科进行合理融合,拓展学科的研究范围,为促进林业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2)以我国林业经济实践为标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体系为基础,积极吸收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林业经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科学而严密的理论基础.

(3)利用先进的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努力促进林业经济研究由观的定性分析向客观的定量分析转变,实现规范性分析逐步向实证分析过渡,这是林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也是林业经济研究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贺超关于林业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思索中国林业教育第4期􀀁2011年7月􀀁

[2]谭世明“林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湖北民族学院

[3]朱 臻 余 康 沈月琴 严 燕“林业经济学”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中国林业教育第2期2013年3月

[4]P.A.萨缪尔森(著)刘璨朱明珍刘浩(译)不断演化社会中的林业经济学(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14)中图分类号:

F316.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338X(2010)01-0007-12

[5]王琳琳从文献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学学科发展(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73)林业调查规划Vo.l33No12

Apr.2008

[6]张建国林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林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之一林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一期

[7]李萍林业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商业经济第2010年第4期

(总第348期)[文章编号]1009-6043(2010)04-0111-02

[8]沈月琴,朱臻,刘德弟,李兰英,吕秋菊,王枫高等农业教育,2011-5,5;58-61HigherAgriculturalEducation,2011-5,5:

58-61林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2-1981(2011)05-0058-04

[9]作者:

9-5,-(45)3译者:

谢屹温亚利林业经济学领域的拓展国外林业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