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99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docx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

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

个人卫生

包括洗手的时间;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刷牙的注意事项;刷牙的333定律;刷牙最重要的时间;眼保健;睡眠卫生等。

1.什么时候洗手?

✧吃东西之前

✧上厕所之后

✧做鱼或肉类料理及其他食物前后

✧擤鼻涕、咳嗽、打喷嚏之后

✧触摸宠物及其分泌物之后

✧捡垃圾或丢垃圾之后

2.洗手的方法

✧把手浸湿

✧涂肥皂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弯曲手指在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指尖在对侧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洗掉肥皂

3.刷牙的方法

✧牙刷以45度角贴于牙龈与牙齿的中间

✧先刷牙齿的外侧

✧再刷牙齿的内侧

✧牙的咬合面也要擦

✧舌面也不要落下哦

4.刷牙的注意事项

✧力量一定要轻柔!

✧每个牙面需要7—8次才能刷干净!

✧刷牙要有一定的次序!

✧保证每个区的、每个牙的、每个面都会被刷到!

5.刷牙333定律

✧一天3次,吃饭后3分钟内,刷牙时间为3分钟。

6.刷牙最重要的时间

✧临睡前的刷牙最为重要

7.眼保健

✧近距离学习时,最好在1尺左右。

✧经常看远处的东西,缓解眼睛的疲劳。

✧不能躺着看书或在车上看书。

8.睡眠卫生

✧睡眠时间至少要保持8小时。

✧最佳睡眠时间在9点到10点,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睡前尽量少喝水,避免晚上起床上卫生间而影响睡眠。

 

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

营养膳食与食品安全

包括营养素的概念;营养素的功能;营养素的种类;各种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吃早餐的危害;喝饮料的好习惯;一日三餐比例和要求;学龄儿童的合理膳食原则;青少年合理膳食原则;食品卫生的内容;食品安全的概念等。

1.营养素的概念

人类通过摄入食物获得其生理和生活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包括以下两部分:

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其需要量较大。

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无机盐),其需要量较小。

2.营养素的功能

提供能量、构建机体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3.营养素的种类

(1)蛋白质

(2)脂肪

(3)碳水化物

(4)矿物质:

常量和微量

(5)维生素:

水溶性和脂溶性

(6)水

4.各种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1)蛋白质

动物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其中畜禽肉类和鱼类蛋白质含量为10%~20%,鲜奶类1.5%~3.8%,蛋类11%~14%。

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20%~40%,花生、核桃等硬果类含蛋白质15%~30%,薯类只含2%~3%,谷物中一般含蛋白质6%~10%,生理价值不如动物性蛋白质和豆类蛋白,但因我国人民每日摄入的谷类数量相对比较大,如成人每日食400~500g谷物食品即可从中获得蛋白质35~40g,因此谷类食物仍是我们的蛋白质重要来源。

(2)脂肪

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植物的种子和硬果类。

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

亚麻酸存在于豆油、紫苏籽油中。

EPA、DHA主要存在于鱼贝类食物中。

磷脂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肝脏、大豆、麦胚和花生等。

胆固醇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和蛋类,肉类和奶类。

(3)钙

最佳来源:

奶类及其制品

其他来源:

海产品:

虾皮,海带;黄豆类及其制品、芝麻酱;食用骨粉

(4)铁

丰富来源:

动物血、肝脏、鸭肝、牛肾、大豆、黑木耳、芝麻酱。

良好来源:

瘦肉、红糖、蛋黄、猪肾、羊肾、干果。

一般来源:

鱼、谷物、菠菜、扁豆、豌豆、芥菜叶。

牛奶及奶制品和蔬菜中铁量不高且生物利用率低

(5)锌

良好来源:

贝壳类海产品(牡蛎、海蛎肉、蛏干、扇贝)、红色肉类及其内脏;

蛋类、豆类、谷类胚芽、燕麦、花生等也含锌;蔬菜及水果类锌含量较低。

(6)维生素A

最好的来源:

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等。

良好来源:

深色蔬菜和水果,如冬寒菜、菠菜、苜蓿、空心菜、莴笋叶、芹菜叶、胡萝卜、豌豆苗、红心红薯、辣椒及水果中的芒果、杏子及柿子等;维生素A补充剂。

(7)维生素D

晒太阳、紫外线灯预防性照射

海水鱼(如沙丁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

(8)维生素E

含量丰富的有植物油、麦胚、硬果、种子类、豆类及其它谷类。

蛋类、鸡(鸭)肫、绿叶蔬菜中含有一定量。

肉类、鱼类、水果及其它蔬菜中含量很少。

(9)维生素C

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柿子椒、番茄、菜花及各类深色叶菜类水果中柑橘、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等以及一些野菜、野果含量丰富。

(10)硫胺素(维生素B1)

良好来源:

动物内脏、瘦肉、全谷、豆类、坚果、蛋类

主要来源:

谷类,但不应过度碾磨

(11)核黄素(VitB2)

动物性食物,以肝、肾、心、蛋黄、乳类尤为丰富。

植物性食物中则以绿叶蔬菜类如菠菜、韭菜、油菜及豆类含量较多。

粮谷类含量较低,尤其研磨过精的粮谷。

(12)叶酸

肝、肾、鸡蛋、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

5.不吃早餐的危害

(1)精神不振

(2)容易诱发肠炎

(3)易发心脏病

(4)影响健美

(5)易懒床

(6)易患胆结石

6.喝饮料的好习惯

(1)多喝水。

(2)少喝甜的饮料。

(3)喝纯牛奶和纯酸奶。

(4)零食要和牛奶一起搭配着吃。

(5)少喝碳酸饮料。

7.一日三餐比例和要求

(1)一日三餐比例3:

4:

3

(2)要求: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8.学龄儿童的合理膳食原则

(1)学龄儿童应该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

(2)保证鱼、禽、蛋、肉、奶类及豆类等食物的供应

(3)牛奶300ml左右的;l~2个鸡蛋;其他动物性食物100~150g。

(4)谷类及豆类食物的供给应为300~500g。

(5)早餐的食量应相当于全日量的1/3。

(6)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少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或暴饮暴食。

9.青少年合理膳食原则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2)保证足量的鱼、禽、蛋、奶、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3)平衡膳食,鼓励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10.食品卫生的内容

(1)食品污染

指在各种条件下,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食物,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2)食物中毒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3)食物过敏

是指所摄入体内的食物中的某组成成分,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11.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慢性和潜在性的危害。

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12.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构成

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括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第一层为谷类、薯类和杂豆,因注意三者合理搭配,每人每天应该吃250~400g,其中应包括50g~100g的粗粮或全谷制品;

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天应吃新鲜蔬菜300g~500g和新鲜水果200g~400g,且两者各有优势,不能只取其一;

第三层为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该吃125g~225g,其中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

动物内脏胆固醇较高,不宜过多食用。

第四层为奶类、大豆类和坚果,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以及相当于干大豆30g~50g的大豆及其制品。

坚果蛋白质与大豆相似,可吃5g~10g坚果替代相应量的大豆。

第五层塔顶为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应超过25g~30g,食盐不超过6g。

 

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基本技能(三)

运动保健

包括适宜的运动强度;适宜的运动脉率;用晨脉来判断运动负荷大小;晨间脉搏的测量;运动中脉搏反映运动强度等级;运动后脉搏反映运动量的大小;自我感觉判断法来判断运动负荷大小;体育锻炼后的两种休息方法;运动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运动与饮食;运动后淋浴;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运动中腹痛的处理;运动中肌肉痉挛(如小腿抽筋、足底肌痉挛)的处理;低血糖的处理;运动后晕厥的处理;女生月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用体育和营养手段来控制体重的方法;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间;运动过度的征兆等。

1.适宜的运动强度:

适宜的运动强度应在最大吸氧量的50%——80%之间,对应的脉博频率应在110——160次/分之间。

锻炼强度控制在50%-80%(脉搏110-160次/分),效果较明显;强度小于50%(脉搏110次/分以下),无明显效果;强度大于80%(脉搏160次/分以上)易伤害健康。

2.适宜的运动脉率=(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脉率

最高脉率=220-年龄

3.用晨脉来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运动后第二天早晨的安静脉率超过以往早晨的安静脉率10次以上,说明运动负荷太大,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

可以通过测定晨起安静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

4.晨间脉搏的测量

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触摸手腕上部掌面外测的桡动脉。

先测出10秒或15秒钟的脉搏次数,然后再乘以6或4,即为1分钟的脉搏次数。

5.运动中脉搏反映运动强度等级:

每分钟144次以下小强度

每分钟150次以上中强度

每分钟180次以上大强度

6.运动后脉搏反映运动量的大小:

运动结束后5-10min脉搏恢复到运动前的数量此次运动量为小;

脉搏较运动前每分钟快2-5次,此次运动量为中;

脉搏较运动前每分钟快6-9次,此次运动量为大。

7.自我感觉判断法来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对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

如果锻炼后,经过合理的休息后感到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

8.体育锻炼后的两种休息方法:

(1)消极性休息

(2)积极性休息

9.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

能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和心肺功能;

增加肌肉的血流量,使体温升高;

使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延展性处在良好状态,

从而使机体各方面的机能协调一致,逐步达到运动的最佳状态。

减少或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剧烈运动后做整理活动

能加快血液向心脏回流,增加血流量;消除运动时积聚在机体内的乳酸等代谢产物,预防肌肉酸痛;缓解和消除疲劳,加速人体机能的恢复。

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慢慢的走一走,抖动双腿。

10.运动与饮食

饭前饭后不易做剧烈运动。

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再进行运动;

运动后休息半小时吃饭比较适合。

运动中和运动后不要大量喝水。

如果运动后感到干渴时,可以先含水漱漱口,然后再喝点儿温开水;

由于随汗排出的盐分较多,最好喝点含少量盐的温开水。

11.运动后淋浴

运动后体温升高,不要马上洗澡,汗液消退后再用温水冲洗。

不能用冷水或过热的水。

12.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

(1)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穿好运动服和鞋袜。

(3)戴防护器具。

13.运动中腹痛的处理

运动中出现腹痛,可适当减慢速度,并作深呼吸,调整呼吸与运动的节奏,必要时用手按压痛部,弯腰慢跑一段。

疼痛严重,停止运动,口服阿托品、颠茄等解痉药物。

针刺或点掐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腹部热敷。

14.运动中肌肉痉挛(如小腿抽筋、足底肌痉挛)的处理

缓慢反向牵拉痉挛肌肉,牵引力度要适中

按摩,揉捏、重力按压、热疗

点掐穴位:

委中、承山、涌泉

严重的采用麻醉使其缓解

15.低血糖的处理

(1)立即安静平卧、注意保暧,清醒者可给予浓糖水、巧克力、糖饮料及少量高糖食物。

(2)昏迷者立即指掐或针刺急救穴位.

(3)静脉注射葡萄糖(20%-50%)40-60ml。

16.运动后晕厥的处理

(1)疾跑后站立不动可能出现晕厥:

先兆症状出现后,应减轻或停止运动,进行慢走、蹲下或平卧休息,症状就可逐渐消失。

(2)如果晕厥比较严重,应让病员安静平卧,抬高足部,注意保暖,松解衣领腰带,用热毛巾擦脸,做向心方向按摩来加速回心血液流动。

(3)一般休息片刻后就可恢复,不醒者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一般可醒。

(4)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7.女生月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运动量要小些,锻炼时间不要过长,不宜参加剧烈活动或比赛;

要避免大强度的、身体震动较大的和引起腹内压力突然增加的动作,如疾跑、跳跃、投掷、仰卧起坐等;

经期不要参加游泳和冷水浴锻炼。

18.用体育和营养手段来控制体重的方法

(1)控制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少吃多消耗;

(2)增加体育锻炼,每天要坚持超过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行为调整(改变平日的生活方式)

(4)药物治疗;

减肥运动方式的选择:

要达到全身减肥的目的,就应做心率每分钟在120—160次的低中强度、长时间耐力性有氧代谢全身运动。

例如:

健身操、慢长跑、长距离长时间的游泳等。

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不适合减肥。

19.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间:

下午:

(14:

00—16:

00)是强化体力的好时间,肌肉承受能力较其它时间高50%。

黄昏:

(15:

00—17:

00)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

20.运动过度的征兆

晨脉增加

精神难以集中

失眠、食欲下降

疲劳不能及时消除

 

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基本技能(四)

远离烟草

包括禁烟的标志;烟中造成吸烟成瘾的物质;世界无烟日;拒绝吸烟的技巧;拒绝家中二手烟的技巧;排除已吸入二手烟的方法;吸烟的短期不良效应;吸烟的长期不良效应;吸烟成瘾是病;全国戒烟热线号码;吸烟对于身体的不良影响;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危害;戒烟的好处等。

1.禁烟的标志

2.烟中造成吸烟成瘾的物质是

✧尼古丁

3.世界无烟日是

✧5月31日

4.拒绝吸烟的技巧

✧说出理由或找借口拒绝吸烟。

✧礼貌的反复谢绝,坚持不伸手接别人递送的烟。

✧在别人让烟时,找借口暂时离开。

5.拒绝家中二手烟的技巧

✧在家里规定只能在阳台吸烟,或者商定在家中禁止吸烟。

✧劝解父母不要吸烟,说明吸烟的危害以及二手烟的危害

6.如何排除吸入的二手烟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抗癌(如木瓜、蕃茄、胡萝卜、南瓜等蔬果);

✧多喝水,多排尿。

多运动,多排汗,可以加速排除体内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7.吸烟的短期不良效应

✧口臭、头发和衣服上会有难闻的气味。

✧脑活性发生改变。

✧皮肤和胃粘膜改变。

✧心脏负担增加。

8.吸烟的长期不良效应

✧引发癌症、心绞痛、肺气肿。

✧呼吸器官损坏,出现咳嗽、多痰。

✧出现从消化器官开始蔓延到全身的疾病和身体症状。

9.吸烟成瘾是不是疾病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病,称为烟草依赖,常表现为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10.全国戒烟热线号码

✧400-888-5531

11.吸烟对于身体的不良影响

✧脑部血运减少,思维能力下降,眼睑浮肿,白内障,皮肤老化,味觉、嗅觉能力衰退,牙周疾病,口臭、食欲低下,咳嗽、贪多、气短,喉癌、食道癌,动脉硬化,肺气肿,肺癌,胃、十二指肠溃疡,心脏负担增加

12.被动吸烟

✧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闱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的物质。

13.被动吸烟的危害

✧被动吸烟,也就是二手烟,要比主动吸烟吸入的有害物质多得多!

14.戒烟的好处

✧戒烟可显著降低吸烟人群的死亡风险。

✧吸烟者戒烟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低。

✧吸烟者减少吸烟量并不能降低其发病和死亡风险。

✧吸烟者在戒烟后可以获得巨大的健康益处。

✧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

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

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的生存时间更长。

✧戒烟可以降低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并改善这些疾病的预后。

✧吸烟的女性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戒烟,可以降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多种妊娠问题的发生风险。

✧戒烟可以获得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基本技能(五)

疾病预防

包括各种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寄生虫病的危害;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防治寄生虫病要诀;蛔虫病;蛔虫病的危害;蛔虫病的预防;蛲虫病的感染途径;蛲虫病的主要症状;远离蛲虫病;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儿童肥胖的危害;儿童肥胖形成的原因;肥胖的预防;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三个环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手足口病的预防;流感的预防;水痘的传播;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乙型肝炎;乙肝的传播途径;携带者不传染乙肝;乙肝疫苗的接种;乙肝的预防;不歧视肝炎病人和感染者;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临床表现;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的预防;结核病;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的检查;结核病的预防;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预防;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世界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艾滋病的发生阶段;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安全性行为;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预防;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吸毒对青少年的危害;拒绝毒品等。

1.各种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

(1)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2)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3)儿童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

(4)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儿童接种麻风二联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风疹。

(6)儿童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

可以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7)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可以预防乙型脑炎。

(8)儿童接种A群流脑疫苗,可以预防由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儿童接种A+C流脑疫苗,可以预防由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儿童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可以预防甲型肝炎。

2.寄生虫病的危害

(1)蛔虫感染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造成营养不良

(2)钩虫病可引起慢性失血

(3)疟疾可导致贫血、劳动力下降

(4)血吸虫病可导致肝硬化、脾肿大等症状

3.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1)多数寄生虫病经口感染,如蛔虫、蛲虫等

(2)有的是由昆虫传播,如疟疾有蚊子传播

(3)有的是经皮肤、粘膜感染,如血吸虫病是人接触疫水而感染

4.防治寄生虫病要诀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果菜要洗净

生熟食品分开切,不吃生鱼和生肉

晚上睡觉用蚊帐,下地劳动要穿鞋

管好粪便灭虫卵,服药驱虫保健康

5.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蛔虫的外形似蚯蚓,呈乳白色或淡红色。

6.蛔虫病的危害

蛔虫病可引起肺炎、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肠梗阻、肠穿孔和胆道蛔虫病等疾病。

尤其是肠穿孔和胆道蛔虫病,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7.蛔虫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3)不喝生水

(4)粪便要无害化处理

(5)不用生粪施肥

8.蛲虫病的感染途径

蛲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多在夜间爬出肛门产卵,引起奇痒,患者搔抓肛门,虫卵粘在手指上,吃东西不洗手就会把虫卵吃下去,从而引起自身的反复感染。

9.蛲虫病的主要症状

蛲虫病的主要症状有肛门瘙痒,烦躁不安、影响睡眠、夜惊、磨牙、遗尿等。

10.远离蛲虫病

勤剪指甲勤洗手,不让儿童吸吮手指,毛巾最好专人专用,经常烫洗内裤和玩具,勤晒被褥。

11.超重和肥胖

超重是指体重超过规定的标准,尚未达到肥胖状态。

肥胖则是指身体以脂肪形式储存过多能量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

肥胖对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行为等均可带来不良影响。

12.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

目前,世界上公认和常用的方法是用“体质指数”(简称BMI)来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

公式:

BMI=体重(Kg)/身高2(m2)。

2004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

年龄

(岁)

男生

女生

超重

肥胖

超重

肥胖

7

17.4

19.2

17.2

18.9

8

18.1

20.3

18.1

19.9

9

18.9

21.4

19.0

21.0

10

19.6

22.5

20.0

22.1

11

20.3

23.6

21.1

23.3

12

21.0

24.7

21.9

24.5

13

21.9

25.7

22.6

25.6

14

22.6

26.4

23.0

26.3

15

23.1

26.9

23.4

26.9

16

23.5

27.4

23.7

27.4

17

23.8

27.8

23.8

27.7

18

24.0

28.0

24.0

28.0

13.儿童肥胖的危害

(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①降低肺功能;②影响心脏功能;③发生性早熟;④易发生营养不良;⑤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2)心理发展受挫:

①丧失了健美体型;②心理挫折感。

(3)运动能力下降:

①运动速度、耐力、爆发力下降;②活动受限制;③运动伤害。

14.儿童肥胖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不良饮食行为:

①长期不吃早餐;②经常吃过多的高能量零食;③晚餐吃得过饱;④常吃西式快餐;⑤边看电视边吃零食;⑥吃饭速度过快;⑦挑食、偏食。

2)身体活动过少:

①坐车代替了走路、乘电梯代替了爬楼等;②活动场地受到限制;③应试压力,过多的辅导班,额外的学业负担,使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④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产业的快递发展,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占用了他们的闲暇时间。

15.肥胖的预防

(1)合理膳食: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适当吃些粗粮;②尽量少吃高能量食品;③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④多吃蔬菜、水果、豆腐;⑤适量吃瘦肉、鱼虾、蛋、奶等。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①合理选择零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零食;②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③定时定量进餐,保证每天吃早餐,并且要吃好早餐。

(3)每天参加充足的身体活动:

①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多动受益更大。

②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并且能坚持的项目,培养1-2项体育爱好。

③每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运动。

④能坐就不躺,不躺着看书、看电视、打电话。

⑤能站就不坐,课间10分钟离开座位去散步或做游戏等。

⑥能走就不站,多走路少乘车,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⑦逐渐减少看电视、使用电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每天不能超过2小时。

⑧每做40分钟课外作业,站起来活动10分钟。

⑨多做家务劳动。

16.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17.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三个环节

(1)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