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84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docx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

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

  

  第一篇

  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面增强文化惠民活力

  1、弘扬文化艺术精神,丰富文化惠民内涵

  上半年,第二届“县文化艺术成果奖”共入选参赛作品76件,著名学者、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中国书协评审委员、省美术馆收藏部主任、省书协副主席吴振锋,省剧协副秘书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杨居礼三位专家学者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定,并对县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发展性的中肯意见。

经过严谨而公正的评比,共评出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提名奖8名。

  2、开展多彩文体活动,增强文化惠民活力

  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积极组织开展了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全民读书月活动、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千场戏剧惠民演出活动、夏日广场启动仪式等主题鲜明的惠民活动。

各项活动覆盖全县各个镇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服务群众达30余万人次。

其次,组织召开针对文学发展创作方向、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等各类文化座谈调研会8场。

不断创新思路,发掘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

  紧抓基层服务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扎实开展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XX年4月,通过深入宝鸡参观调研学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拉开。

经过创建标准核实,认真开展调研,多次意见的征求,形成了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创建规划、宣传方案等申报资料。

现已通过省级申批,将在8月进入国家申报。

  2、全面深入推进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

  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深入推进,业务不断拓展,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上半年,相继举办群众文化辅导,群众业余创作培训十余期,绘画培训百余人次、书法培训40余人次、各类舞蹈培训500余人次。

图书馆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借阅图书5万余册次,内阅及外借人次累计达54000余人次,电子阅览约2400余人次;同时,大量增加馆藏文献及硬件设施,1-6月共购进新书4000册,合计金额万余元。

4月,为少儿阅览部更换了更适合儿童的阅览桌16张、座椅80个。

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截止6月底,共向省文化信息上发布信息30余条;定期举办《电脑培训》讲座,聘请专业老师担任主讲,前来接受培训的群众达数百人。

实现了图书电子阅览、电子借阅和络培训服务常态化;剧团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活动。

截至目前,共完成“送戏下乡”及各种活动演出79场。

全县上半年共放映电影800余场,受益群众达近万余人次,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的目标。

  稳步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以全面健身活动为重点,积极举办群众体育比赛

  利用春节在体育场组织了迎春节乡镇男球赛;协助各镇街、部门开展了拔河、篮球、乒乓球等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积极组队参加市区县体育系统登山比赛、市广场操舞比赛、市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市领导干部乒乓球赛等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2、加强业余训练点建设,各项体育工作稳步向前。

  一是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业余教练开设了的青少年篮球、、拳击、健美操、跆拳道等培训班,深受广大学生青年欢迎。

二是坚持以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为训练原则,认真抓好选才、育苗、启蒙和基础训练工作,为我县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学校体育、老年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等各类体育工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完善非遗及文物普查工作

  组织开展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广场、进课堂,利用展板展示、亲临教授的方式宣传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整理报送船张芯子、纸扎技艺2个项目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进行船张芯子、药惠竹马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料整理申报。

  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巡查保护工作,将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兼夜间突击检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确保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万无一失。

  着力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秩序。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日”宣传活动、“扫黄打非”、吧安全、游艺娱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文化市场消防安全,严厉打击盗版、无证无照经营、吧接待未成年人、非法演出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

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共检查吧340余家次,查处违规经营吧10家,责令停业关门3家;配合公安、工商部门查处电子游戏厅6家,下发停业整改通知18份,捣毁违规机器38台;查处盗版、非法书刊340余册,收缴盗版音像制品500余张,取缔无证地摊2个;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排查工作43次,并对存在严重安全生产隐患的2家文化娱乐场所责令限期整改;共办理经营许可证15家,其中出版物经营许可证7家,娱乐场所2家,打字复印6家;1月至3月,通过逐门逐户对现有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面积、品种、数量、销售收入、库存等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截止3月底,共90家经营单位通过了核验。

  确保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为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乡村旅游潜力,推动农家乐健康、蓬勃发展,加快我县旅游产业的建设步伐。

上半年,制定并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有关工作的请示》和《关于贯彻落实市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积极创建旅游特色名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成了县药惠管委会为省旅游特色名镇的资料整理申报,并提出了建设旅游示范停车场的建议。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共出动人员135人次,出动车辆30台次,检查旅行社5户,检查市场5个,检查商店等其他经营户160户次,对各景点周边的宾馆、酒店、商场、超市进行了检查。

重点检查假日期间明码标价、虚假打折、价格欺诈等行为。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责令其改正,并且现场指导规范,对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的单位,检查人员将依法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同时,做好了节假日期间的旅游安全工作,确保了我县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游客合法权益。

  常规工作扎实推进

  上半年,四城联创、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计生工作、党建等日常工作都能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按照目标责任书有条不紊地进行。

  纵观上半年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

一是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充实提高。

主要表现在文化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学历低,农村基层文化干部专人不专业;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维护经费不足,乡村文化阵地设施,日常的管理、维护经费缺少,运行困难。

  第二篇

  积极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主题宣传活动。

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以服务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开展为目标,积极编排优秀文艺作品,和谐企地关系、企群关系,缓解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在全县营造“共同促发展,人人比奉献”的良好舆论氛围,全力助推“项目建设突破年”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宣传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各类文艺演出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宣传作用,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宣传服务机制,整合资源,合理利用,广泛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各类“主题月”集中宣传活动,创新宣传形式、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宣传效果、推进中心工作。

  全力创建国家级文化先进县。

紧抓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深入调研、明确目标、基础提升、保障到位”的工作步骤,全面启动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全方位提高我县文化工作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全面启动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

在公共文化设施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力争两年内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继续保持文化产业发展良好态势。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扎实做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命名和推广工作,全面完成市考指标%的目标任务。

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各类文化要素集聚,盘活昭慧塔、杨官寨、泾渭分明等资源,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切实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大力开展文化名镇、文化名村创建工作,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新,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文化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文化馆新馆、影剧院、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加强组织络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

  着力增强公共文体服务能力,打造文化品牌。

依托“农民文化节”“夏日文化广场”等品牌,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农村戏曲综艺展演”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繁荣文艺作品创作,扩大“文丛”系列丛书影响力,提高“文学之乡”品牌竞争力。

组织省、市、县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不少于230场次,自排自演戏剧场数不低于300场次。

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扩大覆盖面,将公益电影向自然村延伸,力争每个自然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全面做好全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工作。

按照评估要求,全面搜集评估资料,积极开展自评,以国家二级馆的标准完善图书馆软硬件设施,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准备,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二级图书馆的评估验收。

  实施“农家书屋”服务提升工程。

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突出大众化与实用性,及时补充更新出版物。

进一步做好“农家书屋”日常工作的管理及对管理员的业务指导工作,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打造成广大农民满意的实事工程。

  加强非遗抢救与保护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整理报送市级非遗项目《船张芯子》文字及音像资料参加省级项目评审。

建成洞箫、曲子、花灯纸扎技艺、扎花传习所。

对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包装宣传,力争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组织、参与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体活动。

组队参加市区县领导干部乒乓球赛、市第十五届城市运动会等市级体育赛事,承办好全市农民象棋赛,搭建村际体育赛事平台,提高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覆盖面。

协助开展全县妇女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全面推广市广场集体健身操舞。

  全面推进体育阵地建设。

争取市级支持,做好昭慧广场“市级示范工程”建设,完成体育场改扩建二期工程以及3个社区的体育广场建设工程。

开展全县各级体育设施普查调研工作,充分发挥各类体育设施服务群众的积极作用。

  加强组织络建设。

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年培训不少于160人次,每个行政村指导员人数达到2人以上。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月展示暨首批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表彰奖励工作。

  全面落实市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工作任务,围绕“渭河时代”的发展理念,以旅游形象提升工程、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工程、旅游服务标准化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全面完成市考指标。

以昭慧广场示范停车场、药惠设施农业体验园、渭河之滨开发、南北大门改造提升工程为承载,落实《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市考指标任务。

  全面提升旅游形象。

在县城主出入口建设旅游服务咨询站点,印制旅游宣传册及旅游地图,设计旅游形象宣传语,联合市旅游局举办“幸福生活天天游”,举办特色农产品采摘活动,不断扩大全县旅游资源的影响力。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开通旅游站及微博,建立旅游信息监测点,完善旅游统计,掌握游客需求及信息动态,启动旅游基础数据指标体系建设工作。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以药惠万亩农业示范园、吕楠墓、通远仁村、昭慧广场等资源为重点,做好景区申报工作和旅游的特色名镇、旅游示范村,市级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大力开发各类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效果。

建立日常巡查结果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执法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

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管理合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强各类吧、游艺场所的整治管理,切实规范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