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67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docx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三篇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设计漂亮的花瓣造型。

  教学难点:

  把一片片花瓣组成一朵花。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带领学生观察各种植物,并能对各种植物的外形、颜色等特征实行简单的描述。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用来表现植物的废旧材料,如旧挂历、吸管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17课时

  一、引导阶段:

  放音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问:

每年的9月10日是什么节?

  老师教我们学习各种知识很辛苦,我们应该尊敬老师、热爱老师,那你想怎样来感谢老师呢?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来找出感谢老师的方式,强调如果自己动手制作礼物,老师会更高兴。

  出示范例:

我们亲手制作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老师更有意义。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图片,分析其外形、颜色,主要是花瓣的形状,能够让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各种形状的花瓣。

  2、试着用各种纸材画画、剪剪各种形状的花瓣。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好看的花瓣。

制作时鼓励学生使用重叠剪的方法。

  3、花瓣设计好了,怎样才能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朵花?

并让花茎站立起来?

小组讨论,并试着组合一下,看你一组想的方法最多、最巧妙。

  4、互相交流好的方法,用更多的方法制作出更美的花。

  三、讲评:

让学生谈谈创作的体会,介绍一下本组是怎样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制作出这么好看的花的。

  布置回家搜集适合表现植物的废旧材料。

观察更多的植物造型。

  第18课时

  一、引导阶段:

  出示教师制作的各种形式的,各种废旧物品制作的植物,这些与我们上节课看到的花有哪些不同?

利用了哪些材料?

  观摩一些造型比较奇特的植物图片,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哪些废旧材料能够将它表现出来。

可在适当分析植物结构时,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

教师还可通过示范仙人球等结构较为特殊的植物,让学生领会多角度折,折纸成球等特殊表现法。

  二、发展阶段:

  1、奇思妙想:

启发学生在现有植物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实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棵与众不同的植物。

  几个需要在制作之前讨论的方面:

  ①本组准备的废旧物品的形状适合表现什么植物?

  ②为了表现好这种植物,须对原料实行怎样的改造?

  ③还能够利用哪材料对其进一步加工?

  ④本组同学如何发挥各自专长实行合作?

  2、情感升华阶段:

  引导学生懂得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照顾同学们的成长,鼓励学生将最美的花儿献给自己的各位老师。

并向老师说一句感激的话。

  三、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收回可再利用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和整洁。

  四、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我们引仔细观察,将各种材料变废为宝,用更多的材料和表现方法表现植物。

《我的新朋友》

  课题:

我的新朋友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开学已经8周,每一个学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本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好朋友的面貌特征,并用绘画、剪贴、立体制作等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并能较真实地实行反映。

  教学准备:

  教具:

人像参考资料、一张对开大小的KT板、范作、录音机、带。

  学具:

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活动过程:

  第15课时:

  一、找朋友:

  录音机播放音乐课刚学过的歌曲:

《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随音乐在班里找一个好朋友对唱。

  说一说: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的样子,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猜对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能猜准?

通过思考、讨论得出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道理。

  二、发展阶段:

  1、带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实行观察:

  ①有的同学的脸长长的,有的圆圆的,请认为自己是圆脸的同学站起来大家看对不对;再找出其他脸型的同学。

  ②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彼此五官、发型的特点。

  2、再次描述自己好朋友的样子,要把特点抓住。

  3、选一名长相较有特点的同学做模特,引导学生分析他的特点,教师迅速的在黑板上画出。

  4、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懂得画肖像画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风格。

  作业要求:

画画自己的好朋友的样子,只画脸,画好后剪下来,贴到老师准备的KT板上,组成一幅“全家福”。

  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画的要大,注意画的五官协调,表现出对象的特点。

  三、欣赏“全家福”。

  从“全家福”中找一找自己的同学,评出画的最像的,鼓励学生多关心、观察自己的好朋友。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环境整洁和卫生。

  四、课后问题:

回去看看书,并动脑思考一下还能够怎样表现自己的好朋友。

  第16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

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能够使小纸人站住。

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

  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

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使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协助的思想感情。

如:

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

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是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鱼儿游游》

  教材简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课程,不但要画,还要剪贴、制作,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水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绘画、剪纸、制作等形式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儿及周围环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动眼、动脑、动嘴扩大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交连贯的语言表达水平。

  2、以兴趣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使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相关鱼儿的图片、录像等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将鱼缸带到班上来。

  2、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色图片纸、即时贴、准备剪刀、橡皮泥、画纸、彩笔等。

  3、教师准备几个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鱼缸等透明容器。

  教学活动过程:

  第10课时

  一、引导过程:

  1、你在哪儿见过鱼?

将自己见过得最漂亮的鱼描述给大家听,并刻意模仿一下它的姿态。

  2、播放相关鱼的课件、录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形象。

  3、说说自己见到的鱼都有什么形状的,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将这种形状记录到黑板上。

  4、请几位学生将黑板上的基本形状用点、线、面添加成各种鱼的形象。

其余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画。

  5、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莓、一个菠萝、一个梨,为学生变一个魔术:

将这些水果添添画画,把它们变成漂亮的鱼儿。

  问:

你会不会把你见过的东西变成鱼儿?

试试看。

  二、发展阶段:

  1、以组为单位合作画鱼,在十分钟内看看哪一组画得最多最漂亮。

  2、展示各组画的鱼,组员一齐扯着纸学鱼游的样子。

  3、思考:

除了画,还能够怎样表现鱼?

  (撕纸、剪贴、橡皮泥捏……)

  4、试试用不同手段、材料表现鱼。

  三、收拾与整理:

  刚才我们看的录像上有一种专门干清洁工作的鱼,叫清洁鱼,谁愿意做一只清洁鱼,帮大家收集垃圾?

(选四只清洁鱼拿着垃圾袋收集垃圾,其余同学清理自己的活动区域。

  四、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第1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谁来打开看看?

(请学生揭开布,展示出鱼缸来,看看鱼儿游得多愉快!

  2、我们上节画的、做的鱼儿也想到鱼缸里去游游,你有没有办法让它们住到鱼缸里?

  学生分组讨论,想出好办法:

  把画好的鱼剪下,贴在一次性透明杯子上或鱼缸上。

  用橡皮泥捏鱼贴在鱼缸上。

  用彩纸剪贴鱼到鱼缸上……

  二、发展阶段:

  1、讨论并尝试:

  哪些材料是能够放到水里的,哪些放到水里会退色?

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片,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将纸质材料的鱼贴在鱼缸外或夹在两个一次性透明杯的中间)。

你有更好的办法么?

(告诉学生纸涂上蜡笔后就不容易浸湿了)

  2、各组根据自己组“鱼缸”的大小,用各种方法作鱼并“放到”鱼缸里“养起来”。

  挑一条秀的,放在显著位置,再做几条小的在它的身边。

  想一想:

还能够做些什么放在鱼缸里?

用什么材料做?

  (一次性杯太轻,可在杯底放上小石子。

  三、各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选一个角度,谈谈那些鱼是主角,鱼缸里发生了哪些故事。

  大家扮成清洁鱼来收拾教室。

  第1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我们上节课让小鱼儿在鱼缸里游起来,可有几条鱼儿想到外面游游,老师便帮了他们一个忙。

(出示用纸杯做的风铃)你知道这是怎么做的么?

  引导学生分析怎样将学过的纸风铃与小鱼结合起来。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鱼儿到外面游起来?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二、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并尝试着做一下。

1、交流讨论结果,别的组可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提供几种参考方案:

a、将两根木棒绑成十字形,将剪好的小鱼用线吊到木棒外端,旋转木棒中心的线,鱼儿可动。

B、将一根长线两端固定,上面栓很多可活动的绳套,将小鱼拴到绳套上。

C、在一把打开的雨伞的每一个角上吊一只小鱼,转动伞,鱼儿就游起来了。

2、尝试着做一下,发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如何改进。

三、小小鱼儿水中游。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随音乐游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清洁与整理。

课题:

我在空中飞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人在空中看到的东西与站在平地上看的不一样。

2、拓展儿童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在空中飞的情景。

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想像“我在空中飞”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使用综合材料探索表现“空中飞”。

课前准备:

1、教具:

飞行器、风筝、仙女、精灵、鸟类等会飞的物体的图片、录相或模型。

鸟瞰的青岛风景图片课件。

2、学具:

绘画纸、手工纸、剪刀、胶水、自己和家人的头像小照片。

教学活动过程:

第13课时

  一、引导过程:

1、了解一下班里哪些学生做过飞机,或坐过游乐场里的摩天轮、飞行器。

2、说一说:

乘坐飞行器在天上的感觉怎样?

在空中看到的东西与在地面上看到的有何不同。

(出示鸟瞰青岛风景的课件,引导学生感受俯视的风景。

)3、讨论:

还能够怎样飞上天?

如果你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