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教案110.docx
《七上历史教案1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历史教案110.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历史教案110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
2、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从我国远古人类制造工具、会劳动的历史,认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教学重点:
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
教学难点:
远古人类历史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对寻找有科学依据的感触和历史想像有一定难度。
教材分析
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
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
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华大地上,谁是最早的居民呢?
他们长什么样?
吃什么?
穿什么?
住在什么地方?
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寻我们祖先生活遗迹,“拜访”祖先。
进行新课
距今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第2课到第3课,我们将要了解这一时期我们祖先的生活生产状况。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是谁揭开中国原始社会的序幕的吧。
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华大地上发现了众多的原始人类遗址。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远古人类有多少呢?
他们分布在何处?
一起来看课本插图。
识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读历史地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看题目,知道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第二,看图例,知道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第三,看图中的地名、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释;第四,找出特点。
)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
从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大地上,北起辽河,南至珠江,都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
事实证明,我国是历史十分悠久、古代遗址遗物最为丰富的国家,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根据学术界统计,我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旧石器早期遗址也有七十多处,但在课文地图上不可能一一都列出来,只能列出重要的几处,而在课文正文中,仅举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几处。
要求学生记忆这三处远古人类遗迹。
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
一、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板书)
教师(提问):
对于元谋人,我们发现了哪些考古资料呢?
学生:
回答略。
教师(出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图,提问):
什么是化石呢?
同学们查字典了解一下。
学生:
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教师:
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这两颗牙齿,一颗为左上内侧门齿。
一颗为右上内侧门齿,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同桌同学的门齿,看与元谋人的牙齿有何不同?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图上这两颗牙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个体。
这两颗牙齿硕大、粗壮,由此可推测,其主人是一青年男性。
这与以后的北京人相比,其牙齿的形态、构造更为原始。
另外,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在遗址的黏土层中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
讨论、回答略。
教师:
那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说明元谋人已开始使用石器,那些黏土层中的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说明元谋人会使用火。
仅凭这些考古资料想揭开原始人生活神秘的面纱还很困难,我们还迫切需要通过一处考古资料丰富的远古人类遗址来揭示原始人的生活。
给我们提供大量丰富考古资料的是什么遗址呢?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20世纪20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首次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中,陆续出土了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的骨化石、10万多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这么丰富的考古资料使北京人成为举世闻名的远古人类。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了解北京人的有关知识。
二、北京人(板书)
学生活动:
找出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和生存年代。
(发现地点是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20万年。
)
教师:
北京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他们的体质特征如何?
形貌、体质特征(板书)
教师:
(课件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对照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说说北京人的头部特点。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同学们发现北京人长得既像猿类而又具有现代人的特征,所以称他们为“猿人”。
北京人头部的猿类特征比较明显,比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壮,颧骨突起,嘴部前伸,没有下巴。
他们的脑容量虽比猿类大一半以上,但只等于现代人平均脑量的76%。
他们的体格健壮,肌肉有力,毛发浓密,身高一般是一米五六左右。
北京人的四肢相对来说比头部要进步些,他们的上肢已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形式,下肢虽然和现代人相似,但还有若干原始性。
由此就引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北京人的身体结构有的地方――如上肢,那样接近现代人,而有的地方――如头部和下肢却更像猿呢?
同学们能推测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
学生:
讨论、交流、回答略。
教师:
正是由于劳动使上肢肌肉、韧带和骨骼日趋发达,使手由最初只能做简单动作到逐渐会做各种复杂动作,灵巧性越来越强,灵活程度已与现代人差不多了。
因此,手是最先向现代人方向发展的。
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下肢在四肢分化后,只担负支撑身体和行走的任务,所以它的发展就落在了上肢的后面,虽已能直立行走,但还有些屈膝。
至于脑及脑外面的头骨结构,是在手足分工、直立行走之后,由于劳动实践和语言的推动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北京人的头部还有较多的原始性。
人体发展的这种先后顺序证明,人类是由于劳动才从古猿转化来的。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
教师(提问):
北京人是如何劳动的呢?
学生:
讨论、回答略。
制造工具(板书)
教师(总结):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周口店一带的地理环境除了距离海边比现在近得多,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之外,大致和现在差不多。
在周口店的南边、东南边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北边和西边是重叠的高山和蜿蜒起伏的丘陵,北京人就住在这里的龙骨山的天然洞穴里。
那时候,成群的野马、鹿和羚羊在平原上奔驰;犀牛和大象也常到那里寻找食物;在高山和丘陵上,松、柏、桦繁茂成林;还有结着小肉果的朴树和开小紫花的紫荆杂生于丛林中;成群的猕猴往来攀跃,寻找着果实;凶猛的剑齿虎和熊、狼、豹等猛兽出没于山野间,严重威胁着北京人的生存。
北京人跟险恶的环境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这过程中逐渐地创造了和自然作斗争的武器,那就是石器和火。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一般是把石块打制成带刃的石片,再经过单面加工制成的。
也有一部分石片是没有再加工就使用的。
这些石器按其形状和用途,可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两端刃器等。
砍砸器和刮削器的发现间接证明了北京人还能利用石器把树木砍削成木棒作为工具。
这些工具在今天看来自然是十分粗笨的,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能把它们制作出来,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能够制造工具,人类的劳动实践便开始了。
北京人就是凭借着这些粗笨的工具,向大自然索取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北京人同自然作斗争的另一种重要武器,就是火。
在他们住过的山洞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被火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木炭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了。
从灰烬的成堆来看,他们还不会人工取火。
那么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有了火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
讨论、回答略。
使用天然火(板书)
教师:
火的使用,使人类能够吃到熟食,促进了体质的发展;还能利用它御寒、照明、驱逐野兽,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尽管这样,北京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极其艰辛的,既要抗击种种自然灾害,又要抵御猛兽的侵袭。
他们常常由于猎获不到食物或是同猛兽搏斗而丧失了生命。
在已发现的四十个北京人的遗骸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死于14岁左右,生活到50岁以上的仅有一人。
在这样艰难险恶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是靠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代代繁衍下来的呢?
谁能描述一下他们的生活方式?
学生:
回答略。
群居生活(板书)
教师(讲述):
他们过着互相协作的群居生活。
这种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力量的源泉。
北京人大约几十个人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一起分享微薄的劳动果实,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他们每天早晨成群地出去打猎,主要猎取肿骨鹿、梅花鹿、野马、野羊等。
狩猎的方法大概是十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先躲藏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等野兽一出现,就手持工具围猎追打。
这种原始的狩猎方法和简陋工具,是不容易猎获到动物的。
妇女到附近的丛林和原野去采集野果,挖掘植物的根茎。
采集是北京人获得食物的主要方法。
北京人群居在山洞里,燃起一堆火,烤熟猎获的动物肉,或是烧熟采集来的朴树子等,共同享用这些食物。
晚上在洞口燃着几堆火,防御猛兽的侵袭。
在群居生活中,他们还处于原始的乱婚状态。
这种群体就是原始人群,也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
我们的祖先,就是靠着这种社会组织,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和斗争,顽强地改造着自然,改造着自己的体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三、山顶洞人(板书)
到了距今1.8万年的时候,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又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类,因他们的遗骨化石是在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山顶洞人”。
自学提示:
1、为什么称为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
2、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3、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改进?
(骨器、磨制石器、钻孔技术)他们是如何懂得人工取火的?
(摩擦生热,来源于生活经验)
4、山顶洞人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了什么?
(原始的对美的追求)
5、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生活年代离现在最近?
谁更像人类?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学生:
阅读、回答略。
课堂小结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其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重点应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用课件展示知识结构。
远古人
对比项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突出点
最早
最丰富、举世闻名
生活年代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1、8万年
生活地点
云南元谋
北京周口庄
北京周口店
头部特点
还保留猿的特征
和现代人相似
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
打制、磨制、钻孔
火
天然火
人工取火
组织形式
群居
氏族
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互相解答。
学生质疑、解答略。
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入历史课后记中。
想像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写一篇小作文。
课后反思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生产生活状况及其特点,从而了解生活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古代的氏族聚落居民的历史文化。
2、与北京人的纵向比较学习,学生可以说出半坡人河姆渡人所取得的进步,培养学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
3、对半坡人、河姆渡人异同的横向比较学习,找出南北聚落的不同风格,并概括出它们所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推波助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比较的方法,归纳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通过事物模拟图片展示激发探究欲望,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特别是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聚落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国远古居民高超的智慧,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古代氏族聚落当时的生活,体会到人类征服自然的艰辛,学会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培养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简述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对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概括。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生产生活状况,以说明性语言为主,尽可能利用第一课建立的知识储备,前后联系。
明确我国南北共同发展,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
学情分析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制作直观性很强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设置问题,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探究欲望,意在情境中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通过对比比较的学习,掌握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之处,使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探究。
教学理念和方式
整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想像力、创造力,始终把学生的动手、表达、想像、思考、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贯穿始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动手实践、分析比较、想像创新等能力,并通过学习感受,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中国远古人类的代表有哪些?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师:
人类诞生之后,由于生产力低下,生存问题始终是最大问题。
提问: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特点?
(讨论后回答)
衣:
主要穿兽皮、树皮制成的衣服。
食:
捕渔、狩猎后的食物,都是天然食品。
住:
住在树上或洞穴中。
行:
靠近大江、大河流域,很少到较远的地方。
提问:
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群居生活。
过渡:
我们已经了解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随着人类的进步,这种落后状况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氏族聚落。
什么是聚落、氏族?
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我国已经出现很多氏族聚落。
当时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共同学习。
学习新课
运用课件,简要介绍聚落的概念及其分布。
(六七千年时原始人类人类的定居地,我们叫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我们称为氏族。
中华大地上氏族聚落已是星罗棋布遍及各地)。
看图P7《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思考我国氏族聚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它数量多、分布广、且多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等特点)了解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氏族聚落——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一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今天我们就重点介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看图提问: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位置?
(半坡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姆渡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提问:
谁能描述一下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处位置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
(自由发言)
简介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1.距今年代:
6000多年
2.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
3.主要特征:
A.自然环境优越
B.遗址呈椭圆形,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
居住区周围有一条宽深各五六米的壕沟,用于防止野兽侵袭。
遗址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北边是窖场。
在居住区和沟外有公共仓库。
居住区内有四五十座房屋,密集有序。
在居住区中,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
河姆渡聚落:
1.距今年代:
7000多年
2.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看图:
填充图册上河姆渡和半坡聚落的房子示意图。
提问:
你能分辨出哪一个是半坡聚落的房子,哪一个是河姆渡聚落的房子。
为什么?
(半坡聚落地处干旱地区,房子是半地穴式;河姆渡聚落位于湿热地区,房子是干栏式房子)。
有了房屋就可以避风御寒,防虫蛇猛兽。
是人类生存能力提高的又一表现。
看图:
书第8页半坡聚落遗址出土的“钻孔石斧”和书第9页河姆渡聚落遗址出土的“骨耜”
提问:
从“石斧”的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自由发言)
(石斧的刃部经过了精细的打磨,说明半坡居民已经会磨制石器了,石斧上部中部有一圆洞,说明当时半坡居民钻孔的技术十分熟练,斧上有洞,说明半坡上可能会在斧上安装木柄,便于劳动。
石斧的作用主要是开垦荒地,说明半坡居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当时磨制石器的种类很多,有石斧、石铲、石镰、石刀等;而且石器的数量很大,出土的工具达到数万件之多。
河姆渡居民除使用磨制石器外,还使用骨耜。
提问:
河姆渡居民为什么要使用骨耜?
用石制的工具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自由发言)
(南方土质很粘,如果用石制工具,工具上必然粘上大量粘土,不利于耕作,而骨制的工具既锋利,又不粘泥土,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因此,南方多使用骨耜)。
教师强调:
渔猎仍在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提问:
原始畜牧业是如何从狩猎发展起来的?
谁能描绘一下当时的景象?
(学生作出一些推测后,教师再补充)
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或活捉的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
当时人们已学会饲养猪、狗、牛、羊、鸡等等。
看图:
书第8页半坡聚落遗址出土的石磨盘。
提问:
磨盘最主要的用途是什么?
(磨粮食)
从而证明半坡居民已经会种植庄稼。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粟就是谷子,粟和水稻分别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主要粮食。
提问:
你能分清他们各自种植什么吗?
你的依据是什么?
(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地处北方,以种植粟为主,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地处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提问:
粮食收获后,用什么容器可以装粮食及种子?
(自由发言)
看图:
书第9页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黑陶钵。
提问:
陶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水、土)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制陶器是原始手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半坡所发现的陶器里面,完整和可以修复的就有1000多件,碎陶片竟有50万片以上,半坡出土的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有黑陶。
提问:
陶器的用途你能说出哪些?
陶器可以用来存放、储存物品,特别是水和液态食物,使人类的食物不仅可烧烤而食,又增添了蒸煮的方法,增加了营养。
这些陶器既是实用的生活器具,又是精美的原始艺术品。
提问:
比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有:
A.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
B.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
不同之处有:
A.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B.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
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
C.代表性农作物不同:
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
D.陶器所反映的艺术风格不同等。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随着氏族聚落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氏族聚落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代表性遗址是大汶口遗址。
看图:
山东大汶口墓地出土的陪葬品:
玉铲、镂孔象牙梳
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有的随葬品如陶器、玉器等多达180多件,有些墓葬只有一两件随葬品,甚至什么随葬品也没有。
提问: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种现象说明,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这种变化的产生预示着漫长的原始社会就要走到尽头(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填写《我国原始聚落简表》
原始
居民
距今
时间
活动
区域
原始农耕
(工具、作物)
原始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约7000年
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
骨耜、种植水稻
猪、狗、水牛
建造房屋、
制陶
半坡居民
约6000年
陕西西安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
石斧、石铲、石磨、
种粟和蔬菜
猪、狗
建造房屋、
制陶
大汶口居民
约四五千年
山东泰安
(黄河下游)
磨制石器、
石斧、石铲
制造陶器、
玉器
课堂练习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板书设计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大汶口原始居民
评价
本课开展的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原始居民取得的成就,在学生的交流探究中得到了解决。
老师设置问题,通过课件展示出来,组织讨论,探讨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说明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生产力有明显进步,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教学自我反思
本节课老师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评、总结,鼓励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参与、有所创新的精神,对学生的表现特别是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是给予充分肯定。
营造交流、探究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心,进一步主动探究新知识。
通过读书使学生获得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这些传说反映了传说时代的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通过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史实与传说有一定的联系。
教材分析
本课以古史传说的形式对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过程作了形象的描绘。
在结构上,它上承“氏族部落”,下启“国家”的产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知识结构比较明晰,按历史时序先后介绍了“炎帝和黄帝”“尧舜禅让”和“大禹治水”的传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五千年前,当文明的曙光与滔滔的黄河溶在一起的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是谁告诉我们龙的来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厚重的历史长廊,